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永定县恒发草药、牧草渔业站长期销售宽叶雀稗,臂形草,美国阿伯德多花黑麦草,特高、冬麦70及多年生黑麦草种,墨西哥玉米草(类玉米),柱花草,狗牙根,毛花雀稗,狗尾草,红三叶,白三叶,皇竹草,紫云英,木豆,串叶松香草等草种,欢迎惠顾。地址:龙岩市新罗区西安北路27号电话:(0597)2208238;5631939邮编:364000联系人:陈锦忠手机:13859510768  相似文献   

2.
几种豆科牧草地上部水浸提液对稗草种子和幼苗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用砂培法研究毛苕子(Vicia villos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和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花期地上部水浸提液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供试草种水浸提液对稗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其中对毛苕子和黄花草木樨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强于其它3种,抑制率达60%以上;紫花苜蓿对稗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强,特别是对根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其它4个草种;白三叶和红三叶仅在水浸提液浓度0.1g/mL时,对稗草鲜根重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此外,供试草种浸提液对稗草的化感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头稗(005)与鹅头稗(031)的生物学性状测试和细胞学研究,以期为寒地稗草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这2种稗草均收集于黑龙江省内的不同地方。2007年对2种稗草进行了观察和试验,测定了生育期、株高、分蘖数、叶面积及鲜、干重量等主要生物学性状,并对小区的实际产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2种稗草生物学性状均为良好,在黑龙江省的气候条件下,大头稗与鹅头稗的鲜干草产量无明显差别。核型分析结果显示,2种稗草的核内染色体数目均为2n=54。大头稗2n=46m+8sm, 鹅头稗2n=44m+10sm。  相似文献   

4.
备耕生产时节,养畜户需要准备大量的牧草种子和青粗饲料种子。选购优质种子需考虑如下3个方面。1选择适宜的品种1.1根据不同用途选择①用于青贮饲料的应选用适宜的玉米品种。如青贮玉米:中原单32号、龙辅208号、高油115号、白鹤、英国红等。②用于不同家畜应选用适宜的牧草饲料品种。如养奶牛选用紫花苜蓿、青贮玉米、饲料胡萝卜和饲用甜菜等;养肉牛选用紫花苜蓿、谷稗草等;养肉羊选用谷稗草、鹅头稗等;养猪应选用籽粒苋、细绿萍、水葫芦等;养鹅应选用苦荬菜、籽粒苋、谷稗草、鹅头稗、细绿萍等牧草品种。③用于草场改良建设应选用多年生牧…  相似文献   

5.
优良野生牧草毛花雀稗栽培驯化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毛花雀稗(Paspalum dilatum Poir.)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我省海拔2200米以下的地区,我国上海、台湾以及南美也有。草质柔软,牛、马、羊喜食,是我省天然草场的主要优良牧草之一。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省人工草场的面积越来越多。但栽培牧草的草种单一,主要是黑麦草、红三叶和白三叶。建立的人工草场一  相似文献   

6.
吴姝菊 《草地学报》2010,18(2):280-285
通过对黑龙江省内不同地方收集的2种寒地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 Beauv.)的农艺学性状测试和细胞学研究,以期为寒地稗草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2007年对2种稗草进行观察和试验,测定了生育期、株高、分蘖数、叶面积以及鲜、干重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并对小区实际产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2种稗草农艺性状均为良好,在黑龙江省的气候条件下,粳稗(001)比大粒稗(026)表现更优;核型分析显示,2种稗草的核内染色体数目均为2n=54;大粒稗(026)2n=48m(3SAT)+6sm,粳稗(001)2n=36m+16sm+2st。  相似文献   

7.
稗草出土对温度,水分及土壤深度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善林  倪汉文 《中国草地》1999,(4):45-47,51
1995 ̄1997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完成的研究结果表明,稗草室内出土的最低温度是5℃,最高是45℃,适宜温度是30 ̄35℃、5 ̄50℃内相邻温度出土率显著变化的段是20 ̄25℃和35 ̄40℃,稗草出土最快的温度是45℃;稗草出土的水分极限点是20%,适宜水分是80%,20% ̄100%内相邻水分出土率显著变化段是40% ̄60%,稗草出土最快的水分含量是100%,0 ̄2cm是稗草出土的适宜土壤  相似文献   

