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粳稻新品种长白9号长白9号系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以吉粳60号为母本,东北125为父本杂交育成,1994年1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原代号吉89-45)。该品种生育期130天左右,生育期间(插秧条件下)需有效积温2600℃左右。株高95c...  相似文献   

2.
陈正道 《中国种业》2013,(11):59-59
摘要:水稻新品种“吉大7”是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1-2012年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比对照“长白9号”平均增产5.5%,2012年生产试验比对照“长白9号”增产6.1%。“吉大7”高产、稳产、广适,活秆成熟、抗倒伏性强、灌浆速度快、籽粒透明,耐冷、耐盐碱、抗病性较强。该品种适于吉林省四平、吉林、长春、通化、白城等中早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6年3月17日至20日在长春市召开了第2次常委扩大会议,会上审定通过玉米、水稻、大豆等14种作物24个品种。这批审定通过的作物品种有:玉米品种丹玉13号、吉单108号,通单14号;水稻品种铁粳2号、长白7号;大豆品种合丰25号、吉农1  相似文献   

4.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长白山东北部,气候差异较大,全州共分四大生态气候区。其中,中早熟区是我州重点产粮区,而玉米又是该区的主要农作物,15年来一直以龙单13、四早6号、本育9号为主推品种,因为没有替代品种,这些老品种在生产中表现出了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如产量不高、病虫害发生频繁等。  相似文献   

5.
“天下人参看古林,吉林人参看抚松”,吉林省抚松县素有“人参之乡”的美称,它座落在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心地带.是长白山下第一县.抚松县地貌特征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势雄浑,森林茂密,水流湍急,资源丰富。特殊的地理环境极适合特殊的药材人参生长。据记载.抚松人民有1000多年采挖野山参、430多年栽培人参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林蛙油产品的研究现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林蛙为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是吉林省主要的药用经济动物之一。以林蛙为原料的加工业不断兴起,其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食物、饮品、日化、保健及制药等各个领域。综述了林蛙产品的营养价值及吉林省林蛙产业的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7.
长白19号是利用常规育种技术选育出的优质水稻新品种。通过系统研究施氮量、种植密度、移栽苗数对长白19号的影响,获得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吉林省水稻品种进行合理布局,降低低温冷害风险,对目前吉林省主要水稻栽培品种孕穗期的耐冷性进行研究。选用目前吉林省的7个主栽水稻品种(‘长白9’,‘长白16’,‘吉粳803’,‘吉粳105’,‘吉粳88’,‘吉粳83’,‘吉粳81’)进行孕穗期16℃低温处理,通过线性内插法确定了低温处理6~14天连续9天的水稻空壳率,进一步利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16℃低温处理下不同水稻品种处理天数与空壳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在处理10~13天时水稻空壳率达到最高,随后无明显变化。其中耐冷性弱的‘长白19’的空壳率最早达到最大值,并且冷水反应比较敏感。耐冷性最强的‘吉粳81’,冷水反应比较迟钝。其余的品种介于二者之间。因此,品种间耐低温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选育耐低温品种是提高水稻耐冷性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硅藻土对储粮害虫的杀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不同产地硅藻土对主要储粮害虫(玉米象、谷蠹、锯谷盗、锈赤扁谷盗)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1号硅藻土(产于浙江省嵊州市)对玉米象、锈赤扁谷盗、谷蠢、锯谷盗均有显著的毒杀效果,处理后5 d,杀虫效果可达100%,与对照硅藻土(普粮泰)无明显差异;2号硅藻土(产于吉林省长白县)除对玉米象无明显毒杀作用外,对其它三种害虫的杀虫效果在96%左右.实验说明不同产地的硅藻土对储粮害虫的杀虫效果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水稻幼苗期低温处理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降低低温对吉林省水稻幼苗期的影响,减少病害的发生,对目前吉林省主要水稻栽培水稻品种幼苗期根系活力进行分析。以吉林省的7个主栽水稻品种(‘长白9’,‘长白16’,‘吉粳803’,‘吉粳105’,‘吉粳88’,‘吉粳83’,‘吉粳81’)为材料,对它们进行8~12℃低温处理,通过线性内插法确定了8~12℃分别处理1~6天条件下的水稻根系活力,进一步利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不同温度下处理天数与水稻根系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根系活力的降低与处理天数成正比,根系活力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的处理天数均呈现:‘吉粳81’ > ‘吉粳83’ > ‘吉粳88’ > ‘吉粳803’ > ‘吉粳105’ > ‘长白16’ > ‘长白9’。因此,根据温度条件可以对水稻幼苗期根系活力进行有效预测,并且得出水稻幼苗期根系耐冷性与水稻品种的属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耐盐杂草稻幼苗对NaCl胁迫响应及其生理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人工气候箱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杂草稻幼苗生长、根系特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3个试验材料苗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和地下部干质量均降低,且降幅均为越光﹥长白9号﹥WR03-12.低NaCl胁迫下,WR03-12主根长有增加趋势.随NaCl浓度增加,3个材料根系总根长、根系体积、总表面积、吸收面积和活性吸收面积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越光最大,长白9号居中,WR03-12最小.随NaCl浓度增加,3个材料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均为WR03-12﹥长白9号﹥越光,脯氨酸含量也随胁迫浓度增加而上升,增幅为越光﹥长白9号﹥WR03-12.  相似文献   

