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明确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ist)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机理,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灌溉梯度下马蹄金草坪草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可溶性糖、叶绿素、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探讨马蹄金草坪草的抗旱性问题,为马蹄金草坪的建植和养护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马蹄金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先急剧增加,后又急剧下降的变化趋势,丙二醛、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显著上升,以胁迫12~16 d下降或上升幅度最大。因此,马蹄金对干旱胁迫表现为一定的耐旱性,但干旱胁迫到一定程度(胁迫12 d左右),需对其进行浇水养护,防止其萎蔫枯黄。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对草地早熟禾抗旱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常用的6个草地早熟禾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探讨了各种生理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草地早熟禾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减少趋势,而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呈增加趋势.通过隶属函数分析,6个草地早熟禾的抗旱性大小顺序为蓝鸟>解放者>午夜>优异>优美>肯塔基.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对草地早熟禾抗旱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内常用的6个草地早熟禾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探讨了各种生理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草地早熟禾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减少趋势,而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呈增加趋势。通过隶属函数分析,6个草地早熟禾的抗旱性大小顺序为蓝鸟>解放者>午夜>优异>优美>肯塔基。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高渗溶液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生理干旱,通过测定饲草型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苗期叶片的含水量、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a和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研究干旱胁迫对饲草型小黑麦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筛选饲草型小黑麦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最佳模拟条件。结果表明,1)适宜于饲草型小黑麦苗期抗旱性鉴定的生理指标为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b含量;2)饲草型小黑麦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最佳模拟条件为:用30%PEG-6000胁迫28d,此时大部分生理生化指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3)干旱胁迫处理后,饲草型小黑麦幼苗生长缓慢,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增加。饲草型小黑麦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最佳模拟条件为,30%PEG胁迫28d。适宜于饲草型小黑麦抗旱性评价的生理指标为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b。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来自川西北的6份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种质材料的苗期抗旱性差异,采用室内盆栽法对种质进行为期21d的干旱处理,分别于停止浇水第0、7、14和21天取植株叶片,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各种质的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含量、叶绿素(Chl)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7个生理特征指标的变化,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份短芒披碱草种质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短芒披碱草种质材料的各生理指标有显著的影响(P0.05),其各表型值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且各种质间差异显著(P0.05)。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6份短芒披碱草材料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表现出上升趋势,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隶属函数分析7个生理指标得到供试材料苗期抗旱性强弱顺序依次为205176205133红10-5204290红6-5205104。  相似文献   

6.
为详细了解干旱情况下桑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对桑苗进行不同时长的干旱胁迫,测定胁迫后0~8 d内其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包括游离脯氨酸(Pro)、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和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及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EG-6000胁迫下,Pro、POD和CAT活性随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细胞膜透性和MDA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内源赤霉素(GA)和吲哚乙酸(IAA)含量下降,而脱落酸(ABA)含量上升。说明受胁迫植株的保护系统能够进行自身的调节以抵抗干旱伤害。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3个紫羊茅新品系(SAGS-05054,SAGS-05055,SAGS-05056)为材料,以国外品种"极地"紫羊茅为对照,从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RPP)、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等方面对紫羊茅品系抗旱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模拟干旱胁迫下,供试材料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总含量总体呈递减趋势,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呈递增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先递增,达峰值后略微下降,各测定生理指标间相关性均达极显著。隶属函数抗旱性分析排序:"SAGS-05056"〉"极地"〉"SAGS-05055"〉"SAGS-05054"。  相似文献   

8.
4种多年生禾草苗期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盆栽育苗法,在4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苗期连续干旱胁迫下测定植株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相对透 性、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4个抗旱生理指标,以综合评价4种多年生禾草的抗旱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 在连续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都有所增加。综合分析 结果,4种多年生禾草的苗期抗旱性按照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无芒雀麦>苇状羊茅≥老芒麦>披碱草。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育苗法,在4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苗期连续干旱胁迫下测定植株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4个抗旱生理指标,以综合评价4种多年生禾草的抗旱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连续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都有所增加.综合分析结果,4种多年生禾草的苗期抗旱性按照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无芒雀麦>苇状羊茅≥老芒麦>披碱草.  相似文献   

10.
6份沿阶草种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丹妮  郭兴燕  兰剑 《草业科学》2016,33(2):184-191
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干旱胁迫对6份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种质(宝鸡1号、宝鸡2号、北京、天水、渠县1号、渠县2号)的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及游离脯氨酸等5个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宝鸡1号与北京的生长在胁迫后期受到抑制,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增幅均较小;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最快的为宝鸡2号,由73.3%下降至58.1%。6份沿阶草种质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依次为宝鸡1号北京天水渠县1号渠县2号宝鸡2号。  相似文献   

