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南园艺》2012,(9):103-106
9月有“白露”和“秋分”2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时至“白露”,气温开始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白露”时节,一方面要抓紧中稻的收割和翻晒,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  相似文献   

2.
《西南园艺》2013,(9):72-74
9jq有“白露”和“秋分”2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时至“白露”,气温开始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  相似文献   

3.
《西南园艺》2010,(5):102-103
9月有"白露"和"秋分"2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时至"白露",气温开始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  相似文献   

4.
吉醒 《花木盆景》2005,(10):44-44
10月是全年最让人感到凉爽舒适的月份,按农历已到寒露和霜降节气,寒露即露水已寒,表示气温更低,俗语说“一场秋雨一阵凉,三场白露一场霜”,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霜降表示天气寒冷,有结霜的预兆。全国气温继续下降,平均气温降华南地区在20℃以上,北方地区已下降到10℃以下,大部分地区都低于20℃,全国总降水量显著减少,秋高气爽是这时期的天气特征。  相似文献   

5.
十月花事     
<正>[十月花事栽培指南]俗话说:"一场秋雨一阵凉,三场白露一场霜",十月已进入深秋季节,天气寒冷,有结霜的预兆。全国气温继续下降,本月华南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长江流域地区上、中旬仍处秋高气爽的季节,应抓紧时机做好繁殖一、二年生草花  相似文献   

6.
《西南园艺》2012,(3):87-90
3月有“惊蛰”、“春分”2个节气,“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其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时至“惊蛰”,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进入春耕大忙季节。但是,因冷暖空气交替,气温常不稳定。因雨量增多有限,冬干之后常伴春旱;“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时至“春分”,大部分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和植树造林。  相似文献   

7.
《西南园艺》2014,(3):68-70
3月有“惊蛰”、“春分”2个节气.“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其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时至“惊蛰”,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进入春耕大忙季节.但因冷暖空气交替,气温常不稳定.因雨量增多有限,冬干之后常伴春旱.“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时至“春分”,大部分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和植树造林.但春分前后常有1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  相似文献   

8.
十月花事     
[十月天气与养护要点]俗语说:“一场秋雨一阵凉,三场白露一场霜”,十月已进入深秋季节。霜降表示天气寒冷,有结霜的预兆。全国气温继续下降,除华南地区外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下,北方地区已下降到10℃以下。全国总降水量显著减少,本月天气的特征还是秋高气爽,对大多数花木来说仍是适宜生长的季节。  相似文献   

9.
十月花事     
十月花事提醒俗语说:"一场秋雨一阵凉,三场白露一场霜",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霜降预示天气寒冷,有结霜的预兆。全国气温继续下降,平均气温除华南地区在20℃以上,北方地区已下降到10℃以下,大部分地区都低于20℃。全国总降水量显著减少,本月秋高气爽,对大多数花木来说仍是适宜生长的季节。  相似文献   

10.
九月花事     
(一)一、二年生花卉9月,按照农历已到白露、秋分节气,全国气温开始有明显下降,天气逐渐转凉,南北方的温差开始增大。长江流域地区开始雨少晴多,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此时,春播的一年生花卉如一串红、百日菊、长春花、麦秆菊、福禄考和半支莲等开始进入盛花期,管理上肥水必须跟上,但浇水过多或氨素肥施用过勤都会直接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开花。雏菊、石竹等二年生花卉,  相似文献   

11.
9月花事安排     
9月份正值我国白露和秋分节气,意味着秋季的来临。气候特点为常有小雨,秋分后,昼短夜长逐渐明显,炎夏已过,气温日渐下降。9月雨量充沛,不冷不热,很适宜多种花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白露、秋分在本月.这个月气温逐渐下降,湿度尚大,露水凝结得较多,呈现白露,过了秋分,一场秋雨一场凉,本月应防御秋风秋雨的危害. 庄稼人在这个月里,常流传的天气谚语有:阴天夜无露,有露太阳红.秋雨多,湿地皮,来年春寒.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棚.日暖夜寒,塘库都干.早阴晚阴,晒死草根.月亮生毛,大雨滔滔.月亮生了毛,大雨要淹桥.闪烁星光,雨大风狂.早起滴一点,晌午晒破脸.早雨不歇中,下到鸡上笼.关门雨,一夜雨.天旱了,云吃云;天涝了,云生云.黑一黑,亮一亮,大雨来一丈.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一块乌云在天顶,再大风雨也不惊.江猪群群翻,找个停船湾.  相似文献   

