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母猪产后热是母猪产后一周内出现的一种以高热、厌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母猪发生此病敛食欲降低、体温升高,导致其泌乳力下降且乳汁温度偏高,  相似文献   

2.
母猪产后热是母猪产后一周内出现的一种以高热、厌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母猪发生此病时临床表现为食欲下降或废绝、体温身高、泌乳量下降、恶露不尽等,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甚至影响母猪以后的正常的发情配种.本病一年四季可发,夏季多发,经产母猪较初产母猪发病率高.经产母猪常常由子宫内膜炎继发乳房炎.老龄母猪可能感染更严重,经治疗死亡率较低,但淘汰率高.  相似文献   

3.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由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母猪子宫黏膜表层或深层引起子宫黏膜的黏液性和脓性炎症过程。母猪子宫内膜炎为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许多猪场都有该病,尤以饲养环境差、卫生条件恶劣的小猪场易发。笔者在30年兽医临床中曾治疗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20多例,现将一例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的诊治情况介绍如...  相似文献   

4.
陈尚文 《中国猪业》2009,4(8):32-32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是夏天在兽医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一种产科疾病,一般发生于产后2~3天,发病母猪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沉郁、无乳或少乳、阴道排出分泌物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仔猪下痢、成活率降低,以及母猪的发情率和受孕率降低。2009年6月.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病例,现将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尚文 《猪业科学》2009,26(6):109-109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是夏天在兽医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一种产科疾病,一般发生于产后2~3d,其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沉郁、无乳或少乳、阴道排出分泌物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仔猪下痢、成活率降低,以及母猪的发情率和受孕率降低。近日,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母猪产后热又称为"产褥热",是母猪产后一周内出现的一种以高热、厌食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由于母猪发生此病导致其泌乳力下降且乳汁温度偏高,从而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给饲养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经过几年实践逐步摸索出一些防治经验。下面就母猪产后热的病因和防  相似文献   

7.
母猪产后热也称产褥感染或者产后败血症。母猪通常在产后的1~3 d内出现以高热,不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对生猪生产影响巨大。1母猪产后热的特点1.1食欲不振通过饮食能够了解母猪生产后的身体恢复情况,一般而言,出现产后热的母猪,由于身体机能异常会导致食欲下降的问题,但母猪生产后,精力消耗严重,同时也会改变母猪的饮食习惯,导致出现短期的少食,因此,饲养员经常忽视母猪的产后热问题,使得疾病加重,影响治疗进度,增加治愈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随着规模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饲养管理不断细分,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显得格外重要.妊娠母猪在产后极易发生产后瘫痪,产后瘫痪主要指母猪在产仔猪后出现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营养代谢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不受地域和环境的限制,在每个国家都会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母猪出现失去知觉、四肢瘫痪.产后瘫痪急性发病在产仔猪后6~12 h内便会出现...  相似文献   

9.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是夏天在兽医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一种产科疾病,一般发生于产后2~3d,其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沉郁、无乳或少乳、阴道排出分泌物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仔猪下痢、成活率降低,以及母猪的发情率和受孕率降低。近日,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是夏天在兽医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一种产科疾病,一般发生于产后2~3d,其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沉郁、无乳或少乳、阴道排出分泌物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仔猪下痢、成活率降低,以及母猪的发情率和受孕率降低。2009年6月,笔者存临床中遇到一例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病例,现将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1周内特别是产后3~4 d最易发生的一种产科普通病,不分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均可发生.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运动和光照不足以及圈舍潮湿等所致[1-2].其特征为产后母猪卧睡,驱赶时多数前肢能站立(亦有四肢均麻痹的).后躯拖曳前进,时间长会造成母猪因无法站立而淘汰.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母猪常见的生殖道疾病,在规模化养猪场发生的疾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近年来母猪子宫内膜炎在集约化养猪场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母猪产后发病率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1周内特别是产后3~4d最易发生的一种产科疾病。母猪不分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均可发生;本病多在中小规模猪场或散养户中发生,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母猪缺乏运动、光照不足以及圈舍潮湿等原因所致。1发病原因1.1营养因素1.1.1母猪日粮中钙磷不足当日粮中钙磷不足时,妊娠母猪分  相似文献   

14.
宫炎康灌注液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母猪产科疾病.由于母猪在集约化饲养状态下,长期缺乏运动,抵抗力低,极易发生子宫内膜炎.在屡配不孕的淘汰母猪中,50%以上是由于本病造成.  相似文献   

15.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分娩后哺乳期内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严重的神经疾病,特征是知觉消失,四肢瘫痪。  相似文献   

16.
<正>母猪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如内分泌失调、钙和磷代谢异常、母猪生理机能紊乱等。为了降低母猪产后瘫痪的发生率,采取有效地防控对策是非常重要的。1母猪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1.1饮水不畅饮水对母猪产后康复非常重要,因为水分是维持身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必需物质。产后母猪需要适量摄入水分以满足身体的代谢需求,维持体内的水平衡。如果母猪饮水不畅,会导致体内水分不足,影响母猪的正常生理功能。首先,饮水不足会导致母猪身体内的水分不足,造成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这样会增加血液在毛细血管中的阻力,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母猪四肢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7.
母猪产后瘫痪的防治贵州省大方县黄泥塘镇畜牧兽医站杨西友母猪产后瘫痪,又名乳热症,是母猪的一种严重营养不良性代谢病。本病尤以高产母猪多见。一般产后5天均可发病,笔者收治8例病猪,采用“内补外烧”疗法,治愈率为100%,现总结如下:1病因1.1由于母猪产...  相似文献   

18.
母猪产后不食症又称产后厌食,是母猪从产仔到哺乳结束这段时间内发生以厌食或食欲废绝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规模养殖场和农村养猪大户逐渐增多。但部分母猪在临产前2~7 d开始出现停食,有的母猪在产后出现不吃食,对仔猪生产造成影响,严重挫伤了农  相似文献   

19.
母猪产前产后不食症是母猪妊娠末期和哺乳期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母猪自分娩前半月之日到哺乳期结束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以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为临床症状的一类病理现象.是由猪产后的消化系统紊乱、食欲减退引起,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症状表现.  相似文献   

20.
<正>母猪产后热是母猪产后1周内出现高热、不进食、卧地不起、不哺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主要分为3种类型:子宫炎型、乳房炎型、便秘型。近年来,母猪产后热病例增多,尤以夏天发病率较高,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母猪产后热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发病类型1.1子宫炎型1.1.1发病原因:(1)分娩较大胎儿的过程中产道剧烈扩张、摩擦,使产道损伤、污染。(2)胎衣碎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