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稻抗除草剂bar基因的遗传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稻恢复系品种"752"与转bar基因抗Basta稳定品系("转嘉59"和"转嘉99")杂交后代的遗传规律进行了连续跟踪研究,结果在F2~F5代中大部分株系的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1的分离规律,但也有少数符合1∶1、2∶1、5∶3和5∶1。转基因水稻的抗除草剂特性可以遗传至高世代,通过有性杂交和低世代开始高压淘汰选择,可以在中、高世代获得抗性稳定株系,其中有75.9%的抗性稳定株系自交下一代抗性没有分离,抗性发生了3∶1分离的株系只有24.1%。  相似文献   

2.
通过常规系谱育种法将亲本材料04DP携有的水稻低谷蛋白基因Lgc1导入到本地粳稻材料中,获得52个F6高世代水稻株系。根据低谷蛋白基因Lgc1的碱基缺失突变,设计出Lgc1基因的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对52个株系的320个单株进行PCR分子标记检测,同时利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对52个株系的谷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有37个株系为低谷蛋白基因纯合株系,谷蛋白含量为2.45%~3.31%;9个为普通谷蛋白基因纯合株系,谷蛋白含量为3.55%~4.76%,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谷蛋白含量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含有Lgc1基因杂交后代的低谷蛋白水稻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产早稻品系4384和优质早稻品种舟903杂交,杂交后代与4384回交后连续自交,在分离世代利用Wx基因的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标记选择Wx基因型中具有TT位点的单株或株系,并在田间选择农艺性状。在BC1F6获得92个Wx基因型纯合的株系,从中选择7个农艺性状较优以及外观品质较好的株系进入小区观察试验。综合农艺性状的表现和米质分析的结果,初步选育出产量较高及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品系Z080和Z115。  相似文献   

4.
旱稻新品种旱403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403亲本$299是杂交组合辽粳326/铁粳5号后代材料,米质优良,半散穗,产量潜力大,综合性状好,S2026是杂交组合科情3号/沈农611的后代材料,具有籼稻血缘,抗旱性较强,是良好的旱作稻资源。1994年配组后经沈阳、海南两地系统选育,1994~1996年F1~F5混选,1997年F6开始穗选,1998年第8代单株选择,获得一批性状稳定,适于旱作的株系试材,于1999年进行旱作抗旱鉴定,该品系编号为HJ403,表现抗旱性强,综合性状好,于2000~2001年参加本所早稻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5.
水稻转基因再生植株及其后代抗虫性筛选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因枪转化系统,将CpTI(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转入水稻愈伤组织中,经过抗生素筛选得到了再生植株。我们用这些转基因水稻再生植株及其后代的分蘖茎段对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进行室内喂养,通过比较虫体死亡率及虫体生长长度,测定转基因水稻再生植株的抗虫性。1997-1999年共进行3个世代5次的室内测定。从121株F0代转基因植株中选出抗虫性较好的植株15株。从F1代的15个株系中,又筛选出了7个株系40个单株;在F2代的14个株系中共选出37株抗虫效果表现较好的植株。对37株中的19株进行了分子检测(PCR扩增),从中检测出5份材料为纯合体,14份材料有分离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该富内喂养玉米螟并进行抗虫测定的方法是可行的;抗虫基因在转基因水稻再生植株中已经获得表达并且可以遗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豆优良品种黑河14的选育,作者认为:在大豆超早熟育种的亲本选配上,应选择双亲生育日数差值小、花期短、鼓粒快、株体繁茂、中日性、耐低温的极早熟种质资源作为杂交亲本.以极早熟、丰产、抗病品种间杂交为最佳组合,通过有性杂交获得早熟性基因累加超亲遗传后代,进而创造出更早熟的杂交后代材料,于F2和F3世代,以早熟、抗病性为主进行选择,严格淘汰晚熟、感病单株.F4世代以丰产性状选择为主,从早熟、抗病后代的优良株系中大量选拔丰产性状优异的单株,混合成品系,下年进行品系鉴定.由于大豆生态适应区域明显,为此,充分结合当地生态条件进行选育更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新铁炮百合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新铁炮百合F2代17个株系和F3代6个株系的13个主要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所有信息归纲为5个主成分,它们能解释总遗传变异的70%以上。经过自交和选择,同一性状在不同世代主成分中的作用不同,不同世代5个特征向量的组成有变化,花的大小、花头数等性状的贡献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
淮阴矮脚早毛豆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毛豆新品种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1994年配组 (抚顺 ) …日本青 日本白鸟↓1995年 (F1) (抚顺 ) …种植 8株↓1996年 (F2 ) (抚顺 ) …种植 2 0 0 0株↓1997年 (F3 ) (抚顺 ) …种植 9个株系↓1998年 (F4 ) (抚顺 ) …种植 4个株系↓1999年 (F5) (抚顺 ) …种植 3个株系 ,其中淮抚  5 736株系稳定且综合性状突出 ,小区折合产量  710kg 6 6 7m2 ,比对照 (台湾 2 92 )增产 10 .7%,熟 期早 5d。决选。↓2 0 0 0~ 2 0 0 1年 …  相似文献   

9.
以荷花蔷薇为父本与无刺野蔷薇杂交,结果表明,两蔷薇的杂交亲和性差,杂交后代园艺性状分离广泛。从杂交后代和荷花蔷薇自然实生后代中共选育5个优良株系;3株无刺,1个花高度瓣化,1株花型新颖奇特且花期晚14d,选出的优良株系生长健壮、花色花型优美,可作园林美化植株。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大花生鲁花14号(LH14)为母本、高油酸花生开农176(KN176)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再以LH14为轮回亲本历经4次回交获得BC4F1,期间用Taq Man探针标记技术辅助杂种AhFAD2B基因型选择;BC4F1经连续自交、田间筛选并辅助KASP分子标记鉴别后代籽粒AhFAD2B基因的基因型,获得基因型aabb的BC4F5株系10个,它们分别来源于BC4F1代7个单株。分析这10个株系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显示各株系结果集中,单株平均荚果数、果型与母本LH14相似,油酸含量为68.67%~77.93%;其中7个株系的百果重、饱果率和6个株系的百仁重分别比对照LH14提高0.02%~16.05%、4.55%~12.31%和0.05%~9.41%。综合各株系田间表现及籽粒品质指标,最终选择油酸含量高于70%的7个BC4F5代株系进行DUS测试、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Taq Man探针标记与KASP标记结合应用于高油酸品种选育过程中,大大减少了田间选择的工作量,提高了回交选育高油酸花生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