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在牲畜日粮里添加脂肪可增加15~20%的增重,每公斤增重可降低饲料消耗10~15%。脂肪对活重的增重和饲料报酬有积极的影响,脂肪具有高的能量价值,1克脂肪含有45千卡能量,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能量价值多两倍。在许多器官和组织里脂肪酸猛烈地氧化,同时用脂肪饲喂牲畜呈现出固氮作用。其原因是减少了氨基酸的氧化和在许多器官和组织里大量地用来合成蛋白质。其中包括牲畜的肌肉组织。  相似文献   

2.
4 脂肪和必需脂肪酸 鱼类饲料脂肪是能量重要来源,鱼类对饲料脂肪的利用能力极高,利用率高达90% 以上(Hastings,1978)。因此,鱼类饲料应提供适量脂肪,以减少蛋白质用于供能,从而减少鱼类饲料蛋白质的用量,这对于快速生长阶段的鱼苗和幼鱼的效果更为明显。据试验,美洲红点鲑在饲料蛋白质为 18.3% 时,添加 7% 的玉米油,其增重可达到饲料蛋白质为27% 的未加玉米油的对照组水平(Phillips等)。斑点叉尾(鱼回)饲料中添加 8% 玉米油,每克玉米油可节省0.37克饲料蛋白质(Dupree)。  相似文献   

3.
鳖的营养与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鳖饲料的蛋白质营养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是影响鳖生长的主要因素。据试验,鳖的蛋白质饲料蛋白质含量以50% 为界,含量越低于50% 甲鱼的增重率越差,越高于50% 饲料效率也是越来越差。因过量的蛋白质部分可在体内蓄积致使血液酸度提高,严重的会引起酸中毒,同时还会继发肾脏机能障碍。故鳖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一个恰当的范围内,并非越高越好。日本川崎义一(1986)研究表明,稚鳖饲料蛋白质含量以50% 为最佳,成鳖以45% 为宜。  相似文献   

4.
美国北卡罗里纳州立大学伍德和伯瑞沃博士指出:火鸡得到的能量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它们周围的空气中,二是从它们所摄取的饲料中。在低温的条件下,火鸡增重较快,但饲料转化率不够理想;而在高温条件下,饲料转化率得到改善,但增重较慢。只增加饲料里的能量水平,并不会收到理想的饲养效果。他们曾研究了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的作用(表)。在试验的前半期,在饲料中添加脂肪以增加其能量,结果,试验组火鸡的体重比对照组的轻。而在后半期,增加饲料里的蛋白质,结果试验组的体重比对照组的重。之后再在增加的蛋白质饲料里添加脂肪,结果试验组的体重又比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70%以上的营养物质主要是发挥其作为能源物质的功能而被猪所利用,养猪饲料成本中能量部分所占比例因此而大于50%(Noblet,2003)。可被猪体代谢利用的能量主要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形式存在于饲料中;而饲料能量则主要以脂肪、蛋白质和糖原的形式贮存在猪体内(P.McDonald等,1988;杨凤,2001;Van Milgen等,2003)。在  相似文献   

6.
血浆蛋白粉——幼龄动物优质蛋白饲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浆蛋白粉 (SprayDriedAnimalPlasma)是一种新型蛋白质饲料 ,蛋白质含量丰富 ,且蛋白质中免疫球蛋白含量较高 ,其营养成分见表 1。表 1 血浆蛋白粉的营养成分含量含量蛋白质 ( % ) 78碳水化合物 ( % ) 3 .15脂肪 ( % ) 2 .0灰分 ( % ) 8.5纤维 ( % ) 0 .4钙 ( % ) 0 .12水分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在鱼类饲料生产中,油脂的添加问题,特别受到重视。添加油脂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节约蛋白质,提高饵料能量,降低饲料成本,促进鱼体生长。一克脂肪的总能量(燃烧能)相当于9.40千卡,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高二倍以上。鱼类一般肉食性倾向较强,需要高蛋白饲料,脂肪作为  相似文献   

8.
丁的营养素需要量及饲料最适能量蛋白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设计L9(34)配制9种试验饲料,对丁鱼岁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总糖、矿物质需要量及最适能量蛋白比作饲养试验,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及饲料系数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能量蛋白比及矿物质。较优水平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9.24%~42.50%,脂肪为6.28%左右,总糖为27.11%左右,矿物质为2.37%~2.39%。丁鱼岁饲料的最适能量蛋白比(E/P值)在35.69kJ/g蛋白~36.94kJ/g蛋白之间。  相似文献   

