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米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因此水稻生产显得尤为重要。推广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机插育秧又是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关键环节,育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插秧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测机插秧与人工插秧育秧、插秧、大田管理等成本与效益情况;分析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机插育秧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总结,提出了“九步育秧法”,该技术浅显易懂,有利于提高机插秧的质量。本文简介其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2012-2013年,重庆市潼南县实施了工厂化育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其主要内容包括工厂化育秧和现代化育秧温室建设示范.2013年示范育秧面积768m2,供大田机插秧面积33.33 hm2,示范结果调查表明,工厂化育秧机插稻能促早熟、增产、节本增效.在实践的基础上,介绍了工厂化育秧所用设施和装备,育秧技术流程;对育秧成本进行分析;提出下一步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连传义 《西南园艺》2011,5(1):13-14
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裁技术,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稳产、节本增收。结合生产实际,介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和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睢宁地区一般在7月初大田水稻机插秧结束,清理育秧田后再栽植水稻,由于水稻栽插时间偏晚,产量不高,连续种植易造成小区域内病虫害加重,效益降低。胡萝卜营养生长期长,幼苗生长缓慢且耐热,肉质根喜冷凉而又耐寒,为避免重茬、增加收益,我们推广水稻秧田育秧-胡萝卜轮作栽培技术,即在水稻育秧结束后,种植1茬秋胡萝卜,每hm2水稻产量9t、胡萝卜60t,每hm2产值22万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肖乾亮 《西南园艺》2010,(4):100-103
探讨水稻机插秧的意义和优势,并以重庆市永川区胜利路街道为例,分析水稻机插秧在当前农业生产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稻机插秧推广的价值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结合重庆市水稻生产机械化插秧的实际,从水稻生产中机械化插秧作业标准、作业质量、前期准备与气象条件和机插秧规程,机械化插秧作业对插秧机手和插秧机具的使用、检查调整与管护,以及机插秧作业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化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适应丘陵山区使用的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发的半机械化水稻育秧机、改进后宁波江北喜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BJD-840型全自动育秧机、引进的佳木斯2FBS-Ⅱ型手动育秧播种机、哈尔滨同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BJ-840型电动水稻育秧播种机和台州市一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YM-0819全自动育秧播种流水线为试材,进行性能比较试验。通过测定各项作业性能和质量指标,结果表明:YM-0819全自动育秧播种流水线效果最好,播种合格率81.17%,平均覆土厚度为6.68mm,整机体积大,适合工厂化育秧。半机械化水稻育秧机比引进的2FBS-Ⅱ型手动育秧播种机效果更好。电动育秧机中,改进后的喜达2BJD-840型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机播种合格率为69.68%,平均覆土厚度为6.69mm,综合效果好于同策2BJ-840型育秧播种,且机器体积小,播种均匀,移动方便,适合丘陵山区的田间育秧。文章还介绍了5种育秧播种机的构造、工作原理与特点。  相似文献   

10.
对比分析不同机插秧密度对杂交中籼稻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单季杂交中籼稻机插秧宜选择30cm×16cm行株距;中上等肥力条件下,则宜选择30cm×14cm行株距。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机插秧工作已经从试验示范阶段,逐步进入到推广和发展阶段,一些地方基本实现了水稻插秧机械化乃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早稻+晚稻”、一季稻、“一季稻+油菜”3种类型的种植制度生产效益相差不大,667m^2。纯收入在1100~1350元;而抛秧、直播和机插秧3种栽培模式中,水稻软盘抛秧的经济效益最好,而机插秧栽培模式的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益最低,直播栽培模式的生产成本最低,但产量低,生产效益不高,且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从种子处理、床土准备、秧床与秧盘准备、播种和秧苗管理等方面介绍机插水稻软盘育秧要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为保障粮食安全,岳阳市新建了一批设施条件好、配套完善的高质量工厂化育秧钢架大棚,但由于早稻育秧期短,育秧钢架大棚闲置期长,利用效率低。为提高育秧棚综合利用率,将高档红椒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应用于育秧棚中,实现了育秧与红椒生产两不误,解决了育秧大棚高效利用和冬季劳动力闲置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刘畅庆 《食用菌》2001,23(1):23-24
从20世纪90年代初,塑盘育秧抛秧技术的推广,很快就为广大农民所接受。工厂化育秧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运而生。我校于1997年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建成一个育秧工厂,为梅州市区及周边乡镇广大农户集约育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科教兴农”和“服务三农”中起示范作用。由于水稻育秧集中在3月下旬~4月中旬和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其余时间育秧大棚则闲置着。为了综合利用以提高育秧工厂的经济效益,我们利用占地300m2的育秧大棚栽培食用苗。1997年栽培草菇240m2,收入6800元;1998年栽培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瓜菜》2016,(10):51-52
黑龙江省水稻育秧棚的大量闲置,造成了严重的耕地和基础设施资源浪费,水稻育秧棚的闲置成为黑龙江省稻区一个急需解决的生产问题。黑龙江省农科学院园艺分院西瓜研究室科研人员针对不同的水稻产区,利用水稻生产的农闲时间进行水稻育秧棚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实践,提出3种水稻育秧棚瓜菜综合利用模式,提高了耕地的综合收益,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稻工厂化育秧可解决遇雨导致取秧困难不能栽插的问题。我们在2011年开展了工厂化育秧,并获得了成功。同时,为提高大棚利用率,开展了蔬果高效接茬模式研究。本文着重介绍了大棚水稻育秧后黄瓜-莴笋-菠菜高效接茬模式种植及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工厂化温室育秧具有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育秧成本低、节种省工等优点,培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在重庆地区可以减轻倒春寒等不良天气的影响,实现早播早栽为后期避开高温伏旱天气影响提高稻米品质奠定基础,但是在温室育秧在苗期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温室育秧与露地不同,秧盘对水分的缓冲能力有限,播种后床土水分处饱和为宜,水分过多易发生烂种。二是层式育秧架上下层之间温度、采光差异较大,要根据秧苗生长发育的情况调换秧盘的位置,使所有秧盘采  相似文献   

19.
早春黄瓜收获期正是蔬菜的淡季。实践证明,它的栽培技术涂了育秧和移植而外,其它与一般黄瓜栽培技术相似。现将其育秧和移植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稻麦轮作,一年两熟制的耕作区,麦茬稻常采用先育秧,后移栽的种植方式。育秧田约占总耕作面积的1/8。以5月上旬育秧至移栽,秧田只能再种一季水稻。水稻收获后10月份到翌年5月有半年的闲置期。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我们通过小区试验,已初步掌握了秧田闲置期平菇高产栽培模式。即通过改进的配方,优选菌株,室内发菌,覆土出菇,充分利用外界自然温度,以10月中下旬到12月中下旬:以翌年3月初到4月底,完成秋、春季两个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