12.
正5月23日,为期两天的北京世园会"吉林省日"活动在妫汭剧场开幕。吉林省副省长李悦,中国贸促会巡视员胡凡,中国花卉协会副秘书长、北京世园会政府副总代表张引潮,北京世园局副局长叶大华等出席开幕式并启动开幕。"吉林省日"活动以"生态吉林大美长白"为主题,以动静结合方式,同时在妫汭剧场、同行广场和草坪剧场开展启动仪式、文艺演出、美食文化、特色产品推介、旅游宣传和商贸洽谈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吉粳507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9年以辽宁省耐盐碱、优质品种辽盐12为母本,早熟高产抗病品种长白10为父本进行杂交,当年冬在海南加代;2000年在所内进行F2单株选拔;2002年F4出现稳定株系,田间代号为吉02-2534;2002年冬F5进行海南加代扩繁。2003年F6参加产量比较试验;2004年参加吉林省预备试验;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进行稻米品质鉴定;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一、本公司新选育的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高产杂交西瓜州优2号、8号、14号种子,每公斤140元;湘杂3号、4号和蜜桂、新澄西瓜种子,每公斤100元。二、杂交一代长白苦瓜,瓜长70厘米,单瓜  相似文献   

15.
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超产一号超产一号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从杂交组合青系96//BG90-2/下北的后代中经多代选择育成。1995年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同年荣获吉林省首届优质米品种金奖、省农办新品种推广一等奖、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  相似文献   

16.
白红9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豆研究所于2001年以珍珠红小豆为母本、白红3号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07—2010年进行产鉴、产比试验;2011—2012年参加吉林省小豆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吉林省小豆生产试验;2013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编号:吉登小豆2013001)。白红9号品种整齐,粒型球形,具有直立抗倒伏、耐瘠薄,高抗病毒病、抗叶斑病和霜霉病等优点,适合吉林省红小豆主产区及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西南部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吉花4号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2000年以鲁花12号为母本,唐油4号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在吉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吉花4号平均荚果产量3217.4kg/hm2,比对照品种白沙1016增产16.4%。具有优质、高产、早熟、抗病、适应性强等特性。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吉登花生2012003。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新品种丰强7号丰强7号于1984年以丰强5号为母本,以敦760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于1990年育成。1994年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丰强7号为水旱兼用类型品种。单株生产力较强,不宜过密,播种量250kg/hm2。丰强7号适于吉林省中……  相似文献   

19.
高产春大豆吉林29号与吉林30号吉林29号与吉林30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于1983年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以公交7424-8作母本,以辽豆3号作父本经多年选育而成。原品系编号分别为公交8347-26和公交8347-4。1993年经吉林省...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盆栽条件下苏打盐碱胁迫对水稻品种长白9号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对稻穗2次枝梗数、2次枝梗上的颖花数、2次枝梗上的实粒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随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加,2次枝梗数、2次枝梗上的颖花数和2次枝梗上的实粒数呈明显降低趋势;相关分析表明,盐碱胁迫下穗上的2次枝梗数是对单穗产量贡献的最大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使长白9号产量显著降低,其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盐碱胁迫使穗的总颖花数、穗粒数减少。因此,盐碱地种植长白9号在孕穗期要加强水肥调控,尽量增加水稻的颖花数,减少2次枝梗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