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6年食用菌产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到118亿元,规模达到43.1亿袋,鲜品总产量218万吨,占到全国菌类的5%,拉动农民人均增加收入3400元。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良性循环发展体系。牡丹江市通过扩大食用菌生产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海林市是食用菌发展大县,2016年栽培食用菌17亿袋,成为各类蘑菇的主产区,其中猴头菇1.5亿袋。同  相似文献   

2.
<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6年食用菌产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18亿元,规模达到43.1亿袋,鲜品总产量218万吨,占到全国菌类的5%,拉动农民人均增加收入3400元。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良性循环发展体系。牡丹江通过完善东宁雨润、海林  相似文献   

3.
陕西商洛地区食用菌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几年呈快速发展趋势.1996年全区椴木栽培木耳、香菇120万架,代料栽培木耳、香菇72.8万袋,食用菌总产量达到2 395t,较上年增长17.94%,总产值为9 3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4元,约占全区农民人均收入的6.3%.1998年全区发展代料栽培香菇1 398.7万袋,木耳33万袋,平菇599.9万袋,菌类总产量达5 000t.实现产值1.5亿元,较1996年分别增长47.9%和62%,农民人均纯收入66元,约占全区人均收入7%.虽然商洛地区菌业发展很快,但资源浪费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正>丰宁满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农业众多产业中,食用菌是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对农民脱贫致富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发展现状1.1种植规模。丰宁县人工种植食用菌始于1984年,近两年发展迅速。目前该县食用菌种植数量已达到3000万袋,草腐菌达到10万m2,总产量1.6万t,产值1.5亿元,纯效益超过7 000万元。种植品种主要有:香菇、平菇、姬菇、白灵菇、滑子菇、黑木耳、大球盖菇、双孢菇,以及药用菌猪苓等。形成坝上以草腐菌为主、坝下以木腐菌香菇为主的两大种植区域,种植形式主要以园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县食用菌生产由部分山区农民的传统产业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扩大出口的重要产业,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3年,全县完成香菇生产5216万袋,锻木黑木耳2500m^2,珍稀菇等其他菌类150万袋,实现食用菌鲜品总量4.16万吨,产值1.33亿元,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台湾农业探索》2011,(6):60-60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惠及“三农”的优势产业,成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达到2261.25吨,产值1353.13亿元。  相似文献   

7.
江建斌 《福建农业》2012,(6):2-F0002
2月15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领导莅临南靖县就农产品(食用菌)加工工作进行调研,在南靖县副县长许木毕、农业局领导的陪同下,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一行,详细了解南靖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南靖县现有食用菌生产规模达3亿袋、160万平方米(其中:白背毛木耳1.06亿袋,杏鲍菇9900万袋,秀珍菇4800万袋,大杯蕈2400万袋,鲍鱼菇2300万袋,双孢蘑菇160万平方米),鲜品年生产量12万吨,年产值8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1、我国食用菌标准体系现状2011年全国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2571.7万吨,产值超过1400亿元,出口创汇24.07亿美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13.7%、10%和37.8%,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据调查统计我国食用菌产值千万元以上的县有500多个,亿元以上县100多个,从业人员达到2000万人,涉  相似文献   

9.
<正>1发展现状食用菌产业作为邢台市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种植品种达14种之多,五年来累计达到15.2万亩,总产量达100万吨,总产值达50亿元。2015年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推进方案",并建立了308国道食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陇南"433"发展战略,加快群众增收步伐,两当县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契机,依托当地生态优势,引导和扶持广大群众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为如期实现整县脱贫目标和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2016年新发展食用菌600万袋,累计达到1200万袋,受益群众达到806余户、6000多人。建成菌袋生产流水线和生产示范基地,组建了县食用菌中心,引进黄波菌业等龙头企业,建立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食用菌生产由部分山区农民的传统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县完成食用菌生产4904.27万袋,椴木黑木耳2800立方米,食用菌鲜品总量3.88万吨,产值15381.36万元,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掌握我县食用菌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笔者于2008年6月份到鹤溪镇、英川镇、梧桐乡等19个乡(镇)进行了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现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产业是我市农民增收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全市年生产食用菌达5~6亿袋,占全省70%~80%,每年都有大量的食用菌产品销往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并成为创汇的重要财源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到201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食用菌栽培规模达到37.1亿袋,总产量为189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二十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二,黑木耳、滑子蘑、猴头菇等骨干品种领跑全国。形成了以国家级牡丹江木耳批发市场、海林市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为核心的食用菌市场集群,销售区域分布于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产业是我市农民增收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全市年生产食用菌达5~6亿袋,占全省70%~80%,每年都有大量的食用菌产品销往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并成为创汇的重要财源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产业的快速发展,已对我市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闽北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2000年以来年均总产量达到30多万吨,年均总产值达10个亿,占福建省食用菌总产量、产值的四分之一,成为仅次于粮食、畜牧产值之后的主导产业。其特点:一是菌类品种众多。有香菇、毛木耳、竹荪、灵芝、银耳、蘑菇、金针菇、杏鲍菇、茶薪菇,姬松茸、真姬菇、鲍鱼菇等10多品种。二是初具规模。我市已涌现出生产规模超亿袋的县、超千万袋的乡、超百万袋的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食用菌产业。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初,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林口镇喜讯传来:进入全省百强乡镇排行榜!按照“立足资源谋项目,招商引资上企业,狠抓产业促增收,完善责任保稳定”的工作思路,林口镇经济呈现出快速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2013年,全镇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274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648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8.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51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8亿元。完成招商引资2.17亿元。  相似文献   

17.
一、近几年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发展迅速,成效显著.2009年,全省食用菌产量连续五年突破200万t,产值连续三年突破100亿元,产量较2000年增长117.3%,产值较2000年增长183.4%,全省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营销和科研、教学、推厂的人员达470多万人,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势产业,很多农民通过发展食用菌生产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小康,走向了富裕.  相似文献   

18.
<正>一、基本情况平泉县地处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是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农业县。全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优良,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8.3%。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平泉县就利用境内农林牧三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用力,目前食用菌产业已经形成科技研发、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市场物流、品牌打造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全县食用菌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6万亩,生产规模达到5.6亿袋,产量52万吨,产值54亿元。县内拥有食用菌生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食用菌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我国加入WTO,农产品中受益最大的是食用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发挥重要作用。河北省将食用菌产业化生产纳入“十五”规划,有关部门通过市场调研、示范推广、完善服务等一系列具体措施理清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及目标,即到“十五”末,全省食用菌面积要达到20万亩,年产量80万t,年产值50亿元,使食用菌产业成为促进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是,面临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如何及时消除不利因素,促进我省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是陕西省宁强县的主导产业之一,年发展袋料香菇近4 000万袋,产鲜香菇3万t,产值达3亿元,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食用菌为一项"短、平、快"项目,并且可循环利用、生态环保、产品市场看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