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生村官选拔到农村基层任职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是政府培养基层组织人才,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主要政策。但是对于已经期满的大学生村官的就业安排也是关系到村官政策能否长期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以江苏省为例,主要研究了期满大学生村官的就业去向及就业满意度情况。主要影响期满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满意度的因素为做村官时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所学专业。  相似文献   

2.
卞辉  顾笑 《甘肃农业》2021,(3):104-107,115
新时代大学生村官在现有的激励机制中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基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应用与分析,以江苏省海州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等研究方法,发现大学生村官基于保健因素面临着社会和人际关系复杂、工作环境和条件欠佳、薪资和福利待遇较差等问题;基于激励因素面临着奖惩机制不健全、发展晋升受限制、责任定位不明确等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期完善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在保健因素方面,加强社会交往与人际沟通,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在激励因素方面,健全奖惩和绩效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机制,明确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3.
各地传真     
沛县建立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江苏省沛县通过落实好长效工作机制,提升大学生下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搭建培训平台围绕当前村集体经济开发、新农村建设、村民纠纷调解、计生工作、失土农民养老等涉及农村发展和影响民生的政策法规加强岗前培训,  相似文献   

4.
角色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价值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出台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项符合中国实际的重要决策,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程度的不同,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际效果。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实现,通过实践调查,对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就加强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建议从政策的执行主体和执行对象两方面,完善相关机制、强化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学生村官成就感较低现状,从"选拔—分配—培训—帮扶—考核—监督—奖惩—出口"8个环节定量分析大学生村官成就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环节自变量对村官成就感、追求成功、避免失败3个因变量的影响方向、程度和显著性水平存在差异。其中,选拔环节中专业理论正向提高追求成功,创业能力则降低追求成功;培训环节是否参加培训对成就感的影响不显著;帮扶环节中参与讨论正向影响成就感;考核环节中考核能力显著正向影响成就感和追求成功;监督环节中分歧选择正向影响村官成就感3个因变量;奖惩环节中资金支持负向影响成就感和避免失败;出口环节选择担任村官目的显著影响村官成就感的3个因变量。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村官成就感,需要针对不同环节制定相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江苏省部分大学生村官进行入职动机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如下因素影响到大学生村官的入职动机:生源地、毕业学校、专业类别、家庭支持程度、国家的优惠政策等方面。此外,对于合同期满后的打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是否会选择"村官"这个岗位。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管理制度的缺失、大学生"村官"工作得不到重视、个人能力经验的不足及政策实施不到位的角度分析了当今大学生"村官"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政府应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加强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完善大学生"村官"的晋升机制以期达到改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文军  何文华  彭祝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11-15713,15761
在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村人才紧缺形势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就业,架构农村科学技术人才,以期实现双赢是各级党政部门和高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该研究以户县地区大学生村官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村官工程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该工程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现实,提出应当从改善村官工作环境、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加强培训管理、合理使用村官、完善进出机制,引导村官发展等方面着手,来推动大学生村官工程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童辉杰  程亚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76-378,440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地的基层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组织支持状况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适应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探讨组织支持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的组织支持感明显低于企业员工,性别、借调与否、入职动机都影响着大学生村官的组织支持感和工作适应。此外,基层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组织支持对其工作适应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党和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担任村官,支援国家"三农"建设。由于目前的村官培养机制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上出现了培训、任职和出路等方面的问题,无法实现大学生村官计划预期的目标。对大学生村官实行"三度螺旋"培养模式,是促进大学生村官多元化发展、解决大学生村官出路问题的必然选择;建立大学生村官"三度螺旋"培养体系也是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