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菱鲆具有生长速度快和易集约化养殖等特点,自1999年创立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以来,山东半岛及环渤海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厂化养殖企业和个体养殖户,大菱鲆养殖已经发展成为年产量超过6万吨的海水养殖支柱产业。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大菱鲆的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各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越来越严重地制约大菱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盾纤毛虫病被广泛认为是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其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造成损失大。本研究中,我们选取山东省的莱州、昌邑、海阳,辽宁省的兴城、绥中,以  相似文献   

2.
大菱鲆,在分类上属鲽形目、鲆科、菱鲆属。主要分布于大西洋沿岸、北海、黑海及地中海一带。它具有适应低水温生活、生长快、肉质鲜美、可摄食人工饲料、易于集约化养殖等优点,是许多国家的主要养殖对象。我国的大菱鲆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等北方沿海地区,并已日渐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大菱鲆的疾病问题也日渐突出,大规模死亡现象时有发生,给养殖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就大菱鲆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病害及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着大菱鲆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的增加以及品种种质的退化,病害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大菱鲆养殖业发展的重大障碍。由于纤毛虫病死亡率高,流行范围广,因而纤毛虫被认为是对海水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一类病原体。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病在养殖中的危害,2008年3—7月对山东莱州地区养殖大菱鲆的纤毛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针对纤毛虫病新出现的一些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大菱鲆纤毛虫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具有生长速度快和低温耐受力强等特点,是世界上养成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鲆鲽类养殖良种。自1992年引进至今,大菱鲆养殖已经发展成为年产量超过6万t的海水养殖支柱产业。作者综述过去20年里,我国大菱鲆在产业发展、苗种生产、良种选育、养殖模式、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控、加工与质量控制、养殖经济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所取得的系列成果,并就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大菱鲆和鲆鲽类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菱鲆自在我国推广养殖以来,已成了一个初具产业化规模的海水养殖品种,目前全国年产值约为40亿元左右,而山东省的大菱鲆养殖约占全国的70%,产值在30亿元左右。自2006年11月上海首次曝出“多宝鱼药残”事件后,对大菱鲆养殖尤其是山东省的大菱鲆养殖负面影响非常大,从上至下、蔓延全国,而且至今没有根本好转。山东共有三冢发现药残的工厂化养殖企业的大菱鲆被深埋,其余多家养殖场也都暂停销售。从市场方面来看,目前广东、深圳市场的大菱鲆价格为46~5O元/千克,仅为上市初期的1/10,已跌破其养殖成本价。这是药残的发生对养殖业产生损失的最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雷霁霖  门强 《齐鲁渔业》2002,19(12):48-49
4大菱鲆的病害防治 随着大菱鲆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和大环境的影响,在短短的3年里,各种各样的疾病也纷至沓来。由于病害的影响,某些养殖场养成期的成活率还不到70%,甚至全军覆灭,目前由病害造成的损失可高达3亿人民币。病害成为制约大菱鲆养殖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疾病的综合防治成为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中的重要内容。4.1病毒病 国内养殖大菱鲆发生的病毒病,目前比较常见的有淋巴囊肿病,其症状、流行情况、危害和防治方法同其它鱼类基本一样。已报道过的病毒病还有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病(IPN)、大菱鲆旋转病毒病(TRV)、红细胞坏死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HS)、疱疹病毒病、神经  相似文献   

7.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Linnaeus)自1992年首次从英国引进以来,黄海水产研究所课题组先后在青岛,威海,蓬莱,莱州等地进行养殖试验,均取得较好研究成果,作者在国内首次建立起深井海水养殖大菱鲆的初步养殖工艺,作扼要的概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海水养殖鱼类病害发展现状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害现状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在近10年来发展迅速,是当今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养殖种类有大黄鱼、牙鲆、石斑鱼、真鲷、黑鲷、美国红鱼、大菱鲆、梭鱼、鲈鱼、河豚等。随着养殖种类的增加、养殖面积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提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愈来愈严重,致使养殖环境恶化,病害时有暴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海水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害种类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寄生虫病以及其他一些疾病。不同海水养殖种类疾病的轻重有所不同,养殖过程中危害严重的疾病有:1.病毒性疾病我国养殖的海水鱼类中已发现的危害严重的病…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菱鲆养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广大养殖户学习大菱鲆养殖技术的要求电越来越强烈,笔者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将简易大棚养殖大菱鲆的技术要点简要概括如下,供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和养殖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是近二十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海水鱼养殖新兴产业。基于大菱鲆优于其它鱼种的诸多优势,一经从国外引进并突破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关口后,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在环黄渤海沿岸形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新兴产业带,从辽宁、河北、  相似文献   

