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鲁白8号为试材,试验结果表明,大白菜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LAI)的发展动态均呈"S"型曲线,叶面积发展最快的时期在莲座初期至结球初期。但干物质积累速率却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降低。大白菜高产的最适LAI约为5.5,在此LAI下商品菜(净菜)产量最高,而大白菜的单株重随LAI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
摘心对大白菜单株产种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胭脂 《蔬菜》1990,(1):5-6
单株采种量是构成各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基本因素。摘心可以提高大白菜的采种量(陈述恩 1989)。本试验旨在进一步了解大白菜分枝、开花、结荚习性的基础上,通过摘心对单株不同部位上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进而从量的角度上明确摘心对大白菜单株采种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伊春林区蔬菜生产消费淡旺季矛盾及解决途径肖煜先,杨双宴,张健全,吴凤英(伊春市农技推广中心)(双鸭山市农技推广中心)(伊春市农技推广中心)(双鸭山农建校)蔬菜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位于高寒林区的伊春市蔬菜生产的季节性与社会需求的均衡性,构成了蔬菜生产与...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和紫菜薹自交系染色体组DNA的RAPD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漆小泉  朱德蔚 《园艺学报》1995,22(3):256-262
用8个随机引物(10bp)对2个紫菜薹自交系的3个单株和4个大白菜自交系的4个单株的染色体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有40条带分离清晰、明亮,其中引条带在7个单株中表现出差异,可作为遗传标记(RAPD标记)。4个大白菜自交系之间的平均差异条带数为12.3,2个紫菜薹自交系之间为9.5,大白菜与紫菜薹之间平均有15.5条带的差异。用7个引物在93W05-7(紫菜薹)和93W58-5(大白菜)之间检测出对个RAPD标记。从同一自交系的不同单株抽提的染色体组DNA扩增出较一致的DNA谱带,而不同自交系间扩增出的DNA谱带差异很大,这表明此方法也可以象RFLP一样,用于大白菜和紫菜薹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
曹华  李新旭 《中国蔬菜》2012,1(3):40-41
小型大白菜比普通大白菜小,但比娃娃菜大,单株净菜质量1 kg 左右,也被称为迷你白菜(图1)。迷你白菜特别适合于小型家庭食用,深受市场欢迎,地头批发价比普通大白菜高30%~50%,但比娃娃菜价格低很多,普通市民易于接受。在种植上,尽管迷你白菜种子投入比普通大白菜每667 m2 增加30 元左右,但通过密植栽培,一般每667 m2 净菜产量7 000 kg 左右,比普通大白菜增收3 000~4 000 元,增幅30%~50%。可见,在秋播大白菜产区适当推广迷你白菜,不但能增加菜农收入,而且还给市民生活带来方便。2010 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北京8个郊区县推广种植18 个示范点,种植面积6.6 hm2。  相似文献   

6.
轮作分蘖洋葱对大白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白菜和分蘖洋葱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轮作分蘖洋葱对大白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洋葱轮作对大白菜植株的各项生长指标均具有促进作用,定植60d后显著促进了大白菜植株株高、叶片数和干重(P0.05)。分蘖洋葱轮作对大白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盐含量的积累没有影响。另外,分蘖洋葱轮作对大白菜单株产量无显著影响。总之,分蘖洋葱轮作可以促进大白菜植株生长,而对植株品质和产量的提高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型大白菜比普通大白菜小,但比娃娃菜大,单株净菜质量1kg左右,也被称为迷你白菜(图1)。迷你白菜特别适合于小型家庭食用,深受市场欢迎,地头批发价比普通大白菜高30%-50%,但比娃娃菜价格低很多,普通市民易于接受。在种植上,  相似文献   

8.
大棚蔬菜生理障碍及防治措施肖煜先,邵智,韩芳(伊春市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伊春市植检检保站)(东北农业大学园艺系)第一作者简介:肖处先,男,1959年生,黑龙江省伊春市人。1995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园艺术科(函授),现为伊春市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植密度及整枝方式对青杂大白菜产种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株繁育大白菜一代杂种,可于种株定植后三周,当种林主薹长至5厘米高左右时,对主蔓进行一次摘心,在正常管理条件下,摘心后可明显促生分枝,增加结英量提高单株种子产量,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试验证明:主薹摘心后一般每亩可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中熟大白菜避病栽培适宜播期研究初报刘绍渚(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66100)青岛地区适于大白菜的生长时日约100天,常规播种期在立秋(8月8日)前后,收获期在11月20日前。但是实践经验证明,遵循这种模式栽培大白菜,产量不稳定,绝产无收的年份也时有出...  相似文献   

