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8 毫秒
1.
烟草粉螟危害对储存烟叶经济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数量的烟草粉螟繁殖1代和2代(1a)幼虫危害所造成的烟叶重量和叶面积损失以及烟叶的被害率和各级烟叶的伤残率,核算了1-5对烟草粉螟繁殖2代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1,2,3对烟草粉螟繁殖1代幼虫取食的烟叶重量分别为0.53,1.07,2.93g;损失的烟叶面积分别为37.32,75.59,206.34cm^2.1,2,3,4,5对烟草粉螟繁殖2代幼虫取食的烟叶重量分别为1.37,3.57,6.30,13.42,24.20g;损失的烟叶面积分别为88.39,230.32,406.45,865.81,1561.29cm^2;幼虫取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0.010,0.026,0.047,0.100,0.180元;因伤残降级降价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0.316,1.051,1.932,2.896,4.392元;1a中共损失金额分别为0.326,1.077,1.978,2.996,4.572元。并将试成虫对数与繁殖2代幼虫取食烟叶重量、损失烟叶面积及经济损失进行理论曲线拟合,经F检验,方程代表性均好。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7,(16):47-48
粉斑螟是我省烟草仓储的最重要害虫,其幼虫取食为害烟叶后不仅直接造成存储烟叶重量损失,同时还造成受害烟叶破碎和穿孔,虫粪、虫尸污染也会导致烟叶品质严重下降,从而导致仓储期间的烟草重大损失。本文简要叙述了我省粉斑螟在烟叶烤制后的发生危害规律,根据其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描述了一些常用的绿色防控措施,例如性诱剂、灯光、食物诱剂、天敌防控等措施,并就这些措施的防控效果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3.
1996 ~1999 年,对郑州卷烟厂储备库( 包括露天货位) 烟叶害虫的种类及发生危害的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烟叶贮藏期的主要害虫有烟草甲、烟草粉螟、大谷盗和黑皮蠹,其中以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危害最重。并提出了防治这些害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贮存烟叶化学成分对烟草甲产卵、取食选择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8个级别的烤烟烟叶及2个级别的白肋烟叶,研究了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F.)对贮存烟叶的产卵及取食选择性与烟叶所含化学物质的关系。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烟叶可溶性总糖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越高,越能吸引烟草甲产卵;可溶性总糖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越高,纤维素含量越低,越能吸引烟草甲取食。  相似文献   

5.
烟草粉斑螟幼虫在烟垛上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郑州卷烟厂仓库调查了烟草粉斑螟幼虫在烟垛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同一烟库,不同货位,不同层次的虫量没有明显差异,同一货位,越冬幼虫在烟包表面的数量比内部多;不同烟库,不同货位,同一层次同种烟叶上的幼早数量没有显著差异,同一货位,不同龄期的烟草粉斑螟幼虫在烟包不同部位分布数量有明显差异,低龄幼虫与老熟越冬幼虫多分布的在烟包表面与包内表层,而中,高龄幼虫多分布烟包内部。  相似文献   

6.
美洲斑潜蝇幼虫取食行为及龄期划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美洲斑潜蝇幼虫取食行为和龄期划分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幼虫头咽骨长度是其分龄的依据;2)不同温度下,幼虫取食道长度有显著差异,但取食道面积没有显著差异;3)取食不同寄主的幼虫,其取食道长度和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4)3龄幼虫是幼虫为害的主要虫龄,其取食面积占幼虫总取食面积的82%以上;5)用取食道长度来估计龄期具有更实用的意义。文章不研究了几种寄主作物取食道长度与龄期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甘蔗条螟半纯人工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8个因素4个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综合评价了干酪素(A)、蔗糖(B)、面包酵母(C)、麦胚(D)、抗坏血酸(E)、蔗茎粉与蔗叶粉比例(F)、含水量(G)、琼脂(H)等因素对甘蔗条螟雌蛹重、存活率、雌幼虫和蛹历期等3个指标的影响,筛选出一个简易、经济、实用,能大量饲养甘蔗条螟的半纯人工饲料配方,其组合为A_1B2_C_2D_2E_2F_3G_4H_3,配制1000ml饲料、用干酪素40g、蔗糖10g、面包酵母50g、麦胚20g,抗坏血酸5g,蔗茎粉和蔗叶粉各38g、琼脂18g和水1000ml,用该配方饲养甘蔗条螟的存活率为83%±0.04.  相似文献   

