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卵形异绒螨(Allothrombium ovatum)是棉蚜(Aphis gossypii)的一种外寄生性天敌.本文报道了该种天敌的生活史;卵、前幼螨、幼螨、若蛹、若螨、成蛹和成螨的发育历期和各种虫态的生活习性和生境;幼螨的寄主和寄主选择性;成、若螨的猎物和成螨的产卵量;棉田卵形异绒螨的来源、扩散及种群动态;棉蚜有翅成蚜携螨的最大负载量和向不同棉田的日迁移量;棉蚜-卵形异绒螨的生态位及其空间格局;卵形异绒螨对棉蚜的寄生作用及控蚜阈值;该种天敌种群密度与棉田海拔、水位、连作时间及栽培方式的关系;杀虫剂种子处理、喷雾和涂茎对棉蚜和卵形异绒螨的选择毒性.提出了卵形异绒螨的应用前景及其保护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近期各地对棉蚜越冬寄主及棉田蚜虫基数调查,结合天气预报及生态因素等综合分析,山西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预计棉花苗期蚜虫今年在临猗、永济、盐湖、芮城等主产棉县中等发生。危害盛期在5月中下旬,接近常年。发生面积50万亩。防治建议:(1)5月下旬可从麦田、苜蓿地人工采集七星瓢虫在棉田释放,可有效控制苗蚜,推迟田间施药时间。(2)在天敌少棉蚜危害严重的情况下,对达防治指标(即三叶期  相似文献   

3.
2 0 0 1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转 Bt基因棉和转双价基因 ( Bt+ Cp TI)棉对棉苗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室内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对两种棉蚜天敌的生物学影响。结果表明 ,转基因抗虫棉对棉蚜种群数量的影响不明显 ,未达显著水平。单作转基因棉田棉蚜发生期比麦套棉田提前 5天左右 ,发生数量是麦套棉田的 1 .6倍 ,表明麦棉套作可有效的控制苗蚜的为害。室内研究表明 ,异色瓢虫对用 Bt棉处理的的棉蚜的捕食量比对照增加 2 2 .0 % ,棉蚜茧蜂对用 Bt棉处理的棉蚜的寄生率降低 2 3.5 %。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定点定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南疆小海子垦区枣棉间作田和红枣单作田枣瘿蚊与截形叶螨两种害虫田间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小海子垦区枣瘿蚊和截形叶螨在枣棉间作田发生数量均高于红枣单作田,田间发生动态消长规律基本一致。该研究为南疆枣园害虫田间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转双价基因棉对棉田主要寄生性天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对棉田主要寄生性天敌棉蚜茧蜂、棉铃虫寄生蜂侧沟茧蜂和齿唇姬蜂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从转双价基因棉田、Bt棉田和常规棉田采集的棉蚜僵蚜的羽化率三者间均无明显差异 ,转双价基因棉田和Bt棉田棉蚜茧蜂的蜂重差异达显著水平 ,与常规棉田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常规棉田的棉蚜茧蜂寄生取食转双价基因棉、Bt棉和常规棉的棉蚜后的蜂羽化率、出蜂时间及蜂重均没有明显差异 ,在寄生数量上除Bt棉与常规棉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外 ,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明显 ;转双价基因棉田的棉蚜茧蜂对取食转双价基因棉的棉蚜的寄生率有所下降 ,但棉蚜茧蜂的羽化率却明显提高 ,说明转双价基因棉对棉蚜茧蜂的寄生力影响不大。转双价基因棉和Bt棉均严重影响侧沟茧蜂和齿唇姬蜂的寄生率、羽化率、茧重和蜂重 ,但转双价基因棉的影响比Bt棉小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近期各地对棉蚜越冬寄主及棉田蚜虫基数调查,结合天气预报及生态因素等综合分析,山西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于5月7日下发了《山西省棉花苗期蚜虫发生趋势预报》(农作物病虫预报2013年第7期)文件,预计棉花苗期蚜虫今年在全省主产棉县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危害盛期在5月中下旬,接近常年。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7月14日,湖南省植保植检站根据全省各地上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实况,结合栽培、气象和历年资料等综合因素考虑,预计:全省中稻中后期和晚稻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其中纹枯病大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偏重发生;二化螟、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晚稻上零星发生。玉米螟、玉米蚜虫中等发生;棉叶螨、棉蚜、第四代棉铃虫等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据自治区植保站分析预测,预计2010年新疆农作物主要病虫鼠害与2009年基本持平,病害略重于常年。棉花病虫害整体偏重发生,粮食作物病虫害中度发生。其中小麦雪腐雪霉病、条锈病和棉铃虫、棉蚜、棉叶螨局部将偏重发生,以棉叶螨  相似文献   

