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用地整理作为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土地整治规划目前成为国土方面的热点,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相对下降的趋势不断加强,适当合理地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特别是农用地整理项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以抚州市崇仁县农用地整理为例,从潜力大小、现实两方面入手,构建了多因素组成的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方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农用地整理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可对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和具体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实例论证方法研究了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开发整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在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内涵的基础上,从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构建土地整理的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土地整理工程的指标可转化为自然等别,通过因素量化对比,可得出地块在整理前后的等别变化,且分等数据是计算土地整理效益的重要依据.证明利用农用地自然等别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质量评价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探索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方法,实现占补耕地等别可比.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法.结论:运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可以实现对同一区域宜耕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等别的推定,农用地分等成果能够保障土地开发整理中补充耕地等别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侯小胜  刘淑英 《北京农业》2012,(30):107-108
农用地分等成果现已广泛应用于土地整理中,分析农用地分等成果在项目实施前、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及项目实施后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所起的作用,充分说明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开展的土地整理活动属于狭义的土地整理: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根本目的农用地整理.土地整理中的地价评估应分为立项评估和整理后评估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农用地整理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其特点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并以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居住环境及生态环境。按整理的土地类型划分,农用地整理包括耕地整理、园地整理、林地整理、牧草地整理和养殖水面整理等,也包括大片农用地整理区内零星的农户、零星城镇和工矿用地、小型水利设施、田间路以及零星的废弃地。  相似文献   

7.
土地开发整理目的、任务和内容 (一)土地开发整理目的。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土地资源的适宜性,增加农用地面积,重点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人居条件,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二)土地开发整理任务。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农  相似文献   

8.
农用地整理是当前土地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农用地整理,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科学评价一定区域内农用地整理的潜力,合理安排土地整理项目,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耕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吉林省农用地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测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农用地整理综合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并对吉林省农用整理项目实施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探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评价研究方法。运用实例论证方法、调查统计与综合分析法、模型法,在将分析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评价的适用性基础上,通过农用地分等中的自然质量等指数和标准粮产量的关系,计算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理论生产能力,构建土地整理的评价体系。研究结果:土地整理工程的指标可以转化为自然等和理论生产能力评价的指标,根据整理前后的理论生产能力变化整理前后土地质量变化。运用此方法不仅可以合理科学评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还可以拓展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协调农用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建设,该文首先介绍了农用地整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产生的主要效益,随后分别阐述了农用地整理过程中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其他工程对农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分析了农用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整理规划和施工技术不尽合理,缺乏整理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规范指导。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包括制定合理的农用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规范,加强其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科学合理的整理规划,强化土地整理综合考核。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全面综述国内外关于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效应及对策的研究文献,结果表明:耕地细碎化对农业的种植结构、粮食产出、生产技术效率、劳动力、土地利用格局及土地市场等方面产生影响,但整体上看,其负面效应突出。为应对耕地细碎化问题,不同地区从农村市场化、土地综合整治及法律制度保障3 个主要层面制定相应对策。在坚持农田生态稳定和民众广泛参与的前提下,耕地细碎化问题的解决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全面综述国内外关于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效应及对策的研究文献,结果表明:耕地细碎化对农业的种植结构、粮食产出、生产技术效率、劳动力、土地利用格局及土地市场等方面产生影响,但整体上看,其负面效应突出.为应对耕地细碎化问题,不同地区从农村市场化、土地综合整治及法律制度保障3个主要层面制定相应对策.在坚持农田生态稳定和民众广泛参与的前提下,耕地细碎化问题的解决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湖南省所面临的日益尖锐的人口与土地、农业与非农建设用地的矛盾现实出发,探讨了开展土地整理的重要意义;对湖南省农用土地与村庄 整理潜力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推进湖南土地整理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当前农地资源利用与配置不尽合理,尤其是农地流转与利益补偿机制缺乏的现状出发,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地制度也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着重探讨了新形势下应如何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促进土地使用权商品化和农地资源的有效流转与合理配置,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国当前加强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环境下,应用Visual Studio.NET 2003开发平台和MapXtreme 2004集成开发环境,结合沈阳市东陵区农业土地资源详细数据资料以及土地管理部门的需求,设计了基于Web GIS的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区域性土地资源信息的科学高效管理,方便快捷地获取土地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信息,为相关部门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对实现数字化农业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口市农用地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从时空上对海口市农用地各用地类型的演变进行分析,为海口市农用地景观格局分析和农用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采用海口市1991、2001、2010年3期Landsat TM/ETM+和ALOS遥感影像数据,利用ENVI 4.4和ArcGIS软件对3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类,通过土地利用变化率得到海口市农用地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规律,并在ArcGIS中通过空间叠加分析获得海口市农用地转移矩阵和空间转化特征。【结果】1991~2010年海口市耕地、园地、林地、坑塘水面和牧草地的土地面积变化率分别为:-0.551%、0.480%、-0.701%、0.195%、-0.005%。从时间上看,1991~2010年海口市农用地面积减少较快,其中林地减少速度最快,其次是耕地,减少最慢的为牧草地,园地和坑塘水面面积均不同程度增加;从空间上看,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建成区的外围地区,耕地和园地互相转化的区域分布均匀,其中中西部林地主要转化为园地,在东海岸和东寨港附近部分耕地和红树林转化为坑塘水面。【建议】应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切实保护耕地,加强林地保护、扩大植树造林面积,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用地信息化管理,以降低人地矛盾,促进海口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滁州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与热点问题,驱动力研究则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在分析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对影响滁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验证.研究表明,影响滁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是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生产技术、人口尤其是农业人口及经济利益.同时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模型,并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长江经济带农用地结构、提升农用地利用效率,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估了长江经济带2013—2017年农用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结果表明,5年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农用地利用碳排放效率整体偏低,区域农用地利用平均效率不足0.7。通过对比2017年不考虑碳排放影响下的农用地利用效率结果得出,碳排放会对农用地利用效率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Tobit回归分析发现,对区域农用地利用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年均气温、耕地面积以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因此,探讨碳排放影响下的农用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优化农业土地结构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方斌  夏显力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1):227-231
准确评估农用地基准地价是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在理论分析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对农用地基准地价影响的基础上,引入修正的引力模型和区域基准地价影响力模型,对农用地基准地价进行修正,弥补了当前仅从农村内部来评估农用地基准地价所带来的弊端.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的相互作用与农用地基准地价分布成正相关,修正后的农用地基准地价与用传统方法计算的农用地基准地价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