8.
1995~1997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完成的研究结果表明,稗草室内出土的最低温度是5℃,最高是45℃,适宜温度是30~35℃,5~50℃内相邻温度出土率显著变化的段是20~25℃和35~40℃,稗草出土最快的温度是45℃;稗草出土的水分极限点是20%,适宜水分是80%,20%~100%内相邻水分出土率显著变化段是40%~60%,稗草出土最快的水分含量是 100%;0~2cm是稗草出土的适宜土壤深度;温度(5~50℃)和水分(0~100%)在对稗草出土的作用中,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作用,温度对水分的互补作用尤为明显.建立了稗草室内出土的量与温度、水分相关的数学模拟公式.  相似文献   

9.
《山东饲料》2014,(31):18-19
<正>(接上期)五、沃土壮树(一)果园生草。果园生草主要有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两种方式,也可两种方式结合进行。1.人工生草。在果园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或早熟禾、高羊茅、白三叶、紫花苜蓿、长毛野豌豆、毛叶苕子等优良草种。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撒播或条播,播种量1.5~3.0公斤/亩,播后喷水2~3次。2.自然生草。果园行间不进行中耕除草,由马唐、稗、光头稗、狗尾草等当地优良野生杂草自然生长,及时拔除豚草、苋菜、藜、苘麻、葎草等恶性杂草。  相似文献   

10.
稗草对双季稻生长的影响及其防除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稗草是中国南方双季稻稻田的恶性杂草,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明确稗草对双季稻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稗草密度下水稻生长与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稗草的竞争干扰下,双季早、晚稻的株高、分蘖数、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随稗草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指数模型y=beax可以较好地拟合稗草对早稻分蘖数、有效穗数和产量的影响,而二次曲线模型y=ax2+bx+c拟合稗草与株高、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损失间的关系最佳;二次曲线模型y=ax2+bx+c均可较好地拟合稗草与晚稻株高、分蘖数、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产量和产量损失间的关系。稻田使用化学除草剂(丁草胺、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防除时,双季早、晚稻稻田稗草的经济危害水平分别为1.64%~2.91%和1.28%~2.28%,经济阈值分别为0.63~1.23株/m2和1.30~1.85株/m2。稗草对水稻生长有抑制作用, 并导致水稻产量损失;通过对经济阈值分析,化学除草剂防治稗草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1.
稗草是稻田恶性杂草,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是防治稗草的特效药,但长期使用出现了抗药性。为有效控制田间抗二氯喹啉酸的稗草,用室内盆栽法分析了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氟吡磺隆、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6种除草剂对抗性稗草的多抗性,并通过大田试验评价了上述6种除草剂对抗性稗草的防效。结果显示,五氟磺草胺等6种除草剂对不同生物型稗草R1、R2、S均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抗性稗草R1、R2对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氟吡磺隆、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6种除草剂抗性指数为1.05~1.28,无多抗性产生。使用6种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处理,以2.5%五氟磺草胺OD和10%噁唑酰草胺EC对抗性稗草的防效最好,药后20和40 d的防效均在95%以上。其次是10%双草醚SC,药后20和40 d的防效均在90%以上。再次是5%嘧啶肟草醚EC,药后20和40 d的防效均在85%以上。10%氰氟草酯EC和10%氟吡磺隆WG对抗性稗草的防效最差,处理后20和40 d防效均不到85%。这进一步验证了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氟吡磺隆、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6种除草剂对抗二氯喹啉酸的稗草无多抗性产生。6种除草剂均可在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产生抗药性的稻区使用。但以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和噁唑酰草胺3种除草剂对抗药性稗草的防效最优。  相似文献   

