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辣椒栽培现状和育种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分析现阶段我国辣椒的栽培面积,栽培模式,产量及当前辣椒育种中研究的内容,种质资源的评价,育种手段和育种方法进行全面的解析,并对辣椒当前育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提出了今后辣椒育种的几大育种方向和辣椒育种的多样化及品种的优质化。在育种手段上更加加强雄性不育系的利用和研究。为我国辣椒育种科研人员在今后新品种培育中如何与市场对接,对新品种的研发和新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农业》2010,(6):53-54
中国航天育种技术5月初取得重要进展: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培育的5个航天育种新品种,通过了甘肃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目前,中国航天育种新品种达到60个,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我国葡萄的主要产区之一,葡萄育种工作应该是新疆葡萄科研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新疆的葡萄育种工作起步相对较晚,新育成的品种数量较少,新品种推广面积有限,因此有必要加大新疆葡萄育种工作力度,尽快追赶国内外发达地区育种工作的步伐。在通过对国内外近十年来葡萄育种工作整理总结,结合新疆育种工作的现状,介绍新疆主要栽培品种,近些年新育成的品种,以及新品种的栽植情况。在具体育种实践上为新疆的育种工作者提出一个基本方向,为加快新疆葡萄新品种的选育速度,快速增加新品种的推广面积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先行”。为探究植物新品种权行政执法试点政策对植物育种创新的作用机制及其政策效应,利用2000—2019年全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分析了新品种权行政执法对育种创新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步检验法分析了研发投入在新品种权行政执法和植物育种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007年新品种权行政执法试点政策颁布后试点省份新品种申请量与非试点省份的双重差分统计量为38.448,并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新品种权行政执法对植物育种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植物育种创新还受外商投资水平、农业生产水平、政府补贴水平、技术市场交易水平等因素的影响;(3)研发人员投入和研发资金投入在新品种权行政执法与育种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即新品种权行政执法通过改变各地区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影响植物育种创新。因此,为提升植物育种创新能力,应在机制创新、政策实施、投入力度、人才激励等方面完善现有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5.
育种者对选育的植物新品种享有知识产权。育种者对不同状态的植物新品种享有不同的知识产权,对不同的知识产权应采用不同的方式保护。植物新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申请专利权保护,列入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的植物属或者种的植物新品种可以申请品种权保护,经审定通过的植物新品种可以其他科技成果权保护,处于秘密状态的植物新品种可以技术秘密权保护。利用专利权和品种权、其他科技成果权保护育种者的品种权益,作者业已论述。本文仅就如何利用技术秘密权保护育种者的品种权益,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浅析植物新品种保护在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目前新品种保护的现状,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植物育种的重要性,并对未来植物新品种保护在农业科研育种单位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航天育种技术5月初取得重要进展: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培育的5个航天育种新品种,通过了甘肃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目前,中国航天育种新品种达到60个,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
辐射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诱发生物遗传物质变异,然后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择,培育新品种.我国大豆辐射育种研究始于1958年,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翁秀英、王彬如等先后育成黑农4号、5号等10多个新品种(系).60年代初,辽宁省开始进行辐射育种研究,先后育出一系列高产优质新品种.辐射育种已是行之有效的大豆育种方法之一,它对改善性状有独到之处,能够获得杂交所得不到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9.
对玉米育种的资源与产品需求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利用以及改善玉米作物品质方面。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对玉米育种目标定位提出了一些看法,包括新品种的推广决定因素分析、新品种的应用面积决定因素分析以及新品种的使用寿命决定因素分析,以期指导玉米育种。  相似文献   

10.
<正>育种者对选育的植物新品种享有知识产权。育种者对不同状态的植物新品种享有不同的知识产权,对不同的知识产权应采用不同的方式保护。植物新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申请专利权保护,列入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的植物属或者种的植物新品种可以申请品种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国内外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现状,并且就未来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植物新品种发展道路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另外,针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审定以及国际栽培品种登录三者在相关概念、品种申报与管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让更多的育种者了解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概念,提高育种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得育种者的合理权益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2.
百合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系统地论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百合新品种培育的现状和研究进展.重点就百合新品种培育、育种目标、育种技术以及杂种鉴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百合育种工作的开展及相关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现代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结合,将使百合育种工作呈现出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辽粳系列水稻新品种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所有常规水稻新品种的代名词。对辽宁省稻作研究所1981~2002年间所选育的20个水稻新品种进行总结分析,在充分肯定过去育种所取得业绩的基础上,通过对育种现状的思考,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育种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我国种业的经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种子育种创新、农民种子需求以及种子国际贸易等角度,分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变迁的制度效应。结论显示,我国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7年来,种子育种机构的育种积极性得到提高,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育种投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农民对优质品种种子的需求增加,并且,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种子进口影响较大,而对于种子出口几乎没有影响;最后,分析了转基因技术的出现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从目前国内外百合(Lilium spp.)的百合育种目标、新品种培育、育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阐述,认为近年来在百合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方法等方面均有很多创新,使百合育种工作呈现出美好的前景。同时对百合抗性、花色、花期育种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濮文辉  董定超  李琼 《农学学报》2015,5(1):124-129
首先回顾了UPOV公约的发展历程,在简述中国热带农作物新品种保护现状的基础上,采用SWOT法分析了中国热带作物育种研发在加入UPOV1991文本背景下具备的内部优势、劣势和面临的外部机会、威胁。指出中国热带作物育种研发的内部优势为:资源丰富、热作战略意义重大、育种基础扎实、市场前景广阔;内部劣势为:种质资源储备不足、新品种研发及保护力度薄弱、育种研发主体市场化程度低,结构不合理、育种研发投入少、保护意识薄弱;面临的机会有:发挥中国热带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激发新品种研发的热情和品种保护意识、促进育种投入主体结构的优化、提高育种研发技术水平、促进新品种保护的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有:更严格的知识产权制约、薄弱领域的新品种研发面临冲击、“农民特权”限制实施面临困难。最后提出加入UPOV1991文本背景下中国热带作物育种研发的4种对策。  相似文献   

17.
《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是保护植物育种者权益的重要国际协定。它的产生既是生物科学技术发展和育种科技成果商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育种业利益调整的现实选择。其主要的法律基础在于保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推进育种业科技的可持续创新。《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保护育种者权益,协调育种者和用户之间的利益方面具有相当的可行性,而且在技术方面能有效地解决新品种认定的难题,因此是当前各缔约国默认的“有效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1.甜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现状1.1甜玉米新品种的育种问题甜玉米原产于美洲,我国在甜玉米新品种的育种问题上存在问题,具体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匮乏育种资源。目前,我国甜玉米的种质资源呈现生态类型单一、基因关系受限等特点。目前,甜玉米种质资源多从美国、日本等引入,少部分来于泰国、台湾等。第二,种质资源的低效利用。在育种工作中,由于甜玉米种类较多且育种单位间交流较少,加之部分育种人员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冀北地区抗旱节水广适型春小麦新品种育种方法、品种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分析了新品种及其育种技术的比较优势以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因我国小麦育种领域进入快速发展期,因此优良新品种从育种到推广速度加快,新品种审定前后需要有大量种子进行大面积推广,而此时育种工作者只有少量原种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必须进行加代。本文就加代工作进行总结以供小麦育种示范推广工作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