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木霉又名绿霉、绿色木霉,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木霉属。危害香菇的主要有绿色木霉和康氏木霉。河北平泉县栽培香菇已有二十余年历史,随着生产发展,木霉的危害也日益严重。现将木霉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相应的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形态特征1.1绿色木霉在PDA培养基上,菌丝透明,壁光滑,有隔,多分枝。最初为白色致密的基质菌丝,而后出现棉絮状气生菌丝,并形成密实产孢丛束区,常排成同心轮纹。菌落黄绿  相似文献   

2.
1竞争性杂菌——木霉危害与防治木霉又称绿霉,是黑木耳栽培中的第一大病原菌,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木霉属。常见种类有绿色木霉和康氏木霉。1.1危害症状:培养基感染木霉后,菌落初为白色絮状,后为暗绿色,孢子迅速萌发繁殖将接种面或袋面覆盖,使黑木耳菌丝失去培养基而停止生长;出耳期划口部位被木霉侵染,木霉菌丝向袋内生长蔓延,并产生毒素,抑制黑木耳菌丝及子实体生长,  相似文献   

3.
绿色木霉对黄瓜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考察了从平菇栽培料上分离到的污染木霉(Trichoderma spp.)对黄瓜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porum)和黄瓜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拮抗作用,并从中筛选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TH4对这两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显微镜观察证明TH4可以侵入到病原菌的菌丝内,使病原菌的细胞壁变薄、消解,最终导致菌丝断裂。通过对扣培养法与圆盘滤膜法证明了TH4的挥发及非挥发代谢产物都会对病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精准鉴定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中病虫害的重要前提。利用病原菌形态特征和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对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四种木霉病害进行鉴定,结果证明它们分别为: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哈茨木霉T.harzianum、子座木霉T.stromaticum和钩状木霉T.hamatum,为今后精准鉴定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中的病害提供方法,同时也为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中这四种木霉病害的鉴定提供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5.
常见杂菌主要症状:木霉又称绿霉,是食用菌栽培中极为常见、致病力强、为害最大的一种杂菌,几乎所有的食用菌在不同生产阶段都会受到侵染。食用菌受木霉侵染后,先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并向四周扩展呈浅绿色,最后转为深绿色的粉状物。菌丝受害后呈褐色,死亡,子实体受害后先在柄部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到菌盖呈褐色凹陷,菌盖表面出现绿色霉层,最后整个菇体腐烂。  相似文献   

6.
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污染菌种中分离的病原性真菌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0种常见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并与生石灰进行复配,以期筛选出适合六妹羊肚菌菌种生产与人工栽培的复配杀菌剂。结果表明:羊肚菌菌种2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分别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与卵孢单端孢(Trichothecium ovalisporum);在10种杀菌剂中,百菌清的抑菌效果最好,0.25 g·L-1百菌清对绿色木霉与卵孢单端孢的抑制率分别为85.71%和64.16%;0.25 g·L-1百菌清与1.2 g·L-1生石灰制成的复配制剂对2株病原菌的抑制率均高于单剂处理,分别为93.25%、72.73%,而对六妹羊肚菌无显著抑制作用,或可应用于相关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咪鲜胺对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5个不同品种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平菇)的菌丝生长抑制活性|采用滤纸片抑菌圈法测定了其对绿色木霉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咪鲜胺能够极显著地抑制绿色木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EC50值分别为2.536 mg·L-1和5.482 mg·L-1。同时咪鲜胺对平菇的菌丝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咪鲜胺有效浓度为8.333 mg·L-1以下时抑制作用不显著|生料栽培试验也获得了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经筛选获得链霉菌代谢产物S-921、S-312,它们对菇类病害真菌的抗菌活力强,尤其对危害严重的木霉和链孢霉,最低抑菌浓度(MIC)在2μg/mL以下,而对食用菌本身的毒性很低,MIC在500μg/mL以上,这些结果表明S-921和S-312具有良好的选择毒性。  相似文献   

9.
多菌灵对绿色木霉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用滤纸片法测定多菌灵对绿色木霉菌丝生长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1.2997 2.9544×±0.1482,方差分析表明完全符合实际。用改良的涂布平板法测定,多菌灵对绿色木霉分生孢子萌发无抑制作用,当初生菌丝生长至12.50~28.33μm时,菌丝先端畸形,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分生孢子梗分化和分生孢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木霉侵染对香菇菌丝两种同工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昌金 《食用菌》2004,26(1):11-12
香菇是我国重要栽培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常发生木霉、青霉、曲霉等多种竞争性杂菌侵染,尤以木霉危害最为严重。香菇菌丝受木霉侵染后,会发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而香菇菌丝酯酶同工酶比较稳定,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菌株之间差异明显,且电泳重复性好,常作为香菇菌种分类鉴定的生化指标之一。本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北京市食用菌主产区采集感染木霉病的培养料及子实体,分离得到33株木霉菌株,根据形态学进行鉴定,共鉴定出4个种群,分别是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其中优势种为哈茨木霉和康氏木霉。测定了氯化钠对哈茨木霉、康氏木霉以及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得到毒力曲线,并计算EC50,结果表明,氯化钠对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木霉。  相似文献   