12.
具有推广价值的优质牧草--栽培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稗是稗草的变种,为禾本科稗属1年生植物,比其他稗草高大,营养价值高,也叫家稗。黑龙江省地方品种有鹅头稗、锁链稗、大散穗等,外引品种有谷稗等。在降水量适中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获得较高产量。栽培稗适口性好,适宜青饲、青贮和晒制干草,可以用来养牛、羊、兔、鹅等畜禽。1特性茎直立,株高220 ̄230厘米,主茎有9 ̄11节。一般分蘖3 ̄6个,最多可达10多个。生育期依品种不同大致在100 ̄140天。谷稗在哈尔滨地区籽实不能成熟,只能作青刈用。孕穗期刈割,每公顷产鲜草75吨左右。其他地方品种可青刈,也可采收籽实。种子千粒重2 ̄4克左右。栽培…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 2.3 种草养牛技术 2.3.1品种选择 2.3.1.1 草种选择。牛为草食性大牲畜,食量大。适宜选择的草种有多花黑麦草、高丹草、饲用玉米等一年生牧草,以及苇状羊茅、鸭茅、紫花苜蓿、皇竹草等多年生牧草。对于水源条件较好的良土良田,选用肉牛、奶牛喜食的饲用玉米、高丹草、墨西哥玉米等与多花黑麦草轮作的种植模式。即9月中旬播种多花黑麦草,10月至第二年5月刈割利用,第2年4月底5月初最后1次后播种或移栽饲用玉米。  相似文献   

14.
宽叶雀稗原产澳大利亚,1974年我国从澳大利亚引进。福建省安溪县1981年从华南农学院购入,经过几年试种,生产性能良好,适应性广泛。在全国主要多年生栽培草种区划中被定为福建省草地改良的当家草种之一。全省推广面积已达9230亩。为了开发利用牧草资源,开辟饲料来源的新途径,安溪县畜牧兽医站于1987年承担泉州市科委的课题,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5.
毛花雀稗混播草地建植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探讨了建植毛花雀稗混播草地的最佳草种组合和播种量,结果表明,毛花雀稗(30cm×30cm≈7000株)+黑麦草(每667m2为0.5kg)+白三叶(每667m2为0.15kg)在独山气候条件下的生产性能显著高于其他组合。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草种草种要选择适应性强、抗性强、产量高、营养价值高的牧草作为主推当家品种。适宜南方推广的优良牧草品种有:一年生牧草包括多花黑麦草、黄花苜蓿、箭筈豌豆、籽粒苋、苦荬菜、串叶松香草、紫云英、苏丹草、墨西哥玉米、大麦、山黧豆、蕉芋等,多年生牧草包括多年生黑麦草、柱花草、红三叶、白三叶等。适宜  相似文献   

17.
川西南农区高效饲草生产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川西南研究了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玉米(Zeamays)、多花黑麦草-高丹草(Sorghum×S.sudanes)、小黑麦(Tirticoseale wittmack)-玉米-玉米、小黑麦-高丹草、多花黑麦草+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玉米和多花黑麦草+光叶苕子-高丹草6个一年生牧草生产系统的产草量和草种季节配置。结果表明:6个系统的干草产量都达到30×103kg/hm2以上,其中最高的小黑麦-高丹草系统达到36.7×103kg/hm2;6个系统都形成了良好的草种季节配置,生长期达到320d以上,一年的总收获次数为5~8次。  相似文献   

18.
毛花雀稗混播草地建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探讨了建植毛花雀稗混播草地的最佳草种组合和播种量,结果表明,毛花雀稗(30 cm×30cm≈7 000株)+黑麦草(每667 m2为0.5 kg)+白三叶(每667 m 2为0.15kg)在独山气候条件下的生产性能显著高于其他组合.  相似文献   

19.
朝牧一号稗子是辽宁省朝阳市畜牧所牧草室采用混合法经多年定向优化选育而成。因它穗象谷子、籽粒似稗子,且抗旱、极耐盐碱又称谷稗、旱稗、碱稗。它植株高大,最大单株高达2.3m,分蘖可达20多个,粮草兼用,双高产,草料兼收双优质。亩粮草产量比谷子分别增产60%和100%以上,草和籽实营养价值均比谷子高。为了  相似文献   

20.
1种植管理1.1草种选择原则根据本地气候条件来选择。不同地区、季节、水热等气候条件不同,适宜的草种也不同,任何一种牧草都不可能适应所有的气候类型条件。根据对环境气温的要求,可将牧草分为冷季型牧草和暖季型牧草。冷季型牧草耐低温而不耐热,如多花黑麦草等,暖季型牧草耐热而不耐低温,如杂交狼尾草等。能适应我县生态条件的牧草品种有柱花草、杂交狼尾草、大雀稗、多花黑麦草、墨西哥类玉米、苦荚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