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低温及能量水平对笼养育成蛋鸭生长及性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低温环境及不同能量水平(10.68,11.36,12.04 MJ·kg-1)的饲粮对笼养育成蛋鸭生长性能及性发育的影响。选用13周龄健康的金定鸭144只,随机分成6组,分别置于(2±1)℃,(18±1)℃的环境中。结果表明:①低温使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升高(P<0.01),而使日增重降低(P>0.05),在低温环境下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有下降的趋势(P<0.05),而日增重有上升的趋势(P<0.05);②低温减缓了卵巢及输卵管的发育,但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在低温环境下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卵巢及输卵管的发育情况有上升的趋势;低温使血清钙、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使孕酮浓度降低(P>0.05),在低温环境下提高饲粮能量水平使血清钙、总蛋白含量及孕酮浓度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低温和硒对育雏期笼养蛋鸭生长性能及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日龄蛋雏鸭为试验动物,采用2×3(温度×硒)重复实验设计,研究适温、低温环境下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硒(0.2、0.4、0.8mg.kg-1)对育雏期笼养蛋鸭生长性能、内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显著降低试验各周及全期的日增重(P<0.05),并使料重比显著增加(P<0.05),低温使试验各周的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全期虽不显著但有增加趋势;添加0.4mg.kg-1的硒能最有效提高日增重并降低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但差异不显著。低温使血清T3水平显著升高(P<0.01),T4水平有升高的趋势。在适温和低温环境下提高硒水平使T3有降低趋势,T4先升高后降低,但总体有升高趋势。低温环境下,血清皮质醇浓度较适温环境略有升高,提高硒添加水平,可使血清皮质醇浓度有降低的趋势。综合试验结果可知,低温使蛋雏鸭的生长性能下降;低温环境下添加0.4mg.kg-1硒在改善生长性能、调节内分泌等方面较其它添加水平作用更明显,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低温对育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用12周龄健康金定母鸭144只,采用2×3两因素有重复试验设计,研究低温及维生素A(VA)对育成期(12~16周龄)笼养蛋鸭生产性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设两个温度水平,分别是(2±1)℃和(18±1)℃,3个VA添加水平,分别为2 500、5 000和10 000 IU·kg-1。试验共分6个处理组。结果表明,①低温使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有升高的趋势,日增重有降低的趋势,但都未达到显著的水平。另外,随着VA添加量的增加,日增重有升高的趋势。②低温对血中葡萄糖(GLU)影响不显著(P>0.05)。低温对蛋白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但随VA水平的提高,蛋白指标均有上升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低温有使尿酸(URIC)、尿素氮(BUN)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低温使碱性磷酸酶有降低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③温度对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影响不显著;VA水平对T3影响不显著,但是VA水平对T4影响显著。④低温和VA水平对输卵管的长度和重量影响显著,但温度和VA的交互作用对输卵管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以1日龄健康蛋雏鸭为试验动物,采用2×3(温度×VA)重复实验设计,研究适温、低温的环境下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VA(3 000、5 000、10 000 IU.kg-1)对蛋雏鸭抗氧化能力及内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显著降低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但对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添加5 000 IU.kg-1 VA会使雏鸭血清中T-AOC升高,MDA水平降低,显著增加SOD活性。温度对雏鸭血清中T3、T4水平影响显著(P<0.05),随着温度降低雏鸭血清中T3、T4水平升高,皮质醇(Cort)浓度低温较适温组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胰岛素(Ins)浓度随温度降低而略有下降(P>0.05),随着VA添加量的增加T3变化稳定,添加5 000 IU.kg-1 VA显著增加了T3水平(P<0.05),T4水平有升高趋势,皮质醇与胰岛素水平随VA添加均有下降趋势但都不显著(P>0.05)。