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棚果树环境因子的合理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果树保护地栽培发展迅速。保护地栽培的目的在于人工创造适宜果树生长发育的可控的小区环境。由于棚室基本处于密闭状态 ,和外界条件有很大不同 ,尤其是温度、光照、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通过环境因子的调节 ,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植物自然栽培条件 ,是保护地栽培的首要内容和能否成功的关键。1 温度调节棚室温度条件是影响果树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护地内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昼夜温差比露地大 ,晴天温差比阴天大 ,棚温回升快 ,阴天棚内增温效果不明显。另外 ,由于棚室气温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而且果树的各生育阶段…  相似文献   

2.
1大棚选择 大棚规格为(6~8)m×(30~40)m,棚顶高2.5~3.3m,棚肩高1.5~1.9 m,钢管结构标准大棚或竹木结构简易大棚均可使用.大棚覆盖塑料薄膜全程防雨栽培,兼有防风和保温增温、增大温差等作用,通过调节棚内小气候以满足网纹甜瓜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大樱桃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樱桃保护地栽培与蔬菜、花卉相比有如下特点:(1)植株高大,棚也高大;(2)大棚是针对已结果的果树,需要与果园地相适应,形状结构与果树相适应;(3)覆盖时间为季节性;(4)大樱桃为多年生乔木,当年生长结实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辣椒(包括甜椒)是我省大棚主要蔬菜种类之一,栽培面积日趋扩大。大棚辣椒春季栽培以早熟丰产为目的,因此,旨在克服早春低温影响,掌握适宜棚温,促进辣椒的生长发育,提高早期产量和增加经济收益。但在栽培中,各地掌握的棚温标准不一,常因棚温掌握欠妥,影响了辣椒的生长发育和大棚  相似文献   

5.
1温度调节1.1增温措施①采用多层塑膜覆盖。覆盖地膜可以提高地温,满足根系对温度的要求。②围草防寒。夜间在棚周围覆盖一层1m左右高的稻草帘,可提高棚温2~3℃。③挂反光膜。在棚室内北侧的墙上悬挂反光膜,可提高棚温2~3℃。④挖防寒沟。在棚拱壁内侧,紧靠拱底挖沟,深、宽各40cm,内部填充一些秸秆、杂草、锯末等防冻材料,可以起到防止热量外传的作用。⑤利用炉火或暖气增温。遇到特别寒冷天气时,可在棚室内增设火炉或开通暖气,迅速提高棚室内温度。但使用火炉增温时要注意防止果树煤气中毒。应装上烟囱,将煤气输出棚室。⑥在地面撒草木灰…  相似文献   

6.
正吐鲁番的气候特点是春季温度回升快,夏季来的早且比较长,秋季降温比较慢。据此,设施葡萄生产主要是促早栽培为主。笔者通过3年的设施果树栽培的试验、示范工作,总结出了设施葡萄促早栽培的三棚一膜技术。简介如下。大棚引导休眠。进入休眠前的气温条件十分重要,要从休眠前10~15天即开始温室降温,进入引导休眠  相似文献   

7.
果树保护地栽培中。特别是利用冬暖型塑料大棚(节能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时,常会出现连阴、雨雪、大风等灾害性大气,给果树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应极早做好准备工作,加强预防和管理措施,克服侥幸麻痹思想,防患于未然。一、科学营建大棚冬暖型塑料大棚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照射,对外界自然环境条件的依赖性较强,为防止灾害性天气的侵袭,必须按照大棚采光保温和增温的设计要求,按照规格、标准,科学建棚。1、选好棚址:棚址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干燥,地下水位低,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层肥沃、疏松,东、西、南…  相似文献   

8.
<正>大棚种植秋椒能延迟到元旦和春节上市。现将其田间管理技术要点简述如下:1温度调节一般9月下旬是缓苗期,栽后5~7天密闭大棚增温促苗活棵,棚内日温维持在30~35℃,夜温13℃以上。缓苗后应适当通风,使棚温保持在28~30℃,高于30℃应通风降温,低于25℃时停  相似文献   

