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众所周知,炒青绿茶要求色泽绿润,汤色绿明,香味鲜爽,叶底绿亮。江苏省邗江县凤凰茶场在茶叶投产初期由于制茶设备简陋,机种不全,只有瓶式炒干机、揉捻机和烘干机三种机种,工艺上因陋就简,采取了瓶式炒干机杀青、揉捻机揉捻、烘干机初烘、瓶式炒干机炒干的工艺,生产出的炒青绿茶色泽灰暗,汤色开始尚绿,但很快变成橙色,叶底色泽黄绿不匀,香气沉闷、带有生青气,滋味有熟味,品质较差,不适合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用炒青绿茶、烘青绿茶、红茶和乌龙茶作为茶坯窨制柚花茶,分析其化学成分和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类型的茶坯中茶多酚含量均呈下降的变化;游离氨基酸总量在炒青绿茶、红茶的处理中呈下降趋势,而乌龙茶、烘青绿茶的则呈上升趋势;咖啡碱性质较为稳定,在柚花茶窨制过程中变化不大。感官品质分析表明,烘青绿茶最适合窨制柚花茶,乌龙茶、炒青绿茶次之,红茶适制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L*a*b*表色系统与绿茶汤色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制得的39个绿茶为研究对象,探讨L*a*b*表色系统与绿茶感官审评的汤色得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色度值(L*、a*、b*)对茶汤冲泡条件(茶水比、冲泡时间)的变化有较为灵敏的反应,能反映汤色品质的变化趋势;外形相近的炒青绿茶,其各色度值与汤色得分的相关性较高;不同外形的炒青绿茶之间,各色度值与汤色得分的相关性质不同;不同类型绿茶间色度值的差异仅是茶样汤色的特点表现,而用色度值比较同类型绿茶汤色品质的高低更为准确和客观。  相似文献   

4.
眉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绿茶之一,有着很高的声誉,在内销方面,也占很大的比重。提高眉茶品质的关键是在初制工艺上。一、长炒青初制工艺对品质的关系长炒青(即眉茶的毛茶)品质的高低,除鲜叶原料、初制机械等因素外,初制工艺是否得当是决定成茶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杀青是决定品质优劣的关键,是品质的定性过程。而炒干不仅形成长炒青的外形,同时也关系着绿茶的香味。因此,这二个工序对形成长炒青的外形和内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杀青与品质的关系杀青工艺与杀青机的性能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形成的品质风格不同。锅式杀青机(如58型)的产品,表现出浓郁的熟粟子香味和黄绿的汤色,转筒式杀青机的产品,表现为清香型或带有青气,叶色、汤色呈绿;槽式杀青机的产品介平这两种之间而偏于后一种。机种尽管不同但都必须掌握杀青的投叶量、时间和温度,配合适当,以达到杀青充足和均匀。杀青  相似文献   

5.
绿茶初制一般是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工序。锅炒杀青绿茶由于干燥方法不同,分为炒青、烘青和晒青三类。在炒青中又因不同方法制出的外形,分为长炒青,园炒青和扁炒青三种。长炒青产区分布很广,是精制眉茶的原料,在我国出口绿茶中数量最大。其外形要求条索紧直、园润、匀整;内质要求清香持久,滋味浓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黄绿显翠。它的外形对提高眉茶精制率,充分发挥毛茶的经济价值关系极大。因此,在茶叶生产实践中,如何尽量使长炒青毛茶的外形达到紧、直、园、整,克服松、弯、扁、碎,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相似文献   

6.
炒青绿茶清洁化初制技术集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炒青绿茶初制加工的技术特点,开展了炒青绿茶初制中潜在危害分析及清洁化初制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加工中环境净洁化、设备清洁化、工艺清洁化集成应用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绿茶品名虽然很多,如炒青、烘青、晒青以及丰富多彩的地方名茶,但在制茶原理上却是大同小异的。我国生产的绿茶主要是炒青和烘青。炒青毛茶是眉茶的原料,烘青毛茶一般作窨制花茶的茶坯。炒青与烘青的工艺差别,前者是在捻揉后进行烘炒结合,形成紧结匀整的条形茶,其色绿润,香味浓醇;后者是在揉捻后直接烘干,其茶条紧直而有锋苗,色泽墨绿油润,香味清正醇和,叶底黄绿明亮,叶片完整。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品质风格。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革炒青绿茶初制工艺技术,提高茶叶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低耗燃料和原料。从一九七四年开始我们在长仑区六塘公社茶木大队对炒青绿茶“传统制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曾受到了省、  相似文献   

9.
炒青绿茶加工中香气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李拥军  施兆鹏 《茶叶科学》2001,21(2):124-129
采用GC/MS分析方法研究了在制过程中炒青绿茶香气的变化规律。在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 ,香气的组分逐渐增加 ,而其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杀青和干燥是绿茶香气形成的两个关键工序 ,杀青是绿茶香气的雏型阶段 ,而干燥是绿茶香气的成型阶段。炒青绿茶含量较高的香气组分有 :反_2_已烯_1_醇、 1_辛烯_3_醇、辛醇、已醇、庚醛、壬醛、顺_3_己烯丁酸酯、顺_3_己烯己酸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 ,香叶醇、橙花叔醇、雪松醇、α_法尼烯、水杨酸甲酯、顺茉莉酮、 2 6_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苯酚、吲哚等  相似文献   

