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系统研究了不同种类无机盐对纤维素降解真菌产内切β-D-1,4-葡聚糖酶的影响,以正交设计的16个组合,包括4因素(四种无机盐)2水平(两种浓度)及其交互作用.选择酶活为指标,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评价了各成分影响产酶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在试验考察范围内,K2HPO4·3H2O对产酶有极显著正影响,而FeSO4·7H2O则相反;得到的优化组合为每升液体培养基中含0.1 g CaCl2、0.1 g FeSO4·7H2O、0.5 g K2HPO4·3H2O和0.5 g MgSO4·7H2O,比未加无机盐培养基酶活提高111.916%;交互作用分析显示高浓度CaCl2、低浓度FeSO4·7H2O、高浓度K2HPO4·3H2O和高浓度MgSO4·7H2O可望实现葡聚糖酶生产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培养条件对银耳孢子产交配信息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培养条件对银耳孢子产交配信息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耳孢子产交配信息素的较佳培养基为 :蔗糖 2 0 g/L ,(NH4) 2 SO41.5 84 g/L(含N 2 4mmol/L) ,MgSO4·7H2 O 0 .2 5 g/L ,KH2 PO4·3H 2 O 0 .5 g/L ,VB10 .2mg/L ,ZnSO4·7H2 O 2mg/L ,CaCl2 ·2H2 O 0 .5 g/L ,钼酸铵 0 .0 2mg/L。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 pH 6 .5 ,2 3℃ ,14 0r/min摇瓶培养 4d。  相似文献   

3.
对毕赤酵母表达β-1,3-1,4-葡聚糖酶条件进行优化,在摇瓶水平上研究了温度、pH、甲醇流加量、诱导时间,油酸等因素对重组葡聚糖酶的影响;得优化条件为:最适温度30℃、pH6.0,最佳甲醇诱导浓度为0.5%,最佳诱导时间为84h,酶活力达27.4U/mL,比初始酶活力提高了1.9倍。酶反应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0℃。在pH3.5~8.0的范围内和温度55℃以下保存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中,CaCl2对重组酶的激活效果显著,使酶活力提高达92%。  相似文献   

4.
沟眶象纤维素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沟眶象成虫肠道内纤维素酶的组成、性质和水解动力学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沟眶象成虫肠道内有完整的纤维素酶系,其中以内切β-l,4-葡聚糖酶(Cx酶)活性最强,外切β-l,4-葡聚糖酶(C1酶)次之,β-l,4-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最弱;Cx酶、C1酶的最适作用温区分别为30~55℃和40~60℃,最适作用温度分别为45℃和55℃;最适pH值分别为5.6和5.0;Cx酶具有最强的热稳定性,C1酶热稳定性较弱;动力学参数比较显示,Cx酶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和米氏常数(Km)均最大,而β-l,4-葡萄糖苷酶的Km和vmax均最小.  相似文献   

5.
利用“416-A”回归最优设计研究Ca(NO3)2·4H2O、KNO3、NH4H2PO4、MgSO4·7H2O对水培白菜的产量效应。数学模拟建立了四种肥料与白菜产量的回归方程:y=97.808-4.337x1 3.445x2-2.690x3 8.299x4-6.894x1x2 17.331x1x3-7.389x1x4-3.191x2x3 6.364x2x4 0.063x3x4-9.629x12-17.150x22-17.915x32-24.066x42。经检验回归关系显著,并对回归系数进行了检验。从回归方程可得:MgSO4·7H2O对产量以直接作用为主,其次为Ca(NO3)2·4H2O、KNO3和NH4H2PO4。Ca(NO3)2·4H2O与其它三种肥料均有交互作用,其中与NH4H2PO4交互作用达极显著水平。从产量效应回归关系优选出配方浓度为:Ca(NO3)2·4H2O:971mg/L;KNO3:931mg/L;NH4H2PO4:204mg/L;MgSO4·7H2O:581mg/L。采用回归最优设计结合水培研究肥料效应精确可行。  相似文献   

