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利用草莓匍匐茎茎尖分生组织进行脱毒培养一步生根成苗,结果表明,1/2MS+IAA 0.1mg/L培养基对草莓茎尖分生组织一步成苗具有较好效果,试管苗出苗率达到83%~90%。  相似文献   

2.
欧李茎尖脱毒快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正德  庞发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97-17798
[目的]研究欧李脱毒快繁技术。[方法]以欧李嫩梢芽为外植体进行了微茎尖组培脱毒研究,探讨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激素成分及不同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欧李茎尖脱毒快繁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0.4mg/L+IAA0.5mg/L;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3mg/L+IAA0.4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2/3MS十IAA0.5mg/L。应用指示植物鉴定法进行病毒检测显示,0.3~0.4mm茎尖培养对苹果褪绿斑病毒(ACLSV)和李矮缩病毒(PDV)的脱毒率分别为71.6%和73.0%。[结论]试验表明,利用欧李嫩梢为外植体进行茎尖组培脱毒快繁是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草莓茎尖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操作简便、脱毒效率高的病毒脱除技术,促进草莓脱毒苗产业化发展,采用感染草莓斑驳病毒的草莓母株为材料,通过对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法、热培养处理后茎尖组织培养法、组培苗再生匍匐茎茎尖培养法等方式进行脱毒技术研究,比较几种脱毒技术手段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草莓组培苗的脱毒率虽然比直接茎尖培养有所上升,但其成活率却下降。而组培苗再生匍匐茎茎尖培养法与直接茎尖培养法、热培养处理后茎尖培养法相比,在相同茎尖长度时,脱毒率和生存率更高,且茎尖长度为0.8~1.0 mm时,其存活率和成活率达到93.3%和96.4%。因此,组培苗再生匍匐茎茎尖培养法对草莓脱毒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生产上培育草莓脱毒苗主要是通过茎尖培养获得脱毒苗,再通过快速繁殖,从而获得大批量的种苗。快速繁殖优质脱毒种苗,既可以快速育苗,又可以克服草莓长期营养繁殖导致病毒积累而产生的退化现象,使草莓品种和优良特性得以保持。以万德、章姬、红颜和利玉女4种当地主栽草莓的匍匐茎为试材,在MS+6-BA 0.5 mg/L+NAA 0.04 mg/L培养基上,对茎尖和匍匐茎的不同位置进行组培快繁,以期建立1个高效的草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草莓基因型对茎尖诱导起着决定性作用,诱导率以红颜最高(70%),章姬次之,万德最低(仅30%);4个草莓品种匍匐茎3个段位的诱导率顺序均为上段〉中段〉下段;灭菌时间以4~5 min比较适宜,外植体成活率高,污染率低。在草莓组培快繁时,选取匍匐茎上段作为外植体,用0.1%氯化汞溶液灭菌4~5 min,可以简化操作、提高繁殖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以欧李嫩梢芽为外植体进行了微茎尖组培脱毒研究,探讨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激素成分及不同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 6-BA0.4mg/l IAA0.5mg/L;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0.3 mg/L IAA0.4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2/3MS IAA0.5 mg/L。应用指示植物鉴定法进行病毒检测显示,0.3-0.4mm茎尖培养对苹果褪绿斑病毒(ACLSV)和李矮缩病毒(PDV)的脱毒率为71.6%和73%,实验证明是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许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864-4865
[目的]探索麝香石竹的组培脱毒技术。[方法]以麝香石竹0.3~0.4 mm长的茎尖为外植体,在分化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丛生芽进行继代培养后,将幼苗进行病毒检测,将无毒幼苗保留继续繁殖,然后将无毒的幼苗移植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结果]不同大小的香石竹茎尖对丛生芽的诱导有较大影响,以0.3 mm茎尖为最佳。丛生芽的诱导以MS+6-BA 2.0 mg/L+IAA 2.0 mg/L、根的诱导以1/2MS+IAA 0.5 mg/L(或IBA 0.5 mg/L)为最佳培养基。田间比较试验表明,与未脱毒麝香石竹相比,脱毒麝香石竹花的颜色鲜艳,切花品质好,产花量高,花裂萼少。[结论]该研究为扩大麝香石竹的繁殖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草莓茎尖培养是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最重要途径,而且脱毒和快繁技术是大批量、快速生产优质种苗,实现草莓产业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原原种的获得过程,即通过茎尖剥离及接种、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将生根瓶苗移置消毒杀菌后的网室中,从而获得繁育所需的原原种,并介绍了原种苗及生产苗的繁育过程。经过生产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草莓脱毒苗三级繁育体系,为兵团草莓产业提供了优质种苗保障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草莓匍匐茎尖组织培养与脱毒苗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莓新生铺匐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大量的无病毒再生植株。每个茎尖每30天以1:10 ̄12的增殖倍数进行繁殖,经过6 ̄8代的继代培养,每个茎尖可生产6000 ̄8000株脱毒苗。草莓组培苗经过瓶内生根、驯化,大棚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草莓茎尖脱毒组培技术所存在的操作繁琐、效率低、消毒难彻底、组培苗污染率高等问题,课题组根据多年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操作简便、效率高、消毒易彻底、组培苗污染率低、繁殖速度快,苗质好的草莓根尖脱病毒组培及其病毒快速检测技术,摸索出一套草莓根尖脱病毒组培快繁及规模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草莓茎尖组培脱毒实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一般通过无性繁殖为生产提供种苗,而长期使用无性繁殖种苗会使品种退化,病毒感染严重。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技术是草莓脱除病毒的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实践证明,草莓脱毒苗植株生长势强,抗病力提高,大果率增加,产量增加30%~80%。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进行草莓茎尖组培脱毒研究,经过3年的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草莓脱毒苗三级繁育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结合我省实际,探讨低成本、实用、简化的草莓茎尖组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决目前草莓生产中连年采用自繁苗而出现的种性退化、种苗劣质等问题,提供优质生产用苗。[方法]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法获得草莓脱毒苗,并按小区间比排列法进行草莓组培苗和自繁苗田间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草莓组培苗在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丰产性及抗病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自繁苗。[结论]在草莓生产上,应大力推行组培苗作为生产用苗。  相似文献   