9.
果树进行设施栽培(大棚和温室),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棚室内土壤盐渍化的程度会不断加重。就一般土壤类型(除盐碱地外)而言,其土壤溶液浓度在露天自然条件下一般为300毫克/升左右,而在保护地的塑料棚室中则可高达7000~8000毫克/升,严重的可达10000~20000毫克/升。土壤盐渍化不仅降低了土壤的肥力、缓冲能力和有效微生物的比例,而且会对果树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降低果树的产量和品质,严重者会造成果树死亡。因此,在设施果树生产中应重视土壤盐渍化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1.果树设施栽培土壤盐渍化的原因 根据各地多年的…  相似文献   

10.
大棚桃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棚桃在果树的设施栽培中发展很快,而且各项栽培管理技术,诸如扣棚、加温等已基本成龙配套。但就笔者观察,在大棚桃的病虫害防治方面,大多数技术人员和生产者采用的仍是露地桃的管理措施,很难适应大棚桃的生产。笔者经过多年栽培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大棚桃生产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这套技术从扣棚后的管理开始,分设施栽培管理和采果后栽培管理两个阶段。1 设施栽培管理技术1.1 控制棚内小气候 棚内的高温、高湿条件不仅有利于桃树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导致病虫害的繁衍传播,必须进行一定的控制。1)控制好棚内温度 当完…  相似文献   

11.
目前 ,果树保护地栽培发展比较迅速。保护地栽培的目的在于人工创造适宜果树生长发育的可控小区环境。由于保护地棚室基本上是一个密闭的系统 ,环境因子的调节是其栽培果树的首要内容和能否成功的关键。1 温度调节果树保护地栽培是以冬春为主的 ,温度条件是影响果树生长发育的  相似文献   

12.
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方式有多种 ,南通市主要采用“地膜加大棚加小棚 (小棚外盖草帘 )”方式 ,这种覆盖方式保温效果较好 ,但限制了栽培品种的高度 ,同时 ,覆盖草帘费工、费时。因此为了解不同覆盖方式的保温效果 ,测定不同覆盖方式之间的温度差异 ,为菜农选用合适的覆盖方式及正确地进行大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在南通市芦泾乡进行了不同覆盖方式保温效果比较试验。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大棚加中棚 (A1) ,大棚加中棚加小棚 (A2 ) ,大棚加小棚加盖草帘 (A3) ,大棚加中棚加盖三四层遮阳网 (A4)和露地 (CK) 5个处理。测试时间为 1998年 11月…  相似文献   

13.
大棚葡萄双膜覆盖优越性及存在问题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来在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对新兴的大棚葡萄双膜覆盖栽培模式进行跟踪调查及生产实践后发现,此栽培模式与大棚单膜覆盖相比,由于覆盖期提早,增温效果更好,能够使葡萄物候期进一步提早,果实成熟期提早10~19天,从而提高售价,增加收效,也有助于减轻、避免台风及冻害等自然灾害。大棚葡萄双膜覆盖栽培,由于光照减弱而温度增高,存在枝蔓徒长的倾向,在产量和棚温控制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连年稳产优质。大棚双膜覆盖与单膜覆盖、避雨(露地)栽培合理搭配,可使单一葡萄品种的果实销售期从30天左右延长至60天左右,利于缓解销售压力。  相似文献   

14.
韩茂东  孙利昌 《食用菌》2001,23(6):22-22
大棚栽双孢菇的春季管理 ,是指 3~ 5月这段时间。这期间温度由低到高 ,p H由高到低 ,发酵料养分逐渐减少 ,病虫易侵害。为此将大棚双孢菇春季管理的重点介绍如下 :1 调节温度 早春阶段棚内温度低 ,此时应以增温保温为主。双孢菇未出菇或刚刚出菇时 ,白天可间隔揭开草帘等覆盖物 ,利用阳光增温 ,通风宜中午进行。后期温度偏高 ,可增加覆盖物或向覆盖物上喷水降温 ,通风时间改在早、晚。整个栽培管理中 ,无论增温还是降温 ,都应注意降低棚内的昼夜温差 ,防止因温差过大引起死菇。2 调节 p H 培养料的营养物质经过秋菇旺产期的消耗 ,p H…  相似文献   

