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5 毫秒
1.
<正>一、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从文化素质来看,我国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 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与城市相差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96、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农民文化程度差距更大,大学以上、高中学历所占  相似文献   

2.
荥阳市是一个农业县级市,总地域面积960平方公里。全市辖17个乡镇(办事处),306个村,总人口6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3万人。全市农业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劳动力总人数的25%,初中占65%,小学占9.96%,文盲半文盲占0.04%,对全市农民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振兴农村经济、建立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荥阳市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对全市农民进行绿色证书教育的实践,二十多年来,在工作方法和体会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抓好新型农民培训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让农民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是有效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农民致富和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当前,在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3%,初中占49%,小学及以下的占38%(不识字的占7%),科学素质水平只有城市居民的1/6。而且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较高文化的农民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留在农村的农民素质呈逆向发展态势:大批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又因缺乏城市生活常识和就业技能而就业不稳。这些都表明,培养新型农民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农民技术推广培训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而且主要人口在农村。据调查,在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不足7年,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5%、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5%,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具有数量多、文化层次低、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从事着分散的农业生产等特点。近年来,一大批文化知识和素质较高的中青年农民又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在农村直接从事种养业的农民平均年龄增大、女性居多、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吸纳农业科技的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培养新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关键是需要培养新农民。目前,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全国92%文盲半文盲在农村。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初中文化程度占48%,小学文化程度占39%,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中等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直接支撑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农村的文化建设的滞后.使得农民的文化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繁荣农村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使之更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中央“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一点,就是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专业技术素质、专业技术能力.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年限平均只有为7.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这些实际情况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8.
浅谈现代农业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 (一)文化素质较低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全国农村劳动力文盲率为6.7名,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从业人员占79.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仅为14.2%。  相似文献   

9.
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不断培养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民素质现状 目前在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到4.2亿人。据统计,农村劳动力中文化程度比例分布为:文盲或半文盲占7.4%,小学文化占31.1%,初中文化占49.3%,高中文化占11.6%,大中专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另据农业部门统计,我国现有进城农民工1.2亿人,  相似文献   

10.
据28个省、市、自治区对30367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农民文化素质如何,是直接影响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具有初中以上程度的农户占总户数近百分之七十一九八三年调查的30367户农户,按家庭常住人口的最高文化程度分组,高小组有8138户,占全部调查户的比重为26.8%;初中组有14686户,占48.3%;高中组有6152户.占20.3%,大专组有68户,占0.2%;文盲、半文盲(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组有1323户,占4.4%。文化程度高的农户收人水平高在30367户农户中,高中组的农户平均每人纯收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 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寻甸县农民教育培训现状 2006年,根据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安排,寻甸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对全县农民教育培训需求进行抽样调查。据调查统计,被调查农民劳动力的文化结构,初中以下文化(含文盲)占92.6%,高中以上文化仅占7.4%,说明寻甸县农村劳动力中,文化素质偏低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科学文化素质相对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农业良种良法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影响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科学技术培训,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入户,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是进一步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大力发展农村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农村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对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论述了发展农村图书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加快农村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家书屋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涌现。农家书屋满足了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缓解了农民读书看报难的问题,对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致富技能,开阔农民的眼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推进新农村建设起着重大作用。农家书屋作为一种新兴的农村图书馆.如何建设好管理好,这是每个农家书屋管理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高素质的科学文化人才。目前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适应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更新观念,落实教育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学习路子;完善教育体制,加大教育投入,构筑长效机制;加强管理,培养各类科学文化人才,巩固教育成果等多种方法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6.
武胜县是典型的丘陵县,也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劳务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现,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职业技能素质已经成为制约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瓶颈。全县现有农村劳动力中,平均受教育时间仅为7.14年,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63.9%。  相似文献   

17.
普及和提高农村教育 从长远看,建设新农村的困难和症结最重要的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太差、农村教育太落后。现在,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在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当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只有13%,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是29.2%,而文盲和半文盲还有7.5%。这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216-217
农村文化生活是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基础设施得到相应的改善,人民群众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要建设新农村,文化必须先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215-217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的地方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山西农村文化供给的一种重要形式。以送戏曲下乡的视角研究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发现送戏曲下乡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着重在资金、观影率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推动戏曲下乡更好的为农民服务,提供有效的文化供给,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农民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0.
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82-4683,469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但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科技素质不高、经营管理能力差,这一现状与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