8.
烟草粉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室内饲养试验观察及仓库内调查,研究了云南玉溪地区烟草粉螟年生活史,温湿度对其卵的孵化及幼虫在长发育的影响;成虫的羽化,交配,寿命与产卵量等生物学特性。该研究的结果将为烟草粉螟的综合防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摸清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头饲养,扫描显微镜定期观察的方法,研究斜纹夜蛾取食烟草、白菜、黄瓜、西红柿、南瓜后的头壳宽度、体长、发育历期以及蛹重变化。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幼虫的头壳宽度、体长、幼虫发育历期、蛹历期均有显著差异,其中一、二、三、六龄幼虫头壳宽度差异显著,体长的分布则在2~5龄有显著差异,同时取食南瓜、黄瓜、西红柿的幼虫发育历期较长,而取食白菜、烟草幼虫发育历期较短。  相似文献   

10.
工业分级后的烟叶原料需在非密闭仓库暂存1~5个月,以满足烟叶配方配比需求。为该时段仓库中烟草粉螟的防治提供参考,在3个烟叶备料区及6个非密闭仓库内分别实施人工清扫、电击型灭蚊灯杀虫、化学药剂喷杀、物理+化学组合方式杀虫,以诱捕板捕杀的烟草粉螟数量考察各方式对烟草粉螟的防效。结果表明:实施人工清扫的仓库内,诱捕板第1周的虫口数为10.33头/板,第2周为29.00头/板,低于未作人工清扫的对照组,但未达到防治标准(诱捕板1周内平均诱捕虫数不超过10头/板);采用电击型灭蚊灯防虫,1周内有效诱捕粉螟成虫数量未超过16头/盏,但在10头/盏以上,也未达到防治标准;采用化学药剂防虫,2周内诱捕的烟草粉螟数量为每周每板10头以下,符合防治标准;采用物理+化学组合方法防虫,5周内诱捕的烟草粉螟数量均在每周每板10头以下,符合防治标准,且见效快、防治时间长,还能降低化学试剂施用频次,满足烟叶存储安全保管要求,可作为非密闭仓库内烟草粉螟防治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种粘虫各龄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行为,为粘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叶碟改进法分别测试3种粘虫(东方粘虫、劳氏粘虫和淡脉粘虫)在4种寄主植物(玉米、水稻、甘蔗和稗草)上的取食选择性,分别于接虫后6和24 h记录幼虫对各植物的选择数量.[结果]3种粘虫各龄幼虫在接虫后6和24 h时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率均有变化.在24 h时,东方粘虫各龄幼虫对玉米的选择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寄主植物(P<0.05,下同),其中1龄和2龄幼虫对玉米的选择率分别高达82%和89%;劳氏粘虫1~6龄幼虫偏好取食玉米,其中1龄、2龄和3龄幼虫对玉米的选择率均超过50%,分别为78%、70%和55%,显著高于对其他3种寄主植物的选择率;淡脉粘虫1~6龄幼虫均偏好取食水稻,其中2~4龄幼虫对玉米和水稻的选择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3种粘虫各龄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存在差异,3种粘虫对玉米和水稻的取食选择性强,对甘蔗和稗草的取食选择性较弱;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低龄幼虫喜食玉米,淡脉粘虫低龄幼虫嗜食水稻和玉米,高龄幼虫的取食选择性不如低龄幼虫明显.  相似文献   

