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些年来,养殖小区以其统一品种、统一用料、统一用药、统一防疫、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使分散的家庭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基本实现了标准化、集约化、生态化生产。1995年以来,河北省沧州市开始建设养殖小区,到2006年底,全市养殖小区共计111个。[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奶牛养殖小区的设计与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及畜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奶牛养殖小区不断涌现。奶牛养殖小区实行“六统一分一集中”式管理,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饲养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奶牛分户饲养,集中机械化挤奶。奶牛养殖小区的建筑设计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奶牛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从石家庄市畜牧水产局获悉,石家庄市将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作为重点项目工程,加强奶牛养殖基地建设,推广养殖小区饲料采购统一供应模式,从源头上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2013年,畜牧水产部门将鼓励奶牛养殖小区通过买断、控股、入股等方式向规模养殖场转型,力争三年内实现40%的奶牛养殖小区过渡到牧场模式(五个奶站以下的县市区不少于一个),今年实现15%。暂不具备转型条件的小区采取"四统二分"的养殖模式(统一配种、统一防疫、统一饲养、统一挤奶、分牛计量、分户核算),变各持产权"集中式散养"为各持产权"集中式统一饲养",  相似文献   

4.
奶牛养殖小区采用统一建区、统一管理、统一供料、统一挤奶、统一防疫、统一改良、统一安排居住、分户饲养的“七统一分”模式.采取人、牛、料、奶、粪五分离管理方式,采取办公区、生产区、挤奶区、粪污处理区、配套服务区、病畜隔离区、青贮区相分离。净道、污道分开的规划布局。这种小区养殖的管理模式在目前甚至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是解决小规模散养牛进入规模化养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有效途径,是加强生鲜乳质量管理、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5.
1牧业养殖小区的概念 对牧业养殖小区。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根据牧业养殖小区建设实践,结合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笔者给牧业养殖小区作如下定义:牧业养殖小区是指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地域内按照集约化养殖要求,建立的有一定规模、较为规范、管理严格的畜禽养殖基地。基地内养殖设施完备,技术规程及措施统一.粪污处理配套,由养殖业主进行标准化养殖。  相似文献   

6.
畜禽养殖小区是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是指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区域内,按照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养殖要求统一建设,具有一定养殖规模的畜禽饲养区,畜禽养殖小区的基本要求;距离村庄或居住生活区500m以上,专门从事某一特定畜禽养殖,区内饲养设施和防疫设施完备,粪污处理配套,技术规程统一,管理措施一致,  相似文献   

7.
《湖北畜牧兽医》2006,(2):45-45
湖北咸宁市通山县生猪养殖商会采取“统一购买种苗、统一采购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运作方式,使会员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该商会成立1年多来共出栏肥猪3.6万头.创产值4000万元。  相似文献   

8.
1 小区的建设 1.1 养殖规模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2个或2个以上养殖单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饲养标准、统一免疫程序、统一销售、分户核算的方式进行肉鸭生产,建造年出栏4万只以上的肉鸭养殖基地。并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畜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数量、质量、效益的同步增长,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养殖风险一直困扰着养殖产业,尤其是疫病,因为养殖的过分集中和养殖规模的过度分散,一方面不好做到疫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各地建设了一大批奶牛养殖小区,它改变了那种传统的农户家庭养殖分散、粗放的养殖模式,提高了农村奶牛养殖的现代化水平,实现了统一管理.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但在一些奶牛小区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奶牛小区的建设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2011~2013年,经过三年的摸索与实践,茶陵县界首、枣市等乡镇的肉牛规模养殖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经过调查发现,该县新型肉牛养殖模式以当地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通过统一调购牛种、统一采购饲料兽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肉牛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加入养殖行列,其养殖效益远超过传统肉牛养殖和生猪养殖。  相似文献   

12.
一、养殖源头监管 1.积极推进标准化养殖。推进标准化养殖,发展畜禽养殖小区,组建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有效作到统一管理、统一用料、统一用药、统一防疫,通过建立饲养到销售全过程的养殖档案制度,达到可追溯目的,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养殖模式散而小 记者曾经走访过许多地方的奶牛养殖基地,现在的养殖模式主要有:农民散养,规模在几头、十几头不等;规模在几十头或百头左右的奶牛场.这种奶牛场大部分是由散养户依靠当初养的几头奶牛滚雪球的方式逐渐发展起来的:还有一种就是奶牛养殖小区的模式,其中有的小区的建设者也养着相当比例的奶牛,还有的是小区建设者只是管理人员,没有奶牛.主要吸引当地的奶农集中在一起,统一管理.统一挤奶:再有就是规模比较大的养殖场,规模在几百头.甚至上千头。  相似文献   