11.
程延年  刘宜生 《园艺学报》1994,21(3):251-256
对北京地区多年(1952-1991年)生产调查资料及田间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大白菜播种期与产量间存在二次多项式关系,在适宜插种期前或后产量均下降;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后期大于前期,特别是气温、日较差、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播种期的早晚对大白菜结球生长期的长短影响较大。在当前的栽培条件下,北京地区的适宜播种期应为8月3日至9日。此期有利于大白菜高产、稳产和提高抵抗病害的能力,又可减缓后期不利气象因子的影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不同分枝级别产种量、有效荚数、单枝荚数在单株上的比例是2级分枝>1级分枝>3级分枝>主茎;单株产种量与分枝数、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大白菜种子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分枝数是主要因素.大白菜小株冬前定植露地越冬制种,以增加1级分枝和2级分枝为主攻方向,可增产30%,千粒重增加10%.  相似文献   

13.
钾肥对大白菜和莴苣产量、重金属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酸性土壤上两种钾肥不同用量对大白菜和莴苣产量、重金属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钾肥均明显提高了大白菜和莴苣的产量,分别增产9.0 %~20.0 %和8.7 %~52.0 %,增产作用最大的处理均为高钾处理〔30 kg?(667 m2)-1〕。中量硫酸钾配施泥炭(K2S+M)处理较单施硫酸钾处理使大白菜和莴苣显著增产,分别增产14.6 %和12.1 %。施用钾肥明显降低了大白菜硝酸盐含量,但对莴苣硝酸盐含量以提高作用为主,且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施用钾肥显著降低了大白菜砷和铅含量,明显降低了莴苣铬含量,对其余重金属的作用不一致。中量硫酸钾配施泥炭处理明显降低了大白菜和莴苣的重金属含量(大白菜汞和莴苣镉除外),提高了蔬菜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津秋78     
《中国蔬菜》2007,(7):29-29
津秋78为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承担天津市农业重点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43123011)新近育成的青麻叶类型大白菜一代杂种,于2006年通过天津市成果鉴定。津秋78为中熟品种,生育期75~80d(天);株型直立紧凑,高桩直筒形,外叶少,叶色深绿,中肋平直、浅绿色;单株质量4.0~4.5kg,每667m^2产量10000kg左右;抗霜霉病、软腐病和病毒病,适应性广,耐贮运,商品品质和食用品质特佳。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制种中气象因素的探讨江尊远,王瑞芳(江苏省徐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221006)徐州市是全国重点蔬菜基地之一,每年有5万kg大白菜的制种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大白菜制种的产量,笔者试图通过试验探讨影响大白菜制种的气象因素及可能的补救措施。-、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白菜生产上主要存在着三大病害(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严重,新病害(黑斑病、黑腐病、白斑病等)不断增加,导致品种退化、品质差、产量不稳。现以防病抗病为中心,将秋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采用4×5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了大白菜13个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株高、株幅、叶球高度等10个性状之间以及它们与单株净菜产量关系密切;不同性状遗传力差异很大;株高和叶球高度是大白菜高产育种中较为理想的间接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8.
利用蜜蜂为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材料授粉可以提高原种种子产量和质量。介绍了在封闭网室的条件下,运用蜜蜂授粉方式进行大白菜原种繁育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提高大白菜亲本繁育效率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将预先调整氮、磷、钾含量后的沼渣作为肥料应用于珍珠岩与蛭石混合基质栽培苗用型大白菜,
研究2 种无机基质配比及3 个沼渣施肥水平对苗用型大白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
比对苗用型大白菜生长有显著影响,沼渣施肥水平次之;在相同施肥水平下,珍珠岩与蛭石为1V∶2V 的
基质处理的苗用型大白菜各形态指标、VC 和可溶性糖含量、单株干鲜质量及产量均高于2V∶1V 的基质
处理;在相同基质配比条件下,随着沼渣施肥量的增加,各处理苗用型大白菜的株高、最大真叶长、最
大真叶宽、真叶数、单株干鲜质量、产量及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但36.6 g 单株施肥量处理与44.0 g 单
株施肥量处理间除最大真叶宽、硝酸盐含量外无显著差异。综合结果表明:采用珍珠岩∶蛭石为1V∶2V
的混合无机基质、单株沼渣施肥量36.6 g 的栽培效果较好,苗用型大白菜植株生长健壮,产量高,品
质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丰富大白菜种质资源,提高大白菜功能成分,创制一种同时富含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紫橙色大白菜新种质。以橙色大白菜自交系14S125为母本,紫心大白菜自交系14S838为父本进行杂交,F1单株自交,在F2群体中先用分子标记确定携带紫心基因和橙色基因的单株,进一步选择园艺性状和结球性优良的单株,通过连续3代单株自交选择,育成了外叶绿色、球叶紫橙色的大白菜新种质4份,分别是19ZS40-1、19ZS17-1、19ZS94和19SF19-4,将紫心基因和橙色基因聚合在了一起,并且在大白菜球叶中表达。本研究中创制了同时产生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紫橙色的大白菜新种质,提高了其营养价值,为大白菜的营养品质育种奠定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