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婧婧 《甘肃农业》2005,(11):169-170
法治建设已在中国开始了漫长的征途。在实行的各种措施、方法中,我们却忽视了农村法治化问题。本文试从法治的特点、成因,结合农村法治化面临的问题,初步探寻解决方法。只有农村法治化得到建立和健全,才能实现整个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2.
杜鹏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5):52-53,59
中国法治进程的关键是乡村的法治化。在中国乡村法治化的过程中,农村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具有整合分散力量为法治建设提供物质支持、培育民主精神夯实法治建设的观念基础、促进社会自律秩序之形成为法治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我国农村民间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存在着身份、财政以及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困境。要解决这些困境,除了要在制度上给那些有益于农村发展的社会组织以明确的身份外,还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农村民间社会组织的资金扶持、加强农村民间社会组织的管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法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新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09-35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法治化,是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农村自古而今的习俗、宗法制度、人情关系、惯例等,阻碍着现代法治精神和法律制度的传播与实现,使法治进程缓慢、文明水平较低。因此,必须要推进城镇化进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公正有效且独立的司法体制,深入普法提高干群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现代化和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法治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农村法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法治建设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化、法治化的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农村法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分析了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法治文化是推进农村法治建设的灵魂和根本内驱力,但因受法治文化环境、农村法治主体、制度设计和农村执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阻碍了农村法治化进程。因此,可通过改善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环境,重塑农村法治主体,严格规范农村执法,完善"三农"立法来促进农村法治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法治化概念辨析——兼与刘永艳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本身不是过程,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社会治理模式。当然这种社会治理模式可以是理念上的未来蓝图,也可以是现实中的制度范式和生活实践;而法治化或者说对法治的追求探索才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西方国家法治化的不同进路说明法治化可以有不同的路径选择。中国的法治化应在充分认识国情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治理作为国家社会治理中的重要环节,承载着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任。加快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建设,探索完善的农村社会治理法治路径,对于推动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补全我国社会治理法治化这块农村短板,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闫淑婧 《甘肃农业》2016,(23):69-7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以法治巩固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合法权利,弘扬和践行法治理念,为法治中国建设打牢深厚的群众基础.农业是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农业、农村、农民的法治化程度影响着国家农业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农业法治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村法治建设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法治建设大局,必须予以重视。但是农村法治建设必然面临现实局限,农民法律意识相对落后、涉农法律制度不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的偏失、农村法律服务的缺位等等都制约着农村法治化发展。因此应从加强立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完善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农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0.
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和谐社会运行机制得以建立和正常启动的重要保障。目前中国社会中的许多不和谐现象都与法治化程度不高有关。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完善立法、推进依法行政、确保司法公正、培养现代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重要地位自不待言.中国有广大的农村人口.农村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或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安定也决定了整个中国的稳定发展。所以.在大力提倡“法治”的同时.应十分注重的就是——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法治.在农村形成一种法律理念更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张燕  罗云  许宏波 《农业考古》2007,(3):112-114
法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已经显得日益重要与迫切,研究中国农村法治的现状,探求适合和有助于促进中国农村法治发展的思路,对于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治的基点、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民的法治意识有多强,决定了中国的法治能走多远法,国之重器!自古以来,法治都是治国理政的利器,是社会价值的核心内容,也是维护普通民众权益之根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作为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农村法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4年10月下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  相似文献   

14.
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加强政府法治建设,只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治程序和规范为支撑,才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环节,社会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如何依法创新社会管理,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基础薄弱,法治运行机制不完善,基层干部法治能力不足,村规民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成为影响和制约现阶段农村法治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逐步消除或缓解这些不利因素,才能使农村基层的法治水平提升到较高的层次,推动中国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的典型特征,阻碍了法律这种很“现代”的社会治理方式,要使法律在农村实现,发挥其应有的制度功能与价值,就要跨越这些障碍,就必须加强农村的法治建设,真正实现法律在农村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传统“礼法”文化内容广泛,在我国农村乡风乡俗中,作为农村的传统治理方式延续至今。就目前新农村法治建设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农村法制体系不健全,政府普法不到位等方面。立足传统,把“礼法”与现代法治有机结合,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提高农民法律自觉意识、完善农村立法、促进普法互动,从而完善新农村民主法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政治文明以民主和法治为基本内容和特征,是民主政治与法治政治的有机统一体。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民主的实现方式和保障,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属于现代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使民主法治化,法治民主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脱贫事业的胜利,乡村发展进入到全面振兴这一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从过去对农村的“物质帮扶”向“精神帮扶”转变,提高人员的整体素养,催生内生动力[1]。唯有如此,才能在有效衔接脱贫事业的基础上,创造继往开来的局面。面对如何践行“精神帮扶”这一时代命题,乡村法治化建设无疑是最好的答案。在过去的时期中,虽然中国的乡村法治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但囿于现实国情的限制,收效甚微。因此,面对乡村社会环境急速变化带来外部冲击、乡村治理主体法治意识淡薄以及涉乡村治理法律缺失等多种问题,必须全力推动法治化道路建设,重点提升乡村主体法律意识,进一步填补乡村法治相关的法律缺失,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20.
李江艳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13):124-126+141
农村社会作为中国法治治理的重要场域,发挥着调节基层矛盾纠纷、稳定基层和谐秩序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农村社会治理面临法治基础不牢、法治支撑不足、法治治理与日常管理脱离等多重问题,法治的接受认可与落地生根受到极大限制。为解决法治治理中的突出问题,积极发挥法治思想的统领作用是基础,基层党政的有效推动是保障,法治治理模式的不断优化以及以此为基础进行法治传播、法治保障与法治实现,是做好农村社会法治构建的具体措施。唯有如此,农村社会的法治构建才有目标、有方向、有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