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川西北高寒草地推广栽培的5种禾本科牧草“阿坝”硬秆仲彬草(Kengyilia rigidula“Aba”)、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chuancao NO.2”)、“阿坝”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Aba”)、“阿坝”燕麦(Avena sativa L.cv.“Aba”)、川草引3号(蕊)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cv.“chuancaoyin No.3”)盛花期的叶片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测定叶片的旱生结构.结果表明,“阿坝”硬秆仲彬草、“阿坝”垂穗披碱草旱生结构特点明显:角质层厚、气孔下陷、维管束导管发达.5种牧草主脉维管束都有两层维管束鞘延生区,均为C3植物.对叶片的上角质层、下角质层、木质部导管直径、主脉厚度4个指标进行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获得5种牧草的抗旱性强弱排序为:“阿坝”硬秆仲彬草>“阿坝”垂穗披碱草>“阿坝”燕麦>川草2号老芒麦>川草引3号(蕊)草.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披碱草属(Elymus Linn.)3种优良牧草品种的耐盐能力,明确其耐盐浓度范围,试验设0%(对照)、0.4%、0.8%、1.2%、1.6%5个NaCl浓度水平,对3种披碱草属牧草(披碱草、老芒麦、垂穗披碱草)进行单盐胁迫。结果发现:不同的单盐浓度对3种野生牧草种子发芽的影响很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3种野生牧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不断下降;当盐浓度为1.6%时,披碱草、垂穗披碱草的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指数、相对盐害率等均为0,即种子萌发受到了完全抑制。结合指标综合评价,西藏3种牧草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排序:老芒麦>垂穗披碱草>披碱草。初步判定,西藏野生老芒麦耐盐性最强,西藏野生披碱草耐盐性最差。  相似文献   

3.
以川西北高寒牧区沙化草地上生长的野生硬秆仲彬草为材料开展新品种选育,采用改良混合选择法,育成抗旱能力强、种子产量高的HY02-4硬秆仲彬草新品系,经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良好,命名为"阿坝"硬秆仲彬草.  相似文献   

4.
以川西北高寒牧区沙化草地上生长的野生硬秆仲彬草为材料开展新品种选育,采用改良混合选择法,育成抗旱能力强、种子产量高的HY02-4硬秆仲彬草新品系,经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良好,命名为"阿坝"硬秆仲彬草。  相似文献   

5.
三种禾草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蒸馏水及浓度为5%、10%、15%、20%和25%的PEG溶液处理梭罗草、青海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种子,测定其发芽率、苗长、胚根/胚芽比值,以研究PEG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PEG浓度为5%时,青海草地早熟禾的相对发芽率出现小幅上升趋势,垂穗披碱草和梭罗草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处理对胚根/胚芽比值和苗长均有影响,梭罗草受影响小。因此这三种牧草在萌发期抗旱性依次为:梭罗草、青海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  相似文献   

