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选择了5种杀螨剂,以已经建立的敏感基线为依据,在室内采用玻片浸渍法对朱砂叶螨进行了毒力测定。毒力测定结果显示,杀螨剂对朱砂叶螨的毒力(LC50)由高到低依次为阿维菌素(0.0001521 mg·L~(-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0167 mg·L~(-1))哒螨灵(22.5198 mg·L~(-1))高效氯氟氰菊酯(130.3740 mg·L~(-1))高效氯氰菊酯(629.7132 mg·L~(-1))。  相似文献   

2.
采用玻片浸渍法,室内测定了11种常用药剂对北京地区蔬菜上朱砂叶螨的毒力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朱砂叶螨雌成螨毒力最高,其致死中浓度LC50为0.0007mg/L,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氧苦?内酯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0.0130 mg/L和0.1461 mg/L;哒螨灵和虫螨腈的效果次之,其LC50分别为21.3122mg/L和34.8519 mg/L。其他药剂如克螨特、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多杀菌素对雌成螨毒性较低,螺螨酯、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螨酮对朱砂叶螨雌成螨毒力很差。  相似文献   

3.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阿维菌素杀螨活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浸渍法和叶片残毒法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 benzoate)和阿维菌素(avermectin)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与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致死作用。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2种花卉叶螨不同发育阶段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不同,2种药剂对雌成螨的毒力高于卵,而不同种群对同一药剂的活性差异不明显;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2种叶螨雌成螨和卵的活性比阿维菌素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防治斯密二鬃蓟马的有效药剂。[方法]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8种药剂对斯密二鬃蓟马成虫的毒力。[结果]药剂处理24 h后,阿立卡、联苯菊酯、烯啶虫胺、吡虫啉、氰氟虫腙对斯密二鬃蓟马成虫的LC50分别为5.505 3、7.945 4、42.747 1、69.593 3、578.344 1 mg/L;药剂处理12 h后,甲维盐、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对斯密二鬃蓟马成虫的LC50分别为0.019 0、0.071 6、0.256 5 mg/L。[结论]8种杀虫剂中甲维盐、毒死蜱、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斯密二鬃蓟马成虫有较好的毒杀效果。甲维盐、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属于生物源农药,且毒性较高,是高级花卉、无公害花卉生产中防治斯密二鬃蓟马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对枸杞瘿螨田间防治效果及适宜应用的药剂量,评价该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茎叶喷雾法检测药剂防治效果;以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采用药害评价法测定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对枸杞生长使用安全性。[结果]喷施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5 d后,剂量处理16.65 g a.i./hm2、11.10 g a.i./hm2、8.33 g a.i./hm2对枸杞瘿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44%、68.93%、61.56%;10 d后对枸杞瘿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59%、61.22%、55.41%。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对枸杞树的叶、花、果实均无药害产生,田间使用安全。[结论]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在枸杞瘿螨发生初期防治效果较好,建议使用剂量以11.10~16.65 g a.i./hm2为宜。试验药剂各处理对枸杞树生长安全,无药害产生,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测定现有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水平,筛选防治二斑叶螨的有效药剂。本试验采用2种不同的生测方法对选用的2种杀螨剂毒力水平进行测定,并在田间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各杀螨剂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毒力增强。浸叶法和喷雾法测定结果均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均大于43%联苯肼酯悬浮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25、50、100 mg/L的处理浓度进行双面喷雾和单面喷雾的方法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优于43%联苯肼酯悬浮剂71.7、143.3、286.7 mg/L的处理浓度,乙唑螨腈双面喷雾处理1 d后,防效分别达到88.03%、92.73%、94.20%,14 d后的防效分别达95.60%、96.63%、98.83%,单面喷雾1 d后的防效分别达到73.03%、7.23%、77.05%,14 d后的防效分别达78.80%、79.73%、81.63%。同时,田间试验发现,草莓双面喷清水后二斑叶螨的增殖速度比单面喷清水的处理要低,说明在短期内双面喷水对二斑叶螨的繁殖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草莓上防治二斑叶螨双面均匀喷雾效果优于单面喷雾,30%乙唑螨腈悬浮剂田间防治效果优于43%联苯肼酯悬浮剂。  相似文献   

7.