6.
宋诗稳  王小梅  齐广才  于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501-11503
[目的]研究钯化学修饰电极在H2O2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钯修饰的复合陶瓷碳电极(Pd/CCE),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H2O2的电催化性能。[结果]在含有PdCl2.2H2O的H2SO4溶液中(pH 1.2),控制扫描电位范围为0~1.0 V(vs.SCE)连续扫描40圈时制得的Pd/CCE修饰电极对H2O2具有较强的电催化活性,安培法检测H2O2的线性范围为6.0×10-5~1.0×10-2mol/L,检出限为2.2×10-5mol/L(3Sb)。[结论]直接电沉积得到的钯修饰电极,可实现较低电位下测定H2O2,且电极具有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响应时间短和表面容易更新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用浓度为0.6mol·L-1的MgSO4·7H2O渗透压稳定剂配制浓度为1.5%的溶壁酶,在pH6.0,30℃条件下酶解3h,黑木耳原生质体产量达到最高值为9.2×106个·mL-1。最适合原生质体再生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葡萄糖2%,MgSO4·7H2O0.15%,蛋白胨0.1%,KH2PO40.1%,琼脂2%,甘露醇0.6mol·L-1,在此培养基中的再生率为33.09%。  相似文献   

8.
将含有来自于嗜热网球菌 (Dictyoglomusthermophilum)Rt4 6B .1编码极端耐热木聚糖酶基因xynB的表达载体pET -DBc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 1(DE3) ,获得重组菌E .coliDB1,目的基因可表达出有活性且耐 90℃的木聚糖酶。E .coliDB1发酵培养基的较佳组成为 (g/l) :葡萄糖 5 0 ,NH4Cl 3、MgSO40 .5、CaCl2 0 .6、Na2 HPO4·7H2 O 12 .8、KH2 PO43.0和NaCl 0 .5。在工程菌培养的对数生长前期加入终浓度为 1mmol/l的异丙基硫代 - β -D -半乳糖苷 (IPTG)进行诱导 ,对菌体生长无阻碍作用 ,木聚糖酶酶活在菌体生长的后期达到最高 ,利用优化的培养基在不加入IPTG的情况下木聚糖酶酶活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黄蜀葵花器官中β-半乳糖苷酶的提取纯化和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黄蜀葵花中提取并初步纯化β-半乳糖苷酶。方法:以总酶活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酶的最佳提取条件。以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为考察指标,确定盐析法的硫酸铵饱和度。以ONPG为底物,研究该酶的最适反应pH、温度及温度稳定性。结果:从黄蜀葵花中提取β-半乳糖苷酶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以3倍量(V/W)磷酸盐缓冲液4℃提取12h。以30%和70%为盐析的最佳硫酸铵饱和度。β-半乳糖苷酶在55℃总酶活性最高,热稳定性较好,70℃以上时活性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M12-9-5摇瓶发酵产β-葡聚糖酶的主要影响因子。[方法]对碳氮源、无机盐和金属离子进行产酶的单因素试验,并通过Placckket-Burman(PB)试验设计确定培养基中影响其发酵产酶的主要因素。[结果]结果表明:在PB设计的二水平范围之内,大麦粉和麸皮之比、蛋白胨、CaCl2、NaCl和吐温80,对酶活呈正效应;而CaCO3、麦芽糖和FeSO4.7H2O对酶活呈负效应。对酶活影响较大的因子为:大麦粉和麸皮之比(P=0.004 0)、CaCl2(P=0.020 4)及NaCl(P=0.021 7)。[结论]大麦粉和麸皮的比例、CaCl2和NaCl的添加量是影响发酵产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刘娟娟  吴斌  何冰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43-13246
[目的]系统研究Bacillus subtilis LC-9所产β-1,3-1,4-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探讨其在催化应用上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两步阴离子交换层析法对B.subtilis LC-9发酵液中的β-1,3-1,4-葡聚糖酶进行纯化,用SDS-PAGE检测其纯度,研究纯酶的酶学性质及该酶对β-葡聚糖和地衣多糖的降解特性,并采用TLC法检测其水解液中糖的成分。[结果]从自行筛选的糖苷酶产生菌B.subtilis LC-9的发酵液中经两步纯化,得到电泳纯的β-1,3-1,4-葡聚糖酶,其比活力达3 502 U/mg,表观分子量为28 kDa;酶的最适反应pH和温度分别为6.5和45℃,且在45℃下稳定;该酶催化地衣多糖的Km值和Vmax分别为4.13 mg/ml和1 238μmol/min/mg,催化大麦β-葡聚糖的Km值和Vmax分别为3.84 mg/ml和1 427μmol/min/mg;该酶降解大麦β-葡聚糖产生寡聚糖,最终产物主要为三糖和四糖,而降解地衣多糖终产物主要为三糖。[结论]从Bacillus subtilis LC-9发酵液中纯化获得了电泳纯的β-1,3-1,4-葡聚糖酶,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是专一性的β-1,3-1,4-葡聚糖酶,有望用于啤酒、饲料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哈茨木霉UN-2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及发酵参数,提高其产酶能力,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田间防效,阐明哈茨木霉菌株UN-2在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对哈茨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木霉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最适温度、pH、接种量、瓶装量、摇床转速和发酵时间,优化哈茨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诱导发酵条件;通过体外拮抗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的抑菌防病作用。【结果】哈茨木霉菌株UN-2发酵产β-葡聚糖酶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麸和硫酸铵,金属离子Ca2+和Mg2+对木霉产β-葡聚糖酶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哈茨木霉UN-2菌株以10.0 g/L麦麸、0.5 g/L β-葡聚糖、4.0 g/L硫酸铵、1.5 mmol/L Ca2+、0.5 mmol/L Mg2+为培养基,在温度32℃、起始pH 6.5、接种量8 mL(106   相似文献   

