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家蚕1~4龄人工饲料的饲育技术规范,对家蚕品种皓月×菁松1~4龄人工饲料育在蚕体发育整齐度方面的实用化水平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1 ~4龄采用人工饲料育,3龄起蚕的弱小蚕淘汰率为2.35%;4龄起蚕的弱小蚕淘汰率为1.06%;5龄起蚕的弱小蚕淘汰率为0.69%,累计淘汰弱小蚕4.10%,说明1~4龄人工饲料育在蚕体发育整齐度方面已达到实用化水平,并初步形成了1~4龄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
不用说,家蚕实用的天然饲料是桑叶,但最近新出现了蚕的人工饲料。因为人工饲料的技术,使蚕的营养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与营养学发展同时,人工饲料的组成又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人工饲料育的技术体系。人工饲料的稚蚕饲育技术是使蚕茧生产现代化、合理化的革新技术,所以在人工饲料的实用化方面,现在正在推广适合稚蚕饲育室的人工饲料稚蚕共同饲育技术。此外,原蚕人工饲料育的推进,也正在探讨中。人工饲料的组成改善、饲料调制等已成为养蚕业的新领域;此外,人工饲料的养蚕技术、蚕病防治以及与此有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显著开展,对人工饲料的有效应用寄与很多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利用日本政府对家蚕人工饲料的统计数据,通过对小蚕人工饲料供给设施及小蚕共同饲育所配置状况、小蚕人工饲料育的实施现状、不同蚕品种人工饲料育饲育盒数、人工饲料育小蚕共育所规模、湿体人工饲料购买价格和用人工饲料共育小蚕价格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说明现阶段在家蚕人工饲料方面我国与日本都有很大差距,是我国蚕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不同蚕品种对桑叶粉含量不同的人工饲料摄食性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正> 目前采用的家蚕人工饲料配方中,桑叶粉占较大的比例。从实用角度出发,必须降低人工饲料中桑叶粉的含量。日本近年来成功地开发了低成本人工饲料,低含量桑叶粉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并用这类饲料对蚕品种进行适应性选拔,育成了广食性蚕品种。借鉴日本的经验,我们收集了61个蚕品种,进行人工饲料蚕品种适应性研究。以探明蚕品种对不同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同时为今后选育广食性蚕品种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家蚕全龄人工饲料育在高温高湿,环境相对封闭条件下易发细菌性疾病和血液型脓病的问题;全龄家蚕人工饲料育蚕产茧量较低,与人工饲料配方及蚕品种摄食性有关;全龄家蚕人工饲料育蚕茧,符合医用级蚕丝蛋白原材料无毒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全龄桑叶育为对照,对桂蚕5号反交杂交种全龄人工饲料育和小蚕1~3龄人工饲料育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桂蚕5号1~3龄小蚕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指标差异不大,可在农村进行推广应用;全龄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指标差异显著,在生产实用性上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 日本自1960年蚕的全令人工饲料育成功(福田、伊藤等)后,人工饲料育所取得的成绩,随着饲料配方的改良和饲育技术的进步而逐年提高,现已接近桑叶育的成绩。稚蚕人工饲料育已处于普及阶段。著者等,在蚕丝试验场育种部,桑叶育育成的蚕品种中,用全茧量、茧层量特殊重的多丝量蚕品种的交杂种,进行全令人工饲料饲育,在蚕体重、茧重、茧层重等方面,取得过去人工饲料育所罕见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8.
蚕的人工饲料全龄饲育在1960年已经成功地实现了。最初用人工饲育的蚕品种是5·4×2·4;日112·中110×大造。继后杂交种、原种有数个品种都能用人工饲料饲育但杂交种比原种饲养成绩好。原种用人工饲料育在当时还不够理想,再加上人工饲料的饲育技术不成熟,所以成绩差,死蚕多。  相似文献   

9.
<正> 前言 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对于促进蚕业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人工饲料的应用,将为实现蚕业生产的连续化、工厂化创造条件。 我所自试验人工饲料饲养家蚕取得成功以来,一方面侧重从认识蚕儿摄食行为的角度研究了饲料理化因素对家蚕摄食和生长的影响;另一方面从逐步探索人工饲料实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的兴起,适于人工饲料育的蚕品种日益成为生产需求。"秋丰×白玉"是浙江蚕区主要推广应用的蚕品种,我们前期对其相应的母种进行了人工饲料适应性再选育。为调查人工饲料适应性再选育蚕品种"秋丰×白玉"的生产实用性状,对其进行了农村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小蚕1~2龄人工饲料育,24h疏毛率、72h就眠率、2龄起蚕率、3龄起蚕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13%、11.76%、15.29%、486.67%,死笼率降低了41.60%,张种产量与对照相仿;小蚕1~3龄人工饲料育产量较对照降低10%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不同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通过全龄人工饲料育方式,对2HG×春54正反交蚕进行了饲育研究,结果是:该品种蚕对低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配方有较好的适应性,随着桑叶粉含量的增加,疏毛率、起蚕率、眠蚕重成绩呈上升趋势,在含有15%桑绿枝粉及叶柄粉的前提下,稚、壮蚕的饲料中桑叶粉配比可在20%~30%。  相似文献   

