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流胶病是危害柑桔、桃、李等果树植株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发生在树干上。发病初期病部呈灰褐色,并渗出半透明黄褐色的树胶,病部树皮松裂脱落,木质部显露,周围出现隆起的疤痕,病斑表面或表皮下密生黑色小粒点。流胶病属真菌病害,冬季气温较低时常因寒潮以及早霜使枝干冻伤,容易诱发流胶病。7月份气温过高,湿度不足,病害发生缓慢;8~9月份雨水较多时,可再蔓延危害。  相似文献   

2.
一、优势区域条件我县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6.6℃),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493小时),昼夜温差大(8~9月份10~16℃),土壤为沙质土。种植作物以糜黍、谷子、玉米、马铃薯、豆类为主,且糜黍、谷子、玉米、豆类是马铃薯良好的前作。二、引进和繁育脱毒种薯近年来引进适于我县栽培  相似文献   

3.
1~2月份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此时大田作物除备耕工作外,没有更多的农事活动,而西瓜促早栽培的育苗工作即将开始。  相似文献   

4.
<正> 冀北地区年日照时数2600~3000小时,作物生长季节每月的日照时数为200~250小时,作物生长旺期在7~8月份,月太阳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达13.1~16.1千卡。年均气温6℃左右,无霜期80~150天,≥10℃的积温1320℃~3600℃,作物生长期内气温日较差旬平均值为10℃~17℃,较北京地区高2℃~4℃;年均降水量400~600毫米,6~8月份降雨量220~340毫米,年均蒸发量1300~3000毫米。由于光照充足、光质好、辐射量大、昼夜温差大,蔬菜品质好、耐贮存、干物质积累多、营养价值高、上市季节正值北京蔬菜市场的淡季,成为环首都的重要蔬菜基地。  相似文献   

5.
菇棚处理以往所用菇棚,大多为单坡斜面式简易大棚,或半地下简易棚,低温季节难以利用日光增温,故使得栽培生产进入11月份以后,棚温随气温下降,最低棚温达8℃时,不再出菇,只有等到翌年3月份气温再度回升后,才能重新出菇,这样势必延长了出菇期。将菇棚改建为仿冬暖式或日光增温(冬暖式)式后,可充分利用12月中旬至2月下旬两个多月的低温时间进行出菇,延长了出菇时间。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份气温比常年高0.5℃左右,盐山县小麦种植墒情好,播种较早,大部分在10月1~10日播种完毕,比去年早10~15d。加之,大部分农民习惯加大播量,增施底肥,据调查小麦基本苗均在35万左右,预测如果11月份气温接近常年,越冬前小麦总茎数有可能超过80万~90万,小麦倒伏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7.
曹玉佩 《新农村》2013,(3):21-22
1.适季栽培根据巴西蘑菇的生长发育条件,栽培季节一般安排在春末夏初和秋季。春季栽培在3—5月份,秋季栽培在9—11月份。播种后,经40~50天开始出菇,要求气温能达到20~28℃为好。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播种期应灵活掌握。2.培养料的选择、制备及上床(1)培养基选择①玉米秸36%,棉籽壳36%,麦秸11.5%,干鸡粪15%,碳酸钙1%,硫酸铵或尿素0.5%。②稻草70%,干牛粪15%,棉籽壳12.5%,石膏粉1%,过磷酸钙1%,硫酸铵0.5%。③茅草75%,棉籽壳13%,干鸡粪10%,复合肥0.5%,石灰粉1.5%。  相似文献   

8.
<正> 猴头菌是人们喜食的食、药用菌品。北京京都菇业开发中心的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实践,近期在我国首家推出大袋立体栽培猴头菌新技术,该技术省工、省料、产量高、品质好,见效快、效益高,是广大农民朋友发家致富的一个好项目。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您在生产实践中参考、选用。 1 栽培季节。根据猴头菌的生育特性和气候条件,应选择气温在20~28℃(发菌期温度),经一个月后气温下降到20℃以下时进行栽培;秋季8~9月制种,10月份为栽培适期;也可在晚春、早夏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9.
春末夏初花卉栽培管理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5月份气温逐渐升高,我国由南向北降雨逐渐增多,每1次降雨后,气温都有明显的回升,春雨连绵的天气较多,待到小满春雨结束后,天气转入闷热,标志着将很快进入夏天.  相似文献   

