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是提高育雏成绩和养鸡效益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中,要分析死淘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1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开始几周的死淘率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饲养管理的质量。前3天的死淘率与1日龄雏鸡的质量高度相关。3天以后的死淘率  相似文献   

2.
<正>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是提高育雏成绩和养鸡效益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中,要分析死淘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1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开始几周的死淘率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饲养管理的质量。前3天的死淘率与1日龄雏鸡的质量高度相关。3天以后的死淘率就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小鸡的泄  相似文献   

3.
通常把0-6周龄的雏鸡饲养阶段称育雏期。育雏期由于雏鸡体质弱、抗病力差,常因各种原因导致大批量死亡或生长发育不齐,给养鸡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育雏失败的原因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蛋雏鸡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鸡饲养是否成功将直接影响以后蛋鸡的产蛋率和死淘率.许多养殖户由于缺乏科学知识,饲养管理不当,消毒防疫措施有误.造成雏鸡的死亡率过高,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经验谈一下育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雏鸡具有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消化能力弱和抵抗力弱等生理特点,雏鸡饲养的前期这个特点更明显,因此在养鸡生产过程中,必须抓好雏鸡的前期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养鸡的经济效益。一、做好育雏前的准备管理工作1.育雏设备准备(1)育雏舍。要求既能保温又能通风。为便于防疫,离其  相似文献   

6.
<正> 在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如果搞不好往往造成较高的死亡率.为了提高育雏率现将几种常见的雏鸡病防治办法,简介如下:一、雏鸡感冒雏鸡感冒(又称上呼吸道卡他)是最常见的一种病,一般在幼雏出壳后几天内发生.多由于从温暖的孵化器,或由育雏室立即转移到普通室内温度下饲养,或由于雏鸡密度过大,挤在一起,忽冷忽热造成.症状:患病的小鸡倦怠不活泼,张嘴摇头.甩出液状分泌物,呼吸增快,眼睛水汪,屈颈缩头,不爱吃食.若护理不好,易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广西春贸农牧集团小平山分公司育种中心矮脚三黄鸡雏鸡病毒性关节炎的发病情况及饲养管理措施,并根据预防成效对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鸡场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鸡场雏鸡病毒性关节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因此,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对蛋雏鸡的育成率和蛋鸡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有很大的影响[1~3]。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总结出了蛋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蛋雏鸡的育成率可达95%以上。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雏鸡的饲养是养鸡业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雏鸡因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对各方面的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因而稍有不慎易造成育雏失败。  相似文献   

10.
蛋鸡育雏期的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蛋鸡的饲养情况,发现存在育雏期养殖操作不规范、营养标准不统一、养殖条件不达标等问题,可导致蛋鸡在雏鸡阶段的饲养水平低下。在总结了雏鸡饲养要求的基础上,从雏鸡的选择、育雏期关键指标、根据鸡种营养标准制定营养水平、密闭式自动化鸡舍的使用几个方面对饲养的关键点与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我国蛋鸡养殖业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蛋鸡的育雏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蛋鸡饲养管理中,育雏是关键。育雏阶段即0-8周,蛋鸡的育雏目标是培育出健壮、活泼和发育良好的雏鸡。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又重要的工作,他直接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率、生长发育,成鸡的生产性能和鸡场的经济效益。因此,育雏工作历来备受重视。1进雏前的准备良好的消毒,隔离措施,是保证雏鸡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霞烟鸡是广西容县名优特产,其特点是耐粗饲,生长速度快,个体大,皮薄骨细,肉质细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素有地方土鸡风味,在海南、两广、港澳等地的肉鸡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产品供不应求。育雏是指0—4周龄雏鸡的饲养管理。育雏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至关重要.它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而且直接关系到成鸡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张争劲  魏永 《现代农业科技》2010,(6):324-324,333
介绍了雏鸡饲养管理技术,包括育雏前准备、雏鸡与育雏方式选择、饮水饲喂、密度控制、鸡舍调控和卫生防疫等方面内容,以为雏鸡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早春季节正是农户购买、饲养雏鸡的黄金季节,但由于受早春自然条件变化无常的影响,农户常采用"保温靠巴斗,吃食在脚盆"的传统方式育雏,造成雏鸡大量死亡。因此,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创造合适的温度、湿度、换气、光照、营养和卫生条件,满足雏鸡的生理需要,防止各种疾病和事故的发生,便能获得较高的育雏成活率和健康的雏鸡。  相似文献   

15.
乌骨鸡的饲养(续)东北农业大学张宏伟5.1乌骨鸡的饲料配方表3乌骨鸡的饲料配方5.2雏鸡的饲养管理要想养好乌骨鸡,关键在育雏.雏鸡的成活率和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以后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5.2.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①育雏舍的准备:育雏舍进行彻底清扫,然后...  相似文献   

16.
张颖 《中国畜禽种业》2009,5(4):128-128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雏鸡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本病为雏鸡的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饲养管理条件差,通风不良,饲养密度大、气候突变等更加容易促发本病。本病主要经卵垂直传播和水平接触传播。是造成雏鸡死亡、育雏成活率低的主要疾病,严重危害养鸡业生产,是需要控制和净化的传染病。2008年阜蒙县一蛋鸡场新进鸡雏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畏寒,拉白色浆糊状稀粪。  相似文献   

17.
蛋鸡的产蛋性能是由三个因素决定:1、品种的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管理因素。遗传因素是先天性的,是基础因素。饲养环境包括理化环境和生物学环境,虽然存在自然成分,但归根结底仍然属于人为范畴。环境和管理都是后天性的,体现着人为和创造。这样,当我们以育种技术为依托,给蛋鸡创造最佳、舒适的饲养环境,并根据蛋鸡的生理特点,认真研究蛋鸡的生物学特性,实施科学性饲养管理技术时,就能使蛋鸡的品种优良遗传性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育雏期饲养管理育雏是基础。育雏期是雏鸡长骨阶段,即是说,要保证雏鸡骨骼常规发育,长成良好的骨架和…  相似文献   

18.
<正>育雏是养好鸡的关键,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还影响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针对雏鸡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更好地提高鸡的生产性能。1前期的准备工作1.1育雏舍的维修及育雏用具的准备和消毒进雏前1周,将育雏舍维修好,并备齐育雏用具:料盘、饲槽、饮水器等,一并  相似文献   

19.
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华 《农技服务》2009,26(7):75-75
从雏鸡选择、卫生消毒、育雏环境要求、饮水与开食、正确断喙、雏鸡的饲养方面介绍了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0.
<正> 雏鸡饲养营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日后母鸡的生产性能,因此必须按照雏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获得较高的生产效果。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育雏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饲养者一定要为雏鸡准备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准备工作未做好前,宁可推迟进雏时间,也决不能仓促进雏,否则将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以至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