13.
原位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铜复合物修饰电极、羧甲基壳聚糖/银复合物修饰电极和壳聚糖/聚苯胺/钯复合物修饰电极,金属粒子均匀分散于聚合物薄膜中.3种修饰电极对H2 O2 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检测性能,它们对H2 O2 的线性响应范围依次为1.0 μmol/L~10.0 mmol/L, 10 μmol/L~6.0 mmol/L和10 μmol/L~7.0 mmol/L,相关系数依次为0.999 7, 0.999 9和0.999 8,灵敏度依次为33 μA·L·mmol -1 ·cm -2 ,37 μA·L·mmol -1 ·cm -2 和46 μA·L·mmol -1 ·cm -2 ,检测限依次为:1 μmol/L,1 nmol/L和1 μmol/L.  相似文献   

14.
对菊粉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菊粉酶在6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常温下,pH值3.5~8.5的范围内稳定;在65℃条件下,pH值在4.5时较为稳定,pH值大于4.5和小于4.5都有较大程度的不可逆失活;金属离子Cu2+,Fe3+对菊粉酶有抑制作用,Ca2+,K+,Mg2+,Mn2+,Fe2+,Ba2+,Pb2+对菊粉酶具有激活作用;菊粉酶中不含有可以被EDTA螯合,影响酶活性的金属离子;巯基保护剂对酶活力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一些醇类物质和增稠剂可以提高酶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过碳酸钠是 H2 O2 和 Na2 CO3 的加成产物 ,分子式可表示为 Na2 CO3 · 1 .5 H2 O2 。是白色粉末或颗粒状固体。其中活性氧含量的理论值为 1 5 .3% ,在水溶液中离解成 Na2 CO3 和 H2 O2 。  Na2 CO3 · 1 .5 H2 O2 Na2 CO3 H2 O2  H2 O2 H HO-2过碳酸钠在室温和干燥环境中较为稳定 ,在高温或潮湿环境中其活性氧成份易于分解散失。实际应用中 ,对活性氧含量进行测定是十分必要的。通常采用 KMn O4滴定 Na2 CO3 · 1 .5 H2 O2 溶液 ,测定其中活性氧的含量 ,但为了提高 Na2 CO3 · 1 .5 H2 O2 的稳定性 ,往往在产品…  相似文献   