VA添加水平在5 000 IU·kg-1还可以提高机体在冷应激下的代谢率,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E添加水平对笼养生长蛋鸭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满4周龄、健康的、平均体重一致的金定蛋鸭216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VE(0、10、15、20、40、100 IU·kg-1)观察其对5~12周龄蛋用型育成鸭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VE水平的升高对血清无机离子含量及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VE浓度随其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血清VE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可反映饲粮VE供应状况;白蛋白、总蛋白及球蛋白随日粮VE水平增加而增加,以VE添加量为15和20 IU·kg-1时最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15和20 IU·kg-1 VE组血清G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皮质醇浓度与VE水平呈负相关,添加15和20 IU·kg-1 VE组与其他各组相比有较明显下降;添加20 IU.kg-1 VE组对血清T3、T4升高较明显,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添加高水平的VE可导致其激素代谢紊乱,使机体内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能量对笼养育成蛋鸭的生长、性发育及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研究适温(18±1℃)、低温(2±1℃)的环境中日粮能量水平(低能10.50MJ.kg-1、中能11.50MJ.kg-1、高能12.50 MJ.kg-1)对笼养育成金定蛋鸭体发育、性成熟和物质代谢的影响。采用两因素有重复设计。结果表明,低温显著影响育成期笼养蛋鸭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影响显著(P<0.05),对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影响显著(P<0.05);低温和能量互作对平均日采食量影响显著(P<0.05)。低温对育成期笼养蛋鸭卵巢重、输卵管重、输卵管长、孕酮和雌二醇水平的影响显著(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笼养蛋鸭卵巢重、孕酮和雌二醇水平的影响显著(P<0.05);温度和能量互作对卵巢重、输卵管重和输卵管长影响显著(P<0.05),对孕酮和雌二醇水平影响极显著(P<0.01)。低温对育成期笼养蛋鸭血清总蛋白、葡萄糖、甘油三脂和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显著(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血清总蛋白和钙离子浓度影响显著(P<0.05);温度和能量互作对血清总蛋白影响显著(P<0.05),对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脂浓度的影响没达到显著水准(P>0.05),对血清钙离子浓度影响极显著(P<0.01)。低温显著影响育成蛋鸭的体发育和性成熟,适当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可减轻低温给育成蛋鸭所造成的冷应激。  相似文献   

7.
低温和VC对笼养育成蛋鸭生产性能及性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温和维生素C(VC)对育成期(12~17周龄)笼养蛋鸭生产性能及性成熟的影响。选取12周龄金定鸭216只,采用两因素有重复试验设计,随机分配到低温和适温下的3个VC处理组(0、200和800mg·kg-)1中,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试鸭。结果表明,温度使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极显著升高,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VC对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温度对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血清雌二醇(E2)、孕酮(P4)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VC对它们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温度对输卵管相对重量影响不显著,对卵巢相对重量和输卵管相对长度影响极显著(P<0.01);VC对卵巢、输卵管相对重量和输卵管相对长度影响均不显著(P<0.05)。200mg·kg-1VC能有效地调节低温对激素水平的影响,使其与正常生理水平相接近,可减缓低温对性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10周龄的金定母鸭126只,研究在低温条件下不同电解质平衡值(dEB)对育成鸭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清中激素浓度的影响。试验共分为7个处理组,其饲粮电解质平衡值(dEB)分别为-97,3,103,203,303,403,503mmol.kg-1。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不同dEB对育成鸭血液中钠离子、氯离子、阴离子间隙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血液中有关酸碱平衡的指标如二氧化碳含量、pH值等的影响显著(P<0.05);各组间血清中T4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T3、孕酮和皮质醇的浓度差异显著(P<0.05)。就体内酸碱平衡、抗应激能力而言,育成鸭饲粮最佳dEB值为303mmol.kg-1。  相似文献   

9.