9.
<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根据当前田间病虫发生情况、棉花长势,结合7~8月份气象条件综合分析,预计中后期棉花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棉蚜、棉叶螨、烟粉虱在局部棉区偏重发生。中后期棉花病虫害发生面积1606.5万亩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1414.5万亩次,病害面积192万亩次。棉铃虫中等发生,预计三代发生面积276万亩次,主要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直播春棉田害虫与其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共存机制,采用直接观察法,系统研究了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的时间动态变化,及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播春棉的不同生育期,棉田害虫和天敌的优势种不同。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发生高峰期多集中在6—7月,而棉蚜高峰期在5月下旬,棉叶蝉高峰期在9月下旬。不同种群的时间生态位不同,害虫中棉盲蝽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棉铃虫,棉叶蝉和棉叶螨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天敌中蜘蛛类天敌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小花蝽,黑襟毛瓢虫的生态位宽度最小。而黑襟毛瓢虫和瓢虫类天敌与棉蚜、棉叶螨生态位重叠度较大。因此,皖西南棉区直播春棉田可利用瓢虫类天敌抑制棉蚜和棉叶螨的危害,保护并利用好蜘蛛类天敌,需重点防治棉盲蝽和棉铃虫。  相似文献   

11.
十一星瓢虫对棉蚜的控制作用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星瓢虫是新疆棉区棉蚜的重要天敌,为更好地的保护利用使其在棉蚜综合防治中发挥作用,运用田间系统调查结合生态学方法对其控害作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棉田中十一星瓢虫与棉蚜的变化关系密切,随着棉蚜数量的增加不断增加。是控制蚜虫及多种害虫的发生的重要因素。幼虫及成虫对棉蚜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反应,1~4龄幼虫和成虫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7.42、46.73、96.15、151.52和144.93头,表明十一星瓢虫对棉蚜捕食潜力很大。在恒温24~28℃内。十一星瓢虫的种群趋势指数和内禀增长力较高,种群加倍时间较短。因此,十一星瓢虫是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的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12.
不同棉花品种在棉蚜胁迫下防御相关基因应答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不同棉花品种防御相关基因对棉蚜为害的应答反应开展本研究.在田间自然状态下收集了中棉所41、中棉所44、中棉所49和中棉所79等4个棉花品种受苗蚜为害后的叶片,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编码多酚氧化酶(PPO)、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和热激蛋白(HSP70)等3种防御相关蛋白基因mRNA的变化情况,结果证明不同品种的防御基因对蚜虫胁迫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差异.以上试验结果暗示不同棉花品种应对苗蚜为害可能存在不同的防御途径,可为抗棉蚜棉花材料的选择和抗棉蚜机制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16年是棉叶螨在新疆麦盖提垦区近年来发生为害最轻的一年,为研究本区棉叶螨发生机制,提高对棉叶螨预警及防控能力,本文分析了2016年本区棉叶螨发生情况,认为虫源基数低,秋耕冬灌面积扩大,棉花生育期水资源丰富,轮灌次数多,结铃期降雨日多,雨量充沛等是2016年棉叶螨轻发的主要因素。强化监测预警、优化田间生态环境及强化综合植保技术措施等有利于棉叶螨的防控。  相似文献   

