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蝎子是传统的名贵中药,近年来人工养蝎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蝎子作为一种变温野生动物进入到现在的人工养殖环境,在饲养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上,都需要养殖户的精心照料,稍有疏忽,就会降低蝎子的成活率,给养殖户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现将提高蝎子成活率的措施分析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蝎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在医药上有通经活络、镇惊解毒、消炎止痛等作用.全蝎作为名贵药材,市场需求量极大,但由于天然资源的长期采用和各种客观原因,蝎的野生资源及生活范围愈来愈小,蝎成了国内紧缺的药材.人工养蝎占地少,用工省,设备简单,投资小,效益大,已成为一项很有发展潜力的养殖业.本文就蝎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场地设计和饲养管理技术作一概述,以利于蝎人工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成静  汪莉 《畜禽业》2002,(4):X047-X047
蝎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在医药上有通经活络、镇惊解毒、消炎止痛等作用.全蝎作为名贵药材,市场需求量极大,但由于天然资源的长期采用和各种客观原因,蝎的野生资源及生活范围愈来愈小,蝎成了国内紧缺的药材.人工养蝎占地少,用工省,设备简单,投资小,效益大,已成为一项很有发展潜力的养殖业.蝎的人工养殖中,繁殖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就蝎的人工繁殖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草龟,学名乌龟,属淡水水栖龟类。中华草龟是我国特有的龟类品种,由于中华草龟的龟板可提炼作特殊药用的龟胶,所以市场行情一直比较稳定,我国人工养殖中华草龟也方兴未艾。但近年来在人工繁养过程中因肠胃炎病死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此,我们就中华草龟肠胃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作一系统介绍,供养殖者参考。一、中华草龟肠胃炎的症状1.行为症状病龟无任何体表症状,但在行为  相似文献   

5.
鳖也称“甲鱼”、“团鱼”,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并且有多种药用功能。近年来,鳖的人工养殖业不断发展,但由于常用的动物性饲料,如福寿螺肉、动物内脏等,往往在数量和营养上都不能满足鳖的生长需要,造成饲养周期长,成活率低,效益差。为了解决人工养鳖的饲料问题,促成鳖的快速生长,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1992年6月至9月进行了幼鳖人工配合饲料饲养试验。  相似文献   

6.
鲍的养殖形式很多,目前主要有浅海筏式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以及海底养鲍等生产形式。 这里仅就我们几年的小规模试验和生产实践,谈谈海底养鲍有关技术方面的粗浅看法。 一、海底养鲍是一种合理的养鲍生产形式。 所谓海底养鲍,就是采取科学手段、合理的方法,将人工培育的鲍苗,投放于预先选择好的海 区底部,让其自然生长的一种生态系或半生态系的养鲍生产形式。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投资少。海底养鲍不论那种形式,投资都很少,不用像工厂化养鲍那样建设水、气暖配套的生 产车间;也不用像筏式养鲍那样购置根橛、筏架、浮漂等养成器材。所以投资和生产费用很少。 2.成本低。海底养鲍不用人为地进行水体交换,不用人为地供暖保温,器材和人工费用都很 少,所以它的生产成本是很低的。  相似文献   

7.
鳄龟,又名鳄鱼龟、蛇鳄龟、肉龟等。它隶属鳄龟科,鳄龟属。鳄龟分为大鳄龟和小鳄龟两种。鳄龟原产于美洲,我国于1997年引进养殖。鳄龟不仅具有食用、药用、观赏为一体的经济价值,而且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适温范围广,含肉率高,易养殖。人工养殖可投喂各种动物内脏、苹果、菜叶等,并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所以深受广大养殖户和养龟爱好者青睐,小水体养鳄龟技术简单,占空间小,操作方便,投资少,见效快,产值高。又能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阳台、楼顶、厨房等闲置场所。特此介绍小鳄龟的小水体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黄鳝在我国分布较广,为著名的滋补和药用鱼,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但由于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过关,人工养鳝的苗种主要来自天然捕捞,而捕捞的鳝种容易受伤,且人工养殖苗种存在食性、环境条件改变等诸多原因,因此集约化养殖条件下黄鳝很易发病,成为制约规模养殖的主要因素之一.黄鳝肠炎病发病率较高,据报道,发病率可占90%.本试验针对黄鳝肠炎病在饲养中发病特点,选择不同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鲍为海产"八珍"之一,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历来为美食家所喜爱.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天然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鲍人工养殖已成为供应市场的重要手段.沉箱养殖是目前我国北方常见的养鲍模式,现将浅海礁区沉箱养鲍技术和病害预防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龟的观赏     
<正> 龟类是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两栖爬行类动物,它浑身是宝,经济价值很高。随着科学的发展,龟已被广泛利用。由于龟具有独特的营养、药用、观赏和出口创汇等其他动物无法代替的经济价值,所以,近年来,养龟业发展较快,全国约有10%以上的县市有养龟项目,并出现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养龟场,养龟产业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鲍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为"海产八珍"之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贝壳是名贵的药材称"石决明".中国是世界第一养鲍大国,2009年的养殖产量达到42 375 t,占世界鲍总产量的82.33%以上;2010年中国养鲍产量达56 511 t,其中福建养鲍产量为41 300 t,占全国的73.01%[1].但由于经过多年的人工自繁自育,未人工选育新优化品种,出现鲍种质严重退化现象.同时,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及养殖环境的日趋恶化,病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养鲍业的发展.笔者对当前鲍养殖现状进行综述,提出鲍养殖模式向生态养殖模式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5,(7)
<正>豪猪又名箭猪,是啮齿目动物中的一类。也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动物。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已濒临灭绝状态。具有食用、药用、观赏、工艺等多方面经济价值。国家允许科学人工训养及开发推广(必须具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训养繁殖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对保护原始野生  相似文献   