12.
烟青虫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1997年在云南省红河烟区弥勒县的烤烟大田设置尼龙纱网养虫室,自然条件下连续饲养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Guene),系统观察各虫态历期、幼虫龄期、取食量及体色变化,幼虫化蛹龄期及成虫羽化、产卵等.结果表明,烟青虫1年发生4~5代,各代均有5龄和6龄幼虫化蛹,5龄幼虫化蛹占60%以上;1龄幼虫历期比2龄历期长,3龄以后龄期增长,末龄(5龄或6龄)幼虫龄期最长;5龄化蛹的幼虫平均历期比6龄化蛹的短;无论5龄或6龄化蛹,3龄以后食量剧增,5~6龄的取食量为1~4龄取食量的1倍以上;幼虫体色多变,1龄幼虫均为红褐色,2~6龄体色变化无规律可循,第2代以后体色有随世代增加而加深的趋向;成虫产卵量与补充营养关系密切,补充营养充足时,每雌可产卵600~900粒,一般情况产400~500粒,未交配雌虫也会产卵,但卵不能孵化.根据观察结果提出了防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杜仲灰夜蛾(Polia sp.)系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害虫。该虫在湖北省一年可发生2-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幼虫共分五龄,五龄前为害杜仲嫩叶,五龄至入土化蛹前啃食杜仲经环剥后再生的新皮。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根据该虫的生活习性,可对其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胶环阻隔,在杜仲环剥处的上下方各涂刷一圈粘胶剂,可阻碍或粘死该幼虫。2、铲除越冬蛹,对树干1.3米以内进行林地垦复。3、铲除蜜源植物,切断成虫的营养来源。4、用糖、醋、酒诱杀或灯光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14.
桑叶成熟度对洞庭原蚕生命力及F_1卵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不同成熟度桑叶对洞庭原蚕生命力及其F_1卵质的影响,从4龄起至5龄见熟分别用适熟叶、嫩叶和老叶对洞庭原蚕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叶质对洞庭原蚕幼虫的生长发育情况、虫蛹生命力和F_1卵质等都有较大的影响.4~5龄期小蚕发生率、蚕期发病率和蔟中死蚕率老叶区分别是对照适熟叶区的1.85倍、2.08倍和1.81倍;4龄结茧率和4龄健蛹率老叶区分别较对照适熟叶区偏低2.91百分点和6.33百分点;老叶对F_1卵质的影响较小,单蛾产卵量和良卵数与对照适熟叶区差异不显著,但不受精卵率和死卵率高于对照,分别是适熟叶区的1.40倍和1.84倍.嫩叶对洞庭原蚕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但对产卵量和卵质的影响较大,单蛾产卵量和良卵数显著低于对照,不受精卵率和死卵率分别是对照适熟叶区的2.83倍和2.46倍.洞庭原蚕以适龄适熟桑叶饲养成绩最好.  相似文献   

15.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经印楝素处理后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Fabricius)]5龄幼虫的取食行为.结果表明:斜纹夜蛾5龄幼虫24h内发生的取食活动和取食间间隔的次数减少,平均每次取食活动和取食间间隔持续的时间延长;在每次取食活动中,用于取食的时间明显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在每次取食活动中,取食内间隔的次数增加了,并且取食内间隔的时间也延长了.所有上述有关取食行为的指标,处理虫与对照虫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感染白粉菌玫瑰对甜菜夜蛾幼虫取食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感染白粉病的玫瑰叶片饲养甜菜夜蛾3龄幼虫,测量取食量,观察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无选择试验中,甜菜夜蛾从3龄幼虫至化蛹,对健康叶片的取食量达1125.6mm^2/虫,而对感病叶片的取食量只有764.0mm^2/虫;在有选择试验中,甜菜夜蛾总偏好取食健康叶片,从3龄幼虫至化蛹对健康叶片的取食量达979.7mm^2/虫,而对感病叶片的取食量只有165.7mm^2/虫。感病玫瑰叶片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进入预蛹期时间延长,死亡率高,化蛹率低,蛹质量明显降低;表明甜菜夜蛾取食感染白粉菌的玫瑰叶片后生长发育和取食量均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白缘苇野螟是一种为害芦苇顶叶的害虫。湖北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以第三代老熟的幼虫在芦苇茎秆内结薄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幼虫共分七龄,四龄前食量小,四龄后食量剧增,每龄可在苞内食尽一片心叶。该虫的发生和为害程度与气候、苇田环境、收割质量、汛期水位、天敌等因子有密切的关系,据此,最佳防治方法是冬前砍割干净,翌年3月前将芦苇处理完毕或药剂封堆,以防羽化的成虫返回苇田。  相似文献   