12.
以丰香草莓脱毒试管苗为试材,研究IAAI、BA生根效应及瓶内、瓶外生根的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根培养基中加0.5 mg·L^-1IAA和0.1 mg·L^-1IBA的效果较好。在瓶内、瓶外生根对比试验中,瓶内生根移栽成活率为97.4%~100%,而瓶外生根移栽成活率为77.8%。  相似文献   

13.
脱毒甘薯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徐薯 18和北京 5 5 3脱毒 1、2代苗大、中型种薯商品率及产量比未脱毒的各甘薯品种 (对照 )提高 5 0 %和 35 %~99.2 2 % ,实践证明必须 2~ 3a后更换脱毒种薯 (苗 ) ,才能达到持续稳产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草莓野生资源离体培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10种野生草莓的离体培养体系。野生草莓葡匐茎茎尖在MS+BA 1.0mg/L培养基上的芽分化率普遍高于在1/2MS培养基上的,且大多数分化芽有增殖,但1/2MS培养基上分化的幼苗较MS+BA1.0mg/L上的健壮。不同野生草莓需要不同的增殖培养基。1/2MS生根培养基对所有供试野生草莓均适用。  相似文献   

15.
章姬草莓组织培养苗移栽驯化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组培苗驯化栽培基质种类及混合比例、基质消毒与否及消毒剂使用、湿度条件等因素对组培苗驯化栽培效果的影响均比较明显,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2∶2∶1的栽培基质,并使用400倍多菌灵消毒处理,配合驯化移栽后的10~14 d用塑料膜搭拱棚覆盖保湿,移栽后保持相对湿度80%~90%的条件下,章姬草莓组培苗的驯化效果良好,移栽成活率达100%,且幼苗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6.
草莓组培工厂化育苗大规模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草莓组培工厂化育苗大规模生产技术,苗木生产主要采用热处理脱毒、试管增殖、田间扩繁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瓶外生根,简化了组培程序,缩短了育苗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苗木移栽成活率达100%,每年可生产优质无毒草莓苗20×104株。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脱毒百香果组培苗繁殖速度,提供田间优质种苗,促进当地百香果产业发展。本文以脱毒黄金百香果初代组培苗的顶段茎段、中段和下段带节茎段为试验材料,以不添加任何外源激素的MS培养基为继代培养基质,观察三种试验材料的根系和叶片的生长状态。结果表明,顶段茎段在根系及叶片的生长速度明显优于中下部节间茎段,根系形成时间短、根系数和叶片数较多,生长势较强,成苗周期短,适宜田间快速供种。  相似文献   

18.
"丰香"草莓高效脱毒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静静  徐平丽  郭峰  李新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46-17347
[目的]建立“丰香”草莓的高效脱毒及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丰香”草莓的茎尖为外植体,高温处理和1‰氯化汞消毒后进行丛生芽诱导和生根培养,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出芽率和生根率的影响,并对脱毒苗的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6-BA0.5mg/L+NAA0.01mg/L培养基上芽分化率最高,有效苗达98%,将丛生芽分成单株,用相同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可获得大量繁殖苗;用培养基1/2Ms+0.02mg/LNAA对小苗进行培养,小苗15d即可生根,20后根系发达,平均每苗可产生3~6条根;病毒检测结果显示,脱毒苗的脱毒率达到100%。[结论]“丰香”草莓的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6-BA0.5mg/L+NAA0.01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02mg/LNAA。  相似文献   

19.
对脱毒草莓的叶绿素含量、生长温度、光强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毒草莓叶绿素含量为2.885mg/g·fw,较病叶提高了21.58%;在光强为0~2000μmol·m-2·s-1范围内,净光合速率(Pn)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光饱和点,最大值为10.5μmo1CO2·m-2·s-1;在温度为0℃~17℃时,Pn随温度增加而升高,17℃~40℃时,Pn随温度增加而下降,最适生长温度为17℃左右;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