10.
贮藏条件对炒青绿茶主要品质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鼎大自茶、槠叶齐和白毫早三个品种早春一芽一叶鲜叶所制炒青绿茶为材料.研究炒青绿茶在不同温度、含水量及光照等贮藏环境下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贮藏过程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温度越高,下降得越快;经太阳光照射和暴露在空气中的茶叶更容易陈化劣变,使茶叶失去其品质特征。且供试的三个品种绿茶各品质成分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1.
乌龙茶色泽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乌龙茶叶底色泽是鉴别品质的重要因素,因而对其叶缘(即红镶边部份)与叶心(即绿叶部分)中色泽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分别加以研究,以探明色泽形成的实质,有利于改善乌龙茶的技术管理。研究表明:乌龙茶初制过程,在做青工序中茶多酚,儿茶素及其组分、叶绿素及其组分的含量大都呈下降趋势,且叶缘的下降程度高于叶心,而TF、TR与TB含量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显示了与色泽相关物质的变化,是形成乌龙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茶叶非酶褐变(主要为 Maillard反应)在当今茶叶生产中非常普遍,严重影响着茶叶品质的提高。尤其在炒青绿茶的生产中,非酶褐变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更引人注目。关于炒青绿茶非酶褐变程度与其中氨基酸含量递变关系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试验想通过炒青绿茶非酶褐变过程中氨基酸的含量的变化,探讨茶叶非酶褐变的机理,为寻找化学防褐变方法,提高茶叶品质提供理论依  相似文献   

13.
运用薄层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茯砖茶加工中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色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花是茯砖茶色素物质变化与色泽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主要表现为,发花期间叶绿素的深色降解产物脱镁叶绿酸酯 a、b 和脱镁叶绿素 a、b,以及类胡萝卜素的主要组分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均呈明显增加趋势。深色的未知色素 UFO1和 UFO2也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此外,茶多酚经微生物酶促氧化形成了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这些色素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形成了茯砖茶黑褐或黄褐的外形色泽和橙黄或橙红的汤色的品质特征。文中还就微生物在茯砖茶色泽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水质对绿茶饮料储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水质调配的绿茶饮料储藏期间汤色、主要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藏过程中绿茶饮料汤色亮度下降、汤色加深,儿茶素总量下降,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稳定。不同水质对绿茶饮料耐储藏特性的影响差异明显,蒸馏水、纯净水对绿茶饮料汤色、儿茶素、感官品质的影响较软化水、矿泉水与自来水的小。蒸馏水调配的绿茶饮料汤色偏浅,滋味苦涩欠鲜爽,纯净水与软化水比较适合用于茶饮料的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绿茶市场的好转,长炒青的产量有所增加,产区亦有扩大。现在,湖南、贵州、四川、江苏等省炒青茶的产量上升很快,且能提供另立编(?)的部分出口眉茶。外销绿茶除苛求内质外,对外形的条索、净度和色泽亦十分讲究。从制茶角度讲,选好制茶机种并合理配套,再配合恰当的工艺,对改进长炒青外形的效果非常显著。现就如何改进长炒青的外形从制茶技巧上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湖南绿茶茶叶品质和珍眉制率,湖南省科委于1982年下达了“提高绿茶品质工艺技术研究”任务,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承担。该所通过四年的努力,完成了这一研究项目,提出了炒青绿茶初制新工艺,  相似文献   

17.
绿茶贮藏中氨基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氨基酸对成茶色、香、味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对茶汤的滋味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茶叶氨基酸被公认为茶叶滋味物质。在绿茶长炒青贮藏过程中,茶叶品质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茶叶内含化学成份受外界温度、水份、氧气和光的影响,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致使内质趋向“陈化”。而茶叶中氨基酸在茶叶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则更为复杂,主要的化学变化概括起来可归纳为蛋白质的水解与氨基酸的降解,这两个方面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茶汤的滋味与鲜爽程度。当贮藏过久叶底变暗、汤色  相似文献   

18.
色泽是绿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绿荼品质的好坏。掌握绿茶色泽的形成机理有助于我们了解调控措施,并利用它来指导生产,以保证和提高绿茶的品质。绿茶的色泽主要包括干茶色泽、茶汤色泽和叶底色泽三个方面,即通常所谓的"三绿",是多种色素类物质的综合反映,其色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杀青适时钝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阻止茶多酚的酶促氧化,是绿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叶绿素的破坏及黄酮类的自动氧化都与绿茶色泽品质密切相关。只有综合考虑从鲜叶原料到绿茶各种加工工艺等的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制绿茶的鲜叶,并根据鲜叶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才能获得良好的绿茶色泽。  相似文献   

19.
两类绿茶及其超微茶粉主要生化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炒青和蒸青绿茶,分别粉碎成80目和300目粉末,测定茶及其茶粉的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蒸青绿茶的叶绿素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而炒青绿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含量较高,另外,炒青绿茶的酚氮比值也较高,茶叶在粉碎过程中含水量下降,其他生化成分的测定值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20.
不同茶树品种制绿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茶树品种制绿茶在常温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以保靖黄金茶1号、保靖黄金茶2号和福鼎大白茶3个茶树品种制成炒青绿茶为材料,密封贮藏于避光室温环境中,分析不同贮藏时间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靖黄金茶1号、保靖黄金茶2号和福鼎大白茶制绿茶贮藏过程中茶多酚含量(降幅分别为13.96%、15.86%和26.29%)和水浸出物含量(降幅分别为9.81%、10.00%和16.28%)均显著降低,且前两个月降幅较大;氨基酸含量总体下降(降幅分别为20.87%、23.50%和37.94%),其中贮藏第四个月出现小幅上升;咖啡碱含量前3个月的下降幅度(降幅分别为7.99%、10.82%和13.84%)较大,此后变化幅度减小;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降幅分别为15.92%、17.81%和28.49%);可溶性总糖含量呈现先高后低的波浪形变化,并且香气、汤色、滋味等感官审评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三个品种间比较,保靖黄金茶1号、保靖黄金茶2号所制绿茶在贮藏过程中的主要生化成分下降幅度显著低于福鼎大白茶,表现出较好的化学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