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是我国特有珍稀孑遗植物,被列入国际濒危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珠海市斗门区西江流域两岸滩涂及江心洲上的水松,占据广东省集中分布的水松物种数量的绝大多数。为保护好水松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科学、规范、有序地建设水松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该濒危种最有效的措施,亦是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珍稀水松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松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稀有种,被称为“植物活化石”。一亿多年前,水松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在距今7000多年的第四纪冰川期以后,欧洲、北美、东亚及我国东北等地的种群相继灭绝,现仅在我国广东、福建、广西、湖南、四川、云南等省局部地区有零星分布,是特有的珍稀孑遗树种。  相似文献   

3.
水松是我国南亚热带造林树种,生长快,用途广,价值高。因地壳变动,水松类植物被冰川灭绝,仅我国南方保留水松一种,而分布范围狭小,成为珍稀植物。为了率富我省绿化造林树种,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于1964年首先引入试种。经过20年来自然条件的考验,该树种在移地生长良好,没有冻害和旱灾,能适应豫南的立地条件。根据水松的生长表现和生态习性,建议该树种可以在我省扩大试种,以增加平原、沼泽、水渍地区的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4.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unt。)Koch)为杉科(Taxodiaceae)水松属的单型种,半常绿性乔木,特产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它是我国的珍稀树种,有“活化石”之称,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水松的  相似文献   

5.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为落叶或半落叶乔木。起源于中生代,第四纪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是第三纪特有的单种属孑遗树种,对研究松杉类植物的系统发育、古植物学及第四纪冰期气候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由于历史气候变化和人为破坏活动,水松种群片断化极为严重,现零星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越南中部和老挝东部,天然种群和个体数量极少,林下没有幼苗,自然更新十分困难,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和极小种群物种。  相似文献   

6.
珍稀树种水松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松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濒危植物,第四纪冰川之后,仅我国南部有少量分布,种群表现极为脆弱,我们在1964年开始进行引种栽培的研究,经过30多年的引种驯化,水松在江淮之间得已繁衍,本文重点介绍水松形态特征,引种地立地条件,栽培管理方法及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秃杉 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 俗名:水杉、水松(雷山) 杉科 Taxodiaceae 秃杉起源古老,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在古新世,曾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东部,对我国亚热带植物区系特点的研究,和古植物、古地理,古气假的探索,均有重要价值,是国家一  相似文献   

8.
水松(Clyptostrobus Pensilis K·Koch)是著名的古生树种,在白垩纪和新生代曾分布于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地,杉科水松属,现仅存一种,为我国特产,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及江西。  相似文献   

9.
水松王水松为杉科水松属单种常绿高大乔木。属我国特有的中生代孑遗植物,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水松在第三纪生长分布特别茂盛,在上新世左右开始绝灭,目前仅残存一种,为我国特有。主生南方,在云南屏边,富宁有零星分布。富宁县者桑区百恩乡芭河村村前水田中间一株古水松,树高36米,胸径1.86米,冠幅11.4米。树龄750年以上,干形圆满通直,树姿优美,古雅,4米处砍去侧枝萌生新枝;结实累累,球果9月成熟,树冠下沼泽地中有丰富的1——2年生天然幼苗。据说,这里的水松原为7株,1922年广南县  相似文献   

10.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为杉木科水松属半落叶性大乔木,喜水湿或沼泽环境,在PH值为5—9的土壤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水松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一个古老树种,多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在广东各地和闽南的河堤沟边也有栽培。水松根系组织松软,耐浸耐腐。被泥层掩埋数百年的伐根,也能保持完整。水松的根颈部分特别  相似文献   

11.
以高度濒危的水松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布系数法、格局指数法研究其空间分布格局,并通过T检验、F检验对分布是否显著进行验证,采用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标、Green指数、负二项参数等4种方法分析水松的聚集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水松大部分种群显随机分布,聚集强度较弱。在1200~1400m海拔范围内,水松空间分布格局与海拔之间的规律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是优质用材和优良防护林树种,在南亚热带平原水网地区特别是近海滩涂地带生长迅速。珠江三角洲土地辽阔,发展水松的潜力颇大,仅斗门县1980年以来,在黄杨河两岸就营造水松林带76km,共950亩,过去水松用裸根苗造林,头两年幼林生长缓慢,第三年才恢复正常生长,年高生长可达50cm,径生长0.7  相似文献   

