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菌根,就是土壤中真菌与根的木栓化幼嫩部分形成的共生联合体.形成菌根的真菌叫做菌根菌.菌根能促进寄主的生长,在有效磷低的土壤中,它能成倍地促进植物的生长.菌根有两种类型:一种叫外生型菌根.真菌的菌丝包在幼根的外面或侵入皮层细胞的间隙中,使根毛不发达,甚至没有而被菌丝所代替.如松、山毛榉、麻栎等;另一种叫内生型菌根.菌丝穿过细胞壁侵入细胞内,并同细胞原生质体混在一起,在表皮细  相似文献   

2.
VA菌根菌对红桂木的接种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A菌根真菌(Vesicular Arbuscular mycorrhiza),为泡囊-丛枝状菌根菌,是一种分布极广的内生菌根真菌.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部,与根部共生,形成菌根.由于菌根的形成具有促进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改善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等作用,因此,近年来人工菌根菌接种作为一种环保而有效的生物技术,逐渐在农林业生产上得到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外生菌根是自然界中土壤真菌与高等植物共生的现象。外生菌根真菌不侵入寄主植物细胞内部,但对木本植物的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和保护作用。松科树种对外生菌根的依赖性极强,大多数松树能同许多种真菌形成外生菌根,甚至同一株树上也会共生有许多不同种的菌根真菌。就同一种松树来说,决定其形成不同共生菌根类型的主要因子是生态型和树木的年龄。另一方面,外生菌根真菌对松科树种的选择性则差异较大。广谱共生真菌能同松科许多树种形成菌根,而专性共生真菌则只能同少数几种松树形成菌根。外生菌根菌种的选择应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筛…  相似文献   

4.
前言在苗圃和人工林地接种菌根真菌能促进辐射松(Pinus sadiata D.Don)的生长,这已经得到反复证明。但这种促进作用和天然菌根真菌的存在及引进这类菌根有关。当一个新苗圃建立时,尤其是如果这个新苗圃远离正在生长的人工林地或老圃地,或一个老圃地经过土壤薰蒸消毒处理后,就更应该想到用有效的菌根真菌进行土壤接种。用担子菌纲的菌根真菌在  相似文献   

5.
外生菌根真菌(ECM)为土壤真菌与陆地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互惠共生体,是森林生态系统关键的组成部分.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外生菌根真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适应干旱、盐碱、重金属污染等逆境条件,外生菌根真菌侵染宿主植物根系可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土壤养分吸收与利用、提高抗逆和抗病能力、改善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林业生产与...  相似文献   

6.
外生菌根菌的培养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1 菌根概念和应用现状菌根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土壤真菌与绿色植物幼嫩的吸收根形成的共生联合体。形成菌根的真菌称为菌根菌。菌根菌生活在植物根的周围,依靠菌根从寄主植物上获取生活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其它促进生长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植物则通过菌根菌在土  相似文献   

7.
对江西三清山黄杉林区耐性孢子与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esii形成的菌根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形成的菌根真菌种类、幼苗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了菌根数量、侵染率、不同种类对幼苗生长以及土壤微环境对菌根群落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的侵染可以有效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尤其是在两种菌种共存的情况下(地上:y=-0.010x2+0.042x+0.047,R2=0.308,P0.001;地下:y=-0.007x2+0.032x+0.048,R2=0.225,P0.001),其中菌种Meliniomyces sp.和Rhizopogon sp.对幼苗生长影响最为明显;菌根的侵染率与幼苗地上部生物量存在正相关性(y=0.054+0.145x,R2=0.404,P0.001);在孢子群落中占优势地位,与宿主特异性共生,同时有效地促进宿主幼苗生长的菌种Rhizopogon sp.,可能是在黄杉林业重建中具有应用前景的菌根真菌;在所测定土壤因子中,K、OM、Cond以及p H值是影响菌根群落的主要因素。该研究结果为利用菌根技术进行林业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接种过菌根真菌的不同土壤对湿地松幼苗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湿地松菌根属外生菌根。短根二叉状分枝,多个短根聚集成簇状或葡萄串状。2.春季播种的松苗出土约50天,菌根菌侵染根部,九月菌根大量形成。3.不同土壤接种菌根的生长有明显差异。酸性红壤有利于菌根的发育,石灰性土壤因pH值较高,不利菌根形成。菌根的形成有利于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9.
磷(P)是林木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养分之一,而土壤中大部分的P难以被植物所直接利用。菌根共生是林木提高P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菌根真菌可以与陆地上大部分植物形成菌根共生关系,促进植物P吸收和生长发育。不同类型的菌根共生对P养分具有偏好性。菌根真菌通过外延菌丝增加P吸收表面积、释放分泌物、调控磷酸盐转运蛋白与相关基因机制协同作用,促进林木对土壤P养分的高效利用。菌根共生体形成及其养分获取受到土壤p H值和养分状况、林龄、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中从不同菌根共生体的养分偏好性、利用机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评述有关林木菌根共生影响P养分利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对于促进菌根共生在林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AM真菌-根系-土壤”耦合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能够与大多数高等植物根系形成有益共生体,调控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文中综述国内外有关"AM真菌-根系-土壤"之间耦合的主要研究成果,揭示AM真菌调控植物生长与土壤修复的微生物机制,并展望AM菌根研究与应用的未来方向,旨在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新的理论视角。"AM真菌-根系"界面上的耦合,主要通过菌丝桥的形成,促进植物水、碳、氮及磷等物质的代谢过程,调控植物激素分泌、抗旱性、耐盐性、抗病性等生理生化过程,从而促进植物生长、调节同种或异种植物之间的竞争以及促进植物群落的演替与恢复;"AM真菌-土壤"界面上的耦合,能够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球囊霉素蛋白分泌以及增加土壤有机养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及活化土壤养分,调控土壤生物生态学过程,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因此,"AM真菌-根系-土壤-植物"之间形成的耦合作用,主要通过菌丝桥形成直接或间接地调控植物的物质代谢、抗性、种间和种内竞争以及土壤理化状况,并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进而调控植物生长及植被恢复与演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外生菌根资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菌根(Mycorrhiza)是自然界土壤中的特定真菌菌丝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特殊联合体,是二者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协同进化的产物,是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相容性共生的普通现象。德国植物病理学家Frank于1885年首次发现了菌根。随后100多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菌根分类学、生理学、生态学及其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菌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菌根真菌从植物体内获取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而植物通过与共生真菌结合,也能更好的从土壤中得到所需的养分及水分等。Hacskaylo(1972)把这种关系描述为“生理上平衡良好…  相似文献   

