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试验利用脂肪酸类激素药物PGF2α来诱导母马同期发情。试验马匹分为发情正常,生殖系统健康组;无发情表现,无子宫内膜炎,有黄体组;无发情表现,无子宫内膜炎,无黄体组。结果表明:发情正常、生殖系统健康组的受胎率高,发情不正常的马匹同期发情的效果不好,即使发情,受胎率也不高。  相似文献   

2.
试验利用脂肪酸类激素药物PGF2α来诱导母马同期发情。试验马匹分为发情正常,生殖系统健康组;无发情表现,无子宫内膜炎,有黄体组;无发情表现,无子宫内膜炎,无黄体组。结果表明:发情正常、生殖系统健康组的受胎率高,发情不正常的马匹同期发情的效果不好,即使发情,受胎率也不高。  相似文献   

3.
影响奶牛受胎率的因素较多,其中子宫内膜炎的影响较大。很容易引起早期胚胎流产(又叫隐性流产)。因此出现屡配不孕。受胎率低下。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一些典型子宫内膜炎,症状表现明显。如黏液带脓。直肠检查子宫变粗变硬。容易引起技术员的重视而进行及时治疗。所以能治愈并正常配种受孕。而部分牛只患轻度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时。症状不明显。发情正常。发情黏液透明无混浊现象。直肠检查子宫正常、卵巢正常。卵泡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发情不正常或延迟发情、屡配不孕的母猪80%以上是由于患子宫内膜炎引起。这也是猪场夏季的配种率、受胎率非常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5.
影响奶牛养殖业的疾病中,以生殖系统疾病最为常见,而生殖系统疾病中又以子宫内膜炎为主,它是导致母牛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出现炎症,多是由致病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产后胎衣长时间不下,恶露不排,发情受到影响,发情不规律,不能正常发情,配种后不能正常受孕。传统子宫内膜炎治疗,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但由于奶牛养殖过程中,抗生素不科学使用导致病菌耐药性不断增加,抗生素应用效果日渐下降,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就亟需寻求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果。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中西医联合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兽医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水牛的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持续时间长、发情鉴定困难、输精时间和输精部位不易把握、易发卵巢机能障碍及子宫内膜炎等特点,导致水牛的受胎率偏低。笔者结合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奶水牛场多年的饲养管理经验,对影响水牛受胎率的因素作出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提高水牛受胎率:把握个体繁殖规律、做好发情鉴定工作、重视发情高峰期的繁殖配种、采用同期发情、做好卵巢机能障碍及子宫内膜炎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梅花鹿人工输精受胎率,充分发挥良种优势,研究选择辽宁地区3个鹿场分别进行同期发情试验、常规(试情)输精试验和定时输精试验,每个鹿场均选择3~8岁、健康、营养状况良好、体型大小一致、繁殖机能正常的经产母鹿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其中同期发情试验分为同期组Ⅰ、同期组Ⅱ、同期组Ⅲ,常规(试情)输精试验分为常规组Ⅰ、常规组Ⅱ、常规组Ⅲ,定时输精试验分为定时组Ⅰ、定时组Ⅱ和定时组Ⅲ,通过同期发情试验(CIDR+PMSG方法)探究不同剂量PMSG对母鹿发情率、受胎率和双胎率的影响,通过常规(试情)输精和定时输精试验探究不同输精时间对母鹿受胎率和双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期发情试验中,母鹿发情率的表现为同期组Ⅲ(86.67%)>同期组Ⅱ(73.33%)>同期组Ⅰ(46.67%),且同期组Ⅱ、Ⅲ的发情率显著高于同期组Ⅰ(P<0.05);受胎率的表现为同期组Ⅱ(81.82%)>同期组Ⅰ(78.57%)>同期组Ⅲ(11.54%),且同期组Ⅰ、Ⅱ的受胎率显著高于同期组Ⅲ(P<0.05);双胎率的表现为同期组Ⅱ(16.67%)>同期组Ⅰ(9.09%...  相似文献   

8.
母牛子宫内膜炎是很常见的一种生殖疾病,对正常发情母牛冷配受胎影响极大。据开封市北郊奶牛场2000~2004年统计,平均每年有23%左右的发情母牛发生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炎。为减少子宫内膜炎对正常冷配受胎率的影响,提高情期受胎率,该站对这部分发情母牛进行配后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不同子宫内膜炎发情母牛的配后治疗方法1.1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其症状是发情周期正常,外阴部流出的黏液较多,有时因炎症反应而引起子宫内膜出血,使流出的黏液带有血液,子宫有时因内膜急性炎症而肿胀变硬,直检触摸子宫,母牛可有疼痛反应。对这类母牛…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旨在通过试验观察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以其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参考。方法 将60 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随机分成5 组,每组12 头,复方中草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子宫灌注150 mL/头、100 mL/头和50 mL/头)、土霉素组(子宫灌注50 mL/头)和对照组。结果 复方中草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和83.33%,均高于土霉素组的总有效率66.67%;土霉素组在治疗结束后的平均发情天数缩短了14 d,所有复方中草药组的发情天数也缩短了11~19 d;3 个情期内土霉素组受胎率为50.00%,复方中草药组受胎率介于41.67%~66.67%之间。结论 复方中草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土霉素,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导致奶牛不发情,发情不规律,多次配种不能正常受孕的常见生殖系统疾病,该种疾病不仅会影响奶牛养殖产业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奶牛的泌乳量,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该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并论述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