11.
草坪草马蹄金与结缕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通过不同浓度分子量为6 000的聚乙二醇(PEG)溶液模拟干旱的方法及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成坪速度的试验,比较了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与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马蹄金、结缕草的发芽势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马蹄金比结缕草更易受影响,导致出芽整齐度降低;马蹄金种子萌发期抗旱性临界值为-11 bar,结缕草为-7 bar,若以发芽率作为抗旱性衡量标准,则马蹄金种子萌发期抗旱性比结缕草强;短期的轻度土壤水分胁迫有利于马蹄金和结缕草的成坪,严重土壤水分胁迫使成坪速度明显减慢,且结缕草比马蹄金更易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干旱复水后4份偃麦草渗透调节物质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盆栽法研究了干旱复水后4份偃麦草种质资源对水分短缺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干旱复水后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且复水后0,5,10,15d间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复水后偃麦草叶片水分饱和亏缺基本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及游离氨基酸均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则呈下降趋势;游离氨基酸、脯氨酸与可溶性糖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糖间相关性极显著(P<0.01)。综合评价认为,4份偃麦草抗旱性强弱顺序为E22>E5>E1>E16,且当土壤水分含量低于39.47% 时,偃麦草开始受到干旱胁迫,需要进行及时灌溉。  相似文献   

13.
选取W1-2、W1-3、W4-2、W13-4、W17-1、W28-2、W33-3这7个转胡杨(Populus euphratica)PeDREB2b基因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株系为试材,以非转基因白三叶海发为对照,测定了植株的形态特征和永久萎蔫率,以及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旨在评价转基因白三叶株系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1)部分转基因白三叶株系的叶形、叶色、叶片斑纹及叶片大小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2)转基因株系W1-3、W28-2永久萎蔫率明显低于对照,且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正常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抗旱性;3)随着模拟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参试材料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不同程度下降的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转基因株系W1-3、W28-2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未出现较大波动,且株系W1-3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变化较小。综合分析表明,7个转基因白三叶株系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W1-3W33-3W28-2W1-2W13-4W17-1W4-2,均优于对照白三叶海发品种。  相似文献   

14.
草本植被过滤带在控制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北方地区其生长易受春季干旱的影响。为了筛选农田氮磷截留草地过滤带适宜草种,本研究通过室内水分控制试验对9个多年生候选草本植物的耐旱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个植物材料的生长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分蘖能力最强,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两个品种生长速度最快;2)干旱胁迫下9个植物材料的分蘖能力和试验初期的茎生长速率受到了限制,因而生物量受到了影响,但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京草1号偃麦草和京草2号偃麦草分蘖数显著高于其它植物。3)干旱胁迫下,京草1号根系长度显著高于对照,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根长与根表面积较对照均呈现增加的趋势。4)9个植物材料耐旱性能顺序为狼尾草京草2号柳枝稷细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京草1号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和黑麦草新麦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多效唑作用下紫穗槐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采用盆栽方法研究6水平多效唑下(D0~D5依次为0,10,50,100,150,200 mg/L)紫穗槐在不同干旱程度下的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叶片保水力指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POD、MDA、叶片失水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呈下降趋势;除D0外,其余多效唑水平叶绿素含量上升;可溶性糖总体上升。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时,D5的POD值最大,D2和D3的MDA值最小,D4的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叶片保水力最高。隶属函数分析得紫穗槐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 D4>D5>D3>D2>D1>D0,施加多效唑显著提高了紫穗槐的抗旱性,最适的多效唑水平为D4。灰色关联分析得到多效唑下紫穗槐的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与抗旱性联系最紧密,可作为抗旱性的代表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多效唑在紫穗槐的岩石边坡防护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许爱云  曹兵  谢云 《草业学报》2020,29(10):22-34
为筛选适宜于西北干旱风沙区煤炭基地植被恢复建设需要的草本植物,以二色补血草、蒙古冰草、沙生冰草、沙打旺、草木樨、白三叶、苜蓿、甘草、沙蒿、碱蓬、蜀葵、沙米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研究了土壤自然渐进干旱胁迫下12种草本植物功能性状、光合特性及抗氧化保护酶的变化,并基于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函数值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土壤渐进干旱胁迫过程中,12种草本植物的株高(H)、比叶面积(SLA)、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与根冠比(R/S)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在胁迫14 d后影响更显著(P<0.05)。渐进干旱胁迫至21 d(土壤含水量为1.35%),12种草本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与蒸腾速率(Tr)均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均升高;复水后,各草本植物SOD、CAT活性均降低,而MDA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蒙古冰草、沙生冰草、沙打旺与苜蓿的MDA含量均升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功能性状与抗氧化保护酶等指标贡献率较大,可作为评价各草种适应干旱胁迫的重要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函数值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12种草本植物的抗旱能力排序为:沙蒿>沙打旺>草木樨>蜀葵>蒙古冰草>碱蓬>白三叶>苜蓿=甘草>沙生冰草>二色补血草>沙米。  相似文献   

