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指导菊芋生产应用和优良品种推广种植,针对4份优良酱菜型菊芋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下,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间产量变化差异极显著,11号品种适宜播种株距为40cm,13号品种适宜播种株距为40~50cm,14号品种适宜播种株距为30cm,36号品种适宜播种密度为40cm。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等肥力状况的高沙土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对泰兴香荷芋生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方法]在统一垅宽100cm、垅高20cm、垅面宽60~65cm的基础上,试验设6个种植密度处理:种植密度42000株/hm2,株距47.62cm;种植密度47250株/hm2,株距42.33cm;种植密度52500株/hm2,株距38.10cm(CK);种植密度57750株/hm2,株距34.63cm;种植密度63000株/hm2,株距31.75cm;种植密度68250赫/hm2,株距29.30cm.考查不同生育期的苗情与长势、子孙芋产量、商品芋效益。[结果]63000株/hm2种植密度处理子孙芋产量最高,达25103.70kg,/hm2,商品芋政益为97738.2元/hm2。[结论]中等肥力状况下的高沙土地区泰兴香荷芋大面积种植密度以630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进行不同种植密度对浙贝母的产量、增值率、收益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浙贝母产量呈现递增趋势,并且达到极显著的水平,行距10 cm、株距10 cm的处理667 m2产量达到1 134.5 kg,行距20 cm,株距15 cm的处理增值率最高达到355.7%。结合当前浙贝母投入产出值,提出在不同行情下浙贝母种植适宜选择的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4.
设计4个不同的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K326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浏阳烟区K326品种,移栽行株距110 cm×55 cm,移栽密度16 530株/hm2处理(T3)的产值最高,为42 052.60元/hm2,主要化学成分指标以T4最好。综合其产量和质量分析,烟叶品种K326的移栽密度不能过大或过小,适宜的移栽密度能够在保障质量的同时获取最大的效益,建议生产上移栽行株距110 cm×55 cm,移栽密度16 53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田间试验研究探讨马铃薯品种丽薯10号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丽薯10号生育期影响不大,对其产量及经济性状均有影响,单株薯块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有降低的趋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其产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当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时平均产量最高,为28 102.5 kg/hm~2。丽薯10号适宜种植密度为5.25~6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在腾格里沙漠最适宜的菊芋品种和最佳施肥量及浇水量,对青芋系列的4个品种进行了沙漠种植,开展了N、P、K肥料单因素试验及浇水量试验,并进行不同处理下菊芋块茎产量及个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4个品种以青芋3号产量最高,青芋4号产量最低;(2)滴灌模式下,随着浇水量的增加,产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单株产量最高的为T4处理;渗透浇水模式下,4个处理下,随着浇水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减低的趋势;(3)以N4下的单株块茎重量最高达900g;以P6处理下的单株块茎重最大为650g;以K5的单株块茎重最大为738.33g。本研究为后续利用菊芋治理沙漠创造价值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2012-2013年采用扇形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云豌8号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水平和种植模式影响云豌8号的单株分枝、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单株产量,最终影响该品种的单产水平。在施用农家肥的情况下,选择株距7.5 cm,播种密度57万株/hm~2能获得最高单产;选择株距5 cm,播种密度61万株/hm~2能获得最高单产。在不施用农家肥的情况下,选择株距7.5 cm、播种密度57万株/hm~2能获得最高单产;选择株距5 cm,播种密度54万株/hm2能获得最高单产。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适宜松嫩平原中南部地区增密种植的玉米新品种,提高种植密度,提升粮食产量,对4个新近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耐密性研究。设置中高密(75 000株·hm-2)和高密(90 000株·hm-2)两个密度水平,通过对玉米主要生育期、植株性状、倒伏率、空秆率、果穗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等生理指标的调查与测量,研究参试品种的耐密性及高密度种植对玉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出苗期无明显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高,部分参试品种拔节期延迟1d,抽雄期、吐丝期延迟1~2d,果穗秃尖增长明显,籽粒百粒重降低;参试品种抗倒伏能力较强;龙作1号在两个密度条件下空秆率均较低,表现出了较好的防空秆能力;4个参试品种在密度升高过程中产量变化趋势不一致,稷秾108呈产量增加趋势,其它品种呈产量降低趋势。其中,利民33在中高密条件下产量最高;稷秾108在高密条件下产量最高,适宜高密度种植;利民33穗位相对较低,更符合机械化收获标准。  相似文献   

9.
卢忠诚  金成兵  张翯  王蓉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0):1985-1986
在金华对作为连作晚稻种植的嘉丰优2号进行25 cm×25 cm、25 cm×20 cm、30 cm×15 cm、25 cm×15 cm的4个移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株高、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移栽密度对生育期的影响较小。行距株距30 cm×15 cm,获得最高产量,为9 004 kg·hm-2。  相似文献   