14.
《新疆畜牧业》2012,(7):14-14
呼图壁县将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作为加快奶业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实施“退户进区”战略,积极引导养殖大户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并结合机械化挤奶厅,提高牛奶的质量和产量。目前,该县已形成“公司+小区+农户”、“小区+合作社+农户”、“公司+小区+合作社+农户”以及托牛所等多种养殖形式,并实行统一饲养、配种、防疫、管理、结算、销售。目前奶牛养殖专业化、规模化已达80%以上,今年,该县还将新建畜禽养殖小区6个,机械化挤奶厅3个,托牛所3个,将有效推动该县奶业的发展,为农牧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养殖技术》2010,(1):44-44
近年来,福建省福清市蛋品生产企业积极引入“小区化”养殖模式,由政府规划场地,企业借鉴标准厂房建设模式建立养殖小区,通过示范、合股、租赁等多种合作形式,引导松散养殖户进入养殖小区,实行统一养殖管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实现出口逆势增长。据统计,2009年1—11月福清市2家蛋品生产企业共生产鲜蛋2.5亿枚,产值2.5亿元,其中出口蛋制品3233.54吨。  相似文献   

16.
武玉环  朱宁  秦富 《中国家禽》2019,(18):76-80
目前,蛋鸡养殖业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意愿较强,但由于各类条件约束,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意愿与养殖行为之间存在差异,而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有赖于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意愿与行为之间的统一。分析农户规模化蛋鸡养殖意愿、行为及影响因素可以指导养殖户合理确定养殖规模,促进蛋鸡产业规模化发展。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养殖户养殖行为主要受到家庭劳动力人数、鸡蛋价格、单只蛋鸡资本投入、鸡蛋价格及上期养殖量的影响;养殖意愿主要受到家庭劳动力人数、单只蛋鸡资本投入、鸡蛋价格、鸡蛋销售难易度、环保规制、当期养殖量的影响。实现养殖户养殖意愿与行为的统一要从完善要素市场价格、产品市场价格,促进市场信息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我国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乃至规范化、标准化的速度日益加快,这一趋势对兽医行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为了让读者更深入了解这一趋势,我们在本栏目为大家提供了标准化养殖企业的信息。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新”)采访了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李振宽书记(以下简称“李”)和北京资源集团资源亚太种猪有限公司总经理冯贤(以下简称“冯”)。他们谈到了如何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养殖企业,让其成为绿色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还谈到了如何在新的养殖模式下实行统一兽药采购、统一防疫、统一诊疗、统一粪污处理等。这些都是兽医工作者在养殖集约化、标准化加速的今天所必需了解并努力把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一是合作组织带动型。大力培育发展养殖合作社和养殖协会,构建严密有序的养殖户组织模式,采取"合作社+基地+养殖场(户)"、"协会+养殖场(户)"等形式,由合作社担保或直接提供资金、物资等支持,吸纳贫困户入社,在合作组织的帮扶下,统一饲养品种、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疫灭病、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提供市场信息和销售服务,进而提高养殖水平,扩大养殖规模,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使贫困户通过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依托大安市或域外畜产品加  相似文献   

19.
畜牧生态养殖小区是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没有统一的定义.浙江省衢州市借用居民小区的概念,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地域内,按照集约化养殖要求,把分散饲养的养殖场(户)集中到一个区域内,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技术,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治污,实现畜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生产,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引导、多模式推进和规范化运作是畜牧生态养殖小区的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泽学 《中国家禽》2005,27(2):6-6
上海南汇区出现一种标准化饲养“特区”,分散的农户经培训后,集中进专门小区承包饲养。南汇区航头镇汇达村的养殖小区,一边是成片的桃树,一边是40多个大棚(标准禽舍),每个大棚有50米长、60米宽。据介绍,养殖小区一次可投养10多万只家禽,年饲养家禽可达50万只。小区建有相应的附加设施和设备,可做到统一引种、统一防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