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棚栽培平菇具有管理方便、生产周期短、产量高而稳定等优点,一般自当年10月中下旬播种,至来年3月下旬结束,可采菇6~7批,1斤料能产1斤菇。同时,大棚栽培秋平菇也是充分利用大棚,增加经济收益的好办法。但大棚栽培秋平菇技术性较强,如果管理不当,产量很低,甚至失收。我们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2.
平菇大棚覆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菇房准备、原料科学配方、菌柱培养、菌柱栽培、棚内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平菇大棚覆土栽培的技术措施。平菇大棚覆土栽培能灵活地解决水分调控问题,能保持棚内的最佳湿度,有效地提高了平菇的生产质量和产量。此项栽培技术适合在广大农村规模种植,也便于在农村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平菇和鸡腿菇属于不同温型的食用菌,两者既有食用菌栽培上的共性,又存在栽培季节上的差异,笔者根据两者对气候、温度等的不同要求及栽培特点,合理安排栽培时间,在不额外增加生产设备及投资的前提下,在单栋大棚内实现了二者的周年栽培,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生产效益。一、栽培模式1.第1种周年栽培模式。即在当年秋冬季栽培平菇,翌年春季栽培鸡腿菇。一般平菇在8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正>在冬季大棚生产中,由于存在着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低及空间设施利用率低等原因,影响了冬暖式大棚菜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食用菌冬季生长则需增温保湿,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为此,近年来,通过在冬暖式大棚内进行了黄瓜与平茹立体高效栽培和番茄套作平菇,增加了经济效益。这种栽培方式已成为大棚黄瓜、番茄与平菇立体高效栽培的有效途径一、黄瓜与平茹立体间作模式1、模式。冬暖式大棚面积667平方  相似文献   

5.
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通常都在30℃以上,给平菇栽培和管理带来了困难。为了广大菇农在夏季搞好平菇生产,现将高温季节平菇的栽培和管理要点介绍如下。1栽培要点1.1栽培场地要选择阴暗潮湿的地方在确保通风的情况下,防空洞比地面设施好,室内比露天栽培好。搭建大棚要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发挥农业设施的增产增收效果,笔者依据大棚内的小气候特点和绿色植物与菌类的互补效应,尝试在大棚葡萄行间套种平菇的立体栽培模式,实现了葡萄和平菇的双丰收,显著提高了单位设施面积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以下介绍该生产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新疆大面积推广种植平菇,普遍采用两种配方。两种配方各有优、缺点,但是在产量、营养价值等方面差距不大。本实验旨在简要叙述这两种配方,以及大棚平菇的高产栽培方法,目的是能提高种植大棚平菇的利润。  相似文献   

8.
大棚栽培平菇简单易行,抗旱抗灾,已经成为朝阳地区农民首选的致富项目。虽然棚栽培平菇技术趋于成熟,但在栽培中,也不可避免出现异常,发菌后的菌丝体浓密洁白却不出菇就是一种异常现象,在头潮菇和二潮菇中均有发生,轻者减收,重者造成栽培失败。作为平菇生产基地,我地区引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平菇栽培,是食用菌保护地生产最为广泛的一种。其主要栽培方式为阳畦、小拱棚、大棚,常与高秆蔬菜或搭架蔬菜间作,或作袋料栽培放置于大棚间的空隙或蔬菜畦行间,技术较为简单,近几年在南乐县近德固乡西吉七、杏园等村进行示范种植,效益显著。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一)温度平菇多属低温菌类,其菌丝体生长阶段适温范围较广,一般在5~35℃之间。最适宜温度为24~28℃,高于30℃  相似文献   

