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和人体必须氨基酸是表征稻米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选用优质稻品种"云恢290"在云南的蒙自、开远、石屏进行无控制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和稻米品质的实验室化验分析结果,采用积分回归方法y=α0+∫Tα(t)x(t)dt研究了云南高原气象条件对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和人体必须氨基酸形成的动态影响,建立了动态模拟模型,为云南优质稻生产中品种布局、根据生产目的需要合理安排播期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影响蛋白质、氨基酸的主导气象因子有所不同,蛋白质主要受日照时数和最高温度的影响,而氨基酸和人体必需氨基酸主要受日照时数及最低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优质稻品种"宜香9303"在重庆市云阳县、忠县和南川市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和稻米蛋白质、氨基酸的实验室化验资料,采用逐段筛选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从齐穗前40 d到成熟期间气候条件对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影响的关键时期和关键因子.结果表明:温度、日照时数影响的关键期在齐穗前35 d至齐穗阶段,温度日较差影响的关键时期在齐穗前10 d至齐穗后15 d.温度、日照时数与营养品质存在明显的抛物线关系,温度日较差与营养品质有明显的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3.
重庆气候与稻米营养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优质稻品种“宜香9303”在重庆市云阳县、忠县和南川市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和稻米蛋白质、氨基酸的实验室化验资料,采用逐段筛选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从齐穗前40d到成熟期间气候条件对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影响的关键时期和关键因子.结果表明:温度、日照时数影响的关键期在齐穗前35d至齐穗阶段,温度日较差影响的关键时期在齐穗前10d至齐穗后15d.温度、日照时数与营养品质存在明显的抛物线关系,温度日较差与营养品质有明显的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4.
糙米氨基酸含量与其壁层厚度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糙米氨基酸含量与其壁层厚度的关系初探季清娥徐珍秀兰盛银(福建农业大学测试中心,福州350002)(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电镜室,武汉430070)稻米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决定稻米的营养品质。稻米蛋白质约含20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了人体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5.
优质稻和优质稻米是2个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优质稻是稻米品质达到国家或省颁优质稻品种标准,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的水稻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12个优质稻品种在陕西汉中的种植情况,通过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抗倒性、稻米品质和产量的表现,综合分析其在汉中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稻米品质情况,提出合理生产栽培建议,为优质稻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优质米水稻品种松辽6号经国家农业部食品监督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稻米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到粳稻品种国标一级食用米标准,具有米质外观好、口感好、米饭不回生等优良特性.从育苗移栽到各项生产、加工过程,均具有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分析限制优质稻品种松辽6号稻米品质提高的主要因素,提出具体的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优质稻产业化发展水平,实现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稻米是我国人民餐桌上重要的主食,必须提高稻米品质,才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文章对优质稻生产过程中影响稻米品质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以供生产优质稻米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几年来对山区优质玉米开发技术的研究表明,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品种,但与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和稻米加工工艺也密切相关。因此在山区要生产优质稻米,除选用优质稻品种,还要选择土壤、水、光照等自然资源条件较好的区域种植,并通过改善栽培技术和提高稻米加工工艺才能生产出优质稻米。  相似文献   

10.
优质稻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道真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而稻米又是该县城乡人民的主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为此,道真县政府把发展优质稻生产纳入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筛选适宜于道真县种植的优质稻品种,并掌握其生育特性,为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于2003年在道真县的玉溪、三桥两镇设置了优质稻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1.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采用聚集指标、聚集指标的模糊聚类分析和空间格局的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黄瓜花叶病传毒介体——瓜蚜自然种群动态进行分析,春秋两季瓜蚜种群均为聚集分布;秋季瓜蚜种群空间格局聚集性可划分为前、中、后三种类型;春季瓜蚜分为前、后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18.
19.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经卫星搭载、在外层空间飞行8天的棉花种子第一代和第二代植株的子叶、叶片和花药,进行了酯酶、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三种同工酶的酶谱分析,发现某些后代植株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对照相比在活性和酶带数目上都有变化,但没有观察到淀粉酶同工酶在处理和对照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鸡腿菇菌丝体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案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