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加热条件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滔  雷晓玲  牛耘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92-10193,10343
[目的]为提高水质检测技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依据饮用水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试验数据并参考其他文献,综合分析了加热条件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准确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水浴环境条件下,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值均随水浴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加热时间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影响的实质是有效加热时间不同;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随水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建议沸水浴的温度为95℃以上。[结论]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应在恒定的外界条件下进行,并应进一步明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中有关加热时间及水浴温度的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2.
李莉  李晓  肖溶  赵冰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8):165-166,170
从反应酸度和反应时间2个方面,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酸度条件下,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值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在相同反应时间内,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值随反应酸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综合以上2条件试验得出,加入5mL浓硫酸,水浴12min,测得的高锰酸盐指数与国标方法(GB11892—89)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改进后的测定方法可大大提高分析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3.
对GB 11892-1989《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中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通过实验个步骤中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和量化,求的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
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连续流动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连续流动分析法.[方法]在波长520 nm,电压220V,进样时间60s,清洗时间80s,空气0s,反应温度95℃的仪器条件下,对高锰酸盐指数标准系列进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按照同样试验步骤,计算方法检出限及平均加标回收率.[结果]建立了饮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连续流动分析法,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99,最低检出浓度为0.063 m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8%.[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精密度高,适用于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测定过程中影响准确测定含量的因素很多。作者针对影响因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消除误差,提高精密度,准确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影响高锰酸盐指数准确测定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锰酸盐指数是一个相对的条件性指标,其测定结果与反应体系酸度、标准溶液浓度、加热时间与温度、滴定条件、终点判断、空白值、K值及水浴水位高低等因素有关。全面总结分析了实际监测中各因素对CODMn测定的影响情况,并指出测定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关键问题,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准确测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琴  蔡竹  杨文娟  何丽  黄蓬 《浙江农业科学》2014,1(9):1438-1439
对贵阳市南明区不同水质地表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高锰酸盐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据此推测可通过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来确定COD值,从而可减少COD监测频次,减少重铬酸钾和浓硫酸的使用量,降低分析产生的Cr6+和强酸污染。  相似文献   

8.
地表水环境质量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基于2008年的试验调查数据,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对农村地表水功能区水环境中的高锰酸盐指数进行研究.应用单因子评价法对高锰酸盐指数进行污染评价,并利用GIS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高锰酸盐指数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苏北地区高锰酸盐指数整体低于其他地区,苏南地区指标含量在3个区域中最高.(2)2008年秋季较春季,调查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有所下降.(3)高锰酸盐指数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分布,形成了以徐州为主的显著HH区域和稳定的显著LL区域.  相似文献   

9.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饮用水、水源水和地面水的水质污染状况,对于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掌握区域河流污染、饮用水水质质量、保障区域人民用水安全以及调整区域宏观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科学依据。基于此,本文论述了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常见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利弊,旨在为环境监测人员提供参考,结合自身工作需要选择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取样尺度下采集皎口水库水样,测定水体主要指标总氮、总磷、氨氮及高锰酸盐指数含量,研究了地统计分析法在不同取样尺度下对水库水体空间变异的适用性和空间插值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皎口水库100 m尺度与200 m取样尺度相比,4种主要水质指标在不同取样尺度下空间变异最佳变异模型、插值模拟及空间分布均存在一定差异。空间拟合模型方面,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最佳拟合模型为高斯模型,总磷、氨氮最佳拟合模型为球面模型;结合模型特征参数和空间插值综合评价,总氮和氨氮在200 m取样尺度下表现出较好的空间相关性,插值模拟质量较好,而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则在100 m尺度下表现出一定优势;空间分布上,水体氨氮、高锰酸盐的影响主要是人为因素,总磷受水库内源环境影响较大,而总氮则与库周农业种植等活动密切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总氮和氨氮更适合在200 m尺度下取样,而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宜在100 m尺度下取样。  相似文献   

11.
沙湖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灰关联分析(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境因子对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灰关联方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9月的沙湖水样进行分析,研究了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pH值、透明度、总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依次为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总氮、pH值、总磷和透明度。[结论]该研究为沙湖的富营养化治理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沙湖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小琮  赵红雪  孙晓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66-20267
[目的]探讨环境因子对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灰关联方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9月的沙湖水样进行分析,研究了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pH值、透明度、总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依次为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总氮、pH值、总磷和透明度。[结论]为沙湖的富营养化治理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人工污染土壤,研究了高锰酸钾对4种不同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浓度为33.33mmol·L-1时,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去除率达到最大。高锰酸钾氧化去除率不仅与高锰酸钾浓度有关,还与土壤性质和老化时间有关。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会降低高锰酸钾对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去除率;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高锰酸钾的氧化去除率逐渐降低。老化40d后,4种土壤中菲和芘的氧化去除率显著降低,菲的氧化去除率在14%~67%之间,芘的氧化去除率在61%~84%之间。高锰酸钾氧化前后,4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范围为0.77%~9.21%。从土壤有机质含量来看,高锰酸钾氧化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对土壤质量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选择高锰酸钾、石灰或草木灰、腐熟农家肥等有机投入品对根肿病的控制效果和施用方法进行了初步尝试。实验结果表明,有机肥、石灰、石灰水、高锰酸钾可以作为控制根肿病防治的物质,随着使用时间和使用方式的不同,对根肿病和蔬菜的产量的影响不同。石灰或草木灰塘施或对水浇施,腐熟农家肥和石灰或高锰酸钾配合使用对根肿病的发生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单施农家肥和高锰酸钾对根肿病控制效果不理想,用腐熟农家肥作底肥 1%石灰水播种后浇塘 1%石灰水三叶期浇根 1%石灰水六叶期再浇根的组合模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对根肿病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5.
利用模糊数学评价大沽河干流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大沽河干流河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选定西巨家等9个监测断面,确定高锰酸钾指数等7个评价因子,通过建立评价因子矩阵,计算各因子的权重及进行模糊综合运算,得到各监测断面的综合水质状况。进一步分析发现,早朝、江家庄监测断面综合水质较差。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可知,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水质状况是一种较为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