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现代月季(Rosa Hybrida Hort)是重要的切花之一。我国对月季的栽培和选育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一直仅限于地栽或盆栽观赏,很少有切花生产。近年来,我省有不少科研单位都把月季切花生产技术研究作为攻关课题,期望总结出一套完善的月季切花生产技术,以解决高温季节“夏眠”的难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广东生产月季鲜切花中几个技术环节提出见解,提高月季切花质量和产量的技术关键是:(1)选择适宜广东气候条件、当地群众喜爱和适宜出口港澳的品种;(2)根据当前生产水平,种植密度以亩植1500株左右比较适合;(3)切花生产种苗宜选择本地七姐妹为砧木的嫁接苗;(4)月季需要充足的肥料,但不需要深翻;(5)夏季不宜放弃采花,可通过修剪及加强水肥管理方法提高切花质量。  相似文献   

3.
切花月季无土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发达国家中,鲜切花占花卉消费的70%以上。其切花花卉品种有十多个大类,月季被列为首要品种。月季切花生产,主要在园艺设施(温室)里进行,结合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控制,可以做到周年生产,包括正常季节生产和反季节生产。1现代切花月季主要类型1.1茶香月季(简称HT):观赏价值最高,花轮大,丰满、瓣数20~30,最大花径15cm,花色有白、粉、黄、桃红、大红、紫红、朱红、橙及双色,具芳香。1.2丰花月季(简称F):又称聚花月季,株矮小枝细,花聚生于枝顶部。1.3壮花月季(简称Gr):株大,多在1m以上,花型介于茶香月季与聚花月季之间,重瓣性强,每朵多…  相似文献   

4.
月季切花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分、营养物质、细胞膜、植物激素、温度等几个方面对月季切花衰败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就月季切花保鲜荆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以及几种在切花月季贮藏保鲜中有一定应用前景的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以月季不同品种的一年生嫁接苗为试材,探讨了根际加温对冬季月季切花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加温显著提高了日光温室切花月季侧芽的萌发率,增加了更新枝的数量,使冬季的切花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不同月季品种的切花产量和品质对根际温度的反应各不相同,Samantha和GoldenEmblem在根际温度为25℃时产量最高,切花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04.3%和94.4%,Blami和Tineke在根际温度为21℃时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的切花产量增加46.2%和56.5%,Samantha、Blami和Tineke的切花长度分别在根际温度为18℃、21℃、25℃时最长,而根际温度对GoldenEmblem的切花长度没有显著影响;根际加温对月季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太大,不能解释根际加温可提高月季切花产量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6.
广泛配制月季切花品种间的杂交组合 ,并观察品种的若干自然、人为因素与其坐果的关系 ,认为影响月季切花品种杂交坐果率与品种亲和力、授粉花粉的多少、杂交亲本本身的健壮程度、病虫害状况以及对杂交母株的管理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月季切花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从品种选择、繁殖方法、定植、施肥、水分管理、温度管理、湿度管理、光照管理、花期调节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切花月季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月季切花水分胁迫耐性差异与脯氨酸的关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瓶插寿命、弯颈率、复水率、鲜重损失率、花朵开放直径为衡量指标,筛选出水分胁迫耐性品种‘夏克拉’和敏感品种‘友谊’月季切花。并以耐性和敏感品种为材料,研究月季切花采后水分胁迫耐性与脯氨酸积累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游离脯氨酸的累积显著增加,且水分胁迫耐性强的品种在轻度水分胁迫时游离脯氨酸累积量小于敏感的品种,但深度胁迫时其累积量则明显大于水分胁迫耐性弱的敏感品种。因此,脯氨酸的积累可作为月季切花水分胁迫耐性差异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9.
现代月季(Rose hybrida Hort)是蔷薇科蔷薇属的木本花卉。有“花中皇后”的美誉,深受人们喜爱。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国有30多个城市将其选为市花。切花月季为现代月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品种分类上属于杂种茶香月季(HT)和丰花月季(FL)品种系列,在世界花卉园艺中,切花月季已占全部切花总量的第三位,而在我国,近几年来切花消费量已占首位。今天的切花月季不但花色、花型丰富,  相似文献   

10.
根据罗源县的农业气候特点,引进菊花切花品种进行试种与筛选,从确认品种花期的自然属性、灯照栽培技术、温棚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切花菊栽培应注意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从中挑选出适合罗源种植的菊花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