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河北农业》2011,(1):5-5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和农业部关于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我厅决定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底,组织全省农业系统集中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2.
《河北农业》2011,(1):4-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和农业部关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我厅决定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组织全省农业系统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专项行动,以小麦、玉米种子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人:为贯彻落实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关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精神,我部决定自2010年10月-2011年5月,组织全国农业系统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专项行  相似文献   

4.
《北京农业》2011,(2):24-24
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人:为贯彻落实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关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精神,我部决定自2010年10月-2011年5月,组织全国农业系统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专项行动,严厉查处恶意、反复侵犯他人品种权以及无证和“套牌”生产、销售授权品种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5.
《北京农业》2011,(2):23-24
全国种子生产、经营者:为贯彻落实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关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精神,我部决定自2010年11月-2011年5月,组织全国农业执法系统集中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专项行动,严厉查处恶意侵犯他人品种权以及无证和“套牌”生产、销售授权品种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6.
全省植物新品种权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和农业部关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我厅决定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组织全省农业系统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专项行动,以小麦、玉米种子为重点,严厉查处恶意、  相似文献   

7.
2011年8月10日,记者从农业部在京召开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按照《2011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安排部署,农业部积极会同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共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1.4万余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3个,移送司法机关63人,逮捕6人,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26亿元.  相似文献   

8.
《北京农业》2011,(26):34
<正>2011年8月10日,记者从农业部在京召开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按照《2011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安排部署,农业部积极会同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共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1.4万余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3个,移送司法机关63人,逮捕6人,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26亿元。  相似文献   

9.
《北京农业》2011,(9):34-34
2011年8月10日,记者从农业部在京召开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按照《2011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安排部署,农业部积极会同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共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1.4万余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3个,移送司法机关63人。逮捕6人,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26亿元。  相似文献   