9.
水产饲料中脂肪除了提供水产动物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之外,还是其利用的主要能量物质。添加脂肪可提高饲料的能量含量,从而提高蛋白质的效率,节约宝贵的动植物蛋白,减少饲料对水体环境的污染。周贵潭等(1999)用饲料梯度法试验,进行回归分析测得:乌龟最适宜的蛋白质需求量在35.75%~40.38%;乌龟配合饲料4因素正交试验结果显示:能量蛋白比例大小对养殖效果影响最小。在此基础上,本试验采用单因素梯度法,进行脂肪添加量饲养试验,以求得脂肪最适含量,从而确定其最佳能量蛋白比。1材料与方法1.1试验龟苗及分组试验乌龟苗由本公司繁育。经一段时间适…  相似文献   

10.
奥尼罗非鱼仔稚鱼饲料中适宜脂肪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奥尼罗非鱼仔稚饲料中最适脂肪水平,采用脂肪水平分别为3%、5%、7%、9%、11%和13%的6种饲料投喂奥尼罗非鱼仔稚鱼28d。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脂肪含量从3%上升到11%,增重率先升高,在11%到达最高值,随后又逐渐下降,11%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特定生长率、成活率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相似,饲料脂肪水平不影响鱼的肥满度。饲料脂肪添加水平和增重率的二次回归分析表明,饲料脂肪含量在10.98%时,罗非鱼仔稚鱼有最大的增重效果。(2)鱼体水分、蛋白质和灰分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体脂肪随饲料脂肪含量的升高而升高(P0.05)。(3)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随饲料脂肪含量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脂肪酶活性则随饲料脂肪含量升高而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11.
饲料配方、饲料形态、抗营养因子、水、温度、噪声、光照都影响采食和饲料转化率。饲料蛋白质和能量水平表1列出了肉仔鸡采食不同水平的蛋白质和能量饲料后的表现。采食量随着能量的增加而减少。低蛋白质饲料增重慢,高蛋白质饲料增重快。低蛋白质饲料增重慢的原因是食入相同的饲料,其中蛋白质含量低的缘故。食入高蛋白质低能量的饲料生长慢的原因是有部分蛋白质补充体内能量的不足而消耗掉了。所以,肉仔鸡食入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生长速度最快。矿物质的补充在饲料中添加食盐将增进食欲和提高效益。表2列出了在肉仔鸡玉米-豆饼日粮中添加…  相似文献   

