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鹃花性喜凉爽湿润。盆面植草,除美化盆面,减少盆土中营养元素的流失和大雨时盆土沾污叶片外,还可在“三伏”大热天防暑降温,保持盆士湿润,免受根系灼伤。尤其是在气温高、湿度大的霉雨季节,可以在盆土表层的茎部,诱发出较多的气生根,健壮植株,增强抗病力。但杜鹃花盆面植草,在秋冬之际就不甚好。它不但影响植株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而且容易成为蚯蚓等小动物和红蜘蛛等螨类害虫越冬的温床,孕育来年植株的祸患。  相似文献   

2.
从1994年起,笔者先后7次从温洲邮购1~2年生名贵茶花小苗92株,成活87株,绝大部分生长良好,烈香、火神爷、赛牡丹、花牡丹、霞光万道等20余株已开花。经过几年的摸索,笔者感到要想栽活邮购的茶花小苗,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备好盆土盆土要具备保湿、排水孔隙度较大、肥力较好、利于根系复活的特点。笔者自行配制了两种作用不同的盆土:一是山黄土4份,食用菌或沤熟锯屑3份,腐熟畜禽粪、菜枯及少量钙镁磷等2份,细沙1份,这叫“营养土”;二是黄土5份,食用菌渣或沤熟木屑4份,细沙1份,这叫“贴根土”。这两  相似文献   

3.
能否在全日照下盆栽山茶?比较普遍的回答是:山茶喜半阴,夏季宜荫蔽,以防日灼。但询问挖野山茶贩卖的农民,都说山茶无论阴山、阳山都有。再观察贵阳黔灵公园的地栽山茶,也有处于全日照下而生长良好的。于是笔者决心进行全日照盆栽山茶的试验。从1993年到现在,试种30株,除3株死亡外,其余均已成活并开花,还繁殖了一些小苗。现将试验简介于下: 一、盆、土的选择十分重要 1.花盆宜选通透性和散热性较好的深土陶盆种植。在此类盆中,绝大多数山茶生机盎然;而在宜兴盆、塑料盆中的山茶,在全日照下盆土过热,易伤根,大都  相似文献   

4.
正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优良花灌木或小乔木。花期长,花量繁多,且花色多样,姿态优美,并被广泛栽植于城市绿化。也可栽植于盆内,作为家装植物供室内观赏。茶花生长强健,管理简便,病虫害不多。但近年来经过观察,茶花会发生一种较严重的病害——炭疽病,且该病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发病原因茶花炭疽病是由病菌侵入叶片组织而发生的病害。在降雨量较多的季节里,特别是在大风、多雨、温度多  相似文献   

5.
我住在12层楼上,利用内阳台的前沿养了60多盆花,其中一小半是名种山茶,一大半是以五针松为主的树桩盆景。茶花每年都从入冬开到翌年3~4月,而树桩盆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一带,大型盆栽苏铁冬季必须整盆移入冷室或用稻草包扎越冬。这样不但费工费时,且影响这一季的观赏效果。笔者经过3年的试验,发现在长江下游地区,采用地膜覆盖法,可使苏铁在露地安全越冬。具体操作如下: 在霜降和立冬前后,给露地盆栽的苏铁浇足水。3天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其根盘,范围与冠径大小等同。然后在薄膜上覆盖一层5厘米厚的土。这样只要冬天的气温在-5℃以上,苏铁即可安全越冬。若温度低于-6℃时,再用草绳将整个树冠束扎起来,避免低温冻害。至来年春分前后去土、放绳,揭开塑料薄膜即可。  相似文献   

7.
2003年,杜鹃红山茶在金华国际茶花大会上亮相后,短短两年时间,金华就发展繁殖了4万多盆杜鹃红山茶。笔者在“花之海”园艺公司的茶花园里,发现了6个变异新品种。其实,人工栽培的茶花品种都是由山茶原种演化而来,不少山茶原种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了便于品种登录,暂把杜鹃红山茶命名为“杜鹃茶”,其拉丁名:Camelliaazalea。现将这6个变异品种的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君子兰过冬时需端入室内保暖越冬。但长江流域一般家庭无取暖设施室内温度较低,满足不了其生长开花的需求,因此君子兰往往会停止生长。当室温下降至5℃时,还有受冻害的危险。这几年,笔者自制了一种既保温又保湿的保暖箱,可把君子兰放入其内暖暖地过冬一冬下来,小棵的能长出3~4片叶,成株可春节前后顺利地拔箭开花。保温箱怎么制作呢?根据君子兰盆数的多少,制成相应大小、高低的薄木箱或厚纸板粕箱底铺一层棉籽壳或锯末等保暖物,把君子兰盆坐入箱内,盆外四周再充填棉籽壳或锯末等,填到盆沿即止,稍按实  相似文献   

9.
问:龙舌兰是受欢迎的观叶植物,怎样培养好它呢? 徐州丁永亮答:龙舌兰喜光、不耐寒,生长适温以5—10℃为好;耐旱、不耐涝,装盆时注意加碎石、细砂作渗水层。冬季入室后放见光处,保持盆土微湿即可,叶面要经常喷水。越冬期也可将植株取出,去掉根部的土,用绳将叶片扎拢,挂在避风不沾油处,一冬可不浇水。翌年清明出房,逐渐增加浇水量,便继续生长。夏季为其生长季,可每天浇一次水。  相似文献   

