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贵州省都匀市马铃薯生产上常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给马铃薯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该研究对目前常用于马铃薯晚疫病防控的7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7种药剂在推荐剂量下施用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对生产安全,可有效防控马铃薯晚疫病,实现马铃薯的保产增收.其中,1%申嗪霉素悬浮剂100g/667m2、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5g/667m2和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5g/m2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良好,连续3次施用防效可达70%以上,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也可达20%以上,可作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由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侵染马铃薯引起的毁灭性病害,是马铃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马铃薯晚疫病在贵州省马铃薯种植地区均有发生,在多雨、气候冷湿、适于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地区和年份,发生较重,受害马铃薯提前枯死,一般减产20%~40%。为了寻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高效低毒药剂。  相似文献   

3.
正马铃薯晚疫病具有流行广、发病普遍的特点,且直接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为了找到更好的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及方法,我们针对69%WP烯酰·锰锌对马铃薯晚疫病的药效研究以及和几种常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进行药效的对比研究,最终对防治效果最好的药剂进行推广应用。1试验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药剂)  相似文献   

4.
用68.75%氟菌·霜霉威、70%甲基硫菌灵、64%恶霜·锰锌3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防治试验,确定3种药剂在生产中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适宜剂量。结果表明,每667 m2用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0 m L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最佳,该药剂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CARAH预警模型对四川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减量增效技术的指导效果,针对马铃薯晚疫病感病品种兴佳2号和中薯2号,利用CARAH预警模型监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结果表明,中心病株主要在马铃薯晚疫病第3代侵染循环出现,其中秋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较春马铃薯晚疫病重,且流行速度快。据此,在马铃薯晚疫病第2代第1次侵染循环5分值时减量使用防治药剂,减量处理均表现出较高的防治效果。其中,一个常规用量减量33%的处理(即10%氟噻唑吡乙酮OD 225 mL/hm~2施用2次、间隔14 d)经济效益增幅最高。  相似文献   

6.
在马铃著不同生育时期选用不同药剂进行组配,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防治试验。选择6种药剂品种,12种组配方案,筛选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最佳药剂及组配方,以指导大田生产。试验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常发区要防治3次以上,前期使用保护剂,后期用治疗剂,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晚疫病(Phytothora infestans de Bary)是世界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由于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变异性及其能形成稳定遗传的抗药性,开发新型杀菌剂成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措施。近年来,锰锌.氟吗啉50%可湿性粉剂作为新型杀菌剂对卵菌纲真菌的防治效果突出。为验证该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本文在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内随机选择了3个试验点,并于2008年和2009年连续2年进行了该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供试处理中,锰锌.氟吗啉50%可湿性粉剂(3次,1 125ga.i./hm2)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85%),锰锌·氟吗啉50%可湿性粉剂(3次,750ga.i./hm2)和霜脲.锰锌72%可湿性粉剂(3次,1 080ga.i./hm2)的防效相当(平均防效均在80%左右),也表现出对抗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并且,各供试药剂处理均能提高马铃薯产量,锰锌·氟吗啉50%可湿性粉剂(3次,1 125g a.i./hm2)的增产率最高,2008年平均增产率为19.51%,2009年平均增产率为21.08%。这表明,锰锌·氟吗啉50%可湿性粉剂不仅对马铃薯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以保证马铃薯稳产、增产。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新型药剂组合,有效控制和减轻马铃薯晚疫病的为害,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选择5个组合药剂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个不同药剂组合可有效预防和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防效达75.3%~86.3%,且对马铃薯安全无药害,可在今后马铃薯晚疫病预防和防治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晚疫病(Phytothra infestans de Bary)是世界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由于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变异性及其能形成稳定遗传的抗药性,开发新型杀菌剂成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措施.近年来,锰锌·氟吗啉50%可湿性粉剂作为新型杀菌剂对卵菌纲真菌的防治效果突出.为验证该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本文在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内随机选择了3个试验点,并于2008年和2009年连续2年进行了该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供试处理中,锰锌·氟吗啉50%可湿性粉剂(3次,1 125g a.i./hm2)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85%),锰锌·氟吗啉50%可湿性粉剂(3次,750g a.i./hm2)和霜脲·锰锌72%可湿性粉剂(3次,1 080 g a.i./hm2)的防效相当(平均防效均在80%左右),也表现出对抗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并且,各供试药剂处理均能提高马铃薯产量,锰锌·氟吗啉50%可湿性粉剂(3次,1 125g a.i./hm2)的增产率最高,2008年平均增产率为19.51%,2009年平均增产率为21.08%.这表明,锰锌·氟吗啉50%可湿性粉剂不仅对马铃薯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以保证马铃薯稳产、增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特点分析与监测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冲  刘万才 《植物保护》2016,42(5):142-147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上的重要病害,是影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系统总结了2008-2014年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概况及特点,分析了其影响因素。该病害年度间、地区间、品种间发生不平衡,北方产区受气候因素影响大,西南及中原产区常年偏重发生。2012年、2013年马铃薯晚疫病在全国范围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范围广、流行扩展速度快、危害重。在气候、菌源量、品种抗性及防治因素中,气候是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试验表明50%烯酰吗啉等九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初期均有好的防效,药后7d防效均在81.5%以上。在马铃薯晚疫病初期施药,各药剂防效差异明显。第2次用药后7d,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在83%以上,且最后增产效果均在40%以上。而70%甲基硫茵灵可湿性粉剂等其它5种药剂的防病效果只在70%左右,增产幅度也低。各药剂对马铃薯安全,无药害表现。建议向农民首推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其次是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和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新农药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晚疫病是恩施州马铃薯最主要病害,由于马铃薯晚疫病生理小种的变化,现有我州主要种植的米拉、鄂马铃薯3号等品种对该病的抗性已丧失,以前生产上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农药主要是甲霜灵类药剂,由于使用年限较长,防效下降明显。为了筛选出更好的防治农药,2009年我们选择了目前国内对晚疫病防效较好的几种主要农药进行了田间小区药剂防效筛选试验,取得了非常显著试验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咸宁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马铃薯晚疫病是咸宁市马铃薯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为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多年来马铃薯晚疫病在咸宁市大面积发生,特别是在多雨、气候冷湿的年份,发生较重,受害植株提前枯死,损失可达20%~40%,严重的损失可达50%以上。2012年、2014年马铃薯晚疫病在咸宁市大发生。1为害症状马铃薯晚疫病可为害叶、茎及块茎。叶部病斑大多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期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渐扩大,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14.
<正>马铃薯是恩施自治州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2.67万hm2以上,占全省种植规模的50%左右,是湖北省最大的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晚疫病是恩施州常发重发的最主要病害,爆发年份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1]。基于这种现状,恩施州农业局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指导及省业务部门和重庆市植保总站的帮助下,从北京汇思君达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CARAH),  相似文献   