13.
十月花事     
十月花事提醒(一)一、二年生花卉 俗语说:“一场秋雨一阵凉,三场白露一场霜”,10月,已进入深秋的季节,气温继续下降,一串红、半支莲、百日菊、麦秆菊等一年生花卉,早期开花花枝上的果实会自行裂开,种子容易脱落,必须边熟边采,保证颗粒完好。而秋播的雏菊、石竹、福禄考等二年生花卉,要及时间苗,精心管理,为培育壮苗做好防寒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8月花事安排     
8月正值廿四个节气中的立秋和处暑节气,意味着炎夏的结束厦秋季即将到来。实际,8月份我国的月平均气温还是全年较高的月份个别日还会是全年最高气温日。一般情况,8月下旬在有北方冷空气入侵后,气温将有明显下降。8月份仍是联阵雨和大雨多的季节,东南沿海常有热带风暴的灾害。8月花事仍以防暑、遮阴、水肥管理为主.北方已进入秋季播种适期。  相似文献   

15.
吉醒 《花木盆景》2005,(9):39-39
9月是全年最让人感到清新爽朗的月份。按照农历已到白露、秋分节气,全国气温开始有明显下降,天气逐渐转凉,南北方的温差开始增大。东北地区日平均气温降到20℃以下,个别地区可达10℃左右,大部分地区在25℃左右,昼暖夜寒,清晨露水较重,降水量大大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雨少晴多,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相似文献   

16.
立秋     
正立秋是农历的第13个节气,2021年8月7日进入立秋节气,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35°,是秋季开始的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书记载:"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以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农谚。早在周代,逢立秋节气这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和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相似文献   

17.
处暑     
正处暑是农历的第14个节气,2021年8月23日进入处暑节气,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50°。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就穿棉",处暑节气温度仍然偏高,日照依然充足,但气温逐渐下降,每天日照时数逐渐缩短,降雨渐少,逐渐有利于蔬菜作物的生长。除了耐热作物外,大多数蔬菜作物的品质还是不高,是北京地区生产上市蔬菜种类偏少的季节。大棚生产的时令蔬菜有:丝瓜、苦瓜、瓠瓜、苋菜、蕹菜、落葵、  相似文献   

18.
《西南园艺》2010,(2):90-93
3月有“惊蛰”、“春分”两个节气,“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其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时至“惊蛰”,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进入春耕大忙季节。但是,因冷暖空气交替,气温常不稳定。因雨量增多有限,冬干之后常伴春旱;  相似文献   

19.
九月     
《北方园艺》2007,(8):76-76
9月节气:白露、秋分。进入白露、秋分季节,玉米、大豆、棉花,要做好收获工作,抢时间进行整地,做好下茬小麦的播种准备工作。9月下旬是整地的季节,整地要注意防治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另外,9月是大白菜病害的防治时期,要重点搞好白菜病害的防治工作,并要加强大白菜的水肥管理。同时,9月是果园脱袋的时期,要给果实及时脱袋,强化果实着色,提高果实的商品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栽培的经济效益。进入9月,在果树管理方面,苹果、梨树要清除徒长技和过密枝,撑吊果枝,回缩过长技。下旬晚熟果树品种要进行除袋,摘叶转果。喷施天达2116和止烂…  相似文献   

20.
《西南园艺》2011,5(4):87-89
7月有“小暑”和“大暑”2个节气。时至小暑,盛夏已至,颇感炎热。小暑前后,暴雨日数增多,常有大风、冰雹相伴出现,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早期。时至大暑,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暴常见,高温频繁,注意蓄水抗旱、防雹防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