15.
连云港地处淮北,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甜瓜生产.近年来,随着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种植甜瓜效益较高,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到2012年,连云港市甜瓜种植面积达3466.7hm2,以大棚厚皮甜瓜栽培为主,栽培方式上主要以春夏季栽培为主,少量为秋延后保护地栽培.栽培模式由原来的露地栽培逐步转变为设施栽培,采用大棚、中棚和小棚多层覆盖保温,占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种植品种上,主要以金牌丰甜F1、景甜一号、京玉268、丰甜1号和甜玉1号为主栽品种.但由于多种原因,采用大棚育苗和双膜栽培的甜瓜,坐果率不高,落花落果较为严重.据调查,有的脱落率高达50%以上,特别是厚皮甜瓜脱落率更高,甜瓜坐果低,既影响了产量、质量,又推迟甜瓜上市时间,降低效益.现将大棚甜瓜坐果低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加强扣棚后的综合管理,是保护地设施栽培成功的关键。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 控制温度 大棚温度管理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花期前后,适宜温度白天14~17℃,夜间高于5℃,否则开花迟缓,授粉受精不良,主要措施是保温;二是果实膨大期,适宜温度白天25~30℃,夜间15~17℃,要防止白天气温太高,超过30℃则易造成高温伤害,应注意白天放风降温。 2 调节湿度 棚内相对湿度萌芽期为70%80%,花期50%~60%,果实膨大期及近熟期应低于70%。若湿度过大可通风换气、覆盖地膜、撒石灰等降低湿度。 3 改善光照 桃树喜光,要合理修剪,尽量压低南部树体高度,让树冠通风透光;早揭晚放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周果树设施栽培发展迅速.种植地域不断扩大.至1999年春季.全国果树设施栽培面积达4.67万公顷。桃日光温室栽培由于上市早、价格高.符合中国国情.研究探讨较多.栽培配套技术日趋完善.实现了春天定植,冬季扣棚.翌年春上市.近年来面积增幅较大.目前全国保护地桃面积占果树设施栽培总面积的40%以上、但从生产上看.主要是促早栽培.品种多局限于极早熟和早熟品种.生产模式单一.  相似文献   

18.
葡萄保护地栽培,因其果品优质、无公害、经济效益高而倍受果农关注。经几年摸索实践,一种比传统方法更为省时、省力、投入少的大棚多膜覆盖栽培模式日臻成熟,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667m2产值连续2年2万元以上)。1棚址选择及大棚结构1)大棚应建在避风、向阳、平坦、利于灌溉和排水、土质疏松肥沃的地方。大棚东西、南北走向均可。2)大棚跨度8~12m,长50~80m,脊高2~2.5m,两侧高1.5~2m,棚面角23.6°,棚架钢筋、水泥柱加竹木结构均可。棚面用2~3幅0.08~0.1m m聚乙烯无滴膜覆盖,幅间接头压茬30cm,下面距棚膜20~30cm沿棚走向拉若干道铁丝,…  相似文献   

19.
1准确把握扣棚时间扣棚主要考虑果树自然休眠的时间、设施性能、当地春季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果品计划上市时间等。在陕西关中地区,桃、杏、葡萄的设施栽培,简易塑料大棚应在1月中旬左右扣棚,有后墙的日光温室应在12月中下旬扣棚,凡采用草帘、毡被等保温的扣棚时间可以适当提前,有加温设施的完成休眠后即可扣棚。如果没有保温设施或可靠的技术保证,不应过早扣棚。如果遇到突然降温,应及时采取灌溉、临时加温、加盖棚膜等防冻措施,以防发生冻害而造成损失。2控制树冠,调整树形由于栽植密度较大,加之设施内空间有限,成龄后树体间多相互交错,整体…  相似文献   

20.
钱海明 《食用菌》2002,24(4):34-34
近年来 ,随着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蔬菜园艺设施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并逐步向利用蔬菜大棚栽培食用菌延伸。现将蔬菜大棚栽培草菇技术简述如下。1 塑料大棚的改建 栽培方法不同对大棚的改建要求也不一样 ,蔬菜大棚套小环棚栽培时大棚外先盖一层薄膜再覆一层遮阳网 ,覆盖重点应放在小环棚上。小环棚覆盖时先覆一层薄膜再盖一层 3~ 5 cm厚的草帘或草席。床架式栽培时应在大棚外先盖一层无滴膜再覆一层 5~ 8cm厚的草帘或草席 ,再覆一层薄膜 ,通过改建以求尽量缩小棚内日夜温差以利于草菇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在栽培时为防止气温的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