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栎叶,废弃茶叶栽培灵芝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茂华 《食用菌》2000,(2):23-23
笔者在野外考察时发现,野生灵芝易生长在壳斗科植物(如栎属)的丛林中。秋天丛林中落下厚厚的栎叶,是栽培灵芝的材料。再者,我国是茶叶故乡,每天有大量饮茶过后的废弃茶叶也可用来作栽培灵芝的材料。现将这方面的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菌种韩芝(山东省金乡县真菌所)。1.2试验配方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麦粒97%,石膏粉1.5%,蔗糖1%,碳酸钙0.5%。栽培培养基:①废茶叶50%,棉子壳30%,玉米粉15%,石膏2%,蔗糖2%,磷肥1%。料水比1:6.6。pH值自然。②栎叶50%,棉…  相似文献   

2.
粤北地区桑枝屑栽培松杉灵芝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利用粤北地区可再生资源桑枝替代伐木材栽培松杉灵芝,以桑枝屑为主料,加入麸皮等辅料用袋栽法栽培松杉灵芝。结果最适宜粤北地区栽培松杉灵芝的配方是配方②(桑枝屑79%,麸皮18%,石灰1.5%,食糖1.5%)。  相似文献   

3.
灵芝高产栽培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石启田 《食用菌》1998,(6):30-31
我国栽培和利用灵芝历史悠久,近年来灵芝的消费量增长较快,但传统的灵芝栽培产量低,为了提高产量,我们对灵芝的栽培方法作了研究,现简报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菌种为赤芝,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棉子壳87%,玉米粉10%,石膏粉2%,蔗糖1%,料水比1∶1.6。栽培料培养基:①阔叶树木屑70%,棉子壳18%,玉米粉10%;②棉子壳70%,木屑18%,玉米粉10%;③木屑44%,棉子壳44%,玉米粉10%。各配方均要加石膏粉、蔗糖各10%,pH自然,料水比1∶1.6。 1.2 试验方法 各种培养基的制作、灭菌、接种(两点接种)按常规法进行。原种瓶装200g,17×33cm的栽培袋装400g干料,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养。试验设计:①瓶栽与袋裁;②不同开洞数(2、4、6)对比;③注水、覆土与墙式栽培对比;④不同配方袋栽对比。共13个处理,每个处理50袋(瓶)。生物产量以总袋(瓶)数作统计进行平均。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  相似文献   

4.
张文隽  雷萍  孙悦迎 《食用菌》2010,32(3):32-33
研究了白灵菇菌种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和出菇等情况。结果表明:最佳的母种培养基为棉子壳综合培养基,最佳原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最佳栽培料培养基为配方①培养料(棉子壳80%,麸皮13%,玉米面4%,石灰1.5%,蔗糖1.5%).生物效率可达58.60%。  相似文献   

5.
夏温澍 《食用菌》1994,16(6):11-12
木屑培养基通常是用来生产木腐菌二级种和栽培种的,用于一级种的分离、鉴别、制作和保存都比较少。笔者从1981年以来先后用该培养基进行了下述几项试验,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平菇,香菇,金针菇,猴头,蜜环菌,黑木耳,毛木耳,银耳,灵芝,茯苓等。 (二)培养基 ①试验培养基为木屑78%,麸皮20%,蔗糖和石膏粉各1%,水适量。②对照培养基为马钤薯200g、蔗糖和琼脂各20g、水1000ml,均装瓶或试管中,前者1.5kg/cm~2压力灭菌60分钟,后者灭菌20分钟。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芦苇秸秆利用率,以芦苇秸秆为培养基碳源,以灵芝菌株G8作为研究对象,灵芝多糖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芦苇秸秆配比为0.3%、硫酸铵配比为1.3%,初始pH为8,转速170 r·min-1,温度27℃时,灵芝多糖产量最高,为10.82 g·L-1,比优化前...  相似文献   

7.
我们用松杉木屑进行灵芝栽培试验,初步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一、菌种来源:菌种为上海食用菌研究所引进的赤灵芝。二、原料:马尾松和杉木屑的混合锯屑(杉木屑占70%,松木屑占30%)。三、木屑处理:松杉混合锯屑自然堆沤一个多月,然后晒干放室内备用,其检查处理标准,用手在中间抓起一把用鼻闻之没有松杉之类的芳香油气味即可。四、培养基配制:松杉混合锯屑78%,米糠20%,蔗糖1%,石灰1%,pH值7。水调至用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滴但不下流为宜。五、装瓶:将上述调好的培养料装入广口瓶至  相似文献   

8.
滕小玲  杨文斌 《食用菌》2002,24(5):11-11
平菇是本地区栽培面积最广,总产量最高的食用菌种类。其品种较多,但不同的品种适合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栽培方式。因此需经比较试验确定适合本地域栽培的平菇品种以获较好的效益。本文报道,我们自育的1个品种及引进的3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 平菇长微1号(由本单位经诱变选育获得),平菇江都109(引自江苏天达食用菌所),平菇科杂优(引自安徽合肥菇丰食用菌所),新平1012(引自江苏兴化食用菌所)。1.2 培养基配制①母种培养基为PDA;②原种培养基为棉子壳50%,玉米芯(粉碎)40%,麸皮7%,石膏2%,石灰1%。  相似文献   