12.
外生菌根(ECM)是真菌菌丝体包围宿主植物尚未木栓化的营养根形成的共生体。菌根真菌广泛的存在于土壤中,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外生菌根不仅能够扩大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增强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能力,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干旱和抗病性的能力,还承担重要的生态功能。随着菌根研究的深入,外生菌根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林业生产中。该文从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功能以及在现代林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3方面综述了外生菌根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3.
应用从不同林型下分离获得的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菌株中的优良菌种,对油松人工林进行菌剂混合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林接菌,能使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接菌后的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总数比对照有明显的增加,其中真菌增加558.7%。接菌后的油松菌根侵染率为75%,对照为20%;采用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林接菌,能够提高其抗病力,增强抗旱性,促进林木的生长。对连续2年接种菌剂的油松幼林调查表明,施用菌剂的油松与对照相比,其地径、树高均有显著增加,树高增长46.1%,地径增长41.3%。所以说外生菌根真菌作为一项生物接种技术,对提高油松林的抗病力,增强抗旱性,促进林木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促进植物对矿质营养和水分的吸收,可以增强宿主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利用丛枝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共生关系,在以矿区排土场土壤为基质的盆栽试验条件下,向刺槐幼苗接种供试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象牙白多孢囊霉Diversispora eburnea、隐类球囊霉Paraglomus occultum及3种真菌的混合菌剂),验证丛枝菌根真菌对刺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供试丛枝菌根真菌能显著提高刺槐幼苗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其中以接种摩西球囊霉组植株菌根侵染率、株高、地径、生物量和SPAD值最高,说明供试菌剂中摩西球囊霉与刺槐幼苗根系的亲和力最高,接种效应最显著。研究结果为菌根技术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色豆马勃(Pisolithustinctorius)是一种外生菌根真菌,能生存在树苗的根上,是松苗的一种有前途的外生菌根共生物。具有这种真菌的树苗能在恶劣的土壤条件下生长,而且比在良好生长条件下具有其他真菌外生菌根的树苗生长得快。1973年美国把在亚拉巴马、佐治亚和宾夕法尼亚松树下采集的采色豆马勃担孢子接种体和从佐治亚培养的营养接种体人工引入佐治亚、佛罗里达和北卡罗来纳州的三个苗圃的土壤中。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在北卡罗来纳州的苗圃里,由营养接种体形成的采色豆马勃外生菌根使火炬松苗的生长增长了140%,而弗吉尼  相似文献   

16.
菌根是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与林木共生的生态关系,在林业中被广泛研究与应用。该文分别从提高育种率、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林木抗逆性和生态环境修复4个方面总结了菌根真菌在林业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旨在为菌根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菌根是高等植物吸收根与土壤真菌形成的联合共生体,它们从共生体中彼此受益、形成菌根的真菌叫菌根真菌。林木菌根一般分为两大类:外生菌根与内生菌根。因为外生菌根是大部分森林树木的主要菌根类型,且  相似文献   

18.
土壤中的真菌与植物的根共生,可形成菌与根联生的复合吸收器官,叫做菌根,而参与形成菌根的真菌叫菌根菌。植物有了菌根,就能通过无数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扩大根的吸收面积。  相似文献   

19.
林木的菌根     
土壤中某些真菌通过其菌丝体包围林木根表或侵入根组织,与林木形成共生关系。这种共生体称菌根,与林木共生的真菌叫菌根菌。一、菌根的类型1.外生菌根:外生菌根是真菌菌丝在幼根表面形成菌套,包围着根部,由菌套长出菌丝侵入根外皮层的细胞间隙,这种菌根无根毛,由包围根部的真菌菌丝  相似文献   

20.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或AM真菌)是一种在土壤中广泛存在的有益真菌,能与地球上80%左右陆生植物根系共生形成丛枝菌根结构.AM真菌能通过与宿主植物交换碳源,促进宿主植物对N和P等无机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植株生产力和抵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全球气候变化和化肥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