日粮色氨酸水平对0~4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133%、0.171%和0.209%的日粮对0~4周龄泰和乌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周龄,日粮色氨酸水平对各组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料重比(P<0.01)和日采食量(P<0.05);0.133%组料重比(P<0.01)和日采食量(P<0.05)显著高于0.171%和0.209%组。在3~4周龄,三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色氨酸水平显著影响日增重(P<0.05),0.171%组日增重显著高于0.133%(P<0.05),但与0.209%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0~4周龄数据分析表明,日粮色氨酸水平显著影响0~4周龄泰和乌骨鸡日增重(P<0.05)、料重比(P<0.01)和日采食量(P<0.01)。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对于粗蛋白水平为17.41%、代谢能为12.16 M J/kg的玉米-花生粕型低蛋白日粮,日粮适宜色氨酸水平为0.171%。  相似文献   

10.
以1日龄蛋雏鸭为试验材料,采用2×3(温度×维生素E)重复实验设计,研究适温、低温的环境下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20,220,420 IU.kg-1)对蛋雏鸭生长性能、内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显著降低生长性能,提高采食量(P<0.01),降低平均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1)。添加220,420 IU.kg-1的维生素E对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有显著作用(P<0.01)。低温使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都有升高的趋势,在适温和低温下提高维生素E水平使T3有降低趋势,T4先升高后降低,但总体有升高趋势。低温环境下血清皮质醇浓度较适温环境略有升高,提高维生素E水平使血清皮质醇浓度有降低的趋势。综合试验结果得出,低温降低蛋雏鸭的生长性能,低温环境下添加220,420 IU.kg-1维生素E能改善生长性能,调节内分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低温对雏鸭造成的影响,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220 IU.kg-1时蛋雏鸭在适温和低温下的生长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D对笼养育成蛋鸭生长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健康的体重相近的5周龄金定鸭150只,随机分为30组.每组5只鸭,饲粮中添加的VD_3水平分别为0,400,1500,3000,5000 IU·kg~(-1),且每个水平饲喂6组鸭。研究维生素D不同水平对笼养育成鸭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粮VD水平影响育成蛋鸭日增重、采食量及料重比。随着VD水平的升高,对钙磷、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对球蛋白和尿素氮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都有随着饲粮VD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对血清肌酐、葡萄糖、尿酸、甘油三酯含量和淀粉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且无规律。对谷丙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随着饲粮VD水平的升高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本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蛋鸭在育成阶段1500~3000 IU·kg~(-1)的VD的添加量为适宜水平。因此,建议蛋鸭在笼养条件下育成阶段VD的适宜添加量为1500~3000 IU·kg~(-1)。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棉粕水平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体色、肉色、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挑选750尾初始体质量为(49.95±0.05)g的斑点叉尾鮰,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网箱,每个网箱50尾鱼。以无棉粕替代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以7%(M1组)和14%(M2组)棉粕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25.8%和51.7%的豆粕,配制3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60天。实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棉粕替代豆粕对斑点叉尾鮰的增重率、饵料系数和形体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棉粕替代豆粕对血清中补体3、补体4、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棉粕替代豆粕对斑点叉尾鮰侧面皮肤的亮度、红度、黄度值以及腹部皮肤红度、黄度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 但高棉粕组(M2)使其腹部皮肤亮度值显著升高(P<0.05);棉粕饲料能够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背部肌肉的红度值(P<0.05),但各处理组间亮度与黄度值无显著变化(P>0.05)。4)与对照组相比,低棉粕饲料(M1)显著降低肠道梭杆菌门相对丰度(P<0.05),显著提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P<0.05)。综上,当饲料中的棉粕替代低于51.7%豆粕时,不影响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但会影响鱼体体色和肌肉颜色。  相似文献   

13.