13.
"关门养虾"不可行 陈维平是一个喜欢交流分享的人,他曾多次去徐闻、雷州等地与当地的养虾高手交流养虾经验,陈维平养虾11年都盈利,谈起行业内交流,他笑言,"养虾这门技术算是掌握了,但是还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就算第一年养好了,你不看看别人怎么养,也还只是局限在自己的小空间里."陈维平说一再强调,"关门养虾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河蟹吊笼养殖是一种新的养殖模式,是将河蟹养于笼内,悬挂在大水体中,通过笼体网眼进行笼内外水体交换,在笼内形成一个"活水"环境,养成商品蟹.这种方法具有机动、灵活、简便、水域适应性广等特点,可充分利用湖泊、非航运河道等大水体的优越自然条件,结合集约化人工精养措施,实现无公害食品生产的养殖,也适应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邬文华 《内陆水产》2002,27(4):14-14
蟾蜍俗称癞蛤蟆,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动物。蟾酥、干蟾和蟾胆均可入药。蟾蜍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需求量大,仅上海市年上市量达500吨以上,是极有开发价值的保健佳肴。人工养蟾已作为一种新兴养殖业走向热门。江、浙、泸地区不少养蟾专业户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积极开展人工养蟾,对满足医药的需要和人们对蟾肉的需求以及对保护蟾蜍野生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都有很重要的意义。1生物学特征蟾蜍常栖息湿润的石头下、洞穴内、草丛中、水沟边,也能长期居住陆地不到水中生活。白天潜伏,黄昏开始觅食活动,特别在阴雨天或…  相似文献   

16.
<正>泥鳅是淡水鱼中食药两用的佳品,有"小人参"之称,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开发人工养鳅业前景广阔。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始尝试人工养殖泥鳅,但多见于池塘养殖、稻田养殖,往往受水域、水源、饵料等诸多条件的制约。目前我国人工养泥鳅尚在起步阶段,尚靠天然水域自繁自育为主。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覃锐 《河北渔业》2008,(12):29-30
日本鬼鲉属于毒蚰科,鲈形目,为热带及暖温带近海底层小型鱼类。浮性卵,因鳍棘端部具膨大囊状毒腺组织,毒性强,被刺到后剧烈疼痛,故有“海蝎子”、“虎鱼”等名称,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高级海水鱼类之一;在药用上,其汤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同时还具有治疗痔疮的功效。因此,开展这一品种的人工养殖试验,不仅可以增加新的海水养殖优良品种,而且还能出口创汇,对渔业结构的调整具有现实意义。现将其种苗生产试验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沿海人工养殖对虾热湖的不断高涨,人们的注意力已不再是“人工能不能养虾,养虾能不能赚钱”,而是把注意力逐渐集中到“如何提高养虾成活率”“怎样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上来。滦南县自一九七九年发展养虾以来,由大面积鱼虾管养到大面积对虾粗养,不断走上了大面积精养高产的道路,一九八五年成为养虾千吨县,一  相似文献   

19.
药用水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了关于药用水蛭的相关报道,对药用水蛭资源、抗凝血物质、人工养殖研究等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剖析了当前水蛭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药用水蛭的规范化养殖与推广提供基础资料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章剑 《科学养鱼》2000,(8):36-36
无论是自然温度养龟鳖还是温室养龟鳖 ,都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养龟鳖。在常温下养龟鳖 ,仅温度、空气、光照等不是人为控制的 ,其他生态因子主要是人工造成的。控温养龟鳖尤其是全封闭温室养龟鳖 ,几乎全人工因子 ,龟鳖的命运掌握在人的手中。龟鳖本来是野生的 ,能适应大自然生态环境 ,密度稀 ,龟鳖对环境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而人工养殖 ,这种选择的余地就小得多。高温、高密度、高污染就是龟鳖的基本生活环境 ,龟鳖只能适应 ,而不能选择 ,因此对养龟鳖要进行环境调控 ,时时刻刻从环境与龟鳖病的关系的角度去思考 ,以解决龟鳖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