14.
滴灌棉花"三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棉花生态条件发生改变,棉田主要害虫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因此,滴灌棉田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蚜虫是园林植物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由于大量分泌蜜露,因此也叫蜜虫。蚜虫每年发生代数很多,有的蚜虫一年十几代甚至三十多代,多以卵在植物枝条上越冬。蚜虫具有世代交替现象,即春、夏两季为孤雌生殖,秋末冬初为两性生殖。蚜虫种类繁多,绝大多数是农林害虫。园林中常见的蚜虫主要有蚜科的桃蚜、桃粉蚜、棉蚜、瘿棉  相似文献   

16.
2001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转Bt基因棉和转双价基因(Bt+CpTI)棉对棉苗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室内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对两种棉蚜天敌的生物学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对棉蚜种群数量的影响不明显,未达显著水平.单作转基因棉田棉蚜发生期比麦套棉田提前5天左右,发生数量是麦套棉田的1.6倍,表明麦棉套作可有效的控制苗蚜的为害.室内研究表明,异色瓢虫对用Bt棉处理的的棉蚜的捕食量比对照增加22.0%,棉蚜茧蜂对用Bt棉处理的棉蚜的寄主率降低23.5%.  相似文献   

17.
Bt棉对棉叶螨发生的影响及与次生代谢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明确Bt棉对棉叶螨发生的影响及其与棉株次生代谢物质的关系,以4个Bt棉品种为材料,以不携带Bt基因的常规棉为对照,在大田和温室中调查了棉叶螨的发生趋势,室内观察了棉叶螨的发育历期,测定了不同品种棉花叶片的棉酚和单宁含量,以及取食不同棉花品种的棉叶螨羧酸酯酶的比活力。结果表明,棉叶螨在4个Bt棉品种上的发生显著重于非Bt棉中棉所12,取食4个Bt棉品种的棉叶螨发育历期均明显短于取食中棉所12的棉叶螨的发育历期。4个抗虫棉品种间棉酚和单宁含量虽有差异,但均显著低于中棉所12,而取食中棉所12的棉叶螨的羧酸酯酶比活力也显著低于4个Bt棉品种。Bt棉本身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改变可能影响了棉叶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南疆滴灌棉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滴灌技术在新疆棉区得到广泛应用,滴灌在节约水资源,提高棉花产量的同时,也改变了棉田生态环境,滴灌棉田病虫的发生也有了新的特点。南疆滴灌棉田主要病害有枯、黄萎病,棉花虫害主要有棉铃虫、棉叶螨、棉蚜等,棉花病虫害的发生使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棉花蚜虫危害主要生育时期测试不同严重度的蚜虫危害单叶光谱,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时期、不同严重度棉蚜危害单叶光谱反射率特征,确定了其敏感波段,并建立了相应的估测模型。结果表明:棉花蚜虫单叶光谱特征明显,不同时期蚜虫单叶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区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特征,近红外波段则表现出相同的趋势。434~727 nm可作为棉叶蚜虫的敏感波段,648 nm可作为棉叶蚜虫的最佳波段。基于敏感波段建立的棉蚜叶片遥感估测模型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其中波段组合1 589-648/1 589+648建立的估算模型估算精度最高,均方根误差最小,RMSE为1.198,可作为棉叶蚜虫严重度的最佳识别模型。该研究为遥感监测棉花蚜虫光谱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北京地区发生的5种主要蚜虫桃蚜、棉蚜、萝卜蚜、豆蚜、修尾蚜,对黄瓜花叶病毒亚组Ⅰ、Ⅱ的两个分离物YQ和ZL进行了室内蚜虫传毒效率比较研究.同时,在田间露地栽培条件下,混合投放了5种蚜虫,研究了它们对亚组Ⅰ、Ⅱ病毒传播效率的差别.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蚜虫对亚组Ⅰ、Ⅱ病毒YQ和ZL的室内传毒效率有不同的偏向,而多种蚜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