11.
7种消毒剂对大菱鲆烂鳍病致病原鳗弧菌的杀灭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菱鲆(Scophtbalmus maximus)养殖遍及辽宁、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成为我国北方沿海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年产量4万~5万t,产值30多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大菱鲆疾病问题日渐突出。其中,烂鳍病是大菱鲆养殖中一种较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流行范围极广,几乎在各个养殖场均有发生,危害较大。大菱鲆从苗期、养成期直到亲鱼培育期均可感染此病,累积死亡率高达80%-90%。  相似文献   

12.
穆俊山 《齐鲁渔业》2001,18(4):21-21
大菱鲆产自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大西洋北部海域,为底栖性鱼类。我国于1992年引进大菱鲆进行人工养殖,目前已在山东等地发展到一定规模。大菱鲆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很受消费者欢迎,发展前景看好。现就大菱鲆养殖的基本技术、条件要求做简单介绍。1 苗种购入 大菱鲆苗种购入时体长要在5cm以上,鱼体色泽正常,有活力,无病害、畸形。2 水温 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养殖适宜水温要求在10~20℃之间,14~17℃为快速生长水温。3盐度 大菱鲆养殖的适宜盐度20~32之间,25~30最为合适。4水质 大菱鲆养殖要求水…  相似文献   

13.
<正>大菱鲆是一种优质的冷水性海水养殖鱼类,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其养殖规模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大菱鲆养殖时间的延长,各种问题也相继出现,例如种质退化、病害频发等,其中病害问题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大菱鲆的各种病害中,表皮突起症是对大菱鲆养殖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对这种病害如何进行防控的报道还很少,现笔者针对其主要  相似文献   

14.
大菱鲆病毒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菱鲆具有生长快、肉质鲜美、商品价值高等诸多优点,而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海水养殖新的优良品种,但近几年来大菱鲆养殖疾病日趋严重,已严重地威胁到该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病毒性疾病危害尤其大,一旦发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便会出现爆发性死亡,严重的能导致整池绝产、全军覆没,给养殖者造成惨重损失。  相似文献   

15.
大菱鲆作为一种优质的冷水性海水养殖品种,引入我国已有近十年时间,其中开展大规模的工厂化养殖也有5~6年时间。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病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其中苗种培育期间疾病造成的危害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16.
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大菱鲆养殖中常见疾病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系统地描述了这些疾病的流行特征、发病症状、危害程度、感染率及致病原等.同时为各种疾病提供了具体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对大菱鲆养殖生产与疾病防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系国内首次对养殖大菱鲆疾病进行的全面性报道.  相似文献   

17.
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大菱鲆养殖中常见疾病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系统地描述了这些疾病的流行特征、发病症状、危害程度、感染率及致病原等。同时为各种疾病提供了具体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对大菱鲆养殖生产与疾病防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系国内首次对养殖大菱鲆疾病进行的全面性报道。  相似文献   

18.
大菱鲆盾纤虫病防治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菱鲆盾纤虫病(嗜腐虫病、指状拟舟虫病)发病率高,流行时间长,经常同其他细菌性疾病并发,在鱼体内寄生,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养殖死亡率较高,是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中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工厂化海水养殖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模式,它利用人为制造的适宜环境来养殖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由于其丰厚的投资回报,近几年在我国沿海地区发展较为迅速,大大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以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为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形成了相当规模。到2000年,大菱鲆养殖已迅速扩展到渤海沿岸的各省市,形成了环渤海大菱鲆养殖圈。近两年,还辐射到了长江口、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目前,仅山东省就已有大菱鲆工厂化养殖面积近90万m^2,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并且每年还在以30%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20.
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及其综合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大菱鲆养殖疾病日益严重,已严重威胁到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病毒性疾病危害尤甚,现将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的致病病原、临床症状、流行及对大菱鲆养殖的危害等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在此基础上重点结合作者对海水鱼类病害研究,对该病的预防提出几点建议,供广大大菱鲆养殖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