日粮锰水平对生长獭兔生产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解放军军需大学吉戎-Ⅱ獭兔原种场的50日龄獭兔72只为研究对象,在玉米—豆粕型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5,15,25,35,45mg kg水平的锰。观察三期(20,40,60d)獭兔的生产性能指标和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日粮锰水平对獭兔日增重、料肉比影响显著(P<0.05),对皮张面积影响不显著(P>0.05);日粮锰水平对獭兔血清Mn SOD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对心组织Mn-SOD活性影响显著(P<0.01),且随锰水平的提高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酵母硒和茶多酚及其互作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以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810只44周龄健康江西东乡黑羽绿壳蛋鸡,随机分成9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采用二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酵母硒和茶多酚构成试验日粮,酵母硒设0、0.25、0.50 mg/kg共3个添加水平(按硒计),茶多酚设0、200、400 mg/kg共3个添加水平,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和茶多酚均有提高平均蛋质量和产蛋率的趋势(P>0.05),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日粮中添加0.25、0.50 mg/kg酵母硒能显著提高血清中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P<0.01)和极显著降低MDA含量(P<0.01),且有增加T–SOD活性的趋势(P>0.05),日粮中添加200、400 mg/kg茶多酚能显著增强血清中T–SOD活性(P<0.01)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有升高GSH–Px活性的趋势(P>0.05),能极显著降低MDA含量(P<0.01);酵母硒和茶多酚的互作效应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血清中抗氧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1或P<0.05),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 mg/kg酵母硒和400 mg/kg茶多酚的添加组合对蛋鸡生产性能不会产生拮抗作用,对提高蛋鸡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免疫状态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情况良好1日龄AA肉公鸡1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9只。设定不同免疫应激模型,为无免疫组即对照组(no vaccine,NV),常规免疫组(conventional vaccine,CV),以及在常规免疫基础上注射细菌脂多糖的免疫亢进组(LPS)和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组(CYP)。采用 CD3/CD4/CD8 三色流式细胞术、MTT法检测肉鸡免疫状态和非免疫状态下外周血中 T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与NV组相比,肉仔鸡的体增重和采食量均显著降低LPS组和CYP组(P<0.05),各处理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NV组与CV 组生产性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各日龄处理间血清TP、GLU和CHLO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21和35天,LPS组和CYP组血清ALB含量显著低于CV组和NV组(P<0.05);第21 天,LPS组血清α-AGP和 BUN含量显著低于NV组(P<0.05),CPY和LPS均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LPS组CD4+/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NV组(P<0.05)。【结论】未进行免疫肉鸡可维持机体正常的生长性能和细胞免疫稳态,LPS和CYP的刺激可降低肉鸡采食量和体增重;随日龄增加肉鸡对CYP刺激的耐受性有所上升,LPS刺激可增强肉鸡细胞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建鲤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其中,蛋白质(CP)的4个水平分别为26%、30%、33%和36%,可消化能(DE)的两个水平分别为13.5 MJ/kg和14.5 MJ/kg。选用建鲤幼鱼96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养殖在规格为3.0 m×1.0 m×0.8 m的水箱中,每日投喂3次,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随能量水平的升高显著改善(P<0.05);其中,CP36DE14.5组和CP33DE14.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CP26DE13.5组、CP30DE13.5组和CP33DE13.5组(P<0.05),但与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效率和氮保留率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显著下降(P<0.01);此外,氮保留率随能量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P<0.05);摄食率、肝体比和全鱼脂肪含量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显著下降(P<0.05),而水分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P<0.05),而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受饲料组成的影响则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蛋白质水平为33%,能量水平为14.5 MJ/kg时,建鲤幼鱼有较好的生长性能和饲料系数;建鲤幼鱼能对无氮浸出物有很好的利用效果,并对蛋白质有一定的节约效应。研究亮点:本实验首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建鲤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能量水平下建鲤幼鱼的适宜蛋白质需求量。此外,饲料的能量水平是由无氮浸出物的含量调节的,因此也就间接考察了建鲤幼鱼对无氮浸出物的利用能力以及其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本试验采用的是应用型饲料,更贴近实际生产,可以为建鲤饲料的科学配置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