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区以山坡地多、山坑塘多、天然草料多为突出特点,笔者根据多年山区工作经验和对种养殖(植)业的总结,从环保、节能、抵御各种风险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认为因地制宜地发展"鱼-畜-沼"立体养殖的经济效益较好,且养殖周期短、见效快。山区"鱼-畜-沼"立体养殖的主要技术路线是:将健康养殖的畜牧业(以养猪为主)粪便排放到沼气池,经沼气池发酵后,将沼气用于日常生活(作燃料,既可减少生产与生活成本,又可  相似文献   

2.
"畜-沼-渔"三位一体生态养殖技术,就是以渔业为中心,把健康养猪产生的粪尿,通过绿色能源——沼气生产这一媒介,有机地联系起来,利用沼液和沼渣生产青饲料,再把青饲料用来养鱼和养猪.这样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形成了良性循环,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现将"畜-沼-渔"三位一体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健康养猪技术  相似文献   

3.
猪-沼-萍-鱼草鱼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在福建省永安市和明溪县等地部分养殖场示范验证,成效显著,现将该养殖模式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游建涵 《水产养殖》2009,30(8):15-17
池塘鱼猪草沼综合生态高效养殖是一种以池鱼养殖为中心,鱼猪养殖、沼气生产和青饲料种植综合生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种养业相互促进的养殖方式,具有节省生产成本、高产高效和对环境污染少等特点。2008年在福建省三明市郊商品鱼基地试验该生产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农村家用沼气的大规模推广,沼气池的建设不仅产生了大量的沼气,同时还提供了许多沼气发酵残留物——沼渣沼液,为生态渔业和健康养殖创造了条件,对此,从2005年起,我们对鱼、猪、沼气、青饲料的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及开发利用技术引进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当前,各地相当重视生态农业建设,视之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来抓。为此,水产站在实施庭院生态养殖项目中,以本地胡子鲶为养殖对像,通过"猪—沼—鱼"、"猪—沼—桑—灯—鱼"等生态农业模式开展庭院生态养殖推广研究,投入16万尾胡子鲶,经3个多月的饲养,成活率82%,单产7.87 kg/m2,利润7.02万元,投入产出比1∶2.26,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举。  相似文献   

7.
在强力实施“文明新村”建设过程中,南召县东庄村东庄组在开发山村沼气能源,发展有机农业方面探索出了一条鱼猪沼蔬复合生态渔业之路,该村10户43口人,有鱼塘5个20亩,蔬菜大棚50亩。2005年该组共产商品鱼1.6万公斤,产值11.2万元,利税6.4万元;发展生猪30头,产值3万元。利税1.8万元;收获无公害蔬菜12万公斤,产值12万元。利税6万元;三项人均收益3300元。沼气使用8个月照明做饭,  相似文献   

8.
“猪—沼—鱼”生态型养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沼—鱼”生态养猪,是以养猪为主,通过沼气这一纽带,把水、陆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的生物食物链,做到变废为宝、综合利用、节约资源、提高效益,最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态养猪方式。实践证明,这种生态养猪模式的好处:一是猪鱼结合,有利于生态自然良性循环。二是将猪场置于库湾山坞之中,自然隔离屏障好,有利于猪场的生物安全。三是将经过腐熟发酵的猪粪喂鱼,尿和污水经沼气池发酵后还塘,发展渔业生产,不污染周围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四是利用猪尿和污水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作为燃料,可用来猪场职工和生活方面的需要及仔猪保暖。  相似文献   

9.
莲田养鱼是在稻田养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我县已推广多年,但利用莲田养殖名优水产品还较少,为此,我们于2001年开展了莲田生态养殖罗氏沼虾试验,并取得了成功,实现了莲虾双丰收,提高了莲田综合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整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为积极响应江苏省"263"专项行动计划,有效降低罗氏沼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罗氏沼虾生态养殖,全力助推乡村振兴,2018年,笔者在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虾农秦红鹏的池塘开展了罗氏沼虾"两降一禁"生态养殖模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该模式的试验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猪-沼气-鱼-鸭-草”生态种养新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业局能源办、区农村信用联社、区农广校等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山亭区已有50家农户采用这种生态种养模式进行生产,年创经济效益100万元。现将这一种养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莲田养鱼是在稻田养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我县已推广多年 ,但利用莲田养殖高效名优水产品还较少 ,为此 ,我们于 2 0 0 1年开展了莲田生态养殖罗氏沼虾试验 ,并取得了成功 ,实现了莲虾双收 ,提高了莲田综合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整理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莲田的  相似文献   

13.
正草鱼"立体式"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是采用"猪-沼-果-萍-鱼"生态食物链组合,采取山顶营造水源种植涵养林,山腰开垦梯田栽种果树,园间栽培牧草,山脚平坦处建造养猪场和沼气池,沼气池下游修建多级鱼塘,培育浮萍和养殖草鱼的方式,形成五位一体的物质循环利用综合生态农业模式。该模  相似文献   

14.
正为实现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提高养殖经济效益,2019年,我们组建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团队进行生态养殖新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其中罗氏沼虾生态养殖模式试验经过理论探索和实践试养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环境条件养殖地点位于当地山区,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交通便利。试验池塘为长方形,池深  相似文献   

15.
罗氏沼虾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金线虾、淡水长脚大虾等,主要生活于淡水或咸淡水水域,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养殖品种.具有个体大、食性杂、生长快、易于养殖、肉味鲜美等优点.近几年黄河三角洲地区池塘养殖罗氏沼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草鱼生态高效“立体式”养殖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宇 《中国水产》2010,(9):38-39
<正>草鱼生态高效"立体式"养殖是采用"猪—沼—萍—鱼"生态食物链组合,配套以病害防治技术、池塘微孔增氧技术而形成的节能减排养殖新模式。该模式养殖具有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固氮环保、节能减排等优点,在福建三明市永安、明溪等地得到初步应用后,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生猪规模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污染日趋严重。在柑橘园区空地建设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实行"猪沼果"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充分利用果园的空隙地种植牧草和蔬菜,作为生猪的青饲料进行部分添加,猪场的猪粪实行干清分离,干粪经堆码发酵、尿水经沼气池处理后作为果园、牧草和菜地有机肥料使用,节约果园化肥使用量和提高柑橘产量,沼气用于日常生活燃料和猪场冬季仔猪保温能源使用,达到柑橘园区生态循环型肉猪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沼气为纽带进行家户式生态养猪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义  刘力  李跃民 《畜禽业》2003,(1):16-16
发展生态农(牧)业,建设生态家园,是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为此,本文就如何以沼气为纽带进行家户式生态养猪作了探讨,以达到既能进一步提高生猪养殖的效益,改变农村传统的生猪养殖模式,又能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目的,使农户家户式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1“猪—厕—沼”三位一体家户式生态养猪模式利用沼气技术,以沼气为纽带,建立包括农户住宅、厨房、厕所、猪舍、鱼池、花坛、草地、果树等在内的“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闽西山区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一稻一鱼”养殖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群众尝试在养鱼的同时附带养禽,经水产技术人员加以总结改进,形成了“稻——鱼禽”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利用中稻收割后长达7个月~8个月的闲置时间,进行鱼禽综合立体养殖,降低了养鱼和种稻成本,从而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成为农民增  相似文献   

20.
1991年,金湖县鱼种场在22.9亩成鱼池进行鱼、猪综合养殖试验,共生产商品鱼15755.2kg,亩平688kg,亩平利润744.15元;生产商品猪4275kg,头平95kg,头平利润26.15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场鱼、猪综合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