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鱼藤酮、印栋素、苦参碱、苦皮藤素、藜芦碱、乙基多杀菌素、四氯虫酰胺、吡丙醚等8种常用杀虫剂对桑园朱砂叶螨成螨和螨卵的室内毒力,并以食下毒叶法检测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印栋素、苦参碱、鱼藤酮、苦皮藤素、藜芦碱对朱砂叶螨成螨毒杀活性较高,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213、0.659、1.621、13.014、16.548 mg·L-1;苦皮藤素、印栋素、藜芦碱、鱼藤酮和苦参碱对朱砂叶螨螨卵毒杀活性较高,LC50值分别为0.254、3.497、13.564、21.936、35.030 mg·L-1。3龄起蚕取食添加8种杀虫剂的桑叶48 h后,均出现吐液、拒食、体缩等中毒症状,除吡丙醚属于中等毒性外,其余杀虫剂对家蚕为高毒或剧毒。印栋素、苦参碱、鱼藤酮、苦皮藤素、藜芦碱等杀虫剂可以有效防控桑园朱砂叶螨成螨及螨卵,但在使用中应注意其对家蚕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不同生测方法对朱砂叶螨成螨、若螨、卵的毒力差异 ,确定不同虫态的螨的生测方法和评价指标 ,结果表明对螨的 3种生测方法各有特点 ,叶碟浸渍法和浸渍法较敏感 ,适于新化合物的普筛 ;叶碟喷雾法较准确 ,适合初筛中的定量测定。对成螨的毒力评价时间以浸药 72 h后最适宜 ;对若螨的测试方法 ,毒力评价时间以浸药后 1 44 h适宜 ;对卵的测试方法施药处理应在卵后 2 4 h,毒力评价时间在卵后 1 2 0 h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我区防治桃叶螨的有效药剂,科学指导实际生产,2018年9月在拉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选用10种药剂,按厂家推荐浓度稀释后,采用喷雾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0. 5%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1×107PIB/m L苜核·苏云菌悬浮剂、0. 3%苦参碱水剂、8%阿维·哒螨灵乳油、24%螺螨酯悬浮剂、1. 8%阿维·甲氰乳油、10%虫螨腈悬浮剂7种药剂在药后7d防效均达到80%以上,防治效果理想。由此可得,这7种药剂均可作防治桃叶螨的首选药剂,可在实际生产中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云南鲜切花主产区玫瑰和香石竹植株上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对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虫腈、丁醚脲、炔螨特和哒螨灵的抗性。结果表明,昆明北郊和呈贡地区玫瑰上的朱砂叶螨雌成螨对阿维菌素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产生了极高的抗药性,阿维菌素对2个地区的朱砂叶螨的LC50分别为40.25和19.67mg/L,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441.08和1192.86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其LC50分别为118.18和9.24 mg/L,相对毒力指数是敏感品系的2805.73和219.35倍。昆明北郊的朱砂叶螨对溴虫腈的相对毒力指数是敏感品系的2371.40倍,呈贡和晋宁的朱砂叶螨对溴虫腈的相对毒力指数是敏感品系的162.01和173.38倍。丁醚脲对昆明北郊、呈贡和晋宁朱砂叶螨的LC50分别为244.58、385.41和54.93 mg/L,相对毒力指数在3.01~21.10倍。昆明北郊、呈贡和晋宁的朱砂叶螨种群对炔螨特和哒螨灵的LC50分别为155.39、424.49和62.70 mg/L,其相对毒力指数是敏感品系的6.45倍、17.63倍和2.60倍。朱砂叶螨对药剂抗性水平趋势从高到低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虫腈、丁醚脲>炔螨特、哒螨灵,抗性最高的地区为昆明北郊,晋宁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选用02%高渗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18%阿维菌素对南方根结线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盆钵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甲维盐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的毒力高于阿维菌素,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LC50值分别为0164 5、0453 2 mg·L-1.盆钵药效试验结果显示:甲维盐500倍液、1 000倍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病的相对防效为9367%、7969%,与阿维菌素防效相当,且甲维盐能显著抑制根结和卵块的产生.安全性测定结果显示:甲维盐各处理浓度对番茄生长均没有不良影响.表明:甲维盐可与阿维菌素交替应用于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病.  相似文献   

12.
罗兰  于毅  袁忠林  徐艺伟  李丽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26-12327,12341
[目的]筛选对玉米螟幼虫和卵具有较好毒杀作用的药剂,为玉米螟的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工饲料混药法和浸渍法分别测定10种杀虫剂对玉米螟幼虫和卵的毒杀作用。[结果]印楝素、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螟幼虫具有较高毒力,对3龄幼虫的加50值分别为0.0006,0.0250和0.0387mg/L;印楝素浓度为10.0mg/L时,卵的孵化率为17.80%。[结论]印楝素、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可作为玉米螟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3.