6.
光能变价离子钛(TIVL)具有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多种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栽培研究。为了探讨光能变价离子钛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川西北高寒牧区的主导草种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Chuancao No.2)和阿坝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cv.Aba)为试验材料,通过牧草株高、茎叶比、草产量、营养成分等指标的测定,分析了离子钛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钛降低了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的鲜、干草产量,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离子钛能提高牧草的蛋白含量,使垂穗披碱草粗蛋白含量较对照提高0.19%,但差异不显著;使老芒麦粗蛋白含量提高1.2%,差异显著(P0.05);离子钛还显著降低了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较对照低11.41%和7.11%(P0.05);使老芒麦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对照低8.65%,差异显著(P0.05);使垂穗披碱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16.1%,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光能变价离子钛可改善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7.
对老芒麦、披碱草、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和蒙古冰草五种禾本科牧草种子在浸种处理下的萌发特性及浸种处理和保水剂处理下的成苗率和幼苗的耐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浸种处理对五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效果没有规律性,但是其简化活力指数均有提高.浸种处理对垂穗披碱草、无芒雀麦、披碱草和老芒麦幼苗的耐旱性有负面影响,对蒙古冰草幼苗的耐旱性有正面影响.保水剂处理对五种牧草种子的成苗率及幼苗耐旱性均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硬秆仲彬草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硬秆仲彬草具有抗干旱、耐严寒、耐瘠薄等优良特性,能够在海拔2800~4100m左右的川西北高寒牧区生长良好,是退化、沙化草地生态治理的优良草种,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筛选优良适宜的牧草品种是黄河首曲高寒草地退化草地生态恢复与重建、"黑土滩"治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引种筛选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具有快速恢复高寒草地退化草地功能、有较高的放牧利用及生态价值的优良牧草品种,是高寒地区退化草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关键环节,也是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结果:参试的6种牧草出苗排序是:无芒雀麦、老芒麦、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中华羊茅;参试的6种牧草越冬率高于50%的冷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草地早熟禾和中华羊茅在次年能完成生育期,无芒雀麦和老芒麦第二年不能完成生殖生长,均处于抽穗期和开花期;通过综合评价,两种早熟禾植株低矮,耐践踏,而且地下茎发达,能固结表土,有保持水土,防止雨水冲刷的作用,可增加植被盖度,减少风蚀和水蚀的危害。垂穗披碱草、老芒麦、中华羊茅根系较发达,抗旱、耐寒性强,种子产量较高,可以用作种子扩繁生产,为"黑土滩"治理和草地恢复重建提供种子储备;参试草种中首选两种早熟禾,其次是垂穗披碱草,第三是老芒麦和中华羊茅,最后是无芒雀麦。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上游高寒地区建植人工草地引种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8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黄河上游高寒草地进行人工草地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当年均出苗且生长良好,但种子不能成熟,只能达到拔节期;第2年越冬率达90%以上,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垂穗披碱草Elymus mutans,多叶老芒麦E.exceisns,老芒麦E.sibiricus青干草产量均达3 000 kg/hm2以上,冷地早熟禾Poa crymphila,草地早熟禾P.pratensis青干草产量在1 500 kg/hm2左右;种子成熟好的有冷地早熟禾、多叶老芒麦、老芒麦、垂穗披碱草,说明供试的8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青海省黄河上游海拔3 400 m左右的地区推广种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高寒地区两种老芒麦生态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陈功  贺兰芳 《草业科学》2004,21(9):39-42
在海拔3 200 m的青海环湖地区,对多叶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duoye和短芒老芒麦E. breviaristatum的生态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进行了连续4年的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种老芒麦在试验区无灌溉条件下,均表现出返青早、抗寒、耐旱、产草量高等优良特性.多叶老芒麦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达11.75和o.82 t/hm2,可作为试验区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的当家草种.短芒老芒麦干草产量可达9.50 t/hm2,可作为试验区内以收获饲草为目的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混合选择法,育成抗寒、抗病、种子产量高的老芒麦新品种康巴老芒麦。其牧草青绿期长、抗寒、耐旱、抗病、抗倒伏,种子成熟期集中。试验通过品种的育种过程、特征、特性和生产性能。其品种干物质较对照提高15%,种子产量高于对照川草2号品种20%,适应川西北高寒牧区及类似地区种植,是建立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地和生态建设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3.
PEG-6000对老芒麦种质材料萌发期抗旱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解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质材料萌发期的抗旱性,选取7份来自不同地区的老芒麦种质材料,在0、50、100、150、200、250和300g/L的聚乙二醇(PEG-6000)的胁迫下,对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活力、胚根/胚芽值进行综合测定评价,结果表明:高抗旱性老芒麦分别来自新疆昌吉埠康白杨沟的E03、山西五台山的E04和甘肃碌曲玛艾的E07;抗旱性偏弱的材料是山西五台山的E01、新疆伊犁的E02、新疆乌鲁木齐甘沟的E05;山西沁源县的E06的抗旱性最差。老芒麦作为优良的牧草,研究其在PEG-6000胁迫下时的萌发特性的变化,对其优良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同德短芒披碱草的驯化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同德短芒披碱草的栽培驯化情况及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该品种抗旱、耐寒、耐盐碱,品质优良,各类牲畜均喜食,生育期110—120d,成熟整齐,落粒性小,籽粒饱满,千粒重达3.8—4.6g,平均株高115.6cm,产青干草5708.8~7825.4kg/hm^2,产籽629.7~841.3kg/hm^2,适宜在海拔高度4200m以下的地区推广种植。是青海省高寒牧区进行草地建设、退耕还林(草)和生态治理工程中最适宜的优良牧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Na_2CO_3胁迫对老芒麦和星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法观察了不同浓度(0、5、10、20、30、507、5 mmol/L)Na2CO3溶液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胚根及胚芽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当Na2CO3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 Tongde)为50 mmol/L、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为20 mmol/L]种子的发芽率受到显著抑制;幼根的长度与Na2CO3浓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低浓度的Na2CO3可促进胚芽的生长,高浓度则会产生抑制作用但影响不显著。说明同德老芒麦的种子萌发比星星草更耐Na2CO3胁迫。  相似文献   