9.
雅梅 《食用菌》2011,(6):36-36
以稻草农作物下脚料为碳源添加复合肥、蔗糖、奶牛粪等,可以栽培双孢蘑菇,配方①(稻草60%,奶牛粪33%,复合肥1%,蔗糖2%,尿素1%,石灰1%,石膏2%),该配方培养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势强,产量及生物学效率较高。配方③与配方①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10.
选取小青龙汤中药渣、麸皮、玉米粉为试验因素,采用k(3+)正交表对雪莲菇的栽培配方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中药渣栽培雪莲菇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中药渣含量对雪莲菇的生物转化率有显著性影响,药渣含量30%,麸皮10%,玉米粉为3%,棉子壳57%的组合为试验栽培雪莲菇的最佳配方,生物转化率为112.5%。  相似文献   

11.
以灵芝菌发酵液和纯牛奶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感官评定的方法,确定出灵芝乳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灵芝菌汁10%,牛奶30%,砂糖8%,檬酸0.3%,复合稳定剂(黄原胶/CMC)为0.10/0.30%。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巨大口蘑Tsw-06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和出菇情况;并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原(栽培)种培养基为:麦粒88%,木屑10%,碳酸钙2%;最佳栽培料培养基为:棉子壳43%,稻草43%,麸皮10%,过磷酸钙1%,石灰1%,轻质碳酸钙2%;最佳栽培模式为脱袋床栽覆土栽培。  相似文献   

13.
以灵芝为试材,利用Matlab软件对辣椒粉固态培灵芝菌丝体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采用Plackett-Burman法设计了培养基7个因素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灵芝菌丝体生长的因素为大豆粉、大米粉和水;单因子试验确定了培养基中最佳的组成为大豆粉6%、大米粉4%、水100%.在此优化的条件下灵芝多糖的产量达144.7 mg/g.  相似文献   

14.
吴柏林  轩瑞华  张瑞 《食用菌》2003,25(3):36-37
灵芝是木腐菌,栽培方法很多。为有效利用农村丰富的树材下脚料,笔者从1996年开始用原木种灵芝,经多年试验示范,取得成功,现简介如下:1 品种选育 我们从湖北、山东、福建、新疆农科院引进一些赤芝品种,通过品比试验筛选出了一个适应原木栽培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域昌一号。该菌株子实体黄棕色,朵形直径10~15cm,单株干重12~15g,孢子粉多,出芝能耐35~45℃高温。2 菌种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为PDA,另加3g KH_2PO_4、1.5gMgSO_4、10μg维生素B_1。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为棉子壳84%,麦麸10%,蔗糖1%,过磷酸钙2%,熟石灰2%。  相似文献   

15.
不同碳氮源对北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庆国 《食用菌》2011,(4):10-11
以菌丝生长速度为测量指标,对北虫草母种培养基碳源和氮源进行单因素筛选试验,并以筛选出适合的的碳源和氮源为试验因素:最佳氮源是牛肉膏和蛋白胨,并利用正交表L(34)进行复合碳氮源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北虫草母种培养基适合碳源为乳糖和蔗糖,适合氮源为牛肉膏和蛋白胨,优化的复合碳氮源为乳糖15g/L、蔗糖20g/L、牛肉膏5g/L和蛋白胨15g/L。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法在龙眼和荔枝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郑启发  胡桂兵 《果树科学》2000,17(4):269-272
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了椰乳(CM)、2,4-D、赤霉素(GA3)和蔗糖等四个因素及其组合对石硖龙眼和桂味荔枝的幼胚愈伤组织产生的影响,并讨论了正交设计试验法应用于龙眼和荔枝组织培养基筛选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对龙眼,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组合是CM10%、2,4-D1.0mg.l^-1和蔗糖3%;对荔枝,最优组合是CM0%,2,4-D1.0mg.l^-1,GA30mg.l^-1和蔗糖5%。2)适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松木屑培养基代替松木条培养基,以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方法:以松木屑、麸皮、蔗糖为处理因素,菌种感观质量为标准,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栽培菌种生长期和感观质量为指标,进行对照组验证试验。结果:松木屑45%,麸皮23%,蔗糖10%为最佳组合,松木屑培养基的菌种生长周期比松木条培养基缩短3~5 d,且感观质量也较好。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可以用松木屑培养基代替松木条培养基培养茯苓栽培种。  相似文献   

18.
灵芝仿野生栽培的两种方法任其云,安秀功,赵振栋,张卿(山东省长清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250100)为了提高人工栽培灵芝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采用仿野生栽培方法。现介绍于下。1灵芝菌墙栽培法1.1配料:棉籽皮85%,麸皮5%,玉米面10%,水适量。1.2装袋...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棉秆栽培灵芝(Ganoderma lucidum)的优良品种和适宜配方,采用常用的5种灵芝品种、4个棉秆替代木屑栽培配方,进行以棉秆为主料栽培灵芝的品种与配方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赤芝、中华灵芝、美国灵芝3个灵芝品种适合以棉秆为主料进行栽培;配方3(棉秆60%、棉籽壳20%、麦麸15%、玉米粉2%、石膏粉1%、磷肥1%、石灰1%)是棉秆栽培灵芝的适宜配方。  相似文献   

20.
台湾青枣不同品种花粉萌发和生活力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5个台湾青枣品种盛花期花粉为试材,应用正交试验测定不同品种花粉萌发率及适宜的萌发条件,并用4种不同方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世界的花粉萌发率最高。(2)硼酸浓度、培养温度等因素对花粉萌发率有极显著影响。最适培养基为含琼脂1%、蔗糖15%、硼酸0.02%的组合,适宜温度为30—32℃。(3)花粉生活力的测定中,离体萌发法是最佳选择,I—KI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和TTC染色法不适宜用作台湾青枣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