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了一款以MCU-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单元实现对电源电路输出电压控制的简易直流数控电压源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MCU-51控制D/A的输出电压的大小,MCU-51按键设置输出电压数值,并送D/A转换器。D/A输出与参考电压比较后送出控制信号以调整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同时送数显系统进行显示。  相似文献   

2.
FDS土壤水分传感器的两步标定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有机溶液、砂土和基质(泥炭、蛭石、珍珠岩质量比4.5:4.5:1.0)中对基于频域(FD)原理的FDS系列水分传感器进行了测试,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其阻抗特性、一致性和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传感器的标定工作分2步进行,首先利用有机溶液建立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V与介电常数ε的关系,然后通过Topp公式间接得出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在砂土和基质中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步标定法标定后,FDS系列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砂土和基质含水率与烘干法得到的含水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和0.95,其输出电压与ML2型传感器输出电压的相关系数>0.99,表明该标定方法能够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10kV线路补偿的特点制定了电压和无功功率多判据的电容投切补偿策略,提出了GPRS和电力线载波互相配合的无功补偿调度通信方式,设计了采用STM32系列嵌入式芯片的智能线路无功补偿终端.结果表明,该10kV线路无功补偿系统能够在确保可靠调度通信的同时更准确地补偿线路损耗.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已经是一个突出问题,系列主题班会的开展正是解决这一个问题的良好平台。结合园林系开展的系列主题班会实践经验,阐述了系列主题班会开展的系列问题,对如何开展班会教育,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ACR系列网络多功能电力仪表的特性完成了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使用VB语言编写,通过RS232接口,利用MODBUS协议与20个仪表进行通信,将分析得到的电压数据在系统界面上显示。经测试,该设计可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6.
介绍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分析常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由于采用滞环控制使一个采样周期内可选的电压矢量很有限,使磁链和转矩脉动较大,导致系统性能较差等问题,提出利用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来合成任意的电压矢量以改善系统性能.通过Saber仿真软件对两种控制方法进行仿真研究,给出仿真波形验证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7.
常发佳联CF904系列玉米收割机电气系统额定电压均为24V,采用单线制,负极搭铁.电气系统主要由蓄电池、总保险、电源总开关、起动机、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组合开关、组合仪表及相应传感器、集成保险盒、起动继电器、闪光器、喇叭、灯光照明、风扇、雨刷器、收录机及各类开关和导线束等组成. 1 主要元器件 1.1 电源总开关 电源总开关控制整机电路的接通与断开,合上电源总开关,不插钥匙各灯光电路及辅助电路如风扇、雨刷器、收录机、顶灯等即可使用,闭合各功能开关,相应电路接通.  相似文献   

8.
采用宽频域交流阻抗技术研究准连续植物组织的电压频率特性。选取不同厚度的土豆片为研究对象,在100KHz~25MHz范围内测量其电压随交变电场频率变化的特性。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在工作电压1V时,对应同一厚度的土豆组织,输出电压总体上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频率103~104Hz中间出现一个极小值;在同一频率下,土豆片厚度对输出电压影响不大。从而揭示出生物组织的组分和内在结构的复杂性及其在不同频率的交变电场中电学性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电脑对电压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如果将高灵敏度的电力稳压器接入家庭供电系统,以求电压始终稳定在220伏,其结果反而得不偿失.每一次稳压器跳动换挡,就犹如向电脑内瞬间输入一个脉冲,使之混同于正常的等距离中,容易造成电脑出现错误信号,严重时还会使硬盘损坏或软盘驱动器卡死. 如果电网电压严重不稳定,不妨配置一个不间断电源转换系统.  相似文献   

10.
飞燕草     
飞燕草直立向上的株型丰富了花园的植物层次,它也是优良的切花材料。“太平洋巨人”系列飞燕草是一个理想的庭院栽培品种,“清泉”系列则具有很好的商业价值。清泉系列是太平洋巨人系列的一个株型更加紧凑的姐妹系列。露地栽培株高可达75~110厘米,该系列的花朵沿花序整齐排列,花心带白色蜂状斑。温室栽培能使株高增加,最高者可达露地栽培的两倍。第一次开花后,能很快再次开花。(浙江李力)飞燕草!浙江@李力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线拟合的泰勒级数电网故障后电压快速准确算法.该算法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首先通过牛顿潮流计算出故障前网络节点电压,然后利用已收敛的潮流修正方程式对线路开断参数1~3阶求导,用该导数对节点电压泰勒级数展开可得到电压函数关系曲线上线路开断参数在很小变化范围内的几个点.第二阶段,基于曲线拟合技术,利用第一阶段得到的几个点,对电压函数进行拟合,最终得出线路开断时的各节点电压.本文方法特点是在计算不同故障线路、各阶导数时共用潮流计算收敛时的雅克比矩阵,不用重新因子表分解,只需低阶泰勒展开就可得到精确的节点电压值,很好地兼顾了速度与精度.IEEE标准算例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与快速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模糊控制论的原理,对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输出电压进行模糊控制.通过对辽宁发电厂的调查,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并借助于计算机进行了控制设计,得出了对应不同电压变化量及电压变化率下的励磁调节量级.  相似文献   