10.
张焕想 《河南农业》2009,(12):54-54
目前,在冬季大棚生产中,由于存在着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及立体空间得不到合理利用等原因,影响了冬暖式大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平菇冬季生产则需要增温保湿,单纯种植成本高。为此,我们根据南乐县绿色植物与菌类异养生长的规律及特点,总结出了黄陬与平菇立体栽培模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日光温室多元立体复合间作套种,可以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在平菇生产中,采用覆土栽培,长出的菇体肥大、柄短、盖厚、色泽鲜亮,口感、风味俱佳,产量一般可提高30%~50%。1大棚建造平菇栽培大棚应背风向阳、东西方向,棚宽5米、长30米、高2.5米。每3米留一个40×40厘米的通气孔,南北墙对应各留一个,棚顶要架牢,覆盖内黑塑料薄膜。2品种选择平菇一年四季均能栽培,低温型品种最适宜温度在13~17℃之间,如冻菌、P2~2等,中温型品种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0~24℃,如凤尾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佳木斯地区大棚袋栽平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但近几年病虫害问题日趋突出 ,已成为平菇高产、稳产的限制因素。 2 0 0 2 2 0 0 4年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对佳木斯郊区模范村、黑龙江省佳南实验农场蔬菜大棚和莲江口农科所食用菌大棚做了调查分析 ,并提出平菇病虫害防治对策 ,原则上是以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 ,尽量采用农业措施、生态措施防治 ,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以避免对平菇的药害和造成污染。1 预防措施1.1 净化栽培环境a .选择适合的场所。栽培平菇应选择在通风良好且有散射光、水源方便、周围环境干净的场所…  相似文献   

13.
大棚西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平菇栽培的废弃棉籽壳中,添加发酵腐熟的植物秸秆、砻糠灰等材料,用于大棚西瓜有机生态型简易无土栽培,不但能有效解决因重茬带来的连作障碍,保持大棚西瓜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而且生产成本低、操作简便、节水节肥、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碧辉 《北京农业》2011,(18):27-28
利用葡萄栽培的避雨大棚发展平菇立体栽培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佳木斯市历来就有采摘野生木耳、蘑菇的习俗。生产食用菌气候适宜,所用主要原料林副产品和农作物秸杆充足。近些年来栽培平菇、香菇、滑子蘑、木耳等食用菌蔚然成风,尤其是发展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栽培食用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发展迅猛。佳木斯市食用菌生产已覆盖6个县(市)、4个城区,形成了近郊以生产平菇、香菇、杏鲍菇、白灵菇、金针菇等珍稀食用菌,销售鲜品为主,县(市)及林区以生产黑木耳、滑子菇、猴头、香菇、元蘑等食用菌,销售干品、盐渍品为主的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16.
如何综合利用大棚,提高其经济效益,是当前许多菜农很关心并期待解决的问题.平菇、春黄瓜、秋辣椒栽培模式是在合理安排茬口的基础上,将食用菌引入蔬菜大棚,提高综合效益所做的有益尝试.该栽培模式中的平菇、春黄瓜和秋辣椒都获得了较好收益.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平菇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方华  曹小龙  王亮  唐玉琴 《吉林农业》2011,(4):92+94-92,94
文章以平菇栽培工艺流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控制平菇生产中栽培料配方、栽培料pH值、出菇开袋时间、出菇环境等几因素,优化吉林地区平菇高产栽培工艺流程,拟为吉林地区平菇标准化栽培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棚西葫芦栽培关键要掌握增施肥料、防病治虫、架线引蔓、点花疏果、膨瓜追肥、适时采收和棚内保温等七项技术措施;平菇大棚栽培从选址建棚、购菌繁菌,到装培养料接种进棚以及棚内管理等都要予以注意,667m2的中棚或大棚一般净收入为4~5万元。  相似文献   

19.
平菇种植生产周期短,产出投入比例高,近年来以濮阳市为代表的豫东北地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平菇栽培发展十分迅速。根据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从栽培季节、栽培场所、高产配方、菌种选择等方面总结了豫东北地区平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期提高平菇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0.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青海湖北岸,祁连山脚下,海拔高度在2800米以上,寒冷期长,温凉期短,具有山地气候特征。近年来平菇生产各地普遍发展,但由于平菇栽培成本低、生产原料广、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平菇成为各地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但因我地区农民在食用菌实际生产过程操作中,栽培技术尚未成熟,产出的平菇品质低劣,产量相对过低,因此平菇生产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对平菇栽培进行技术性探索试验,探索出一套适应高寒冷凉地区平菇栽培最佳生产方法,为今后高寒冷凉地区平菇栽培生产提供参考依据,使之这一技术在平菇栽培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