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松材线虫病各疫情指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气候因素对松材线虫病发病程度的影响规律。[方法]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遭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获取其2006—2013年松材线虫病疫情指数数据和发病年份主要气候因子数据,结合数学方法来定量分析不同年份松材线虫病疫情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1)松材线虫病发病前两年气候条件表现为:年平均气温明显要高于历年平均值,降水量和平均相对湿度要低于历年平均值,整体表现出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2)松材线虫发病程度严重的年份,夷陵区主要表现出高温、低湿的气候条件;松材线虫病危害程度较轻的年份,则主要表现出强降水量、相对湿度较高的气候条件;(3)RDA分析表明,月相对湿度较高的气候因素有助于松材线虫病在各个林班之间的扩散传播,月平均风速增大时有利于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松墨天牛进行远距离的传播扩散,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气温和月日照时数的增加,会导致马尾松病死总株数和危害面积的增大。[结论]明确马尾松发病林班个数和病死总株数是评估夷陵区内松材线虫病危害程度最重要的指标,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和年降水量是主导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的主要气候因子。预期研究结果有助于预测松材线虫及松墨天牛种群动态变化,为松材线虫病的预警和防控管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夷陵区松材线虫病疫木采伐GIS管理为例,收集了2019—2020年2个年度地面疫木空间位置,运用ArcGIS软件空间数据管理功能,汇集成点、面图层;采用空间平面可视化、趋势面和空间自相关、最近邻距离指数、核密度时空聚类分析,绘制空间信息图,直观地了解松材线虫病发生的空间格局趋势的演变,阐述松材线虫病变化规律与扩散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松材线虫病疫情在防治措施下,2020年受害松林与疫点(小班)下降。2个年度松材线虫病疫情趋势均为东西部、东部值较高,趋势线近似直线,疫点暴发呈现锥形中心点聚集性扩散。疫情时空聚类特征整体格局呈现空间聚集性,疫源传播致松树受害高度聚集性,疫点分布模式为聚集分布。该区域松材线虫病疫情存在一定数量疫点,分布区域广,疫情短期内难以根除,应加大疫木的清理,阻挡疫情扩散蔓延新区域,减少疫点,调节松树密度,减少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建立阔叶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毁灭性的重大森林病害,是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和松林头号杀手,苍梧县是松材线虫病重型疫区,总结该县疫情防控实践及防控技术对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十分必要。本文概述松材线虫病疫情的侵染循环,汇总分析该县疫情发生情况和主要防控措施,指出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病原主导型森林病害,应从疫源控制、传媒昆虫防治和康健松树保护3个方面进行防控,疫情监测和疫点封锁隔离是关键,及时全面清理枯死疫木是核心,传媒昆虫防治是辅助措施。建议加强疫情监测防控工作,严格检疫控制人为传播疫情,开展松树抗性育种,培育和保护健康松林。  相似文献   

4.
正松材线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松树的寄生虫,可引发松材线虫病,导致松树慢慢干枯,直至死亡。松材线虫是林业危害较大的害虫之一,会对松树造形成毁灭性的伤害。近年来,我国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传播扩散加剧。本视频介绍松线虫病的繁殖影响及传播方式,梳理松材线虫病发病机理,提出了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日本五针松(Pinus parviflora)栽培圃地调查松褐天牛(Monochumus alternatus),并取样镜检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揭示日本五针松感染松材线虫病的可能性和扩散风险,为开展检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日本五针松圃地采集枯死或濒死的日本五针松植株,采用分离镜检法检测枯死或濒死日本五针松木质部的线虫种类;剖木检查天牛危害,观察留在日本五针松松枝上的补充营养伤口,同时鉴定天牛幼虫特征,解剖检验羽化的天牛成虫携带LⅣ状态。【结果】在枯死或濒死6株日本五针松枝条样本中有3株样本分离到松材线虫或拟松材线虫,检出率为50%,其中1个样本检出纯松材线虫,1个样本检出纯拟松材线虫,1个样本为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混合寄生,检出率各为33%。侵入枝干的天牛幼虫为松褐天牛幼虫,该幼虫能在日本五针松上顺利羽化为成虫,并携带松材线虫L_(Ⅳ)型耐久型幼虫。【结论】日本五针松能被携带松材线虫的松褐天牛危害并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加强检疫管理,杜绝通过人为调运苗木扩散传播松材线虫病。  相似文献   

6.
大蜀山森林公园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胜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160-162
根据大蜀山森林公园松材线虫疫点拔除项目实例,介绍了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以及森林植被恢复、检疫御灾体系建设等。通过局部皆伐、预防、监测并举防治松材线虫,同时改造林分、培育管护现有林,促进森林健康,提升森林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7.
杨前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127-129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森林病害之一。介绍了松材线虫的生物学特性,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概况、特点及症状,分析了延平区防范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其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所有的寄生虫中,松材线虫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类型,主要寄生在松树中,从而导致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一旦松树感染上松材线虫病,就会逐步干枯到死亡。与其他害虫相比,松材线虫病所造成的危害最大,而且危害更为显著。因此,文章主要介绍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措施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林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本文介绍了宜昌市夷陵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现状,并从防治区划、疫情监测、病枯死树清理、媒介昆虫的防治、封锁疫情、森林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2019年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开展的干旱对松材线虫病造成的松树死亡的影响专项调查,以及2017年和2018年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数据,通过分析发现,2017、2018、2019年松树死亡率差异显著,检出松材线虫比例与未检出松材线虫比例差异不显著,年度间松树死亡率、检出松材线虫比例、未检出松材线虫比例的均值间差异也不显著。这表明干旱加速了染病松树死亡。  相似文献   