12.
脂肪和L-肉碱对大口黑鲈饲料中蛋白质的节约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旨在探讨脂肪和L-肉碱对大口黑鲈饲料中蛋白质的节约作用.采用3 × 2(蛋白质脂肪比×L-肉碱)完全随机设计,配制了不同蛋白质脂肪比(39.9%/7.4%、30.3%/13.9%和21.5%/19.5%)和L-肉碱水平(0和1 g/kg饲料)的6种等能饲料.选取平均初重为(3.27±0.21)g的大口黑鲈幼鱼27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随机饲喂1种饲料,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从7.4%升高到19.5%(蛋白质水平从39.9%下降到21.5%),鲈鱼的增重率从685%显著降低到176%(P<0.05),饲料效率从1.15增加到2.33(P<0.05),且投喂蛋白质脂肪比为21.5%/19.5%饲料的鲈鱼的肥满度显著低于投喂蛋白质脂肪比为39.9%/7.4%和30.3%/13.9%饲料的鲈鱼(P<0.05).投喂蛋白质脂肪比为21.5%/19.5%饲料的鲈鱼体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投喂蛋白质脂肪比为39.9%/7.4%的饲料(P<0.05),且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从7.4%升高到19.5%(蛋白质水平从39.9%下降到21.5%).全鱼脂肪含量从5.6%显著升高到11.5%(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从15.6%显著下降到10.4%(P<0.05).鱼体肝脏和肌肉中脂肪含量以及肝体指数在投喂蛋白质脂肪比为21.5%/19.5%饲料时达到最高值.此外,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从7.4%升高到19.5%(蛋白质水平从39.9%下降到21.5%),淋巴细胞百分比由38.30%升高到48.41%(P<0.05),粒细胞百分比由51.75%下降到42.14%(P<0.05).由此得出,以节约蛋白质为目的的过量添加脂肪会导致鱼体生长速度降低,甚至引起脂肪肝的发生和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此外,饲料中添加1 g/kg的L-肉碱并不能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但蛋白质脂肪比和L-肉碱对淋巴细胞百分比和粒细胞百分比存在互作作用,并在饲喂添加1 g/kg L-肉碱的蛋白质脂肪比为21.5%/19.5%的饲料时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饲料对拉氏幼鱼生长、体成分和免疫力的影响,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质源,以豆油为脂肪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3%、28%、33%、38%,脂肪水平分别为5%、8%、11%的12种半精制饲料,饲喂初始均重为(27.60±0.13)g的拉氏幼鱼。每种饲料投喂3个网箱(重复),每个网箱放养30尾试验鱼,进行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拉氏幼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系数(FCR)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脂肪水平对拉氏幼鱼的PER和FCR有显著影响(P0.05),但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各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3%和28%蛋白质组的W GR和SGR显著高于33%和38%蛋白质组(P0.05),8%脂肪组的FCR显著低于11%脂肪组(P0.05),与5%脂肪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全鱼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都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蛋白质水平为28%时达到最高值,而全鱼水分含量不受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升高,全鱼粗脂肪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但8%和11%脂肪组差异不显著(P0.05)。嗜水气单胞菌攻毒48 h后,低、中蛋白质组(23%和28%蛋白质组)的存活率高于高蛋白质组(33%和38%蛋白质组),低脂肪组(5%脂肪组)的存活率高于其他2个脂肪组(8%和11%组)。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得出,拉氏幼鱼饲料的适宜蛋能比为23.67~26.03 mg/k J,蛋白质水平为23%~28%,脂肪水平为5%~8%。  相似文献   

14.
<正>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不增不减,只是在不同形式间转换,转换效率也不尽相同,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或沉积到动物产品中[1]。动物通过氧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获得能量,而饲料是三大营养物质的载体。动物摄入的饲料总能扣除粪能、尿能损失后,剩下的为代谢能。代谢能在动物体内以物质(蛋白质、脂肪)形式沉积和以产热(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产品损耗)形式损失[2]。乌蒙山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汇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大刺鳅(Mastacembelus aculeatus)幼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水平(Protein content)、蛋氨酸(Methionine content)和脂肪(Fat content)含量水平,优化大刺鳅幼鱼饲料配方,采用正交表L_9(3~4)设计,以蛋白质、蛋氨酸及脂肪为因素,设置3个水平,探讨不同水平组合对大刺鳅幼鱼生长性能及形态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配合饲料营养成分对大刺鳅幼鱼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形态学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蛋白质含量50%、蛋氨酸含量1.7%、脂肪含量4%时,大刺鳅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分别为177.38%、1.65%、2.65%,除与蛋白质含量50%、蛋氨酸含量2.0%、脂肪含量8%处理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蛋白质含量50%、蛋氨酸含量2.0%、脂肪含量8%时,饵料系数最低,达0.92。以增重率及饵料系数为考察指标,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直观分析、层次分析和方差分析显示,各因素对正交试验的指标值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蛋白质水平蛋氨酸脂肪,大刺鳅幼鱼配方饲料蛋白质、蛋氨酸及脂肪最佳配比为50%、1.7%、8%。  相似文献   