10.
机插秧不同株行距配置生产力对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选出机插秧适宜的株行距,以"淮稻5号"为供试水稻品种,研究了机插秧不同株行距配置生产力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行株距25cm×14.4cm和30cm×12cm,种植密度1.85万穴/667m2的有效穗数最多,单产最高。从获取高产重演性的几率方面考虑,行距以25cm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1.
以"青芋1号"菊芋为供试品种,对不同耕地类型菊芋种植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山旱地菊芋生长量仅为水浇地的1/2;宽窄行配置方式对生育前期菊芋茎、叶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未显示对块茎的增产效应;山旱地垄沟种植有利于促进茎、叶生长发育和块茎的膨大,增产效应显著。水浇地起垄种植有利于茎、叶生长发育和块茎的形成,增产效应显著。建议在山旱地适当提高种植密度以及采用垄沟种植,水浇地采用起垄种植。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下菊芋苗期糖代谢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芋2号”、“青芋3号”菊芋为材料,开展了干旱胁迫对菊芋苗期糖代谢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和胁迫强度的增加,可溶性总糖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其中果聚糖增加量较大.中度胁迫及重度胁迫下果聚糖含量显著提高,果聚糖在抗旱中起到重要作用;蔗糖含量随着胁迫强度及胁迫时间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葡萄糖在各胁迫下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播期与栽培密度两因素的裂区设计,以确定沙地菊芋种植的较佳密度和适宜播期。研究表明,不同播期与密度交互作用对沙地菊芋地上部植株植物学性状无显著影响;而对于块茎性状及产量,春播优于秋播,密度以255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日光温室内对三个黄瓜品种进行三种不同密度的栽培,旨在筛选出适合吐鲁番地区早春日光温室高产、优质栽培的黄瓜品种,并确定其最佳栽培密度.[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各品种和栽培密度进行3次重复.[结果]三个品种在三种密度组合栽培中,以瑞新美乐(A2)×密度B2(30cm)为182.09kg在整个生长期总产量最高,较其它两个品种相比增产幅度均在8;以上.[结论]在加强温室管理的基础上,瑞新美乐(A2)可作为吐鲁番地区温室早春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首选优良黄瓜品种,株行距为30cm×(40+80)cm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海拔梯度菊芋碳水化合物代谢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以“青芋2号”、“青芋3号”菊芋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的海拔梯度,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菊芋各器官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菊芋叶、茎、块茎中果聚糖总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总体降低,蔗糖含量在叶中呈上升趋势,茎中先降后升,块茎中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在叶中随海拔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在海拔2600 m以下,茎中还原糖随海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块茎还原糖含量保持稳定,在2900m的高海拔地区,菊芋块茎还原糖含量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6.
在东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以酱菜型菊芋品种榆林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覆盖(CK)、塑料薄膜覆盖(FM)和玉米秸秆覆盖(CS)3个处理,研究了地表覆盖措施对耕作层土壤水分状况及菊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薄膜覆盖土壤的含水量是不覆盖土壤的1.7~2.0倍,玉米秸秆覆盖土壤的含水量是不覆盖土壤的1.3~2.0倍。与不覆盖处理相比,塑料薄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均降低了土壤pH。覆盖措施显著影响了植株生长发育,至开花期玉米秸秆覆盖处理植株最高、茎最粗,株高平均达162cm、茎粗平均达18mm。塑料薄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菊芋块茎平均产量为9 585和11 685kg·hm~(-2),分别增产63%和99%。因此,地表覆盖有利于土壤保墒,利于实现干旱地区菊芋的高产、高效栽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张家口坝上地区覆膜栽培条件下油用亚麻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2因素(亚麻品种、种植密度)3水平(品种为坝选三号、陇亚杂1号和陇亚10号,行距为24、20和16 cm)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全膜穴播种植(8粒/穴,穴距30 cm),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倒伏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除陇亚杂1号行距24 cm与16 cm处理的株高、坝选三号行距24 cm与16 cm处理的千粒重差异较大外,不同密度处理的其他主要经济性状以及生育期和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坝选三号、陇亚杂1号和陇亚10号分别在种植行距为20 cm、24 cm和16 cm时产量最高,分别达到了2 146.65 kg/hm^2、1 953.30 kg/hm^2和1 650.00 kg/hm^2;但倒伏率均以行距24 cm处理最高,行距20 cm处理倒伏率均较低。综合分析密度对油用亚麻产量、主要经济性状和倒伏率的影响,认为坝上地区覆膜条件下种植油用亚麻时以行距20 cm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不同群体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直立型绿豆品种的经济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越大,绿豆的株高越高,单株荚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主茎节数、荚长、百粒重和单荚粒数则没有明显变化。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绿豆产量的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绿豆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条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同绿1号绿豆品种高产栽培的适宜密度是18万株/hm2。  相似文献   

19.
新建桑园速成丰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5~2006年选用优良桑树品种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进行桑园速成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可以获得高产,两年两个品种平均每公顷桑园产桑叶分别为36322.5kg、46336.5kg,养蚕产茧分别为2250.0kg、3090.0kg,实现速成丰产的目标。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为:选好园地,深沟厚肥,适时栽植;合理密植,每公顷栽植75000株;适时剪伐,控制有效枝条数,每公顷约为270000条,培育良好的桑树群体结构;加强水肥管理,按桑树生长期分期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20.
寒地优质超级稻龙粳21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超级稻品种巨大的增产潜力,以寒地超级稻龙粳21为试材,通过对其不同播种时期、播种量、插植密度和施肥量进行研究,结合良种良法,组装集成其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龙粳21的适宜播种日期在4月15~20日,最佳播种量为200~250g·m-2;最适宜的插植密度为25穴·m-2,插秧规格为30.0cm×13.3cm,每穴5株;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30kg·hm-2、P2O565kg·hm-2、K2O 65kg·hm-2时,产量可达到9t·hm-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