11.
分析城市森林公园旅游解说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构建一个基于旅游规划与管理过程的旅游解说系统,并指出其中旅游解说使命、旅游解说愿景、旅游解说内容与旅游解说支持保障等4要素构建目标。分析了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现存的主要问题,建议从加强公园森林生态资源解说、建立森林公园环境解说、全面解说森林生态文化、丰富森林旅游设施解说、优化生态旅游管理解说、完善旅游解说支持保障等6方面构建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旅游解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晰道路建设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的恢复提供依据。【方法】以公园红桦坪到下板寺之间道路两侧的植被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地法,在道路的边缘设置干扰样地3块,分别在3块干扰样地同侧水平距离50 m或近无人干扰处设置对照样地3块,样地面积为20 m×20 m,在每块样地中又各设5个5 m×5 m的灌木样方和5个1 m×1 m的草本样方,对干扰样地和对照样地的植物群落进行对比调查,从物种组成、重要值、α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4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与对照样地相比,干扰样地中总体物种数量仅少1种,为57种;乔木、灌木、草本中各物种的组成差异较大,有些物种在干扰样地中消失,但又有新的物种侵入;各物种的重要值变化无明显规律;物种多样性指数稍降低,其中乔木物种的多样性指数明显降低但不显著(P<0.05),灌木物种的Brillouin指数(H)显著降低,草本物种的ShannonWiener指数(H′)、Brillouin指数(H)、Simpson指数(D)显著升高;物种相似性总体表现为干扰样地之间相似,对照样地之间相似。【结论】道路建设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造成了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210-17211
基于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资源的调查,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主要资源有5类60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分值为22.81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10.0分,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为9.0分,综合得分为41.81分,达到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Ⅰ级标准,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最后,对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卢双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34-5136
[目的]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方法]利用《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的评价方法,通过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和综合资源质量等级评价对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资源、水文资源、地文资源、天象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评定研究,进而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结果]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总得分为44.42分,达到《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规定的一级标准。[结论]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松材线虫病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松材线虫病早期症状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线虫侵入后病树的生理学、组织学和病理学变化过程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国分类系统中的分类等级,对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人工林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公园人工林可分2个植被型,4个群系,14个群丛.群落优势种主要为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柳杉、杉木,在柘木+杉木-茶-淡竹叶+紫萁群丛中,自然更新的天然树种柘木与杉木为共优种.自然更新的树种以阳生性树种为主,如化香、茅栗、黄檀等,这些树种常为亚热带阔叶林先锋群落的代表性成分,表明双峰山人工林群落已由针叶林向阔叶林阶段演替;人工林群落景观单调,必须对生长不良的群落进行林分改造以丰富植被景观,对生长良好的群落则加强保护和管理,以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旅游功能,促使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景观尺度上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实质上是一个多目标的空间优化决策问题。以南京市紫金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2005年地类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利用CLUE-S模型,预测2011年地类的空间分布,并构建2017年Markov型、结构优化型、城市扩张型3种土地利用情景方案,并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自然因子,尤其是海拔高度对地类分布起着主要影响;2)基于CLUE-S模型模拟的2011年研究区地类分布格局,与其实际地类分布格局的精度检验指数Kappa值为0.87,模拟效果理想;3)对3种预测情景的综合评价表明,结构优化型是研究区最为理想的发展模式,基于Markov模型所建立的情景规划方案的空间格局很不理想,城市扩张型综合评价性能居中。  相似文献   

18.
侧耳杀线虫特性研究现状和应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侧耳的生物学特性和侧耳对线虫的毒杀特性 ,简述了松树材线虫病在中国的发生危害与处理松材线虫病木的方法 ,指出了现有处理方法的缺陷、原因。依据作者的初步试验 ,首次提出了将侧耳引入松材线虫病死木的设想 ,认为侧耳的生态习性、强烈的杀线虫活性、对病木中细菌的融解能力、以及线虫对侧耳的营养性和侧耳对松树立木的安全性 ,将有助于应用侧耳有效处理松材线虫病死木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生态敏感性分析对于生态建设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综合分析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敏感区提出相应优化建议策略,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今后生态规划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根据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特征,选取坡度、高程、坡向、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水域缓冲6个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到评价因子权重,结合GIS的加权叠加工具完成研究区的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重度敏感区、极度敏感区占研究区总面积分别为0.71%、27.68%、35.20%、27.18%、9.23%。可见研究区域敏感性主要集中在轻度敏感到重度敏感,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0.
6种药剂林间注干施药防控松材线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注干施药预防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效果,以6种松材线虫药剂林间注干,测定了施药2 a内的防治效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各药剂主要有效成分注干后3个月和1 a的在树体残留动态,并利用松材线虫恒温扩增核酸试纸条精准检测了注药后死亡松树体内松材线虫数量。结果表明:6种注干药剂林间防治后,对松材线虫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种注干药剂在注干2 a后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死亡率控制在0.4%~4.4%,以甲维盐、阿维菌素、啶虫脒为主要成分的药剂注干防治效果在80%以上;药后1 a高效液相色谱(HPLC)抽检测定的树体内各药剂均有残留(枯死松树中未检测到),其中甲维盐质量分数较高,平均为(0.15±0.11) mg·kg-1。检测注药后死亡松树体内均有松材线虫,且平均至少为897.34条·g-1,说明能在树体内传导的注干药剂均有一定的防效及持效期,可在林间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