18.
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重要害虫,由于其难以在室内大规模饲养使得诸多研究受到限制。试验在已有可以完成世代的人工饲料的基础上分别配置了5种不同氮含量和糖含量的人工饲料,观察稻纵卷叶螟初孵、3龄和5龄幼虫对不同氮、糖含量的人工饲料取食选择性。结果表明,初孵幼虫较喜欢取食糖含量较高的人工饲料;氮含量饲料总体对初孵幼虫选择性的影响不显著,但接虫2 h后,饲料氮含量显著影响幼虫的选择性,其中0.92%氮含量饲料上的落虫数占总数的36%,接虫48 h后,氮含量为1.16%的饲料上落虫数明显高于其他饲料。糖含量对3龄幼虫落虫数取食选择有显著影响;对于不同氮含量的人工饲料,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选择性显著受饲料含氮量的影响(P<0.001),倾向于1.53%氮含量饲料。5龄幼虫对糖含量较高(27.22%)的人工饲料有稍强的趋向性,而不同含氮量对其选择性无明显影响。总体而言,糖含量对稻纵卷叶螟的取食选择有重要影响,氮含量仅对3龄幼虫的取食选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拒食剂是通过改变农作物对害虫的适口性来调控其取食行为的一大类化学物质。使用拒食剂对害虫取食行为进行生态调控,可有效地克服化学防治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害虫随着取食经历会对拒食剂表现出很强的味觉适应能力,尤其是味觉习惯化限制了这类物质的大田应用。论文旨在明确两种酰胺类拒食剂胡椒碱和山椒醇作用于多食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的感觉器官类型,以及两种拒食剂取食经历对棉铃虫后期取食行为的影响,为此类拒食剂在农田大规模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在两项选择式条件下,测试棉铃虫幼虫对胡椒碱和山椒醇的嗅觉趋向性反应,并在非选择性条件下测定棉铃虫幼虫在首次接触山椒醇和胡椒碱处理过的烟草叶碟后的取食持续时间,然后以4龄幼虫的拒食中浓度为基础,研究棉铃虫幼虫前期对含有胡椒碱、山椒醇或二者混合物的饲料的取食经历对后期取食选择反应的影响。【结果】选择性趋性反应测试结果表明,胡椒碱和山椒醇释放到环境中的气味对棉铃虫并没有显著的嗅觉驱避作用。棉铃虫幼虫首次接触处理烟草叶碟后的取食持续时间为30 s左右,比对照叶碟上的取食持续时间(100 s以上)显著缩短,该反应时间和模式昆虫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幼虫典型的味觉摄入后反应的时间相吻合。胡椒碱和山椒醇对4龄棉铃虫幼虫的拒食中浓度分别为0.2259和0.4003 mg/叶碟(1.5 cm ID)。取食经历效应测试发现,有过胡椒碱和山椒醇取食经历的试虫仍然受到相应经历物质的极显著拒食作用,说明两种物质以4龄幼虫拒食中浓度混入人工饲料,从3龄幼虫开始进行取食经历诱导,发育至5龄幼虫期时并没有对所经历的物质产生明显的习惯化现象。有山椒醇经历的试虫极显著受胡椒碱的拒食作用,但有胡椒碱取食经历的试虫则会对山椒醇产生味觉习惯化反应,说明二者存在不对称的交叉习惯化现象。无论是组内处理叶碟和对照叶碟被食量差异的角度分析,还是相同测试环境下不同经历组别拒食反应率的角度进行分析,均未发现胡椒碱和山椒醇组成的二元混合物对味觉习惯化的明显延缓作用。【结论】胡椒碱和山椒醇通过味觉摄入后效应对棉铃虫幼虫起到拒食作用,均不易使棉铃虫幼虫产生习惯化,且混用也不会显著延缓习惯化的过程。这两种酰胺类拒食剂有望在农田应用中兼治更多的靶标害虫。  相似文献   

20.
引种印楝国产种子的印楝素含量及杀虫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海南省种植的印楝树(Azodirochta indica A.Juss)上收获的种子中印楝素(Azadirachtin)含量为0.48%,甲醇提取物获得率为16.395,其中含印楝素2.95,国产印楝种子提取物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ccalis)和小菜蛾(Ptutella xylostella)幼虫均有强烈的抑制生长发育作用活性,提取物馏分F3-5(含印楝素0.883%)500ppm饲喂亚洲玉米螟4-5龄幼虫造成100%畸形死亡和变成“永久性幼虫”,113ppm时也有显著效果,2%处理小菜蛾四龄幼虫也使之100%畸形死亡,试验还发现不含印楝素的其它馏分对上两种害虫也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