12.
何佳  赵启美 《食用菌》1998,20(3):36-37
木霉是食用菌生产中常见的竞争性杂菌,整个栽培过程都会受其侵害,严重时可使整批食用菌绝收,所以防治木霉是食用菌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本实验探讨了绿色木霉(Trichodema viride)和康氏木霉(T.koningi)对食用菌菌丝体的抑制方式,以期为防治木霉污染提供依据.1试验材料1.1木霉绿色木霉、康氏木霉,本校植保室提供  相似文献   

13.
以抗扑海因枇杷内生木霉PY2菌株和原始菌株Y2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及血球计数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碳氮源、pH、温度和光照对其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以期探索二者生物学特性差异。结果表明:2个菌株最大的差异在于产孢性状不同,抗扑海因菌株PY2产孢能力明显强于原始菌株Y2。PY2菌株菌丝生长最佳条件为PDA、CDA或BDA培养基,葡萄糖,酵母膏,pH 5、6、8、9、10,温度为15~28℃,全黑暗或全光照;其产孢最佳条件为CDA培养基,D-果糖,牛肉膏,pH 3,25℃,全光照。  相似文献   

14.
在危害食用菌生长的所有杂菌中,木霉威胁最大.木霉又称为绿霉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木霉靠孢子传播,常借助气流、水滴、昆虫、原料、工具及操作人员的手、衣服等媒介,侵入培养基内,一旦条件适宜就萌发繁殖为害.木霉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能分泌毒素,抑制食用菌菌丝生长;木毒还能生长在生长势减弱的香菇菌丝体上,使香菇组织细胞溶解死亡.  相似文献   

15.
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液体培养基中适量添加三种基质原料,可显著提升其液体菌种菌丝生物量,同时提高菌丝球密度,但对三种菌丝胞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漆酶)的分泌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将优化培养基培养的菌种接种至平板上,菌丝生长速度显著提高,初期抗木霉污染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6.
平菇培养料中的污染真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年中定期采集四川省雅安市代料栽培平菇的种植户被真菌污染的培养料,进行真菌分离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粘帚霉(Gliocladium spp.)已经取代木霉(Trichoderma spp.)成为平菇代料栽培中培养料最主要的污染真菌。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与出口大国.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雄居世界之首。香菇[Lentinula edodes (Berk)pegler.]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理想的健康食品。在香菇的栽培过程中.菌袋成品率低的现象非常普遍.据理力争报道.每年霉菌平均发病率在8%左右.损失率40%~50%.高的可达80%乃至绝收。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用2%甲醛溶液注射处理实验表明:甲醛溶液可使杂霉得到控制.但抑制香菇菌丝的生长.而且.对成品后食用菌的品质和安全造成影响闭。为此,  相似文献   

18.
利用3种不同的生防木霉菌株,经发酵并按照一定的助剂配比制成木霉制剂,并对西瓜枯萎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木霉制剂T1、T2、T3对西瓜枯萎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达71.4%~85.4%,增产效果达16.07%~24.70%.其中木霉制剂T1、T3防效及增产效果好,且对西瓜植株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香菇、木耳、平菇等为主的农作物秸杆栽培的食用菌,其经济效益主要取决菌筒制备过程中污染率的高低.常见的污染霉菌有青霉、木霉、链孢霉、黄曲霉和黑曲霉,其中以青霉和木霉危害最重.侵染培养料与菌丝争夺营养,分泌毒素,影响菌丝生长发育.因此,要提高食用菌成品产量,在菌筒培料过程中应采取以下10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主要杂菌——绿色木霉、黑根霉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抑菌力测定和棚内药剂试验,筛选出对绿色木霉、黑根霉的有效药剂为力克霜、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观察测定其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在拌料时加药力克霜2g/L、1g/L,多菌灵、甲基托布津1g/L在拌料时加药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菌丝满袋率在90%~100%,多菌灵、甲基托布津2g/L对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有较明显的影响,总满袋率77%~86.8%;装袋前各药剂按2g/L、1g/L用药,对食用菌菌丝生长有严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