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农网改造部分县(市)已经结束,有几个问题应引起重视。1 加强农村电工班的建设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进展,农村电工已经由松散型管理发展到集中化管理,为了适应新的管理体制,应对电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这是取消“人情电、权力电、关系电” 的基础。业务技能的提高是农村安全用电的基础。过去安全事故的责任以产权分界点来划分,农网改造和农村电工统管后低压安全事故责任由电业部门承担。因此县供电企业应把农村安全用电放在首位,使农村电工对安全用电有较高的认识。所以县供电企业…  相似文献   

2.
农电体制改革后,县供电企业已不再是农村安全用电的行政管理部门,而转变成了农村安全用电管理的直接责任人,直接参与农村安全供电的全过程,并按产权归属与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笔者就如何规避农电安全风险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俞学河 《农村电工》2005,13(6):11-11
我国农村电力资产,历史上由国家资产、集体资产、用户资产组成,其发生的维护管理费用,均按照资产的权属关系,分别由供电企业、乡镇电管站、资产所有人承担。农电体制改革后,大量良莠不齐的农村集体电力资产无偿上划给供电企业,同时,大批性质不同的农电人员在短期内一下子涌进电力系统。供电企业资产要维护,人员要生存,没有资金来源,慌了手脚,乱了阵脚,才把眼光落向农村低压维护费,由此农村低压维护费的地位与作用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的进展,供电企业的资产将由原来的10千伏线路延伸到400伏线路,农村电工全面统管,直接抄表收费到农户。400伏低压电力网面广、点多、线长,加之广大农民安全用电知识少、安全用电意识差,电力事故将会呈上升趋势,所引起的民事纠纷和经济赔偿就会成为供电企业的额外负担。为此,供电企业不仅应切实加强安全用电宣传,强化安全供、用电管理工作,而且也应正确把握电力事故法律责任的划分原则。一旦发生电力事故,对该承担的责任要依法承担,并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不属于供电企业责任的应依法申诉  相似文献   

5.
李绍杰 《农村电工》2004,12(11):19-19
《农村电工》杂志,是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和华中电网公司主办,针对农电企业和广大农村电工出版发行的一本好书。《农村电工》不仅登载有党和国家对农电的方针政策,而且有县级供电企业和基层供电所的管理经验;不仅有“多供少损”和“电价电费”指导性文章,而且有“农电技术”和“电与法”,对于指导县级供电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用电管理,减轻农民电费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依法治企指明了方向。我公司积极订阅《农村电工》,干部职工自觉认真学习《农村电工》,以《农村电工》作指导,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6.
农电安全生产是县供电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农电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县供电企业自身,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农电体制改革后,县供电企业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实质性的转变,对农电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体制改革前,农村电力设备更新改造、维护维修及用电管理由村级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后,随着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的移交,原来的村级组织管理变为了农村供电所直接管理,县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也随着产权延伸到户,加上由于农村供电网络分散,线路及设备维护面广,管理范围成倍扩大,从而加大了县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风险.因此,如何加强农电安全管理,正确处理电力安全与电力发展、电力安全与电力改革、电力安全与企业效益的关系,规避安全责任风险,实现安全生产是当前县供电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线损是电力企业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一一个县级供电企业综合线损的高低反映了这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优劣。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前,低压线损因资产属农村集体所有而由农村用电户承担,电力企业抄表收费到配电台区。现在电力企业因农村电力资产转移而抄表收费到户,低压电网的损耗由电力企业承担,加之取消了村级电工,导致农村窃电户数有增无减,农村低压线损处于上升势态。  相似文献   

8.
《农村电工》2004,(6):1-1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村供电所成为县级供电企业的派出机构,农村电工成为农电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电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农村电工队伍建设是搞好农村供电所规范化建设的关键。农电体制改革以来,国电公司系统按照国务院国发[1999]2号和[2002]5号文件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农电体制改革,在加强  相似文献   

9.
1 观念转变问题 由村电工到农电工,不仅仅是名字的变化,而有更深刻的内涵。必须加强学习教育,促使他们尽快完成由村电工到农电工角色的转换。村电工传统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农电工岗位,必须随体制的改变而改变,能否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是实现新旧体制顺利接轨的关键,也是保证改制后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2 安全管理问题 农村电工统管后,随着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的无偿划拨和自愿上交,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将随电力设施产权的延伸而延伸,安全用电的管理难度也将随之加大。农电管理者必须对此有清醒地认识,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农电事故。首先,必须明确产权分界点,签订产权协议,  相似文献   

10.
陈美华 《农村电工》2002,10(6):11-11
1"三个责任"增加之必然性 1.1安全责任增加.农电体制改革后,县级供电企业已不再是农村安全用电的行政管理部门,而转变成了农村安全用电管理的直接责任人,直接参与农村安全供电的全过程,并按产权归属与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生产关系调整后,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加大了,电力设施的保护范围也扩大了.  相似文献   