12.
春季稚蚕人工饲料育初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文章报告了如东县2010年春季利用现有小蚕共育设备,开展稚蚕人工饲育的有关情况。在3个共育室采用人工饲料饲育小蚕13张,每张种1~2龄用人工饲料约2.0kg,经过190~202h共育至3龄饷食分发,发育经过时间比桑叶育长约40h;人工饲料育小蚕体重比桑叶育轻,改饲桑叶后差距逐渐缩小,熟蚕体重相差无几;2眠起蚕整齐度能够达到98%以上;蚕茧产量和质量与桑叶育无明显差异。作者认为,将实用化的低成本人工饲料与如东县现有的小蚕集中共育的优势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小蚕人工饲料应用已经在局部地区推广,但是大蚕人工饲料饲养成本高,制约了家蚕全龄人工饲料育技术的推广。本实验通过对比不同配方人工饲料全龄育养蚕成绩,开发大蚕低成本人工饲料。结果表明:高糖类饲料促进家蚕幼虫期体重增加,而高蛋白饲料能提高茧层率。在家蚕4龄期饲喂高糖类饲料,5龄期饲喂高蛋白饲料有利于提高蚕茧产量。  相似文献   

14.
现行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锡超  吴小锋 《蚕桑通报》1994,25(2):43-43,17
现行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浙江农业大学丁锡超,吴小锋人工饲料的实用化,涉及人工饲料的成本能否降低,以及有无适应人工饲料的蚕品种。关于不同系统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和报道,指明不同系统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今...  相似文献   

15.
家蚕不同系统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关于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国外作过较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人工饲料育的发育不齐问题,就饲料的不同调制方法对桑蚕幼虫发育的影响,以及同一蚕品种个体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在饲料制作上必须进行蒸煮灭菌,以微波炉加热灭菌的与蒸煮的效果相近,不经加热杀菌简易化制作的效果都不理想;②同一蚕品种个体间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差异。对桑叶粉及蔗糖等摄食促进物质的感受性,高食性蚕比低食性蚕敏感;而对豆粕粉中摄食阻碍物质的感受性,低食性蚕比高食性蚕敏感。研究认为,要提高人工饲料育蚕的群体摄食性和发育整齐度,应尽量消除饲料中的摄食阻碍物质,或选育出对摄食阻碍物质具适应性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7.
多倍体桑饲料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饲料效率(digesttfility),一般是指饲养动物的生产物与其生产所需的饲料消耗量之比,对于蚕来说则是收茧量、茧层量(生丝最),或者产卵量与其所需桑叶量或者人工饲料量之比。饲料效率概念,源于饲料价格较高的畜牧业,在养蚕业上长期不受重视,60年代以来,随着人工饲料实用化的进展,蚕的饲料效率,则逐步成了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提高蚕的饲料效率的途径,一是蚕品  相似文献   

18.
<正> 蚕的营养对于蚕的健康成长、结出优良蚕茧来说有着很重要的关系。由于人工饲料育蚕的成功,弄清了蚕对营养的要求,搞清了蚕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的种类及其需要量,极大地丰富了有关蚕的营养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改进蚕的人工饲料的成分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在今后,特别从物质代  相似文献   

19.
《四川蚕业》2021,(1):60-61
正贵阳综合试验站开展小蚕人工饲料育获得成功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是小蚕饲养的重要技术,对降低小蚕饲养人工成本、避免农药中毒、降低发病率、提高发育整齐度等都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规模化养蚕区,小蚕人工饲料育的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讲演者已报告过人工饲料育蚕的病毒感染性比桑叶育蚕高,这次报告是因为研究了关于蚕儿用人工饲料饲育的时期长短与病毒感染性的关系。对5龄起蚕用桑叶添食CPV,比较1~4龄人工饲料育、1~3龄人工饲料4龄桑叶育、1龄人工饲料2~4龄桑叶育、1~4龄桑叶育的蚕儿时,-log ED_(50)值分别为4.8、4.6、3.9、3.1,人工饲料育的时期越长病毒感染性越高。对4龄起蚕添食CPV时,也可以看到同样的倾向。在与上述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