10.
翟洪民 《北京农业》2004,(11):20-20
1.栽培季节根据猴头菌的生育特性和气候条件,应选择气温在20~28℃(发菌期温度),经一个月后气温下降到20℃以下时进行栽培;秋季8-9月制种,10月份为栽培适期;也可在晚春、早夏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11.
1、菇棚处理。以往所用菇棚,大多为单坡斜面式简易大棚,或半地下简易棚,低温季节难以利用日光增温,故使得栽培生产进入11月份以后,棚温随气温下降,最低棚温达8℃时,不再出菇,只有等到翌年3月份气温再度回升后,才能重新出菇,这样势必延长了出菇期。将菇棚改建为仿冬暖式或日光增温(冬暖式)式后,可充分利用12月中旬至2月下旬两个多月的低温时间进行出菇。  相似文献   

12.
每年的7-8月份由于夏季气温高,不适宜蔬菜的生长,上市品种少,病虫害发生严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低,为全年蔬菜生产淡季。近年来,很多地区利用冷凉山区或各种设施结构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进行越夏栽培,丰富了花  相似文献   

13.
温室栽培黄瓜,进入4月份以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如果放风不及时或通风不畅的情况下,棚内温度有时可高达40~50%,有时午后可高达50℃以上,对黄瓜生长发育造成为害,轻者植株小叶萎蔫停止生长,重者整个植株叶片萎蔫,对黄瓜产量及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属西南栽培区,降雨量多,日照不足,昼夜温差小,影响西瓜品质(市场上多为陕西、新疆等外地西瓜)。3~4月份气温极不稳定,常出现倒春寒天气,露地西瓜易遭低温寒潮危害。因此,西瓜保护地设施栽培在四川盆地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5.
每年4-5月是各种西、甜瓜销售的黄金季节,不仅产品少、价格贵,而且气温逐渐升高,市场消费量大.根据浙江的气候特点,能在4月份上市的西、甜瓜通称为特早熟栽培.而西、甜瓜特早熟栽培成败的技术关键是能否在全年气温最低的1月份育成有4~5片真叶的健壮大苗,2月初大地回春时及时移栽.  相似文献   

16.
香菇生产通常安排在晚秋或早春,气温在10~25℃之间,昼夜温差在10%以上的季节。适宜在山势高峻,夏季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树木繁茂,林产资源丰富的地方生长。在5月~9月份出菇,此时市场香菇短缺,价格较高。栽培0.07km2香菇,产值2.5万元以上,纯收入1.8万元以上。该项技术在得到推广应用,取得  相似文献   

17.
番茄冬春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春大棚番茄1~5月份上市,正值番茄供应淡季,价格高。加上生长期间气温低,病虫繁殖、传播少。适宜植株生长结果,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根据几年来试验总结,亩产量可达7.5~10吨,是露地栽培的2~3倍。现就番茄冬春大棚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三、沼液叶面施肥1.施肥指标(1)沼液:取正常产气1个月以上的沼气池,澄清、纱布过滤。(2)频率:7~10天1次。(3)时间:作物生长季节,晴天下午最好。(4)浓度:根据沼液浓度、施用作物及季节、气温而定,总体原则是:幼苗、嫩叶期1份沼液加1~2份清水;夏季高温,1份沼液加1份清水;气温较低,又是老叶(苗)时,可不加清水。(5)用量:每亩  相似文献   

19.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东经116°02'~117°59',北纬35°38'~36°33'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雨雪,无霜期202天,年平均日照2582.8小时,年平均气温12.9℃,7月份平均气温达26.4℃,1月份为-2.6℃,降雨量年均700mm以下,最大年份1513mm,最小年份262mm,春夏秋冬分别占年降水量的13.4%、65.2%、17.8%和3.6%.就小麦发育所要求的光照、温度、降水等自然条件而言,温度适中,日照充足,适于小麦生长发育.但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冬春季雨雪少,对小麦生长发育不利.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水稻的生产潜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水稻是我省主要秋粮作物之一,全省128个县(市)中有116个种植水稻。主要产地分属豫南稻区(包括信阳、南阳、驻马店地区)及北中部稻区(主要在郑州及黄河两岸)。常年稻田面积700—800万亩。全省年平均气温13—15℃。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6——28℃,4月份均温大于12℃,7—8月份均温大于22℃,有利于水稻播种及安全齐穗,无霜期200—230天,年均降水600—900mm,南部可达1000mm以上,其中7—8月降水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