10.
冯华 《北京农业》2011,(5):53-54
<正>据悉:自国务院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以来,农业部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行政执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农业部门共查处了37件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案件,涉案种子达50万千克,案值达7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1.
倒伏对冬小麦病害发生情况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小麦发育中后期倒伏后病害发生情况和进行减产量化评估,采用木棍将小麦小心压倒人工模拟大风造成小麦倒伏的方法进行不同倒伏时间和不同倒伏程度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小麦病害、早衰、成熟时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在开花期至灌浆期间发生倒伏,主要加重纹枯病和白粉病的发生,病情均为3级,倒伏时间越早,小麦越易早衰和成熟期提前,病情指数与对照的差异也越显著。平铺和倾斜倒伏都使小麦穗粒数减少、千粒质量明显降低而导致大幅度减产,对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都是开花期灌浆始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平铺倒伏处理依次减产25.9%、21.1%、10.1%、4.0%,倾斜倒伏处理依次减产9.1%、7.6%、5.0%、1.9%。从倒伏程度对小麦病害、早熟、成熟时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看,都是平铺倒伏的影响大于倾斜倒伏。故在小麦中后期倒伏产量减损评估时,宜将倒伏时间作为重要依据,其次还应结合倒伏程度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小麦倒伏原因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敬昌  陈洁 《农技服务》2009,26(9):32-32,43
针对小麦倒伏的原因与类型,分析了小麦倒伏后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预防小麦倒伏的措施,以期防止小麦倒伏,达到小麦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多自由度系统振动的理论,建立了小麦抗倒伏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典型风荷载对小麦的影响,推导出小麦的倒伏弯矩计算公式,并与小麦的抗倒伏弯矩比较,可对小麦的抗倒伏能力进行评价和预测。以一种小麦为计算实例,计算出倒伏弯矩和抗倒伏弯矩,数值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以抗倒伏小麦品种(生选6号、扬麦18、华成3366)、易倒伏小麦品种(扬麦13、扬麦22、扬麦24)为材料,设置施纯氮180 kg/hm2(N180)、240 kg/hm2(N240)2个氮素水平,研究不同小麦品种植株基部节间性状与抗倒伏能力对氮肥调控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与 N180相比,随着施氮量增加,易倒伏型小麦品种抗倒伏指数平均降低35.98%,抗倒伏型小麦品种抗倒伏指数平均降低1.12%,易倒伏型小麦的抗倒能力在不同施氮水平间的差异大于抗倒伏型小麦的;易倒伏小麦N240处理植株基部节间直径、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K素含量与薄壁组织厚度低于N180处理的,5个参数的降幅分别为12.60%、16.36%、19.04%、34.59%、27.48%;抗倒伏小麦N240处理植株基部节间直径、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K素含量和薄壁组织厚度较N180处理降低,降幅分别为5.13%、7.97%、3.74%、26.73%、15.70%;易倒伏小麦N240处理植株基部节间抗折力、针刺力、木质素含量与大维管束面积低于N180处理的,而抗倒伏小麦以上4个参数在2个施氮水平间无显著差异;与N180处理相比较,易倒伏小麦品种N240处理植株基部节间小维管束数降低,抗倒伏小麦品种的升高;与抗倒伏品种相比,易倒伏品种植株基部节间抗倒伏能力对施氮水平响应敏感。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增施氮肥主要是影响了易倒伏小麦植株的基部节间抗折力、针刺力、木质素含量、大维管束面积及小维管束数,从而使易倒伏小麦抗倒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面样方调查的小麦倒伏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技术及时获取小麦倒伏信息,对于农业部门指导小麦倒伏后的农业生产、灾害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在鲁西、鲁西南地区小麦倒伏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选用小麦倒伏前后两期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数据,探讨了利用遥感影像监测小麦倒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首先,根据小麦灌浆期不同组分的光谱特性,解释了倒伏小麦光谱变化的原因;其次,分析了倒伏小麦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特点,寻找小麦倒伏遥感监测的敏感波段;最后,利用敏感波段建立植被指数,讨论了小麦倒伏发生程度的遥感监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小麦抗倒性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简便快捷的小麦品种抗倒性鉴定方法,以48个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小麦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小麦品系茎秆等特性的调查分析,结合多试点抗倒性验证,比较4种倒伏指数法在小麦品种抗倒性鉴定评价中的效果。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倒伏与株高、基部茎节特性等密切相关。其中,倒伏与第1至第3节茎秆长度、株高、重心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第2节茎秆的径长比、基部茎秆弹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株高越矮,基部节间越短,特别是第2茎节短且粗,茎秆基部弹性越强,小麦品种抗倒性越好。4种倒伏指数均与第2、3茎节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第2茎节机械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且分别与其他茎秆等特性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明第2、3茎节长度和第2茎节的机械强度是上述4种倒伏指数法鉴定小麦品种抗倒性的共性基础,同时各倒伏指数又有其特定的关联性状。4种倒伏指数均可有效鉴定小麦品种抗倒性,但从便利性及相关性密切程度方面比较,倒伏指数2和倒伏指数3鉴定的评价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在小麦 3个发育时期的喷施效果。结果表明 :施用多效唑可有效控制基部节间长度 ,单位长度干重增加 ,茎壁加厚 ,增强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同时防止后期早衰 ,减少不孕小穗数 ,提高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 ,增产 5 %~ 2 6%。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力学模型的小麦腊熟期倒伏的风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袁其倒伏的可能性也增大。因此,解决小麦的倒伏问题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将腊熟期小麦茎秆简化为刚/弹性材料,研究了腊熟期小麦茎秆在风载作用下应力变化的基本规律袁运用振动理论建立了小麦单茎穗重在风载作用下的抗倒伏力学模型遥最后,利用2013年的试验数据,基于该模型计算出了周麦18茎秆和矮抗58茎秆的抗倒伏风速,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数据较吻合,表明该模型可为研究小麦的抗倒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灌浆期小麦倒伏后光谱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灌浆期小麦倒伏后的光谱变化特征。[方法]通过人工模拟小麦灌浆期的倒伏现象,采用光谱仪测量倒伏小麦的光谱反射率,分析了冠层光谱变化的原因及特征。[结果]小麦倒伏越严重,植株光谱变化特征越明显。小麦倒伏后,其冠层光谱反射率整体增大。其中,灌浆前、中期5级倒伏小麦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常生长和倒伏的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发生了同样的变化。[结论]该研究为使用遥感影像监测目标区域、获得倒伏面积及受灾程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抗倒是小麦高产育种的主要目标,抗倒鉴定是育种的必要环节。目前我国对抗倒力矩和茎秆弹性等指标缺少简便、准确的测量仪器,小麦品种抗倒性鉴定基本处在以株高等直观指标为主的水平。利用最新设计的小麦抗倒电子测量仪测出的基部茎段最大抗折力矩和临界弯曲角,结合株高、重心高和茎秆重力等重要指标,采用临界分析法计算小麦最大风载荷力,以此为抗倒指数,以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作对照,以10%差异作为分级标准,将抗倒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根据抗倒级别判定抗倒性大小。分析并提出了主茎与分蘖按1:2取样,密度为600万穗/hm^2,在子粒形成期测量,初步构建了小麦茎秆抗倒性能评价体系。用该体系评价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具有相对全面、准确、客观和明了的优点,对抗倒伏研究和高产育种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