10.
茶花和茶梅,宜在温暖湿润,半荫或有蔽荫的环境下生长。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带微酸性(pH5.5至6.5)的混合土。家庭盆栽培养土,选用腐叶(或兰花泥)土40%,黄泥30%,焦泥灰10%,砂20%,加少量骨粉。宜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未萌芽前上盆最好。盆栽茶花和茶梅,经过二、三年,盆土含肥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养山茶有感     
我是2004年春天开始养第一株山茶的,至今已5年。感觉在我们这个地区要养好确实有点难度。这里的气候特征是:冬春寒冷干燥,最低气温-10℃以下,夏秋炎热,有时能超过36℃,降雨量或多或少,土质、气候条件与山茶的产地截然不同。培养土只好因地制宜,养护环境要人为去创造,当然也不是说山茶非常娇贵,换了地区就不能养,只要环境条件适宜,一样可以养好。现在我有茶花、茶梅十几盆,2005年夏天我自己嫁接的一株茶花也生长良好,已挂蕾开花2年。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笔者对茶梅、山茶、含笑、银桂和松柏杉等进行不同季节的扦插对比试验。实践表明:秋季扦插的成活率高而稳定,一般都在75%一90终。左右。原因是,浙江地.区秋季的气温高,湿度比较大.霉菌的活动能力减弱,少量扦插易控制温度、湿度和日光条件,有利于生根成活;而春夏季由于土壤温湿度难以控制,霉菌大量繁殖,往往易发霉烂根。  相似文献   

13.
1.栽种时间洛阳地区一般在2月底至3月底这段时间成活率最高,特别是拇指粗细的健壮根系,只要不被阳光长时间的暴晒,三、四天内不会影响成活;在太冷太热的季节,成活率就会降低。当然在特殊的养护条件下,如冬季在暖房或夏季在遮荫保湿下栽种,也有较高成活率。要注意的是,冬季必须搞好防冻工作,尤其是刚挖出的根决,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容易冻死。夏季要及时栽种,最好随挖随种,时间一长,根块容易失水死亡。2.盆土配制采用腐叶土40%,炉渣40%(必须在室外堆放半年至一年),黄土20%混合后使用,是较为理想的养根盆土,不板结,肥力柔弱,具备较为充分的微量元素,有利于迎春根块的复壮和生长。有些盆友利用旧盆土加少量菜园土,效果也很好。由于迎春适应力较强,对盆土没有特殊的要求,总的原则是:养根初期的盆土以肥力柔弱,不易板结为好。  相似文献   

14.
种好茶花不易,繁殖也较难,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家庭扦插茶花的简便方法。 6月中旬为家庭扦插茶花的最佳时间。将酸性山泥放在阳光下晒两天,把黄沙用水冲洗后晾干,按7∶3的比例将山泥与黄沙拌和,作为扦插用土,扦插盆最好用泥盆。在盆底堆放碎瓦片约占盆高1/4,倒入拌好的扦插用土,压实。  相似文献   

15.
一、春季:成年茶花刚过花月,将要抽春梢,需要多施氮肥和钾肥,以腐熟豆饼水为好。如需换盆,应先将pH值5.5~6.5的酸性土或自制腐殖土放入新盆内约5厘米厚(可根据盆的大小灵活掌握),然后将茶花连根带土放入盆中,再轻轻地加满土,不要用力往下压。浇水方法,最好将盆放水盛有清水的  相似文献   

16.
北方地区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农业栽培中广泛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其实,盆栽花卉覆盖地膜也有益处。据笔者的实践,这样做有如下优点:1.可延长浇水的间隔时间,减少浇水次数。2.盆面覆盖地膜后,整个盆土中根系分布变得比较均匀,表层土壤中根系增多了。通常情况下,盆土表面由于蒸发快、干得早,根系拼命向有水的地方即土层深处发展,使浅表土层和深土层中根系分布严重不平衡。时间久了,盆底部分根系重叠缠绕,  相似文献   

17.
10月 1.节气有寒露和霜降。 2.山茶早花品种秋牡丹、荒狮子等先后始花,对这类开花品种应停肥浇水。 3.株大盆小的无蕾山茶,可换盆换土,但应保留主根近旁的附土,同入新盆。  相似文献   

18.
如是扦插小苗,栽种前应轻轻弹掉扦插基质,将过筛细土撒在根系上,使根系便于伸展开,也便于和盆土紧密结合。上盆时用两片碎盆片交叉覆盖排水孔,底部先垫一层较粗的土粒,上面再填一层细土,将苗置于中央,根须舒展开来,覆土2厘米左右,至根颈为止,然后沿盆壁四周按实,将盆墩几下,使土面平整紧实。盆土填到盆沿下2厘米左右,备浇灌之  相似文献   

19.
养护盆景的谚语很多。最为养景者熟知的是"干透浇透.见于见湿"的浇水原则。但各人的理解不太一致。笔者想就此谈一点浅见,请同道者指教。一、干透所谓"干透",就是盆土表面已坚硬干燥,手敲盆钵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时盆土是干透了。若用刀将盆面土撬开,可见到盆下已干透。再往下撬开一层,将会见到盆土中有点湿气了。可见下层会更湿。这说明盆土并非全部干透。若是盆土从上到下全干透,植株就会严重失水,早已枯萎了。所谓"干"也只有85~90%,底层的湿度将会在10~15%左右。我的这种说法不知是否确切。二、浇透至于"浇透",是指植物浇  相似文献   

20.
家庭盆栽牡丹在越冬时,应将盆移置于室外或温度较低的室内(温度保持在0℃以上、10℃以下);也可用草帘将盆包起来或埋入土中。适当浇水,即可越冬。夏季应将盆栽牡丹放置于荫棚下或半荫半阳处。浇水应于早晨和晚上进行,不可在烈日当头的中午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