17.
以‘Pixie’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Pixie’)为试材,通过PEG(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植物生长素(IAA)对白三叶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μmol·L~(-1) IAA能够显著(P0.05)提高15%PEG(-0.3 MPa)干旱胁迫下白三叶幼苗的抗旱性;外源IAA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白三叶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还原型ASA和GSH的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有效缓解了叶片膜质损伤和氧胁迫伤害;外源IAA亦可显著提高白三叶叶片总氨基酸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有效降低了渗透势,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相似地,干旱条件下外源1μmol·L~(-1) IAA提高了离体叶片相对含水量并有效缓解了膜质损伤,但60μmol·L~(-1)极性运输抑制剂(NPA)以及60μmol·L~(-1)合成抑制剂(L-AOPP)不同程度地加剧了叶片失水和膜质损伤。以上结果表明:1μmol·L~(-1)IAA通过提高干旱胁迫下白三叶抗氧化保护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改善了白三叶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8.
韩朝  刘洋  董慧  常智慧 《草业学报》2014,23(3):127-135
污泥中含有腐殖质和生长素等生物活性类物质,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本试验在相同氮肥条件下,研究了污泥对高羊茅抗旱性的影响。采用裂区实验设计,主处理包括充分浇水和干旱2个水平;副处理为不同的氮源:对照(75.0 mg/kg的氮素由硝酸铵提供)、半污泥(硝酸铵和污泥各提供37.5 mg/kg的氮素)、全污泥(75.0 mg/kg的氮素由污泥提供)。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高羊茅的坪观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并降低叶片萎蔫度(P<0.05),表明污泥的施用能够改善高羊茅在干旱下地上部分的生长状况;全污泥处理还能提高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使高羊茅在50%田间持水量时保持较好的水分代谢(P<0.05);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能够增加2种水分状况下的根重,提高高羊茅在重度干旱下的根系活力,同时促进干旱条件下高羊茅叶片中脯氨酸的积累(P<0.05),表明污泥中的活性物质能够增强高羊茅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9.
余淑艳  周燕飞  黄薇  王星  高雪芹  伏兵哲 《草地学报》2021,29(11):2399-2406
为明确干旱、盐及旱盐复合胁迫对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光合和生理的影响,本研究以‘盐池’沙芦草新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对照CK(正常供水,75%田间最大持水量)、干旱D(35%田间最大持水量)、盐S(75%田间最大持水量,土壤含盐量0.4%)和旱盐复合DS(35%田间最大持水量,土壤含盐量0.4%)4个处理,测定其生长、光合响应和生理特性等指标。结果显示:沙芦草株高、叶面积和根直径在S胁迫下比CK显著升高(P<0.05),D与DS胁迫下,根表面积、叶面积和根直径与CK均存在显著差异,但DS胁迫造成的伤害小于D胁迫;沙芦草的光合特性指标在S胁迫后升高,D和DS胁迫下呈现下降趋势,DS胁迫降低幅度小于D胁迫;D,S,DS胁迫下沙芦草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Na+/K+比、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游离脯氨酸呈现升高趋势,且DS胁迫下的POD、游离脯氨酸介于单一胁迫之间,MDA含量高于单一胁迫。结果表明,沙芦草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并且在DS胁迫下表现出一定交叉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以节节麦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进行了28 d干旱及7 d复水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及复水对节节麦幼苗叶、根生物量比等形态参数、保护酶活性等生理参数的影响。旨在探讨节节麦形态和生理特征可塑性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特性,为其耐旱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均呈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轻度及中度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持续增加,而重度干旱胁迫中则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干旱胁迫致使节节麦幼苗叶生物量比、比叶面积下降,根生物量比及根冠比增加;3)复水后,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等多数指标均能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节节麦对干旱胁迫造成的损伤具有较高的修复能力。节节麦通过一系列形态及生理特征的可塑性变化适应土壤干旱生境,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此外,生理参数可塑性指数的均值明显大于形态参数,说明节节麦主要通过调整生理代谢以适应短期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