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苏北沿海棉区棉花生产面临困境的原因;对棉花生产的原棉品质、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创新技术等进行定住;提出了以棉花品种创新为先导、推进沿海棉花品种布局优化和棉作科技进步、实现棉花单产新突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棉花主产区区域竞争力及生产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运用规模竞争力、效率优势系数、效益优势指数以及综合优势指数分析我国棉花主产区区域竞争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未来我国棉花生产趋势,即西北棉区应实行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压缩山西棉花生产,平衡河南、陕西棉花生产,巩固河北棉花生产,对山东实行专业化生产;稳定和巩固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生产。并提出根据棉区比较优势,确定扶持重点,调整与完善棉花补贴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适宜长江流域棉区棉田间作栽培的模式,以增加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比较了棉花间作大豆、棉花间作玉米和棉花间作甘薯三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较单作棉花可增加纯收入,棉花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及单位面积成铃数均增加;马克隆值变优和断裂比强度提高;在棉花盛蕾期棉花叶面积指数三种模式均比对照提高,在棉花盛铃期及以后的棉花叶面积指数因模式不同而有差别。棉花间作甘薯和棉花间作大豆模式的籽棉产量较高、经济效益好,纤维品质较优,其生产优势较为明显,适宜在长江流域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江苏沿海棉区棉花生产突出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分析了沿海棉区棉花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发展棉花生产的目标任务;从强化信息引导、稳定棉花面积,优化生产布局、提高栽培水平,推广主导品种、普及主推技术,立足安全栽培、防抗自然灾害,实施高品质棉行动计划、打造棉花优势品牌等方面探讨了沿海棉区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盐城市是江苏省重点植棉大市 ,近几年针对棉花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积极调整工作思路 ,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 ,优化布局 ,强化科技兴棉 ,大力推进棉花产业化进程 ,提高了棉花品质和效益。在工作中 ,着力实现了“四个转变”。1 在棉区布局安排上 ,由过去的布局分散、主体棉区不突出向建立棉花产业带和经济区转变九十年代以来 ,盐城市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 ,始终坚持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的原则 ,按照“宜粮则粮、宜棉则棉、宜经则经”的思路 ,积极调减“三低一散”和城郊棉区的植棉面积 ,棉花生产布局逐步趋于合理。但主体棉区、重点棉区不突出 ,…  相似文献   

6.
中国棉花主产区生产条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晴 《中国棉花》2007,34(7):8-10
对中国三大棉区的棉花生产概况、区域环境特点及未来布局等进行了分析,各主产区要充分发挥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还需对区域内部的棉花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探讨了发展三大棉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江苏沿海棉区2009年棉花生产实绩,分析了灾害年份沿海棉花棉苗生长发育、苗情指标、产量结构等变化情况。指出了目前沿海棉区依然存盘棉田水系较差、田间管理粗放、病虫发生严重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沿海棉花生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分析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优势,描述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中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意义与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适合鄱阳湖棉区应用的机械化与轻简化技术,最终提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与轻简化发展模式,以利于鄱阳湖棉区加快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江苏沿海棉区地处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是全国重要的产棉基地,而棉花种植却主要靠人工操作。近年来劳动力价格上升很快,迫切需要提高棉花机械化的水平,否则沿海棉区很可能会逐渐萎缩乃至消失。随着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在棉花生产过程中的整地、播种、中耕、施药、追肥等环节都已完全可以通过机械化作业完成,但棉花采摘收获机械化乃是瓶颈。通过对江苏沿海棉区棉花的种植现状和发展棉花机械化种植的外在条件与限制因素分析,提出了以品种适应机械和机械适应品种两条途径的机械化种植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三大棉花产区的生产现状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世界上生产、消费和进口棉花最多的国家,种植棉花的收入是广大棉区棉农收入的重要来源,以棉花为原材料的棉纺织业是该国重要的工业,棉纺织产品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可以说与棉花相关的产业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工人就业、农民增收等一系列问题,棉花生产是棉花产业发展的基础,探讨棉花生产,对棉花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三大棉区,其中包括黄淮海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和西北棉区。三大棉区的发展为中国的棉花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文总结过去这三大棉区的植棉的发展状况,展望未来三大棉区的生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苏北沿海棉区棉花产业现状及棉花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提出了推动苏北沿海棉区棉花产业发展的思路:科学定位产业方向;研究应用新型技术;借助政策优化品种;突破高品质棉产业;发展棉田高效种植;努力争取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盐碱棉区棉花抗盐研究及植棉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棉花抗盐机理、棉花耐盐性遗传方式及耐盐性检测方法、分级标准等研究现状作一描述,同时提出了培育和使用抗盐棉花品种在江苏沿海盐碱地区植棉中的关键作用和提高棉花抗盐性的有效途径,并介绍了在盐碱地区获取棉花高产、优质的合理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江苏沿海地区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的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1991年以来江苏沿海农区棉铃虫连年暴发成灾的现状,在重点研究棉铃虫综合治理配套技术措施的前提下.引进了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棉铃虫性信息素等先进技术,并且与传统技术进行了整合组装。经过10多年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对改进和提高当地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保护棉花生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位于长江流域的沿江地区的较多省、市、县农发行,因棉花信贷占全部信贷资产的70%左右,其信贷在发展析花生产中位置重要性显而易见。2000年以来,国内棉花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出现转机,应认清形势,抓住契机,利用政策性信贷杠杆,支持优化棉花品种结构,稳定和扩大优质棉的生产,增强优质棉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当地棉花收储企业走出低谷,健康发展。以改善棉花信贷环境,提高信贷效益,确保棉花收购资金持续稳定封闭运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简要分析了在当前析花生产形势和移栽地膜棉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概括了发展移栽地膜棉应注意的七个技术策略,表明在新形势下,只要抓住棉花生产的主要环节,合理间套,科学管理,完全可以实现棉田高产优质高效,棉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江西赣北棉区近十几年来普遍实行的是油棉两熟制棉田采取“板地”双移栽,棉地长期得不到翻耕,土壤状况恶化,施用“双效中微肥王”和“天丰生物固氮肥”对油棉两熟棉田土壤改良有较好的效果,且能增强棉纤维品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种子生产、流通量不断增加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充分提高湖南省棉种的质量水平,推动棉种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对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提高湖南棉种质量水平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棉种质量水平促进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盐城市棉花生产、棉业经济、产业化、区域种植和品种布局等的现状分析入手.剖析了盐城“兴棉强市”的棉花产业发展环境优劣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兴棉强市”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江汉平原棉区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江汉平原棉区地理气候条件优势,适宜棉花生长,加上棉农植株经验丰富,这为该地区棉花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经济条件.该棉区是湖北省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近年来,该棉区棉花单产没有明显提高,主要原因是在棉花栽培上还存在不少误区,严重阻碍了该区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该区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采取的对策作了简要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提高该区植棉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