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喂小苏打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小苏打。可增加奶牛的食欲,并能增加奶牛瘤胃的碱性。有利于粗纤维的消化,可提高产奶量。高产奶牛在泌乳盛期补喂小苏打,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和瘤胃中毒等代谢病。特别是终年喂青贮料和精料偏高的牛,效果更佳。喂法:奶牛产犊后开始补喂,到泌乳期结束为止,补饲量为占精料量的1.5%~2%,即每10千克料中拌入150~200克小苏打,不要单喂。  相似文献   

2.
问:一般奶牛饲料的配比,例如产奶20千克的奶牛喂多少精饲料合适?专家回复:精饲料比例可按每百千克体重计算,也可按料奶比计算。更为科学的方法是根据不同产奶时期(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不同产奶量,并结合奶牛体况来调整精饲料的用量。  相似文献   

3.
诱导不孕奶牛泌乳的方法郁富慧(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八分场,西华466600)奶牛不孕症在国内外奶牛业生产中普遍存在,我国奶牛不孕率占成年母牛的15%~20%,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不孕牛的经济损失,现介绍一种诱导不孕奶牛泌乳的方法。1...  相似文献   

4.
根据奶牛各阶段生长发育的不同特点.可将奶牛的饲养分为7个不同的阶段:即干乳期、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犊牛饲养期、育成牛饲养期。耍想满足奶牛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达到高产目的.各个阶段的饲养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奶牛全价日粮单槽饲喂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生产中采用颈链拴系,通槽饲养,营养物质群体供给,这种饲养方式使奶牛采食自由度大,个体营养摄自变量与需求量不平均,从而导致泌乳盛期高产牛和新转群的胎牛体况不良,生产潜力不能发挥,而经产的干价日粮单槽饲喂取得极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与产奶量有直接关系,要做好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3个阶段的饲养,注意日粮精料和粗料合理搭配饲喂,利用有限的优质饲料饲喂高产奶牛,以提高养殖效益。一、产奶牛一般饲喂技术1.日粮组成力求多样化。根据反刍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奶牛日粮原料应该尽量多样化,以确保能量蛋白降解速度平衡、氨基酸平衡、限制性营养因子均衡供应。一般奶牛的日粮应由4种以上的谷物类、豆类或其副产品组成混合精饲料(内含矿物质、微量元素等添加剂);青、粗饲料应由青绿饲料、青贮饲料、根茎瓜果类和干草等组成。奶牛每天可采食优质干草3~4千克,中等品质干草2.5~3千克。  相似文献   

7.
选择48头奶牛,分为6组,每组8头,分别为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末期,每个泌乳期设高产组和低产组,研究不同泌乳阶段和产奶水平下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泌乳阶段的延长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其中泌乳末期最高为2.95%,显著高于泌乳盛期(P0.05),泌乳中期淋巴细胞凋亡和各阶段差异不显著;在泌乳盛期和泌乳中期,高产奶牛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地高于低产奶牛(P0.01),泌乳末期低产组淋巴细胞凋亡率升高为3.02%,高产组低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率逐渐上升,并且高产奶牛更易于发生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奶牛在每个泌乳期中的泌乳是有规律的。根据不同特点大致可以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四个阶段,饲养管理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人工刺激奶牛泌乳效果的试验观察胡清林刘志华(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方城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奶牛中,常有5%~15%牛只因生殖系统疾患造成不孕,从而长期不能产犊泌乳。为了降低成本,增加产奶量,提高受胎率,要尽力设法促使不孕牛能正常发情配种,或...  相似文献   

10.
奶牛的一个泌乳期为10个月。母牛产后泌乳量上升很快.泌乳盛期约在产后20~70天.高产牛可延续到产后3个月,泌乳盛期以后产奶量逐渐下降。在泌乳高峰期内日粮中增加精料减少粗料给量.以料促奶。饲喂高能量的饲料.粗料以青干草、青贮、多汁类饲料为好.常规饲养法是每产3~5公斤奶给1公斤精料。泌乳3个月后随着产奶量的下降.调整日粮结构.增加青粗饲料比例.降低精料给量.以奶定料。  相似文献   