13.
一、水松的用途水松为杉木科水松属半落叶性大乔木,喜水湿或沼泽环境,在pH值为5-9的土壤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水松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一个古老树种,多分布于珠江三角州,在广东各地和闽南的河堤沟边亦有栽培。水松根系组织松软,耐浸耐腐。被泥层掩埋数百年的伐根,也能保持完整。水松的根颈部分特别膨大,主根能伸进土层5-7米。珠江三角洲的河堤两旁,多成行  相似文献   

14.
在部西南进行水松和池杉引种试验的结果表明,34年生水松平均树高20.8m,平均胸径22.2cm池杉平均树高14.6m,平均胸径21.9cm。水松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指标高于池杉,其抗性强,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和优美的观赏树种,适宜于在部西南低海拔地区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样地调查法,对尤溪县汤川乡山岭村水松林的植物组成、群落结构和年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结构较单一,仅有23科34属36种;水松占地1hm~2,31株,最大胸径123cm,最大树高22m,为尤溪形成最早的水松种群;幼树427株/hm~2,具有一定的种群扩张潜力。  相似文献   

16.
珠海水松群落及分布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松是我国珍贵的孑遗植物。结合线路调查、样方调查和样带调查法,分析研究了珠海市水松林的分布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珠海市现有水松林种群和群落均已出现衰退趋势,面积减缩。建议加强对该树种的应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水松为杉木科水松属半落叶大乔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一个古老树种,喜水湿或沼泽环境,在P~H值5—9的土壤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 水松多分布于珠江三角州,在广东各地、闽南的河堤沟边和浙江省的杭州西湖及宁波奉化溪口亦有栽培。水松根系组织松软、耐浸耐腐,被泥层掩埋数百年的伐根,也能保持完整。主根能伸进土层5—7米。珠江三角洲的河堤两  相似文献   

18.
五点建议国际国内学术界一致公认我省的天然阔叶林是中国亚热带植被的典型代表,是一片极具特色的天然宝库。全省有高等植物近5000种,脊椎动物750余种,昆虫8000余种,大多分布在天然针阔混交林中。而且我省大部分地区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保存了一大批水杉、水松、银杉、资源冷杉、大院冷杉、伯乐树、水青树、珙桐等古老孑遗植物,这些阔叶树对研究古生物及其进化史等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我省的阔叶林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从地理区系上界于华中、华东植物区系的接合部;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是最佳…  相似文献   

19.
于2021—2022年,采用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中国植物物种名录》(2022版),对桫椤科植物在广东的地理分布、分布特征、生境类型和分布区划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广东省桫椤科植物共3属10种,约占我国总种数的56%。其中,桫椤、大叶黑桫椤、黑桫椤为广布种,广泛分布于广东省内;粗齿桫椤、小黑桫椤主要分布在粤北地区;结脉黑桫椤主要分布在粤中及粤西地区;平鳞黑桫椤主要分布在粤中地区;中华桫椤和白桫椤仅分布于云开山脉;笔筒树为栽培种,主要分布于广州、深圳和从化。桫椤科植物在广东垂直分布范围约为海拔85—1300 m。桫椤科在广东分布的植被类型可分为: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其地理分布可划分为4个区,分别为粤西、粤北、粤东、粤中地区,其中粤西和粤北地区桫椤科分布种类最丰富。  相似文献   

20.
<正>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 K. Koch)为杉科水松属半落叶乔木,通常10—20年生树高10米左右。根据最近我们对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留存的7株400—500年生水松调查,平均树高35.5米,胸径96厘米,其中最高的达40.5米,胸径110厘米,可能是目前国内最高大的水松了(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