16.
李永红 《青海草业》2007,16(4):9-13,28
通过4年的区域试验表明:同德短芒披碱草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抗旱、耐寒、耐盐碱,品质优良,适口性好,各类牲畜均喜食。较当地长期栽培的老芒麦具有更强的繁殖能力和更为优良的结实性,成熟整齐,籽粒饱满。3年平均鲜草为21348.9kg/hm2,风干草为7086.3kg/hm2,种子为756.9kg/hm2,比老芒麦增产8.18%、7.50%和24.72%,越冬率达95%以上,可在海拔4000m以下地区推广种植,是高寒牧区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和生态治理工程最适宜的优良牧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披碱草属是禾本科小麦族重要的经济属,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5200 m的地区。属内绝大多数种是优良牧草,饲用价值极高,该属部分种具有耐盐、抗旱、耐寒等优良抗性,适应性广,遗传多样性丰富,因此不仅是生态恢复的重要物种,也能为其他牧草和麦类作物提供优异的基因资源。按照狭义上的分类标准,该属在全世界共有30余种,我国有13种,主要有老芒麦、披碱草、垂穗披碱草、短芒披碱草、圆柱披碱草等。近年来,由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非生物胁迫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披碱草属非生物胁迫抗性,包括耐盐性、抗旱性、低温胁迫抗性、重金属胁迫及复合胁迫抗性,其中大多数研究来自中国学者。目前绝大多数关于披碱草属抗逆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电解质外渗率、叶绿素、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评价属内不同种,和/或不同品种/种质的抗性方面,然而这些研究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和评价体系,导致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此外,除了冷胁迫外,目前关于该属植物的抗逆机制却极少涉及。因此,综述了近年来在披碱草属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旨在为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其优良遗传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高寒草地不同海拔的3份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为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了0%、0.4%、0.6%、0.8%、1.0%和1.2%不同盐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探讨3份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的耐盐能力。结果表明,低盐环境促进了种子的萌发;随着盐胁迫的增强,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当盐浓度达到1.0%时,发芽势均等于0。通过对3份种质材料在盐胁迫下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的综合评价表明:材料的耐盐性为G3〉G2〉G1。海拔与耐盐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的相对发芽率与海拔成正相关,种子的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与海拔成负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张同林  晏国生 《草地学报》2012,20(2):207-212
披碱草属(Elymus L.)是禾本科、小麦族的一个经济属,其属内绝大多数种是优良牧草,饲用价值极高,有些种类具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是农牧业良种繁育、牧草利用的重要基因资源;但该属同时又是分类学上的一个疑难属,其属中的存疑问题较多,尤其是属的界限、属下类群的划分、以及类群演化关系上仍存在颇多争议。本文详细总结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披碱草属分类学研究中存在争议的原因,主要是披碱草属地理分布高度重叠,生态适应相似;加之,分类标准的不同,采用的研究方法差异较大,以什么性状作为鉴别特征等方面不同学者存在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青海同德地区选取5龄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Tongde)和5龄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cv.Qinghai)人工草地连续两年进行了老龄人工草地平衡施肥试验。试验根据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中国项目部提供的测土施肥最佳配方(OPT)设6个施肥处理,另设一个不施肥对照,测量两种牧草品种的草产量及种子产量。结果施氮肥的经济效益高于施磷肥的效益,同德老芒麦的施肥效益高于冷地早熟禾的施肥效益,两种牧草平均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以OPT-P施肥处理时为最高,分别为8946.2kg/hm2和368.1kg/hm2.氮磷肥互作产生负效应。施钾无显著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