13.
王涛  李艳龙  梁鹏  刘春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58-7360
为解决快速发展的农村电气化要求下,所带来的农村电网供应力不足、电压质量下降等严重的"低电压"问题,根据低压配电网实际发展的研究和现场应用现状,结合配电网的结构,针对造成配电网络低电压的原因是一系列的、综合性的问题,提出了高压延伸、单相变压器进入自然村,同时进行低压线路改造,在低压线路构建"手拉手"接线方式,将无功补偿后移,等优化治理方法。经过研究分析,可以有效提高电压质量水平,进而提高了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研究环境信息采集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新的供能方式。以压电方程为基础,结合比能特性,建立了悬臂压电梁发电能力数学模型,分析对比了单晶、双晶串联和双晶并联压电梁输出电压、电荷与电能,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力激励环境中,应尽量增加悬臂压电梁长度,减少宽度,同时为了获得较大的输出电压及电能,应优先选用双晶串联压电梁。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电池锡镍合金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Sn-Ni合金中2种稳定相结构的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Ni3Sn2具有相对稳定的电化学电位,Ni3Sn4具有波动性电化学电位.同时运用电化学沉积制备了Sn-Ni合金负极材料,测试结果标明Ni3Sn4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是适合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理想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16.
在应用串级调速系统时,主要应考虑电动机的选择、起动方式的选择和调速装置的选择。电动机的选择主要是功率、转速和结构型式的选择。起动方式的选择主要包括直接起动和间接起动两种,调速装置的选择包括其电流、电压等级的确定和开闭环型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串联谐振电路,对永磁转子交流发电机进行稳流或稳压,可以解决利用这种类型发电机作照明电源的各种车辆在照明质量上长期存在的问题。这种设想按理论分析是可行的,经实验证明稳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介绍了串联谐振变换器、并联谐振变换器、串并联谐振变换器和多器件谐振变换器4种谐振变换器,并简要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同时通过大量的文献概述了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高增益模块的中压应用,提出了一种结构可重构控制的三电平串并联谐振变换器.与传统谐振变换器相比,该变换器具有2种工作配置,既能满足较宽的输出范围,又能将开关频率范围缩小到接近谐振频率的范围.由于TL结构使一次侧关的电压应力降低了一半,从而有利于降低变换器的成本,在较宽的输出范围内,可以提高其效率.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性能,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变换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旋转涂膜的方法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40 nm)/P3HT∶PCBM(100 nm)/Al(30 nm)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P3HT∶PCBM共混体系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对器件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以及光学特性产生影响,其中热后处理(镀电极后热处理)的器件串联电阻极大地减小,短路电流密度较热前处理(镀电极前热处理)的器件有了很大的提高,由1.53 mA·cm-2提高到5.03 mA·cm-2,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了近3倍.  相似文献   

20.
Jérome D 《Science (New York, N.Y.)》1991,252(5012):1509-1514
The upper temperature for superconductivity in organic conductors has increased from 1 kelvin in 1980, when the phenomenon was discovered in the quasi-one-dimensional cation radical salt tetramethyltetraselenafulvalene phosphorus heptafluoride to 12 kelvin in a new series of organic salts that show nearly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properties. These superconductors are attracting interest because of the wide range of new phenomena that they exhibit, including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various ground states, the influence of a magnetic field on a quasi-one-dimensional conductor, the quantization of the Hall effect in a three-dimensional material, the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s related to the two-dimensional nature of the Fermi surface of some materials, and the coherent voltage oscillation of a spin-modulated ground state. Furthermore, there is reason to believe that organic conductors with high 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could be produced in the near future. The recent finding of superconductivity in "fullerene" doped with alkali metals supports this optim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