6种药剂对田间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小菜蛾的高效、低毒、安全农药,利用6种药剂对小菜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田间药效试验,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药后72 h,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的毒力最高,致死中质量浓度(LC_(50))为0.584 2 mg/L;其次是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和10%虫螨腈悬浮剂,LC_(50)分别为0.792 3 mg/L和1.621 3 mg/L;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毒力最低,LC_(50)为3.508 2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效最好,施药后1 d防效达到84.4%,施药后7 d防效达到96.2%,均显著优于其他药剂,具有防效快、残留低、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等特点;其次为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和10%虫螨腈悬浮剂,施药后1 d防效分别达到77.8%和71.2%,施药后7 d防效分别达到87.3%和87.9%;再次为20%甲维盐虫酰肼乳油和5%氟虫氰悬浮剂,施药后1 d防效分别为65.1%和64.3%,施药后7 d防效分别为77.1%和75.0%;防效最差的是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施药后1 d防效为56.3%,施药后7 d降至42.5%;试验期间,各供试药剂对作物均安全。因此认为,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10%虫螨晴悬浮剂、20%甲维盐虫酰肼乳油、5%氟虫氰悬浮剂适宜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6种药剂对小麦叶蜂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安 《贵州农业科学》2012,(3):139-141,146
为了筛选防治小麦叶蜂的高效药剂,采用室内毒力测定、田间小区和大田药效比较试验研究了6种杀虫剂对小麦叶蜂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药后48h,75%乙酰甲胺磷SP、2.0%阿维菌素EC和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小麦叶蜂均有较好的毒杀效果,校正死亡率均达87%以上;小区比较试验以2.0%阿维菌素EC 2 000倍液的防效最好,药后5d,校正防效达95.83%;其次是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2 000倍液,校正防效为93.26%;大田药效试验结果与小区比较试验相似,药后5d,2.0%阿维菌素EC 2 000倍液和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2 000倍液的校正防效分别达96.20%和92.66%,而20%三唑磷EC 1 000倍液的防效仅为73.17%。结论:小麦叶蜂的田间药剂防治以2.0%阿维菌素EC 2 000倍液和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2000倍液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4种杀虫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4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1、3、7 d防效分别为53.01%~60.03%、73.01%~80.05%、78.71%~90.96%。其中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药效较为理想,具有一定的速效性及良好的持效性,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蓟马是大蒜种植过程中重要的害虫之一,对产量的影响很大。为了明确大蒜田蓟马的发生规律并筛选高效药剂,本文对不同播期大蒜葱蓟马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并评价几种常用药剂对大蒜田蓟马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蓟马在秋播大蒜田存在两个高峰期,分别为10月下旬至11上旬和4月下旬至5月下旬;在春播大蒜田仅有一个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上旬;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对葱蓟马的毒性最高,LC50为0.3512 mg/L,甲维盐、阿维菌素和啶虫脒毒性次之,螺虫乙酯对葱蓟马的毒性最低,LC50为17.2876 mg/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1%甲维盐乳油对大蒜田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乙基多杀菌素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最佳。因此推荐大蒜田蓟马发生盛期,采用地上喷雾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1500倍和1%甲维盐乳油1000倍能够达到对蓟马较好的防治效果,并适时与新烟碱药剂混用以避免害虫抗药性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阿维菌素对朱砂叶螨、蚕豆蚜虫、小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的杀虫活力。实验结果表明:1.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螨的杀虫活力相当于阿维菌素;2.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小菜蛾的杀虫活力略高于阿维菌素;3.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棉铃虫的杀虫活力较高于阿维菌素;4.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甜菜夜蛾的杀虫活力明显高于阿维菌素;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蚜虫的杀虫活力明显低于阿维菌素。可见,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鳞翅目杀虫活力比阿维菌素强;对螨类杀虫活力相当;而对同翅目杀虫活力明显低于阿维菌素,特别是在对蚜虫上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烯草酮EC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以洋葱品种红一号为试材,研究了240g·L~(-1)烯草酮EC加入3种专用助剂不同处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240g·L~(-1)烯草酮EC180、240、300、600mL·hm-2+0.125%Amigo专用助剂各处理,对洋葱田禾本科杂草防效达89.7%~100%,240g·L~(-1)烯草酮EC16mL·hm-2+0.2%TM-4专用助剂处理,对洋葱田禾本科杂草防效达87.0%~99.5%,240g·L~(-1)烯草酮EC240mL·hm-2+0.05%力透专用助剂对禾本科杂草的株数没有防效,鲜重防效只有72.5%和78.7%。各处理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推荐使用的最佳应用剂量范围为240g·L~(-1)烯草酮EC240~300mL·hm-2+0.125%Amigo专用助剂和240g·L~(-1)烯草酮EC240mL·hm-2+0.2%TM-4专用助剂。施药适期为移栽后洋葱苗4~5叶;稗草、野黍等禾本科杂草3~5叶期,施药方法为洋葱苗后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