11.
奶牛的一个生产周期包括泌乳期和干乳期,泌乳期又可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和泌乳中后期,干乳期分为干乳前期和干乳后期。在生产周期的每个阶段,奶牛的生理状况不同,在奶牛的饲养实践中要求我们根据奶牛各阶段的生理特点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生产实际中,由于每阶段奶牛的产奶水平和营养需要有明显差别,因而不能用同一种日粮去饲养不同泌乳阶段的奶牛。目前国内外通常将奶牛泌乳阶段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中国荷斯坦牛泌乳盛,中,后期血清中的T4和T3浓度,结果表明:奶牛泌乳中期和后期血清T4浓度(53.19和64.39nmol/L)分别明显高于盛期(47.64,P〈0.05);T4浓度在泌乳后期和中期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T3浓度在整个泌乳期无明显变化(P〉0.05)。奶牛在三个泌乳时期中的日产奶量与T4浓度所占的比率的灰色关联度(0.951,0.968和  相似文献   

14.
《饲料博览》2004,(2):51-52
1奶牛泌乳盛期的生理特点 泌乳盛期是指从泌乳初期到产奶高峰(8~10周)期间。泌乳盛期是饲养难度最大的阶段,因为此时泌乳处于高峰期,而母牛的采食量并未达到最高峰期,因而造成营养入不敷出,处于负平衡状态,导致母牛体重骤减。母牛在这个时期的特点是:①乳房的水肿已经消失、软化;②机体内的催乳素的分泌量会逐渐的增加;③食欲已完全的恢复正常,乳腺活动  相似文献   

15.
蒋晓新  刘炜  魏星远  邓双义  艾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28-6729,6732
[目的]探讨运用计步器对泌乳高峰期荷斯坦奶牛发情的鉴定效果。[方法]利用人工观察鉴定和计步器监测对处于泌乳盛期荷斯坦奶牛进行发情鉴定。[结果]与人工观察鉴定相比,运用计步器监测泌乳盛期奶牛发情的检出率提高了24.01%,不但减少人工成本,而且提高了准确率。[结论]该研究可为奶牛发情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SMT法对南京市江宁区3个奶牛场980头奶牛3 872个乳区进行隐性乳腺炎调查与检测。结果显示,隐性乳腺炎阳性率与月份有关。7月份与3月、5月隐性乳腺炎阳性率差异均显著;不同牛场之间的阳性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左侧和右侧乳区隐性乳腺炎发生率分别为41.58%和42.70%,经2χ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前、后乳区隐性乳腺炎发生率分别为40.05%和44.23%,差异显著(P<0.05);2~5岁奶牛隐性乳腺炎感染率明显低于5岁以上奶牛(P<0.05);隐性乳腺炎发生率3~8胎牛显著高于1~2胎牛(P<0.05);奶牛在不同泌乳月之间隐性乳腺炎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尤其是处于第5、6泌乳月及第9泌乳月以上的奶牛发生率较高;泌乳前期隐性乳腺炎发生率高于泌乳后期,最低发生率为泌乳盛期。  相似文献   

17.
多汗症是奶牛的一种常见钙代谢疾病,并混杂着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缺乏.产奶量越高的牛多汗症出现的越早,而且汗量也越大,一般多发生在泌乳盛期.现将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牛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蔬菜新品种,不少养奶牛户利用牛蒡根加工生产的下脚料饲喂泌乳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验证饲喂效果,我们进行了牛蒡根下脚料饲喂泌乳牛的对比试验。1材料与方法1 1试验材料牛蒡根下脚料取自党家镇农业科技示范园牛蒡生产基地。据测定 ,每100g鲜牛蒡根中,含水分89 96g,蛋白质4 1g,脂肪0 1g,碳水化合物3 5g,纤维素1 5g,灰分0 7g,钙2mg,碳116g,铁2mg,硫胺素0 3mg,核黄素0 5mg。1 2供试牛选择与分组从高官寨奶牛饲养基地选择胎次、体重、泌乳月…  相似文献   

19.
奶牛不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差异很大,采用阶段饲养能更好地满足各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要,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奶牛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一个泌乳周期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奶期。本文阐述了奶牛各泌乳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太湖地区规模奶牛场粪尿年产生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估算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产污与排污量,采用源强估算法监测与估算奶牛场的泌乳牛和育成牛4个季节的粪尿产生量,同时监测了奶牛饲料氮磷摄入量与奶牛在运动场的粪尿产生量。结果表明:①每头泌乳牛日平均排泄粪便32.03 kg、尿20.93 kg,育成牛日平均排泄粪便13.58 kg、尿7.60 kg;泌乳牛日平均氮、磷产生量分别为274.23 g和95.93 g,育成牛每日氮、磷产生量分别为54.15 g和18.05 g,泌乳牛排泄量明显大于育成牛。②泌乳牛磷摄入量与磷排泄量呈线性相关(P0.05),r=0.935 9;氮排泄量与饲料氮摄入量相关性不显著。③奶牛夏季在运动场上粪尿产生量占粪尿总产生量的30%左右,冬季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