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无花果果汁酶解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酶法提取无花果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制备无花果汁、酿造无花果酒奠定基础。【方法】以无花果为材料,以出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无花果岀汁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试验结果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和方差分析,得到无花果果汁酶解提取最佳工艺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的无花果果汁最佳酶解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5%(质量分数,下同),果胶酶添加量0.3%,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90min。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响应面试验分析得出,无花果果汁的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56%,果胶酶添加量0.28%,酶解温度53℃,酶解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无花果的岀汁率为72.15%,与理论值(73.99%)基本吻合,且比未处理无花果出汁率提高了75.46%。纤维素酶添加量与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果胶酶添加量与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与酶解时间的交互作用均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无花果的岀汁率。【结论】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了双酶法提取无花果汁的最佳工艺参数,该工艺可以大幅提高无花果出汁率。  相似文献   

2.
以杏鲍菇为原材料,以杏鲍菇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从杏鲍菇中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讨论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料液比4个因素对杏鲍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杏鲍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0.4%、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2 h、酶解的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多糖提取率为23.4%。  相似文献   

3.
齐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410-7413
[目的]研究水酶法提取南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南瓜籽油热处理工艺、酶解工艺的最佳条件,并试验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总添加量及添加比例对南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热处理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热处理温度90℃,热处理时间10 min。酶解工艺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6 h,酶解温度50℃,酶解pH 7,蛋白酶添加量3%,料水比1∶5;在该条件下,南瓜籽油的提取率为83.32%。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总添加量为2%,最佳添加比例为2∶1。[结论]水酶法工艺条件温和,适合油料作物油脂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番茄为原料,出汁率为指标,采用添加果胶酶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立番茄汁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因素影响顺序依次为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果胶酶处理优化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70min、酶添加量0.04%,此时番茄的出汁率为51.1%.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甜高粱汁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甜高粱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疆3号甜高粱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分析试验因素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对甜高粱汁的酶解效果的影响,用Design-Expert 8.0建立二次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6%、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 h、酶解pH值4.0,在该条件下,甜高粱汁透光率为85.54%、粘度为1.30 mPa.s,与预测模型值(85.71%、1.23 mPa.s)吻合度高。【结论】经过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甜高粱汁澄清度显著提高,最大程度保持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无花果干复合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无花果干复合酶解的7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3个显著因素(果胶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和酸性蛋白酶添加量),又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进一步优化出无花果干复合酶解工艺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水平。结果表明:无花果干复合酶解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添加量0.66‰(果胶酶添加量0.25‰、纤维素酶添加量0.25‰、酸性蛋白酶添加量0.16‰)、料液比1∶20、酶解pH 4.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 min,此工艺条件下酶解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73°Bx,酶解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德庆贡柑果汁生产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果胶酶制取德庆贡柑果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研究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 4个因素对德庆贡柑出汁率的影响。[结果]在酶添加量0.06%、酶解时间2.5 h、酶解温度45℃、酶解pH 4.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德庆贡柑的出汁率最高可达到70.03%。[结论]该研究为德庆贡柑果汁的深加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陈琴  严成 《湖北农业科学》2016,(10):2622-2626
采用酶解法提取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叶中多糖,并采用响应面试验法设计及建立回归方程模型,以优化酶法为提取工艺。以多糖提取量为指标,考察液料比、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因素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鱼腥草叶多糖提取量的主次顺序为: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9%、液料比52∶1(m L∶g)、酶解温度31℃、酶解时间174 min。在此条件下,纤维素酶法提取鱼腥草叶多糖的提取量为32.95 mg/g,表明采用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鱼腥草叶多糖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鹿角盘胶原蛋白酶解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马鹿鹿角盘为原料,胶原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选取料液比、pH值、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最优提取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pH值、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4个因素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1∶20、pH值1.8、加酶量4%、酶解温度37℃、酶解时间为6h时胶原蛋白提取率最高。响应曲面法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pH 1.77、加酶量3.94%、酶解温度36.78℃、酶解时间5.39h,考虑到实际情况,对模型预测得到的马鹿鹿角盘胶原蛋白最优提取工艺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工艺为:pH 1.8、加酶量4%、酶解温度37℃、酶解时间5h。在此条件下,马鹿鹿角盘胶原蛋白提取率达到83.32%。4个因素对胶原蛋白提取率影响的重要性顺序为:酶解温度加酶量pH值酶解时间。【结论】建立了酶解法提取鹿角盘胶原蛋白的二次多项式模型,获得了胶原蛋白提取率较高的最佳工艺参数,有效缩短了胶原蛋白的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姜黄淀粉酶法提取工艺,提高姜黄淀粉提取率。【方法】以新鲜姜黄为原材料,姜黄淀粉提取率为指标,在几种蛋白酶中筛选最佳酶,采用单因素试验进一步确定提取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和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等4个因素影响姜黄淀粉提取率的优化范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方法,进行4因素3水平响应面优化设计,共进行29组处理,每组处理3次重复,考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和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等4个因素对姜黄淀粉提取率的影响,从而确定姜黄淀粉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姜黄淀粉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pH6.83、酶解温度51.45℃、酶解时间6.20 h、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13%,姜黄淀粉提取率的理论值为62.00%。考虑实际操作的简便,确定姜黄淀粉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6 h,酶解温度52℃,酶解pH6.8,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13%,在此条件下实际验证值为60.42%,拟合得到的模型与实际吻合良好。【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姜黄淀粉的酶法提取工艺条件,提高了姜黄淀粉提取量,为姜黄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天津农业科学》2015,(11):47-53
以板栗为原料研究了板栗浆的酶解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板栗酶解工艺的因素酶加量、料液比、温度、时间、p H值进行研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建立还原糖含量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确定了影响因素依次为加酶量温度时间p H,得到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的添加量0.3%,料液比(g∶m L)1∶4,温度65℃,p H值6.5,酶解时间60 min,还原糖含量(DE值)可达14.56%。  相似文献   