16.
在饲料中添加尿素育肥寒×滩F1肉羊,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试验组羊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30.19%。单位增重节约精饲料22.58%,降低饲料成本21.37%。平均每只羊增加净收入56.10%,经济效益显著。饲喂尿素的羊只精神状态良好,采食、饮水、排粪、排尿等生理现象正常,说明合理饲喂尿素对羊只的健康没有不良影响。试验证明,在肉羊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尿素等非蛋白氮(NPN)替代部分天然蛋白质,以缓解蛋白质饲料短缺的问题是完全可行的,在生产实践中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3×3因子设计,通过探讨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胭脂鱼生长性能及体组成的影响,确定胭脂鱼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的适宜水平。试验设计3个蛋白质水平(35%、40%和45%)和3个脂肪水平(6%、8%和10%),共配制9种试验饲料,饲喂平均体重为(16.40±0.02)g的胭脂鱼幼鱼8周。每种试验饲料随机饲喂3个水泥池,每个水泥池放养胭脂鱼幼鱼30尾。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胭脂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但二者对上述指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5%蛋白质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40%和45%蛋白质组(P0.05),而饲料系数的变化趋势则相反。6%脂肪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8%和10%脂肪组(P0.05),6%和8%脂肪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10%脂肪组(P0.05),而蛋白质效率则与饲料系数的变化趋势相反。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从35%提高到40%时,全鱼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显著上升(P0.05);饲料脂肪水平越高,全鱼粗脂肪含量越高,全鱼水分含量则相反。饲料中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全鱼缬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必需氨基酸以及总氨基酸含量(P0.05),饲料中脂肪水平仅显著影响全鱼精氨酸含量(P0.05)。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胭脂鱼全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较小,仅观察到全鱼饱和脂肪酸中的C14∶0和C18∶0含量有一定的变化。由结果可知,胭脂鱼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分别为40%和6%~8%。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史氏鲟饲料脂肪最适含量的结果。试验饲料是以酪蛋白、鱼粉、糊精和纤维素等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等氮(蛋白质含量41%)和等能量的(11.2MJ/kg饲料)半精制饲料,以等量混合的海水鱼油、豆油作为添加的脂肪源,设0、2、4、6、8和10%6种添加浓度。试验周期为25d。试验结果显示,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以脂肪含量7.6%~9.6%的4、5组饲料最佳,比脂肪含量分别为1.6%和3.6%的1、2组饲料差异显著,但与脂肪含量分别为5.6%和11.6%的3、6组饲料差异不显著。如果考虑到饲料成本,把史氏鲟饲料脂肪的最适合量设定在8%左右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能比对翘嘴鲌幼鱼生长性能、肠道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3个蛋白质水平(45%、40%、35%)和3个脂肪水平(5%、8%、11%),配成9种不同蛋能比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均重为(10.14±0.40)g的翘嘴鲌幼鱼810尾,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蛋能比为30.94(蛋白质/脂肪=45%/5%,D1)、29.73(蛋白质/脂肪=40%/5%,D2)、28.11(蛋白质/脂肪=35%/5%,D3)、29.03(蛋白质/脂肪=45%/8%,D4)、27.79(蛋白质/脂肪=40%/8%,D5)、26.32(蛋白质/脂肪=35%/8%,D6)、26.90(蛋白质/脂肪=45%/11%,D7)、25.71(蛋白质/脂肪=40%/11%,D8)、23.50 g/M J(蛋白质/脂肪=35%/11%,D9)的试验饲料8周。结果表明:饲料蛋能比对翘嘴鲌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肠脂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D5组,但D5组的特定生长率与D4、D6、D7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蛋能比显著影响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P<0.05),二者均随饲料蛋能比增加而先升后降。其中,肠道蛋白酶活性以D4组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胰脏蛋白酶活性以D7组最高,但与D4、D5、D6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随饲料蛋能比的改变产生显著变化(P<0.05),但未表现出规律性。各组肠道和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翘嘴鲌幼鱼饲料适宜蛋能比在26.90~29.03 g/MJ范围内,由二次曲线回归方程得出饲料蛋能比为27.15 g/MJ时的特定生长率最大;考虑到翘嘴鲌幼鱼生长效果和节约蛋白质情况,饲料适宜蛋能比下的蛋白质、脂肪水平应分别为40%、8%。  相似文献   

20.
用RNA/DNA比率评定鳖的生长及配合饲料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蛋白质含量相同但配方不同的5种配合饲料,分别投喂100~200g的幼鳖和中鳖,在环境条件和投饲率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为期60d的生长试验,并测定增重率、肌肉中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含量。结果表明,增重率分别为101.93%、93.61%、74.81%、79.89%和88.72%时,相应的RNA/DNA比率分别为1.32、0.89、0.78、0.88和0.92,与增重率成正相关。由此可见,RNA/DNA比率可代替增重率评定鳖的生长情况;在环境条件和投饲率相同的条件下,RNA/DNA比率可作为评定鳖用配合饲料营养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