11.
背景提示 农电服务公司是县供电企业出资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县供电企业的子公司。由供电公司向农电服务公司支付一定的费用,作为其生存、运作的支撑。农电服务公司与供电企业脱钩,直接与农电工签署劳动合同,并为农电工缴纳各种保险,承担农电工伤害风险责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1)建立农村电网建设和维护资金渠道。一是建立农电发展基金,从农村和农业用电量中降低现行的增值税率,从国家税收中让一块投于农电。二是从农业用电所得的利润中留一块投入农电。三是把农村电网中由农民集资建成的高、低压电网形成的固定资产,全部由省、地供电部门代管,国家允许供电企业提取这部分资产折旧资金摊人成本用作农网维护费用。四是制订政策,允许县(市)农电企业在电价中加价收取农电发展专项资金,由供电部门统一收取,取消现行的一切电价外的加价收费。(2)充分发挥各级供电企业农电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按照对本企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县供电企业原设置的办公室、财供股、农电股、用电股、生技股五大职能股室已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和管理需要,相互扯皮,职责不清的矛盾日趋突出。其原因主要为:一是原农电股(后建立电力管理总站,代表政府行使农村用电管理职能)负责农村用电的电价、电费、管理和低压线路运行、维护、检修及农村安全用电的宣传,用电股代表企业对用电客户进行管理,一般只管到村、单位的关口表。农电体制改革后将原来的电管站全部改为县供电企业直管的供电营业所,并且取消了农村电工的中间管电环节,由供电所职工直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电“两改一同价”的逐步深入,乡(镇)供电营业所将按国务院2号文件要求改革为县供电企业的内部机构.农电的安全责任也由过去承担高压责任转为按产权分界点来承担,因而农电安全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使农电安全适应新形势地发展呢?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威信县的农村电工绝大多数由当地发电站、供电单位自行聘用,全县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农村电工管理体制.农村用电“三乱”现象严重.针对问题,结合威信县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小水电地区加强农村电工管理的建议,仅供参考.1 健全农电管理体制,对农村电工归口管理可由政府行文在县水电局内成立农电管理总站,将全县农村电工归口农电管理总站管理.农村电工的招聘、录用、培训统一由农电管理总站负责.各乡镇也要建立乡级农电管理站,乡站直属总站.建立农村电工管理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放手使用.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     
国家电力公司部门文件 人资培[2001]63号关于开展农村电工岗位知识及技能竞赛的通知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各单位: 为激发农村电工敬业爱岗、学习业务的热情,全面提高农电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巩固农电体制改革以及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成果,深入开展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进一步做好基层服务窗口建设和县供电企业创一流工作,国家电力公司决定在公司系统开展县供电企业农村电工岗位知识及技能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国家电力公司所属(含代管、控股)县电力企业供电所的农村电工。 …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两改一同价”的逐步深入,建设一流县供电企业和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持续推进,农电微机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农电工作的重要手段。为适应新的工作形势的需要,提高广大农电人员及农村电工的技能水平,自本期起,本刊将连续刊出由马传飞等同志撰写的《农电管理系统应用讲座》,以供县农电部门、供电所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的农电工队伍建设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工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村电工,他们已经收编成为供电企业的员工,直接承担着农电安全、营销管理、设备维护、供电服务等工作任务,是农电工作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大部分农电工由原来的村电工聘用而来,有一部分人员存在着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素质不高等问题.同时,由于待遇不高,造成人才流失,又因其工作地点分散,给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如何加强农电工管理,保持农电工队伍稳定,已成为县供电企业的当务之急.如何抓好农电工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19.
过去,造成农村电价高及难管理的主要原因是老百姓用的电不是供电企业直接供给,而是通过村委会转供。实施“两改一同价”后,农村供电设施由供电企业直接管理,供电企业逐步向直管到户过渡。赣榆县城头镇的用电状况经“两改”已得到了改善。“占山王”站不住山头2000年10月12日,是城头镇老百姓交电费的日期,这次交费和往常不一样,不交给本村电工,而是交给供电所派来收费的电工。至此,该镇老百姓用电不再由本村电工独管。该镇农网改造结束后,供电设施产权属供电企业(电表以上部分),百姓用电由供电企业直供。村委会原资产配电变压器上…  相似文献   

20.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村供电所成为县级供电企业的派出机构,担负着向农村供电的任务和为广大农村客户服务的使命,作为农电工作主体的农村电工,成为了农电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电工作的重要力量,是直接参与建设和直接服务于农村的具体实践者。近几年来,各地不断创新农村电工管理模式,推出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注重并加强对农村电工的业务培训和道德教育,使农电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实施,农村电力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不断推进农村电力事业发展的各个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