12.
采用果胶酶BE 3-L进行葡萄汁澄清工艺试验.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葡萄汁澄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制取澄清葡萄汁的最佳工艺为酶用量0.2ml/kg、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0min,该条件下可得澄清透明的葡萄汁.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发海洋生物质资源,以大型海藻为原料,利用生物法制备海藻有机液肥,采用复合酶解耦合微生物发酵法,研究了影响酶解效率的pH、温度、酶添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并利用正交试验获得复合酶解海藻的优化工艺参数。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海藻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海藻酶解液进一步发酵,获得最适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酶解耦合微生物发酵法制备海藻肥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pH 6.5、酶解温度65℃、酶添加量5%、酶解时间8 h。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海藻酶解液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36 h、微生物菌剂接种量0.3%、发酵装瓶量40 mL/100 mL、发酵温度45℃、发酵初始pH 6.5。经种子萌发试验,复合酶解耦合微生物发酵制备的海藻液肥可以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14.
酶法提取沙棘叶中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沙棘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黄酮得率顺序依次为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料液比>酶解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酶添加量4%,料液比1:5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2h。  相似文献   

15.
以槟榔芋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探讨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水料比对麦芽糊精葡萄糖值(DE值)的影响,从而确定各因素的适宜水平,进一步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槟榔芋麦芽糊精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酶添加量6.33 U/g,酶解时间12 min,酶解温度85℃,水料比3 m L/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麦芽糊精DE值为19.24。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虾壳酶解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虾壳酶解工艺进行了优化;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选取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3因素3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水解度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酶解温度53℃、酶添加量0.85%、酶解时间3.5 h,此条件下虾壳的水解度达到最大值.该条件下虾...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机械-酶法处理米糠,以提高米糠中的可溶物含量。[方法]研究了粉碎方式,纤维素酶的添加量、反应温度、酶解时间、pH值等因素对可溶物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验证,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纤维素酶酶解米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0.8%、反应温度50℃、酶解时间2.0h、pH值4.5,在此工艺条件下,米糠中的可溶物含量可以达到62.47%。[结论]利用高压均质和纤维素酶酶解处理能提高米糠中可溶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以油茶籽为原料,油脂提取率、残油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别考查了酶的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及料水比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油茶籽油提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加酶量0.10%、酶解温度85℃、酶解时间3h、酶解pH值6、料水比1∶4,在此优化条件下,油茶籽油的提油率可达92.2%以上.  相似文献   

19.
曾帅  周德庆  刘楠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9):1564-1569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羊栖菜多酚的酶辅助提取工艺,以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羊栖菜多酚的提取应用于实际生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新鲜羊栖菜为原料,用酶辅助提取法提取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复合酶质量比(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和酶解时间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各因素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酶解pH>酶解温度>复合酶质量比>酶解时间,其中酶解pH和酶解温度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显著(P<0.05);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pH 5.5、酶解时间45 min、复合酶质量比20∶1(复合酶添加量126 mg/g),在此条件下得到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9.26 mg/g,较溶剂提取法的多酚提取量(8.26 mg/g)有明显提高。【结论】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的酶辅助提取工艺能有效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优化的工艺参数可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用果胶酶提高海红果出汁率的方法。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分析了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海红果出汁率的影响,试验结果为:最佳醇解工艺条件:果胶酶用量0.06%,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