16.
测定苦荞发芽时期总黄酮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率。结果表明:苦荞芽菜培养过程中总黄酮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对·OH、·O2-和H2O2的清除率均随培养时间延长不断增加,且均显著高于对照。同时,芽菜总黄酮和可溶性糖含量与·OH、·O2-和H2O2的清除率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目的是利用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来改善内切-1,4-β-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显示,SDS-PAGE显示展示酶(DEG)的分子量为34.1kDa,对CMC-Na有底物专一性。与游离酶(FEG)相比,DEG的最适作用温度和最适作用pH值未发生变化,分别为70℃和4.0;对底物的亲和力降低;pH 2.5~8.5时酶活残留率为60%,比游离酶高0.5倍;温度70℃时酶活无损失,残留率为102%,同等条件下比游离酶高1.5倍;DEG重复使用10次以后保留活性仍为65%;而且展示酶对Co2+、Mn2+、Hg2+等重金属离子的耐受力也大大增强。本研究结果表明,展示内切-1,4-β-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得到大幅度改善,其酸热稳定性、重金属离子耐受性和操作稳定性均有所提高,DEG作为一种酵母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在各种纤维素降解领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美味蘑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最佳体系进行筛选,包括酶条件、渗透压稳定剂、菌龄、酶解的时间及温度。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12d菌丝体,0.6mol·L-1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2%溶壁酶和3%蜗牛酶作用下,28℃酶解3h,原生质体制备率为3.6×106个·mL-1;最佳再生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12d菌丝体,0.6mol·L-1MgSO4·7H2O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2%溶壁酶和1%蜗牛酶作用下,35℃酶解1.5h,原生质体再生率为3.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基于Nafion、天青A、纳米金层层自组装固定酶制备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可行性。[方法]先利用静电吸附和自组装技术将Nafion、天青A、纳米金修饰到金电极表面,然后利用纳米金吸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制备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考察该传感器的性能。[结果]在测试溶液pH值5.5、工作电位-0.3~-0.2 V、扫速100 mV/s、检测温度25℃条件下,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生物催化活性,还原峰电流与H2O2浓度在2.0×10-6~1.6×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62×10-7mol/L。该传感器稳定性好,抗干扰力强,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对H2O2有快速灵敏的响应。[结论]该研究制备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灵敏度较高,检测范围宽,检出限较低。  相似文献   

20.
麻疯树种子β-1,3葡聚糖酶的优化提取及其部分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aCl浓度、pH值和 (NH4)2SO4饱和度三因子优化麻疯树种子中β-1,3葡聚糖酶粗酶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麻疯树种子在pH 7.0的条件下用含1 mol*L-1 NaCl的5 mmol*L-1磷酸缓冲液和用60 %~80 %饱和度的(NH4)2SO4沉淀后提取得到的β-1,3葡聚糖粗酶总酶活和经纯化的β-1,3葡聚糖酶总酶活均高于所试其它条件,也高于前人的研究约2倍.纯化的β-1,3葡聚糖酶经酶学性质和稳定性测定,其最适作用温度为 40~50 ℃,最适pH为7;在30~55 ℃以及pH 6~8 范围内最稳定.理化性质分析表明,该酶具特有的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氨基酸组成.通过Western 杂交的方法检测到β-1,3葡聚糖酶仅存在于种子中而在根、茎、叶中未见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