15.
武陵山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廷书 《湖北植保》2012,(4):46-47,49
本文根据武陵山区腹地建始县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经验和多年防治实践,总结了武陵山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提出了现阶段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通过喷施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剂量的杀菌剂来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取得各种药剂各种剂型的防治效果,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筛选出最佳药剂。材料和方法试验对象试验对象:马铃薯晚疫病(Potato Late Blight)马铃薯品种:鄂马铃薯3号。试验地试验地选择选择试验田时,要尽量避免选取前茬为茄科作物的田块,例如辣椒、茄子等,应选取前茬为水稻、玉米、黄豆等作物的田块进行试验。试验田  相似文献   

17.
<正>马铃薯是宣汉县的主要粮经作物,由于主推品种抗病力逐年下降,导致马铃薯晚疫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严重阻碍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筛选防治晚疫病的药剂品种显得尤为重要。2014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排宣汉县植检站用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为费乌瑞它,为宣汉县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鄂西北山区气候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对预测预报马铃薯晚疫病提供参考,我们针对不同马铃薯品种、海拔和播期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种薯抗病性是影响马铃薯晚疫病的重要因素,本地品种和原种对马铃薯晚疫病有明显的抗性,晚熟品种抗性要明显高于早中熟品种。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程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高海拔和晚播期会推迟发病时间,海拔600m以上的高山地区发病期比海拔300m以下地区可推迟约27d,春播马铃薯较冬播马铃薯发病时间平均推迟22.5d。  相似文献   

19.
25%嘧茵酯悬浮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疫病是影响承德市马铃薯生产的最大障碍因素,常年发生较重,2004年应用25%嘧菌酯悬浮剂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10~20g/667m2,间隔7~10d,连续喷施3次,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85%~92%,对马铃薯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20.
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防治番茄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疫病又称疫病,是一种流行性强、破坏性大的病害,是大棚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常造成减产20%~30%,严重时可全部毁灭。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是浙江经纬集团华兴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杀菌剂,为明确该药剂对番茄晚疫病的最佳使用剂量和防治效果,2004年11月在大棚番茄上进行了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1.1供试药剂72%锰锌·霜脲可湿性剂(浙江华兴化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试验中)1.2对照药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西安近代农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售);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安克)(巴斯夫有限公司,市售)。1.3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